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一的學生都說數學難?

用戶4197645327068


如果你是一名高中老師,你一定有體會。這個理象在高一學生中很普遍。作為一名班主任,通過和學生聊天,我發現以下幾個原因:

1.知識的難度。高中數學的難度有所提升,很多同學說初中知識比較簡單,但高一的知識要難,很多聽不懂,課下又看不懂。這就導致原本初中數學好的學生,到了高中,感覺數學難。

2.學習方法。高中數學和初中數學最大的不同,除了知識難度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習方式也不同。因為高中數學有以下特點:

  • 重獨立思考。有些學生初中數學分數高,考得好,就認為自己數學好,但上了高中之後,發現原本數學比較好,現在卻學著吃力,甚至學不會。就是因為缺乏獨立思考;
  • 重自主學習。一些學習在初中之前並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經常老師讓幹嘛就幹嘛,但到了高中,老師很多時候都是讓自己去學習很多知識,所以一時適應不過來;
  • 重方式方法。高中數學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有正確的方式方法,有句話叫“方法不對,努力白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3.學習任務重,老師上課進度快。因為高中學習的任務重,時間緊,所以一般上課的速度都比較快,像我們學校一學期至少要上兩本書,知識點比較多,比較難。一些接受能力不強的學生就有些難度,學習起來吃力。

4.學生自身的學習習慣。

如果你細心觀察那些數學學的不好,和學的好的學生的習慣的時候,你會發現:

  • 數學好的孩子普遍善於獨立思考,自主學習能力強,這是和高中數學學習的特點契合的;而那些學不好的學生就很少有這樣的特點。
  • 數學好的同學,善於總結,有錯題本,有重點難點,整理非常清楚;但數學不好的同學雖然有錯題本,但很多時候都是被動的,而且整理比較亂,沒有重難點。
  • 數學好的學生都會給自己制定學習計劃,每天的時間安排都非常詳細;數學不好的學生,每天學習基本沒有計劃,不會安排學習時間。

因為上面這些原因,導致很多學生說高中數學比較難,所以根據這些特點,學生要做好自己的學習,這樣才能慢慢把數學學好。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這種現象很普遍

1.我記得我以前有一個學生,中考數學考了130多(滿分150)。這個成績還算不錯的。可是上了高一第一學期末,數學考試60分(滿分150)。把孩子傷心的哦!都不知道怎麼辦了,因為從小到大孩子對於數學這個科目都是很自信的,這60分已經打破了她的最低分記錄了。

2.其實我想說這是一個比較正常的現象,初中數學與高中數學難度差異是很大的,而且高中的學習節奏也比初中要快得多。如果孩子剛進入高中,一時沒有跟上節奏,很容易就考出60分這樣的低分記錄了。

3.那如何避免出現這種中考成績挺好,高一進校直接跟不上這種尷尬境遇吶?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定要把握好中考完的這個暑假。因為很多家長和孩子選擇在中考結束後讓孩子好好休息一哈(因為都覺得初中三年為了中考孩子辛苦,家長也辛苦)。但卻忘了接下來的高中三年更重要,因為三年後面對的可是和全國考生競爭的高考哦!

4.中考完的孩子可適當休息,放鬆一下。但還是有必要專門騰出時間提前對高中知識做一個預習,這樣可以在上高中後很快適應高中的學習節奏。同時遇到不明白的知識點兒要及時問老師或同學。不能一知半解就過去了,那樣積攢下去就很難再弄明白。因為高中數學確實要比初中難得多。

5.我的個人微頭條有總結學習數學的方法,加油家長,同學們可以看看。或許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最後祝願孩子們都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

加油!!!!





智鷹唐老師數學


許多學生在高一的時候覺得數學很難,上課聽不懂,題目不會做,其實是因為數學基礎知識和數學思維沒有學好。

我是一位中學老師,下面我就如何幫孩子把數學基礎打紮實,根據我的經驗做出回答。

1、課本上的概念定理公式要一字不差,熟記於心。

隨著我接觸的孩子越來越多,我發現很多孩子很努力,但是幾乎沒有成效。他們把每天絕大部分的時間都用來做題,但是不去思考題目考察什麼知識點,對於考察的知識一知半解。

很多同學說,“考試不就是做題嗎?我只要把題做對就可以!”,不掌握概念,不清楚題目考察的本質,哪怕這道題會做了,下一道題題目一變,你就得完蛋!

