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文 | 姜承雪

首發 | 栩先生(公眾號ID:superMr_xu)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栩先生按:本文作者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1月中下旬疫情集中爆發以後,他經歷了人生中最煎熬的日子。這20多天裡,他把自己所經歷和看到的一切,都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了下來,希望讓大家對疫情之下武漢人的真實狀態有更深入和客觀的瞭解。


為了最大程度確保內容真實準確,紀錄範圍嚴格限制在和作者有直接聯繫的家人、親戚、朋友身上。下面的內容,都來自作者的直接觀察和體會。


文章很長,將近1萬字。我很少會這麼說,但這裡還是想說一句:真誠地希望你能認真看完。


一、災難襲來:不以為意的開始,沒有想到的後果

(1月17日—1月19日)


2020年1月17日。這是我第一次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當回事,在此之前,我和其他武漢人一樣,基本上都不以為意。


當天是小年夜。晚上,東湖湖畔如夢如幻的燈會吸引了大批市民和遊客前往觀賞,家家戶戶都沉浸在團聚的喜悅和幸福中。


無人預料到一場災難正悄然來臨。


我之所以對1月17日的記憶如此深刻,不只是因為在連續十多天報告“無新增病例”後,武漢衛健委突然報告16日有4例新增;不只是因為泰國和日本出現3例確診病例,引發了大家對病毒“只出國、不出市”的調侃;更大的原因是,這是我家群聊裡第一次開始認真提及新型肺炎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17日家庭群聊天記錄

起初,當類SARS病毒感染多名患者的消息流出時,我不是沒有緊張過;但很快,官方就闢謠了,全家還在笑我差點信了謠言。


此時,儘管內地除武漢之外沒有任何相關報告,但我們在之後知道,就在我們不以為意的時間裡,病毒正以驚人的速度開始在武漢蔓延,並輻射全國。誰也沒想到一切會來的如此之快。


稍早兩天,單位召開了年會,幾百人的會場坐滿了從全國各地赴漢參會的同事們。沒有一個人戴口罩,也幾乎沒有人特別聊起新型肺炎。


我們去接幾位從外地趕回來的同事。他們走出火車站時,一臉詫異地問:聽說在鬧肺炎,怎麼整個武漢都沒見幾個人戴口罩?


我們輕鬆地回答:已經十幾天沒有新增病例了,而且沒有看到人傳人證據,肯定平復了吧!說完有人還補上一句玩笑:要不是你們外地人提醒,我們都忘了還有這檔子事啊!


慶幸的是,因為外地同事基本當晚就返回,加上單位離最初的爆發地漢口隔得比較遠,後來的統計中也沒有發現因本次年會而出現的感染者。


因此,當17日這天看到突然的新增數字,以及官方強調的“有限人傳人”,我雖然有所擔心,但仍然沒有轉化為實質意義上的焦慮。


這兩天裡,家裡的群裡開始互相提醒:出門戴口罩,別去人多的地方;另外,病毒傳播區域非常有限,傳染性也很弱,不用恐慌。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19日家庭群聊天記錄

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儘管一些論壇已經出現些許關於疫情實際嚴重的帖子,但在當時的我眼中,帖子所言不過是危言聳聽、甚至有意造謠罷了。


晚上,我刷知乎,把關於“如果再發生一次SARS,我們的應對會不會比2003年更好”問題下的所有回答逐一翻看,越看越信心滿滿。


知乎的這個問題現在已被刪除,事實證明盲目自信和盲目自卑一樣,都是無知的產物。但這也不能太偏激,我相信不管是專家、政府還是普通公眾,對疫情的認識都需要一個過程。


當時,專家組的觀點還是“可防可控,有限人傳人”,加上17年前應對SARS所積累的經驗,以及2019年軍運會前武漢對假想疫情做過的有關演習,我覺得這場疫情並不比冬春之際肆虐的流感更可怕。


就我所知,身邊的人當時基本也都是這麼想的。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我的群聊記錄


1月19日晚,我安然入眠。


根本沒有想到的是,此時距離全家每日毫無睡意地等著凌晨疫情數據的更新,只有1天;距離武漢宣佈封城,只有3天。


二、開始恐慌:口罩多了,流言也多了

(1月20日—1月22日)


1月20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參加了發佈會。


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建議:如果感覺到身體不舒服,就不要春運出行了,尤其是身體發燒,尤其是身在武漢。


