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卫生院:致敬基层最美逆行者

漯河市郾城区李集镇卫生院:致敬基层最美逆行者

河南经济报记者 郑浩 通讯员 李洁琼

农历的新年本该是喜庆祥和的日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打破了节日的氛围。根据上级做出的重要安排部署,李集镇卫生院迅速响应,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迅速在医院掀起一股团结奋战抗击疫情的高潮。

众志成城奔前线。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全院取消春节休假迅速建立疫情防控小组、专家组、宣传组等,34个防控卫士和25个村卫生所乡村医生整装待命,为开展抗击疫情的行动做好充足准备。

大年三十,接到上级的指令,院长葛双云顾不得和家人共吃年夜饭,坚守在医院。白天,她紧锣密鼓的安排好一系列工作,在卫生院设置预检分诊,对来院就诊的病人进行测量体温,并安排好入户排查、环境消毒、入户宣传以及对重点人群随访等工作。晚上,她巡查病房、慰问值班人员和住院患者,跟医护人员一起值班、坚守。

她心细如发,提前预判,做好了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安排。卫生院早早购入了防护口罩1万个,消毒液90瓶。先后给来院患者和附近村民发放口罩6000余支,“我的工作岗位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能够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做自己分内的工作,我感到很欣慰”,她斩钉截铁地说。

大爱无疆战疫情。前方打仗,后方支援。正值春节,由于疫情突发,医院食堂的物质储备欠缺,工作在一线的人员,每日碗中能有一点青菜成了工作人员的奢望。23岁的职工王思远自大年三十一直吃住在医院,卫生院所有上报数据都出自他的手中,工作到深夜是常态。父母牵挂儿子但又不能拖儿子后腿,当得知医院缺少蔬菜,急忙从家里带来一些自种的大白菜和干粮。由于疫情封村,只能送到村口疫情分界点,这个地点成了他们物质交换点,也成了母子相见的场合。“多吃点饭孩子,你在这里好好工作,不要挂念我们。”看到多日未见的儿子,老两口朴实而又温情叮咛饱含着浓浓的爱。一边是疫情,一边是亲情,隔离但不隔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无私奉献、危险时刻冲在前的医务工作者数不胜数。由于医院司机家里有重病病人无法到岗,副院长吴同生的私家车成了医院每天奔波在基层一线的专用车,刚到一个卡点了解过医护人员的监测情况,又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点,车同人一样一刻也不停歇,被同事们幽默的称之为“战神”。

联防联控显担当。李集卫生院底子薄,人员少,但也没有影响抗击疫情的热情。医院各个小组密切协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医政科负责人李新华不仅全程在医院预检分诊点,还不断对在分诊点值班的年轻医师进行培训,详细了解病史及病情,及时的分诊到二级医院的发热门诊和医院的一般门诊,在疫情严峻的当下,医院竭尽所能解决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不但医人,还要医心,承担一个基层医院该做的一线有风险而又有压力的工作。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众志成城,没有跨不过的坎。”葛双云坚定说,目前,李集镇卫生院已经形成上下联动、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全院医护人员同下“一盘棋”,全员上阵,已经用信心、决心和专业知识筑起了一道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