老師安排作業的目的,是讓孩子鞏固所學的知識點。放棄瞭解知識考點,只是追逐做題,這豈不是本末倒置?

所以,首先要把課本上的知識點透徹理解,這是學好高一學好數學這門課的基礎!

2、弗曼學習法,是一個學好數學的高效方法。

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習的效率,高一我們要學習九門課,學習的效率可以說直接決定了總分的成敗!

弗曼學習法,是高中階段公認最好的學習方法,用弗曼學習法來記數學知識點,學生先用自己的話,把需要記的知識點複述一遍,並用錄音工具錄下來,然後對比課本上的原話,如果一致就代表掌握了,如果不一致或者不看課本說不出來,就說明這個知識掌握的比較差!

比如,高中數學的函數部分,學了哪幾種常用的函數,每個函數有哪些性質、定理,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與聯繫,孩子能夠很快的說出來嘛?如果不能,就說明數學基礎還不夠紮實。

3、從錯誤中學習,提分就是不斷地優化漏洞。

很多同學碰到錯題,就看一眼答案,能看懂,就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已經明白了,這樣的學習效率非常差!表面上很努力,但是幾乎不可能提高成績。

為什麼有的學生能夠考滿分?因為他/她的知識體系沒有漏洞,而考不及格的孩子,知識體系一定漏洞很大,提分的過程就是不斷的減少知識漏洞,讓自己的知識更加紮實!

勤總結勤反思,對於每一道錯題都不要放過,不能眼高手低,錯題只有動手做過才知道有沒有理解,下一次能不能做對,所以錯題是一個孩子最大的提分源頭!

總而言之,重視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用好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再加上從錯誤中不斷優化進步,三管齊下,完全可以解決孩子數學難的問題。

最後一定要堅持努力,數學就是紙老虎,努力+正確的方法,數學並不難學!

你對這個問題還有沒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


高鋒老師


高一的學生都說數學難,'這是有原因的,原因如下:

1、難在內容上。高一入學,學生開始學習函數,而函數內容本來就是高中數學裡難度較大的,所以,學生確實感到難。

2、難在教學進度快難跟上。新課改以後,高中數學必修部分從必修一到必修五進高一,在高考中佔近80%的比重,每個學期完成兩本必修內容,老師上課速度快,學生還沒有掌握透徹而新內容又來了。所以學生覺得難。

3、難在每節課的大容量教學上。初中時,每節課的知識點較少,老師會當堂讓學生反覆練習,同一類題型反覆出現,直至練會為止,但是高中每節課的知識點比初中多得多 ,課堂上來不及反覆練習,學生沒有完全領會,所以覺得難。

4、難在學習方式不同。與初中相比,高中對能力要求大一些,上課聽僅僅懂了是不管用的,還要理解透徹,消化徹底。基礎知識基本解題技能有了後還要會靈活運用,這就要求學生要學會主動學習,要舉一反三。初中的模仿和機械訓練的方法不實適用於高中數學學習。學生沒有適應高中的學習方式,所以覺得難。

要想解決難的問題,學生要做到兩點:一、要做到課前預習,課後複習。二、要多思考,多提問,多練習。


海老師


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高一的學生普遍反映數學比較難,這是很常見的現象,無論事先給高一的學生打多少預防針,該感覺難,依然感覺難。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沒有人敢說真正學懂了函數

無論高中數學學生什麼水平,幾乎沒有學生敢說自己的函數所向披靡,也許有些學霸認為三角函數很容易立體幾何很簡單,但是函數卻不敢說都能做出來。函數因為抽象和複雜穩做高中數學的難點位置。而高一數學恰恰要開函數這一章,高一的學生感覺數學難便是自然而然的了。



另外,大家都知道高中數學的壓軸題是導數大題和圓錐曲線大題,這裡咱們談導數大題,事實上的導數大題幾乎都是函數內容,導數僅僅是一個工具罷了,通常求導過後和導數幾乎沒什麼聯繫,難點地方還是在於分析函數的最值討論函數的情況。


課程節奏變化不適應

初中數學的內容比較淺顯,而且課程密度小,一節新課過後,會有充分的時間消化,而高中數學完全不同,每一天都是新內容,對於消化知識點的方法,只有自己練習,而每一天的新課程聯繫又十分緊密,導致很多學生由於舊知識的消化不良,導致新內容的知識斷檔。當然,這一現象也同樣適用於物理,化學等理科。

為什麼高二就覺得簡單了呢?

