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網絡逼捐,依然一毛不拔!鐵公雞潘石屹的內心,誰人能懂?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依然在全國肆虐,除了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其他工作人員無懼危險、慷慨赴難讓人動容之外,在大後方的民族企業、民族企業家和演藝圈的各路明星,也紛紛捐款捐物來支持“抗疫”這場全民戰爭!

在民族企業家和演藝圈體育界明星當中也出現出了一些典型代表感動了中國,在企業家個人捐贈方面,以馬雲和曹德旺二人各捐贈1億元為領銜!

帶貨主播網紅辛巴以1.5億元捐贈震動全國,其他網紅的捐贈也是十分踴躍,並且完全改變了網紅在大家心目當中的印象!

已經沉寂許久的老藝術家代表“小品王”趙本山,以1000萬元捐贈讓全國的網友發出了“你大爺還是你大爺的感慨”,以郭德綱和德雲社、黃曉明楊穎夫婦、吳京謝楠夫婦、汪峰章子怡夫婦、朗朗吉娜夫婦等為代表的中生年演員也是相當慷慨,他們也證明了自己是這個社會的時代擔當,以蔡徐坤、王一博為代表的小鮮肉們也是積極的捐款捐物,他們的善心也相當程度的改變了前一段時間小鮮肉因“演技不佳”、“過高片酬”給民眾帶來的不良印象!

當然也有一些演藝圈人士因為捐款較少,被指“摳門兒”,還有一些至今沒有出現在捐款名單的老戲骨們,被心直口快的網友們直接指為“鐵公雞”,一毛不拔!

拋開娛樂明星們不談,今天專門談一談企業家這邊兒的事兒!中國的民族企業家們,面臨著國家有難,總體表現出這個時代應該有的社會擔當,有的以公司名義捐款捐物,有的是個人基金會的名義大額捐贈,

但是在這些所有的企業家當中出現了一對兒“異類”,這對富豪夫妻的資產不可謂不多,按最新某財富排行榜上的數據,最低也有220多億的資產!

但是迄今為止,這對富豪夫婦沒有任何的表示,可以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毛不拔”,加之前段時間上的一些“舊賬”,網友們展開了對於這對富豪夫妻的“討伐”,因為評論區網友們的嘲諷太過兇狠,擁有2000萬多粉絲的男富豪微博被迫停止了評論功能,並最終在1月24號停止了更新!

看到這裡很多人都明白了,本篇文章的主角就是潘石屹和張欣夫婦!

面對網絡逼捐,依然一毛不拔!鐵公雞潘石屹的內心,誰人能懂?

說起這兩位,至少在2014年之前,他們的形象還是相當完美的!男方是甘肅某大山窮山溝裡出生,全國毫無名氣的某河北地級市三線專科畢業,靠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奮鬥出來的富豪!女方也是家境貧寒,用打工賺來的學費讀完大學,世界頂級名校劍橋大學碩士畢業,有美國知名投資公司的從業經歷,時尚知性的女海歸!

兩個人的“草根人設”不僅吸引眼球,也十分的勵志,兩個人的“強強聯合”更是羨煞眾人。

一度他們二人成為全國創業者心目當中的“企業家偶像”,而潘石屹也因為平易謙遜的風格一度認為是中國當代的“儒商”!

但2014年發生的一件事,使這夫婦二人的形象盡毀!就是潘石屹張欣夫婦先為哈佛捐贈1500萬美元,幾個月後又為耶魯捐贈了1000萬美元!捐助的理由,名義上是為了資助在這兩所大學上學的中國貧困留學生!

當時就有業內人士認為,這兩人的捐助其實就是為他們的兩個兒子在這兩所高校買兩個學位罷了,隨著他們的大兒子潘讓在2018年進入哈佛讀書,小兒子潘少2019年被耶魯大學錄取,這種猜測才徹底實錘!

這對夫妻公然以慈善的名義為自己謀取私利,並且把理由說得那麼冠冕堂皇,其實實在可笑!

首先當代的中國,真正貧寒的學生,考上清華北大這樣高校的已經是寥寥無幾,能夠考上耶魯和哈佛這兩所世界頂級名校的,即使是有,恐怕也是許多年出不了一個!

所以他們的獎學金即使真發了下去,也不過是為中國的富人的孩子錦上添花,卻不會為中國真正貧困家庭的孩子雪中送炭!

加之此二人厚此薄彼,實在找不到他們拿出真金白銀在中國大陸直接做慈善的相關報道,二人的形象徹底“人設崩塌”。

最近數年這二人不斷收縮在國內公司的規模,出售了大量的物業,另一方面又不斷的在美國購置了大量的產業,最終給了國人這兩人“要跑”的感覺。

很多曾經的粉絲徹底脫粉,並不僅發出這樣的感慨:潘石屹啊,潘石屹,沒想到像你這樣“慈眉善目”的人也叛變了!

