用愛溫暖前行路

用愛溫暖前行路

用愛溫暖前行路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張福芳

用爱温暖前行路

(刊登於2020年2月9日《湖南日報》07版)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宅”在家中,如今成為負責任的表現。

可是,“宅”家是每天在家中刷手機、睡大覺度日,還是儘自己的力量,為這個城市做點什麼呢?

在長沙,就有這樣一群普通人,“宅”家不忘奉獻自己的力量,送上自己的溫暖。

“搶購”口罩,他們拼了

2月5日12時05分,一批10萬隻口罩、300只體溫槍的包裹順利抵達長沙黃花國際機場,隨後被送到了長沙市天心區政府。

為了這批防疫物資,本在泰國旅遊準備返回長沙的丁光輝一家3口退了機票,在泰國各地找口罩和體溫槍。遭遇臨時漲價、貨物被“截胡”,他們夫妻倆不知道跑了多少家藥店,最終在泰國清邁好人的幫助下,蹲守工廠,4天時間湊到10萬隻口罩、300只體溫槍。在中國駐清邁總領事館的幫助下,使這批防疫物資順利抵達長沙。

2月7日,記者電話採訪丁光輝時,他說,“這些都微不足道,是一箇中國人應該做的。”

不只是丁光輝有這份愛心。前不久,當一袋袋口罩送到長沙黎明派出所時,幾乎每一位民警內心都湧出了一股暖流。

黎明派出所是長沙市唯一一條磁浮快線駐線派出所,連通高鐵、機場、長途客運,南來北往的旅客熙熙攘攘。疫情暴發後,口罩成了緊缺消耗品,黎明派出所的口罩庫存所剩無幾。

此時,留學日本的湖南學子搶購了一批普通醫用口罩請求導遊人肉揹回;一位愛心人士聯繫到湘籍藝人張藝興,從韓國緊急採購了一批KF94(相當於N95)口罩……3000多隻愛心口罩就這樣彙集到了黎明派出所。

收到口罩的黎明派出所沒有獨享這批口罩,而是把大部分募集來的口罩分享給其他所隊一線執勤的戰友。

一隻口罩,在平時也許不起眼,在疫情期間卻彌足珍貴,承載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大愛”。

關鍵時刻,捧出一顆紅心

從1月27日起,長沙德園包子店的老闆潘壬子,每天都會將幾十份熱騰騰的早餐,通過天心區先鋒街道工作人員,送到滯留在長的湖北旅客手中。

一個偶然機會,潘壬子聽說,離自己包子鋪不遠的一家酒店,集中安置著幾十位湖北人。因為疫情,他們不能回家過年。他想為他們做點什麼,於是主動請纓每天早上幫他們做包子送去。

當記者採訪他時,他說:“我也不能幫他們做別的什麼,自己是做包子的,就給他們送包子咯。”質樸的話語,飽含著拳拳愛心。

2月3日,瀏陽市關口街道溪江村的菜農周松青,主動聯繫溪江村黨總支,希望把自己大棚裡1500公斤市價約3萬元的蔬菜,捐給轄區居家隔離對象和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幹部。

周松青其實也並不富裕,去年才花50萬元蓋的大棚還沒回本,又遭遇大風被颳倒了4個,損失數萬元。可面對疫情,他不但沒有賣高價蔬菜,而是選擇捐贈,他說:“我一個菜農,做不了其他事情,捐贈一些蔬菜給有需要的人,表達我一份心意。”

最近,不少物資不斷從四面八方向湖北彙集。來自瀏陽市大圍山鎮的直升機機長張自成,與他的同事在2月1日至5日內,就執行運輸任務7架次,轉運防疫物資20餘噸。

張自成今年已58歲。接到任務後,他和妻子輪流開車800多公里趕到集結地廣東佛山,公司考慮到他年紀大,沒給安排飛行,張自成寫下請戰書,堅持上前線“逆向”飛行。

心裡裝著別人,才會如此大方

2月1日,雨花區東塘街道新建西路一家餐飲店,負責人李新德接完一通電話後,眉頭舒展開來,心裡暖暖的。

原來,剛才的電話是房東母斌的,房東主動提出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為其減免3萬元的租金。

母斌其實也只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工作人員,但他覺得租戶比他更不容易,於是決定幫租戶一把。他說:“特殊時期有困難,大家一起扛,一定可以迎來‘春暖花開’的日子。”

2月5日,遠在福建經營一家小蛋糕店的寧鄉市菁華鋪鎮陳家橋村村民姜術良,微信轉了5200元錢給村上幹部。他在微信中留言:“為了防疫,你們辛苦了,這點錢給每個志願者每天買一瓶礦泉水吧。”

姜術良自己肢體殘疾,行動不便,一直在外務工,過年都捨不得車票錢,卻一下子捐出對於他來說的“鉅款”,這份大方,只因他心裡裝著鄉親們。

疫情無情人有情,正是這些普通的人,溫暖著我們前行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