個人認為到了高二,數學的難度並沒有簡單很多,很多時候只是學生適應了這種節奏和難度,自然感覺就不會很難了。

同時,根據中學生智力發展的規律,中學生到了初中,高中的年齡,智力水平發展是很迅速的,適應能力也極其強,適應高中學習的能力也是很強的。

這裡給廣大高一學生建議,如果感到高中數學難,這種情況很普遍,不僅僅你自己感覺難,其他同學感覺也很難,此時此刻一定要跟住學校進度,千萬不可掉隊,因為掉隊的同學會有很多,只要你不是掉隊那一個,就已經在競爭中幹掉一批人了。

以上是我對高一數學難的建議,希望大家討論。


數學你新哥


高一數學,對很多學生來說都覺得難,因為開篇就是函數,難在抽象,難在學生體驗太少,難在初中函數沒學好,有的老師甚至直接說函數難學,讓學生心生難意,畏難情緒油然而生!

高一學生學不會數學,這要和純粹不學而不會區別對待,要找到不會的原因,制定對策補課,否則越補越差越不會。

一、觀察和考量學生的智商。孩子能升入高一,一般來說,智商方面應該問題不大 ,看看學生小學、初中的成績,有沒有個別課程特突出的,若有,說明孩子的智商一點沒有問題,這類學生只要要端正學習態度,改變學習方法,這樣不但能學會高中教學,而且也能學好。若孩子各科成績平平,那就要另謀良策了。

二、 補基礎。先考察孩子初中數學水平如何,若初中數學成績差,一定要從基礎入手,先從數學的基礎抓起,一題一題的做,一步一個腳印地學,堅持下去,增強孩子學習數學的信心,一旦有了成就感,那麼孩子數學成績必提高無疑。

三、全方位考量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觀察學生上課是否專心聽課,課後是否認真、獨立、按時完成作業,對做過的錯題是否進行有效的糾正和反思,這些都是學會高中教學的必要方法。上課不專心聽講,課後不認真練習,不及時糾正錯誤,長此下去就會失去學會數學的信心。

四、補課也要補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找一位孩子喜歡的家教,從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補起,要發現孩子學習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是孩子有成就感,這樣持之以恆,孩子的數學不但能學會而且能學好。

高一數學學不好,主要還是沒把高一數學上的知識點理解透,畢竟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學習方法還是有很大的不同,高中數學要以理解加題型為主,把每部分重要常考題型進行理解,有問題可以問老師同學,如果問題有點大,可以找個老師補習一下,但還是必須掌握學數學學習方法,以題型帶動複習。


布衣學堂


不是高一的學生覺得數學難,是80%高中生都把數學視為高考勁敵,覺得很難攻克這門科目。

你好,我是一名清華在讀博士,當過6年高中生家教。在接觸學生過程中,我發現大部分同學對數學學習都存在一個“預設障礙”,就是還沒有開始,就覺得自己學不好,根本無法進入到狀態中去。

高中數學相比初中來言,雖然知識量上和深度上都有所增加,但考察的內容都是比較基礎的,只要你把這些課本上的概念、定理理解了,及格是沒有問題的。

很多同學面對新概念、新定理心理害怕的的原因歸根究底還是不願意付出心力和時間,害怕自己努力了沒有效果,導致無論看書還是做題都無法全部投入。

同學們要明白,結果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你沒有做當然沒有效果,不信你投入全部精力試試。

我在幫助高中生學習過程中,寫了一本書【高考衝刺筆記】,書中不僅分享了各科目的提分方法,而分享了一些高考過來人的心理路程,告訴你他們是怎麼一步步克服困難,考上理想大學的。如果你需要這本書的幫助,私信【領書】,即可免費領取。

在我們學習一門科目時,要了解他的學科特點,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學科,它的各個章節間都是有聯繫的,也就是說如果你上個章節沒有掌握住,下個章節學習時一定會有困難的,這就要求同學們在開始新的章節學習時一定要把之前的問題解決掉。

否則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就像滾雪球一樣越積越多,到時候彌補都不知道去哪裡彌補。這也是很多高一生覺得數學難的原因。

初入高中,知識量的增大很難讓他們跟上課堂節奏,掌握所有的知識點,才導致了後面越學越難。這裡給同學們說一個很普遍的方法,就是提前預習。

把老師要講的內容提前看一遍,不會的知識點劃出來,這樣課堂上就會減少大腦的負擔,把專注力用到比較難掌握的知識點上,會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在章節內容學完之後,課下要及時複習,最好多做一些配套練習,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與理解;如果存在概念難記的情況,就多抄寫幾遍。要記得,數學也是一門需要背誦的學科。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我是清華博士說高考,關注我,每天獲得更多學習資訊!


