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場沒有硝煙的遼瀋戰“疫”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1月25日,遼寧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實行最嚴格的防控措施。4300萬遼瀋兒女和全國人民一道,度過了一個不尋常的春節。

遼寧上下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統一部署,眾志成城阻擊疫情。遼瀋大地上,隨處可見逆行者、堅守者、奉獻者的身影,傳遞著守護公眾健康、安全的決心和底氣。


衝鋒,朝著最危險的地方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與武漢同在,在國家危難之際貢獻一份力量……”

這是瀋陽醫學院附屬中心醫院呼吸與危重症科護士李佳瑋的火線申請。作為遼寧醫療系統援助湖北的首批成員,“90後”李佳瑋道出了137名隊員的心聲。

如果把抗擊疫情比作一場戰役,肩負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無疑是最直接面對戰火的人。疫情就是命令,全省醫療戰線人員全部返崗,開闢定點醫院集中收治,成立省級專家組主導疫情研判、病例診斷、重症救治、人員培訓等重點工作……遼寧醫務工作者與時間賽跑,做實醫療防護。 

志願者在行動。“我是吳尚儒,有11年志願服務經歷……在抗擊疫情期間,隨時聽候國家及政府的安排和調動,為保家衛國奮戰到底,不計報酬、無畏生死!”這是營口市志願服務聯合會會長吳雲峰收到的眾多“請戰書”中的一份,那份迎難而上的情懷令人動容。

與此同時,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繃緊聯防聯控之弦,織密群防群治之網。

針對自駕出行增多,遼寧交投集團在全省高速公路收費站設置153個疫情防控檢測點,1580名黨員奮戰在量體溫、作登記的一線。全省的社區、鄉村逐戶電話排查返鄉人員,及時掌握健康信息,努力做到“早發現、早隔離”。

瀋陽市組成189個由區級領導帶隊、街道(鄉鎮)負責人和衛生防疫人員組成的“3人督導巡查小組”,每天深入基層社區和村屯一線,全面開展督導巡查工作。發現口罩銷售價格高、人員密集場所管理有漏洞、人員排查登記臺賬不規範等問題,當場糾正解決,跟蹤督辦。

瀋陽渾南區市場監管局局長劉希洲這些天一直奔波在路上,暗訪藥房對感冒發熱藥品購買者是否實名登記,檢查農貿市場是否還有活禽交易。“疫情洶洶,出門肯定有風險。但我們多一點檢查,疫情就會少一分傳播。”他說。


堅守,點滴匯成抗疫洪流

“特殊時期,哪裡需要,我們就到哪去。”國網瀋陽供電公司配電安裝工李鐵軍爬上十幾米高的電線杆頂,在嚴寒中連續作業5個多小時。當他順利完成定點醫院的電力增容改造,身體凍得都快沒有了知覺。

疫情是集結號,也是試金石。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遼瀋大地許多人堅守崗位,保供應、保運轉,用點滴力量構築起抗擊疫情的堅固防線。

通信保障全面加強。遼寧聯通公司累計投入專業保障人員3000餘人次,車輛1040餘臺次,緊急擴容基站小區1780個,優化基站139次。公司總經理張成波說:“我們必須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科研機構緊急動員。遼寧省科技廳組織專家組,圍繞病毒溯源、臨床救治方案、中醫藥防治、防治產品研發等6個方向展開科研攻關。瀋陽藥科大學陳麗霞教授等人利用計算機虛擬篩選開展抗病毒潛在藥物研究,在現有數千種臨床藥品數據庫中初步篩選出33種。

在發展改革、工業信息化等部門的組織下,遼寧一批相關製造企業迅速復工,用帶著愛心的“遼寧造”源源不斷地支援前方。

“3小時發貨,18小時安裝”,這是東軟醫療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創出的“閃電”速度。作為國內醫學影像設備的領軍企業,公司從大年二十九就快速接單、快速製造,陸續向湖北、河南、江西等地發出數十臺CT機、移動DR等大型設備。

瀋陽邁思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無創呼吸機是許多肺炎患者的“救命標配”。進入假期,公司便停止了所有外貿發貨,全部供給國內,已連續向疫區供貨近700臺套。總經理陳少純表示,對於急需客戶,可以先交貨,後付款。

“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時期,老工業基地遼寧的企業很少問價格,想的都是高產保供,表現出很高的社會覺悟。”遼寧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卓明說。


奉獻,攜手並肩共渡難關

2月2日是武漢封城的第11天,雖然有家難回,一對來自武漢的母女卻在鞍山市漢唐水匯洗浴中心度過了溫暖的春節。這對母女除夕夜來到鞍山,洗浴中心沒有將她們逐出門外。隔離期間,停業的洗浴中心保留廚師、安保等8名工作人員,專職為兩人服務。老闆說:“作為商家,我們沒有收留武漢客人的義務,但作為中國人,我們有幫同胞共渡難關的責任。”病毒無情,人間有愛。疫情面前,生性熱情的遼寧人多了一份人人參與的自覺。

受病毒影響,防護、消毒用品搶手。當許多藥店口罩脫銷,瀋陽市渾南區卻有一家藥房,夫妻倆拿出店裡儲存的消毒酒精,免費向顧客發放。

大年初一,丹東市不少公交司機、出租車司機都收到一份特殊的禮物。丹東市民孫鵬凱、劉丹採購3萬隻醫用口罩免費贈送。兩人說,非常時期,我們只想盡一份力……

凡人善舉最是暖心。

春節期間,瀋陽皇寺廟會臨時取消,參展的300餘家商鋪非但沒有一句抱怨,反而紛紛要求“出點力”。“口罩我沒有,就捐1000斤元宵吧”“我捐10大件糕點”……在組委會協助下,這批食品將分批送給執勤民警和消防隊員。

一個個普通百姓,一件件平凡小事,在家國危難之時,他們的守望相助將感染更多人,凝聚起共渡難關的信心和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