這二人夫婦的最近數年表現反差如此之大,需要從最終的源頭說起,尤其是潘石屹,他和他的祖輩到底是怎樣的人?

面對網絡逼捐,依然一毛不拔!鐵公雞潘石屹的內心,誰人能懂?

上圖是潘石屹的爺爺:潘爾燊。

潘爾燊,字樂伯,生於1895年,首批養正學堂的學生,因家境貧寒無力去外地深造,被東泉學校聘為教員。

潘樂伯深得當地著名鄉珅叔祖父潘萃翁的賞識,經他的推薦,1921年潘樂伯隨著丁建秋到文縣去工作,被委以文縣三科科長之職。

1923年6月,潘樂伯以第7名的優異成績考入北京高等警官學校,畢業之後對國家前途十分擔憂,立志為救國救民而奮鬥,1925年11月考入黃埔軍校第6期步兵科學習。

1926年從黃埔軍校畢業之後,先後任排長、連長、營長之職;1933年任191旅上校參謀長,1935年任新編20師中校輜重營長,1940年任165師986團上校團長。

1941年5月,率部參加抗日戰爭中著名的中條山戰役,在這場被蔣介石稱之為國家恥辱的戰役中,國民黨軍隊最終全線潰敗,為了掩護全軍5萬餘官兵的撤退,集團軍司令部命潘爾燊率領本部和友軍的兩個團,在平陸縣張店鎮固守一天,為全軍後撤贏得時間,但他所率領的986團2300多名官兵在撤出陣地時只剩下7人,他本人也被俘。

潘爾燊被俘後,一名漢奸偽師長再三勸降,都遭到潘爾燊的言辭拒絕,後在一名護兵的幫助下逃離敵窟,但他的長子潘鍾麟在戰役中壯烈殉國。

中條山戰役張店狙擊戰是潘爾燊一生的高潮,此戰慘烈悲壯,驚天地而泣鬼神。國民黨中下層官兵在偉大的抗戰中表現出了大無畏英雄氣概與日月同輝,與山河共存。

逃回家鄉的潘爾燊此後就沒有太大的作為,直到1947年,經甘肅省保安司令的推薦,任天水縣治安大隊長直至解放。

潘爾燊為人公正,辦事兒精細負責,嚴於律己,於1956年4月病逝。

面對網絡逼捐,依然一毛不拔!鐵公雞潘石屹的內心,誰人能懂?

上圖是潘石屹和父親潘詩麟!

潘詩麟是潘爾燊的次子,生於1937年,陝西師範大學高材生,畢業之後曾分配到家鄉清水縣短暫任職,後因出身問題被下放到家鄉潘家寨參加勞動!改革開放之後得到平反,回到清水縣,曾經任過縣手工業管理局局長、城建局局長、計委主任、統戰部部長、政協副主席等職。

面對網絡逼捐,依然一毛不拔!鐵公雞潘石屹的內心,誰人能懂?

出生於1963年的潘石屹的童年是在飢餓、貧苦、和屈辱之中成長起來的,因為出身的原因,潘石屹和父親經常受到批鬥,成年之後潘石屹表現出來的包容、謙和、儒雅的一面,或許只是表象,看起來沒有苦大仇深,也沒有憤世嫉俗,但骨子裡頭的“怨”深深埋藏於心底,並最終在最近幾年得到了表現。

潘石屹在改革開放之前在學校中只接受過小學教育,但是家中有老父親,這個陝師大的名副其實的高材生,所以潘石屹的教育一直沒有耽誤,在父親的督促和直接教育之下,潘石屹的文化知識比那個窮山溝裡的同齡孩子要高得多。

面對網絡逼捐,依然一毛不拔!鐵公雞潘石屹的內心,誰人能懂?

1978年恢復高考,潘石屹成為全班小學13個學生當中唯一走出農村的孩子。

但是在高考前8天,潘石屹倒了大黴,被一輛卡車撞斷了肩胛骨,這極大影響了他的發揮!結果考試結束之後,知道自己沒考好的,他又偷偷的在另外一個縣,以石屹這個名字報考了中專,並最終以第1名的成績考取了蘭州培黎石油學校(今蘭州城市學院)!

1981年從培黎石油學校畢業之後,他又以石油部系統第1名的成績考取了中國石油管道學院,這是一家位於廊坊的三線大專。

成名之後的潘石屹並沒有通過考取什麼MbaEMBA等來為自己貼金,就是在這一個全國人民根本不知道在哪裡的三線大專高校畢業生的身份成為富豪,並一時成為美談!