專家組成員曾光的建議更加直接:現在能不到武漢去就不去,武漢人能不出來就不要出來。


稍微多想想,誰都能掂出這句話的分量,也就是此時,“封城”兩字開始在流言裡頻頻出現。


同一天,國家衛健委宣佈:將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並採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我查了下,發現這就是和當年非典的待遇同級了。


下班回家時,覺得路上車流量比往常明顯少了,觀察了下行人,發現戴口罩的大約十中有一。


晚上,我翻箱倒櫃,意外發現老婆一年前多買的兩包3M口罩,大喜過望。


到了1月21日早上,雖然嘴上嚷嚷著“不用恐慌”,但我還是老老實實地把口罩戴上了。


路上戴口罩的人則比例大增,可見鍾老確實是一面旗幟,某種意義上,對於老百姓而言,他的話甚至比公告更有威信和影響力。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孩子還小,不肯戴口罩。老婆很謹慎,從那天起就不許他外出。


上班其實已經沒什麼要緊事,我不停地上網看新消息,發現各種傳聞滿天飛,很多我覺得簡直是胡說,沒有理會。不過之前流傳的可能會設置人員出入體溫檢測的措施,很快推廣開來了。


另一個傳聞是關於封城的,家人問我是不是真的,我不得不承認封城可以有效降低管控壓力,並能最大可能掐斷感染傳播途徑,但也要極大的魄力。樂觀的我依然覺得事情還沒到這一步。


但就在這天,家裡有親戚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消息傳來,徹底打破了我心存的最後一絲僥倖。我的精神開始有些緊張。


回家路上經過藥房,我一口氣買了5袋一次性口罩。這是我這段時間做的最正確的一次決定。


我也終於明白為啥古代將領行軍打仗最怕譁變,因為當一個群體精神高度緊張之時,就像無數桶汽油,一個火星濺上去就容易爆炸。


哪裡哪裡確診了,誰誰誰隔離了,哪個國家撤僑了……發達的資訊無限放大了我們的焦慮,加倍折磨人的神經。


每年冬末,本就是流感高發期,感冒咳嗽的人很多。我看了衛健委的數據,去年武漢一二月份確診的流感患者人數就超過五萬,普通感冒患者更是超過十萬。


本來這個季節醫療資源其實就比較緊張。如今因為疫情,再加上大家的恐慌情緒,醫院門診可以說是徹底告急了。呼吸內科和發熱門診爆滿,不少人一有腦熱、胸悶或咳嗽症狀,就本能地懷疑自己是否可能感染。


然而病人的焦慮是一回事。說實在的,醫生能給出的建議基本都差不多:回家買個體溫針自己觀察或者去社區醫院觀察,發燒了再來。


病人覺得自己的要求很合理,就是想盡快查清自己有沒有感染,不查就不肯走,但客觀上講,這又是當時武漢的醫院根本無法做到的——幾萬有感冒症狀的患者要求檢查病毒,全國任何城市的醫療機構都不可能有這種檢測能力,特別是在早期,檢驗標本只能送CDC複查,這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又加劇了一些人的恐慌情緒。


這時網上一些病人突然倒地的小視頻開始傳播,儘管醫生朋友在闢謠這多是腦梗或者心肌梗死的表現,新型肺炎不會讓你猝死,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具備和理解這些知識。


這幾天我雖然有點慌,不過還是相對理性。網上的一些信息,則讓我感到十分憤怒。


醫護人員、工作人員已經在一線高負荷運轉,少數所謂“專家”和媒體還在刻意煽動恐慌;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網紅、公知小人還在後方捅刀子、吃人血饅頭;個別愚蠢的人明明疑似感染還到處亂跑,甚至發朋友圈炫耀,實在非常可惡。


看到網上越來越多的報道,我才第一次感到,最艱難的戰役真的就要來了。


三、武漢封城:覺得艱難,不過沒覺得孤獨

(1月23日凌晨-1月26日)


1月23日早上2點40分,我被朋友的微信消息驚醒,好幾個人發的都是三個字:封城了


不過不是立刻封城,有7個小時的時間可以離開。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靴子終於落地了。這個瞬間我反而沒有太多的情緒波動,只是感覺我們見證了歷史。


封城,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會在城裡乃至全國引起多大的反響?武漢九省通衢、交通樞紐,目前的舉措會造成多大的損失?如果這樣都決定要封城,那隻能說明事態真的很嚴重了。


本來今年春節是準備去外省岳父家過年的,但因為已經有同事被隔離,我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感染,想來想去,覺得留下才是負責的。


