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人到中年還不學習老莊,生命接近損耗邊緣,隨時會出問題

前幾年網上曾有一個統計,最多的詞,一個是 Tsunami(海嘯),因為當時印尼剛發生了海嘯,這是天災;

另一個詞則是 integrity(誠信),這代表人格。

01 把道想成與人相關是自找麻煩

如果你對宇宙大自然有豐富的情感投射,將來發生天災怎麼辦?

地震、山崩、海嘯都有可能出現。

所以我們要了解,自然界與人類基本上是處在平行的層次,最終還有個道。

人不必執著於自然界,因為很難說清楚宇宙是否具有靈魂。

以世間各種成敗或利弊,來佐證某些得到的福佑或災禍,是不合邏輯的。

試想,發財就表示幸福嗎?

恐怕不一定吧。

發財有時候是會帶來災難的。

我們學習道家,可以擺脫這種一般的觀點。

傅佩榮:人到中年還不學習老莊,生命接近損耗邊緣,隨時會出問題

道是超越的,我們透過道去欣賞萬物,是因為道選擇了它,使它存在。

不一定要把老子的道賦予神的色彩,因為這麼做,會產生道為什麼要創造自然界與人類的問題。

把道想得跟人有關,是自找麻煩。

02 很多人都是在邊緣上苦撐

所以,道家把道作為萬物的根源,其中人類的責任比較大,就是要設法瞭解人的困難從何而來,若是從自身而來,人可以自己化解。

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培養智慧,如果培養成功,明白一切變化的規律,就可以順其自然,也能夠減少不必要的災難。

譬如,汽車業壓力特別大,老闆就安排業績最好的員工到賭城去旅遊。

結果有一個人進去後,坐在老虎機前玩了三天三夜,身體都快崩潰了。

業績好所付出的代價是身心完全不能平衡,然後透過賭博,靠不可知的運氣來讓自己陷入不可知的情況。

這當然是一種危險。

傅佩榮:人到中年還不學習老莊,生命接近損耗邊緣,隨時會出問題

人到中年還不學習老莊,生命往往會接近耗損邊緣,隨時都有可能出狀況。

很多人活在世界上,都是在邊緣上勉強撐著,好不容易一覺起來,跟朋友聊聊天,恢復一點力氣,又要工作了,壓力還是很大。

人就在這種邊緣活著,各種精神問題接著出現,跨不過去的就垮掉了。

03 老子給當代人的啟示

我們如何從老子的思想得到啟發呢?

答案就是:一往平等。

一往平等包括接受自己的狀況。

譬如,我書念不好,我接受這個狀況。

再比如,是選擇有興趣的行業,還是能夠賺錢的行業?

如果是我,當然選擇有興趣的行業。

因為興趣會降低工作壓力,若能從中獲得成果,還會加倍高興。

如果選擇賺錢的行業,將難以擺脫賺錢的壓力,即使能夠得到財富,很快就會覺得重複而乏味。

賺到第一桶金時很高興,接下來就是重複,重複之後就是乏味,到最後自己變成機器,好像喪失了內在的感受能力。

老子的思想能夠讓你一往平等,接受自己特定的角色、特定的位置。

世事充滿變化,在各種變化出現時,人就要調整想法與做法,那麼你與別人怎麼溝通呢?

是要忠於自己,還是忠於你與別人之間互動的關係呢?

很多人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我若是比不上別人,何不選擇退一步?迎接你的將是海闊天空。

有個故事說一個人會打網球,也會游泳,但都稱不上非常好。有一天,他回家對太太說,他今天打敗了兩個世界冠軍:

他跟奧運游泳冠軍比賽打網球,跟奧運網球冠軍比賽游泳,結果他都贏了。

當然,這叫做自我調侃,卻讓自己的生活更有趣味。

幾年前冬季奧運會時,電視播出一則廣告,結果引起很大的非議。

廣告詞說:即使你獲得奧運銀牌,照樣是個失敗者。

這樣一來,在競爭的壓力下,誰能夠活得快樂呢?

傅佩榮:人到中年還不學習老莊,生命接近損耗邊緣,隨時會出問題

從道看來,萬物一往平等,萬物也接受自己的情況。

但是人有理性,人的知帶來慾望,慾望愈來愈大,就會開始競爭,結果造成災難。

知道區分是不足的,就算進一步知道避開災難,也還沒有達到啟明的層次。

達到啟明,意指從道來看萬物,包括自己的處境,然後可以就它現在的情況加以欣賞。

《道德經》第十六章說: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小孩子總是想要得到自己沒有的東西,明智的父母會說:

別人有的你沒有,但是你有的別人也沒有。

確實,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容易快樂;一定要去追求別人所有的,則會形成壓力。

掌握這個基本要點,就能欣賞自己所有的一切。

從道來看萬物,萬物一往平等;從道來看自己,並接受自己的狀況,這就是學習道家的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