清華博士說高考


1.數學應該是一種思維習慣

2.數學應該是一項技能,在平日裡要多留意,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以本為本,課本是所有的知識點的源泉,重視課本的閱讀,遇到數學問題不能理清思路的時候,要翻越課本,找相關的知識點,它往往能夠打開你的思路。

4.公式定理的推導過程要能清楚,只有瞭解公式定理的推導過程,才能更好的瞭解公式定理的應用場合,提高針對性。

5.學好捨棄,再遇到不解的數學問題的時候,多想想。

6.不打題海戰術,只求精益求精,對於某一個問題要能透析整個類型,不是以題論題,要學會歸納總結,這點很重要。

7.歸結要經常進行,這是對知識點的梳理過程,不可不做,學好數學當然方法更為重要。


記住美好瞬間li90


不止高一的數學難,初中的數學也有很多學生覺得難的。而且,在高中就不會有哪科讓學生覺得簡單的,比如高中的物理、化學,學生也普遍覺得難。

1、學生進入高中,會覺得數學難、化學難、物理難是很正常的。

首先,這些科目的知識學的更深了。用初中的學習方法可能就不適應了。

比如,學化學在初中的時候背一背、記一記,做幾個練習鞏固一下就差不多能掌握能考得出來了。到了高中,一進高中就學物質的量啊,摩爾質量啊,氣體摩爾體積啊等知識,學生普遍覺得難理解,覺得化學難學。

數學也是,一來就集合啊,函數啊,很燒腦的知識。

加上學生剛進高一,新來一個學校,住宿生活啊,同班同學啊,新老師啊各種都還不熟悉沒適應,這邊各科又馬不停蹄的趕進度講知識,讓很多以前初中成績好的學生都很難適應,就別說基礎差的學生了。

2、與現在的時代學生的特徵有關。說實在的,數學、化學這些科目很懶的人不願動腦的人是很難學懂學通的。

但現在的學生的一大特徵就是懶,什麼都想坐享其成。

比如,我現在上化學課,講到化學方程式的配平,要學生拿出草稿紙來練習一下。班上有很多學生沒有草稿紙,有的就在書上找個空白的地方寫,還有的就在桌面上打草稿。根本就不像是打算練習的學生,就坐在位置上等老師講。說實在的,學生自己不動手練習一下,老師講十道題都沒效果。

數學也是,老師講一個例題,學生就要練習,老師再講,學生再做,以此方法學生就能掌握知識。光是老師講,學生課後不去做練習是很難掌握的。

再者,現在的人當然也包括學生都很浮躁。學生學習沒有耐心,努力了三兩天就想看到成果,這是不大實際的。學習的知識這麼多,講究基礎的,學習只有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才能取的好的穩定的成績。

總之,學生來到高一,覺得數學難學,與數學科目自身的特徵有關也與現在學生的特徵有關。不管怎麼樣,數學難學生就要沉得下心來努力學。各科都有一定難度的,只有努力的刻苦的能適應的能正確面對挑戰的學生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化學姐話教育


高一的學生說了數學難,主要問題學習時間短,內容多,每本書基本就兩個月左右的時間。難點主要在必修一,必修四。必修一的問題在於函數。高中從集合的角度,給了函數的新定義,下來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週期性都是要理解的,在理解的基礎上才可以用。後邊又接著學了冪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類型多,時間短,還有一定的運算量,所以孩子就感覺比較難。必修四,主要學的是三角函數,同樣重新定義了正餘弦函數,孩子有個理解的過程,還沒理解清楚呢,後邊又學三角恆等變換,好多公式,記不住公式,是一個問題,公式做不到活學活用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這些還沒搞清楚呢,這本書學完了,該考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