但似乎三線大專畢業的自卑感一直潛藏於心底,並最終通過三個兒子都畢業於全球著名高校,來實現了自己不曾實現過的理想!

1984年畢業之後,他被分配到設在廊坊的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工作,吃上了鐵飯碗。

潘石屹那時的工資為101元,而在清水縣政府任職工作的父親只有57元,鐵飯碗加高工資並沒有讓他獲得滿足。

那是一個全民躁動的年代,雖然沒有明確的民營企業家的稱呼,但全國各地無處不在的倒爺們都發了大財,社會上流傳著一個個或真或假“一夜暴富”的故事。

內心並不安分的潘石屹顯然受到了社會上這種潮流的影響,最終決定辭職下海!

潘石屹後來回憶,當他提出辭職的時候,全單位的人都覺得他是“異類,神經病”,離開高薪資又清閒的石油系統,他是那個時代的唯一!

離職前,辦公室30多個人都勸他再考慮考慮,別鬼迷心竅走錯路。全單位就一個老頭叮囑他:小潘,要飯都別回頭啊。

1988年春節一過,潘石屹就變賣了全部的家當,連睡覺用的棉被也一併賣掉了,毅然辭職南下深圳。

據說潘石屹到達深圳南關時,身上只剩下80多塊錢,這便是多年之後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創業資本”。由於沒有特區通行證,潘石屹還不能直接進深圳,無奈之下潘石屹被迫在這比少的可憐的“創業資本”中要拿出50塊錢找蛇頭帶路,從深圳二線關鐵絲網下面一個洞裡偷偷爬進了深圳特區。

進入深圳特區後的潘石屹,最終發現這裡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美好,潘石屹必須為自己的一日三餐而奔波,在自己剩餘的那二三十塊錢花完之前,進了一家諮詢公司。

關於這家公司,潘石屹在他的書中曾經提到:“其實就是皮包公司,電腦培訓、給香港人當跑腿的、接待內地廠長和經理旅遊,什麼能掙錢就幹什麼。”

由於語言不通,飲食不適應,深圳的生活始終讓潘石屹感到非常壓抑。

終於到了1988年底,有“天涯海角”之稱的海南島從廣東省脫離成為中國第31個省級行政區。

中央政府給予了海南無與倫比的優惠政策,這給海南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機遇,大量資金和人才湧入海南,甚至出現了後來傳說中的“10萬大軍下海南”的空前盛況。

1989年,潘石屹所在的公司要在海南設立分號,潘石屹覺的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他主動向公司請纓前往海南拓荒。

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其實就是一個磚廠的廠長,因為當時的海南主要經濟就是搞房地產,而房地產的配套產業,建材是當時很熱門的一個行業。

當時的海南雖然是一個雜亂的、失去秩序和平衡的環境,但是潘石屹認為海南的氣氛與深圳那種壓抑的氣氛,完全不同,他突然發現自己脫離了原來一切的束縛,覺得再也沒有什麼處長了、科長了,再也不用對誰點頭哈腰,這個生於甘肅天水麥積山的男人,簡直像重獲了新生。

但是經營磚廠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受到颱風的影響,海南經濟曾經受到了重創,很多人回到了老家,潘石屹管理的磚廠,磚塊一塊也賣不出去,1990年春節之後,最困難的時候,甚至連飯錢都沒有。

不過處於困境中的潘石屹在推銷磚的過程中,認識了幾個開發房地產的人,並最終改變了他的命運。

面對網絡逼捐,依然一毛不拔!鐵公雞潘石屹的內心,誰人能懂?

這幾個人分別是馮侖、王功權、劉軍、王啟富、易小迪。

這6個性格鮮明,各有所長的男人,共聚一堂,呼嘯聚義,被人稱為“萬通六君子”,在海南開始了他們的地產生意,最終各自成為一方霸主,成為中國民營企業的一段佳話。

萬通六君子中的大哥馮侖,最早進入當時的“中國首富”牟其中所領導的南德集團!

面對網絡逼捐,依然一毛不拔!鐵公雞潘石屹的內心,誰人能懂?

牟其中號稱當時的中國首富,其經營理念中當然有先人一步眼光獨到之處,比如開發衛星事業,將滿洲里打造成北方香港。

但更多的還是不顧實際盲目擴張、好大喜功近乎狂妄。

牟其中甚至提出過要把喜馬拉雅山用炸藥炸開一個缺口,讓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北上,從而改變中國西部氣候的大膽想法。

其實明眼人仔細一分析,這個想法就十分的荒唐透頂!首先整個青藏高原好比是平均海拔4千米的一個大城牆,喜馬拉雅山不過是這個大城牆上再添了個2000多米高的跺牆而已,不管把跺牆炸開幾個缺口,這個4千米高的大城牆的根兒還在那裡啊,暖溼氣流怎麼可能北上?

