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接地氣」的講座 一一市人大代表向萬軍進社區宣講政

一場“接地氣”的講座 一一市人大代表向萬軍進社區宣講政

9月14日上午,在成都簇橋望錦中街的簇興苑小區裡,很是熱鬧非凡,見大群人湧進小區。這裡是幹什麼呀!原來,成都新城社區黨委,把黨建活動設在院落裡,請成都市人大代表向萬軍,進社區宣講社區發展治理及相關政策。

上午8:00,轄區黨員、居民自治代表陸續來簇興苑小區裡。個個精神煥發、喜笑顏開。

9:00,社區黨委書記徐振杰,進行開場白後,講座正式開始。

向萬軍女士,是市人大代表、市法制委員會委員、成都市優秀共產黨員。她結合省十一屆三中全會、市十三屆三次全會、區委七屆九次會議精神,進行解讀,深入淺出講解社區發展治理重點、方法、效果。

她說, 治蜀興川,成都發的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搶抓機遇、勇挑重擔、奮發有為,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強化首位城市帶頭帶動引領示範輻射作用。-是抓好全面創新改革“一號工程”,不斷增強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輻射帶動力;二是抓好天府新區和國際空港新城建設,不斷增強高端產業輻射帶動力;三是抓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不斷增強開放型經濟輻射帶動力;四是抓好西部金融中心建設,不斷增強現代金融輻射帶動力;五是抓好脫貧攻堅和對口幫扶,不斷增強奔康致富輻射帶動力;六是抓好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增強綠色發展輻射帶動力,為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向萬軍還結合社區發展治理工作中,以提高居民法律意識,用法律手段解決居民矛盾問題,列舉了玉林社區的友好化解矛盾的做法。同時,介紹社區治理以“黨建引領”為核心,按照“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實現路徑,積極打造“花開玉林”,大力建設玉林生活美學特色街區。通過社工、社會組織與社區的“三社聯動”,開展各種各樣的社區營造項目,讓社區居民的自治能力得到提升。社區發動居民一起開發閒置小地塊進行種花植綠的“口袋花園”和把花送進居民家中的“點亮我家小陽臺”兩個項目,激發了群眾的參與性,廣受社區居民歡迎。如今社區處處見花,拐角就能遇見美麗。

向萬軍說,社區發展治理,應從小事做起,當院落居民發生矛盾時,黨員首先站出來,發揮先鋒和模範帶頭作用,成為老百姓的希望。

社區發展治理,應從法律上、觀念上、環保意識上、文化氛圍上做一些微治理。

特別是在構建和諧社會進程中,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要求經濟的發展和環境保護相協調。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係,強化環境保護意識,樹立生態平衡理念,切實把環保優先作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取向,努力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即經濟現代化和生態現代化。

在共建共享更宜居方面,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是社會治理的總目標。“全民”意味著社會治理的主體不僅是政府,還需要市場和社會共同發揮作用;“共建”意味著社會治理過程遵循著多元、參與、共治的原則;“共享”則意味著社會治理的目標是公共利益、公共價值和公共精神的共享。

全民共建共享是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創新的需要。從“管”到“治”,體現的是觀念轉變和理念更新,凸顯的是“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的理念。

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社區就是這個社區居民共同的家,社區治理的成效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社區治理是撬動社會治理的支點。提高社區治理水平,需要每一個居民的參與。

大家事大家辦,大家事大家管,這樣的和諧社區才是有溫度的幸福家園,有了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城市才能更宜居,才更讓人嚮往。

向萬軍從多角度展望了未來美好社區的願景。環境優美、人們有幸福感獲得感;鄰里和諧、團結互助、積極向上、尊老愛幼、助人為樂在社區處處展現。

人大代表向萬軍的講座,受到與會者的高度認同和點贊。

接下來,成都巨源社會服務中心工作人員,以向萬軍講座內容為由頭,從省、市、區黨委貫徹全會相關知識,以及社區發展治理相關知識,進行知識搶答。凡答對者,有一小禮品。

參會代表,如賴志瓊、吳興度、曹元道、胥志光、王萬均、廖興雲等6位分別答對獲獎品。

講座活動結束時,市人大代表向萬軍與社區黨委書記一道,看望小區94歲高齡的老幹部廖成林老人。向萬軍女士希望老人保重身體,祝福老人身體健康。

現場到會代表都十分激動,緊緊拉住代表的手,表達了自己的感激之情。

天府人(郭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