馮侖用一年多的時間做到了牟其中第一副手的位置,又因為馮侖的原因,他的好友王功權也投奔了過來,後來王功權又把自己的好友劉軍、王啟富拉進來,就這樣萬通六君子中的四雄在南德實現了集結。

後來因為經營理念的不同,這四雄最終離開了南德,開始了獨立創業。

萬通六君子中的全部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牟其中的影響,比如六君子中的大哥馮侖最近開始搞起了衛星發射事業,這顯然就是當年牟其中未能完成的事業啊。

而並未在南德工作過的潘石屹,也竟然得到了牟其中的真傳:包裝自己!

當年的牟其中到底有多少錢?現在無法知曉,到底能不能算得上真正的“首富”,更是無法證明。

但是當年的牟其東通過在各類雜誌上請人寫文章吹捧自己,包括出版單行本如《中國首富——牟其中》,《中國商界天才——牟其中》這樣的各類書籍來弄來了一個假象,不管牟其中是不是中國首富,但是很多人就認為他是中國首富。

後來的潘石屹如法炮製,也通過出書和發展自媒體,成功的達到了自己“中國儒商”的人設。

潘石屹從2001年開始至2013年至少出版過七八本書,來隱晦地來吹捧自己:

《投訴潘石屹,批判現代城》(2001)

《西行25度》(2003)

《潘石屹的博客》(2005)

《童年的糖是甜的》(2008)

《我用一生去尋找》(2008)

《我的價值觀》(2013)

《既要成功,也要成仁——潘石屹的8堂公開課》(2013)

另外潘石屹在各大自媒體中也十分活躍,其中微博粉絲量高達2000餘萬。

潘石屹通過出書和自媒體,讓民眾並不明亮的眼睛通過層層玻璃的“過濾”之後,看到了潘石屹所希望的那個儒商形象。

至於這個“儒商形象”與潘石屹的本人到底有多大差距,民眾並不清楚。

面對網絡逼捐,依然一毛不拔!鐵公雞潘石屹的內心,誰人能懂?

1991年,萬通的前身海南“農高投”正式成立,同年萬通六君子之一易小迪加入。

1992年初,潘石屹離開磚廠加入“農高投”。

1993年1月18日,“農高投”增資擴股,並正式改名為萬通集團。萬通集團實行合夥人制度,6人股權平分!

1993年6月,在海南房地產崩潰之前,萬通徹底退出海南,在北京成立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註冊資本8億元人民幣,成為北京最早成立的以民營資本為主體的大型股份制企業。

同年萬通在北京開發新世界廣場項目,通過與香港資本方的合作,萬通新世界廣場大獲成功,賣到了當時市價的三倍。萬通新世界的成功讓大眾和業界開始關注萬通,同時也奠定了兩個地產大佬馮侖和潘石屹的江湖地位。

1994年潘石屹在一次商務活動中遇到了美國某財團著名高管張欣,兩人一見鍾情,很快結婚。

面對網絡逼捐,依然一毛不拔!鐵公雞潘石屹的內心,誰人能懂?

1995年3月,因經營理念的不同,萬通六君子第1次分手,王啟富、潘石屹和易小迪選擇離開。

當時的萬通總資產達到約50億,潘石屹佔股約10%,潘石屹分到了部分現金和北京的一塊地,那塊地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現代城。

1995年,潘石屹和張欣在北京創建了SOHO中國的前身——北京紅石實業有限公司。

2007年10月在張欣的一手運作下,SOHO中國成功在香港上市,創造了亞洲最大的商業地產融資記錄。

2014年,潘石屹幫助家鄉天水賣蘋果,曾經轟動一時,當年就創造了5000噸的記錄。後來幾年銷量逐步擴大,最終達到了幾萬噸的規模。

潘石屹本身的名人效應和巨大的能量,除了自身賣出的蘋果之外,也極大的提高了家鄉花牛蘋果的知名度,為天水包括甘肅的花牛蘋果打開了銷路,全國各地的其他客商也紛紛前往!

甘肅天水,這個中國在地級市經濟排名中倒數七八名的“有名的窮地方”的人民的的確確因潘石屹這個天水老鄉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潘石屹的的確確為家鄉天水做了很多好事,投資了很多的項目,現在網絡上還能為潘石屹說好話的,大多就是他的老鄉了。

面對網絡逼捐,依然一毛不拔!鐵公雞潘石屹的內心,誰人能懂?

潘石屹和張欣一家四口!

關於潘石屹和張欣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發表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