我叫醒了老婆,老婆也一下子就清醒了,我們商量了下,目前留在城裡確實是最穩妥的選擇。


從兩點多宣佈封城開始,就根本就睡不著了,和很多本地的朋友交流,發現大家都睡不著,有人提醒現在應該去超市、藥店囤貨,甚至有人半夜就跑去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搶購了。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半夜清點冰箱存貨

早上起來,我們第一時間殺向藥店。酒精已經斷貨,口罩不多且價格離譜,奧司他韋、蓮花清瘟膠囊之類的也漲價較多,但也顧不得許多,能買的都買了點。老婆突然想到了要備一次性手套,也買了一包。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超市裡的人更多,都是囤貨族,人均手提幾大包方便麵,過年最熱銷的酒水反倒無人問津。最想買的84消毒液根本買不到,連根本不知道有沒有效果的衣物除菌液都被搶購一空。


想到前期家裡肉和菜已經囤了不少,最後只提了幾大包速食品就回去了。嗯,後面的事實證明,速食品是很容易吃膩的……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搶購一空的掛麵貨架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可憐的“滿載而歸”


事後想起來,最後悔的是沒有買幾瓶高度酒,自己兌水做成75%的酒精,導致後來家裡酒精短缺,一聽到“酒精消毒”幾個字就後悔得不得了。


這天是大年二十九,原本是準備一大家人一起聚餐的,實際上早就沒人再有心思和膽量聚會了。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封城後空空如也的江漢路


不時接到外地朋友的問候電話,沒有直說,但我能強烈地感覺到都在同情我。


以前老在新聞裡看到說“這是一場與時間持續賽跑的戰鬥”。這次我是真體會到了。


在抗災救災上,我國向來有著無與倫比的動員速度和能力,而這一切在接下來的日子一一展現。我每天都在家不斷地刷新聞,看有什麼新的動作。


1月24日是除夕。這一天,湖北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級響應。


在蔡甸知音湖畔,上百臺挖機開始土地平整作業,3萬多平方米的火神山醫院開工。我也跟很多人一起在網上看施工直播。


在這種環境裡,我感覺日子確實很艱難,不過也沒有覺得孤獨。


武漢市開始對發熱的居民進行分級分類診療篩查,社區負責初篩診斷,社區成為第一道“防波堤”。


政府幹了一件很牛逼的事:將全市2000多個社區書記的聯繫方式公之於眾。這些基層工作者們開始承擔起了維持正常運轉的任務。


當晚,就在春晚直播的同時,大批外地醫護人員連夜馳援武漢。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武漢各大醫院普遍存在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我在朋友圈裡看到很多醫院物資告急的信息,也看到全國各地都在想辦法支持。


醫護人員和物資都在紛至沓來,無數新鮮血液湧向了湖北這個患病的軀體,我相信一切不久都會好轉。


鍾老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做出了重要的犧牲和貢獻。從我能看到的情況來說,不管是一線的工作人員,還是留守的市民,都付出了很多,配得上英雄城市這個稱號。真心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大家都能對身處疫情風暴中心的武漢人多一些理解。


政府方面則採取了最嚴厲的管制。1月25日,我所住的小區宣佈封閉,除一處出入口外所有大門封閉,外人一律不得入內,進出必須檢測體溫。1月26日0時起,市內中心城區區域實行機動車禁行,最為嚴格的管制措施生效。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小區唯一的出入口

市民也在想各種辦法互助。1月23日10時後,城市公共交通運營暫停,聽說部分醫務人員上班受到影響,有不少武漢市民開始自發倡議成立愛心接送小隊,一呼百應,一夜之間報名參與的私家車主就超過4000人。接送上下班、轉運醫用物資,而這些,都是自發的、無償的。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極其辛苦的志願者

可能對“封城”之外的大部分人而言,都不太清楚武漢封城那兩天的真實情況。


武漢當時的醫療資源已經緊缺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


除了幾家定點醫院,即使已經咳嗽發熱,但只要無法用試劑盒檢測確認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都無法收治。


我講2個身邊的真事。


第1個主角是我姨。


1月21日上午,父親發來信息:家住漢口的姨確診了。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姨已年過七旬,由於沒有床位住院,前期她只能去門診治療,治療完就回家。


姨父身體本來就不太好,一著急心臟病犯了,自己也住進了醫院。我姨在已經確診的情況下,還需要每天在家做好飯菜送去醫院給姨父。


因為害怕傳染給姨父以及同病房的其他病患,她從不進病房,按照護士的指示,每次把飯菜小心翼翼地遞給她們護士後轉身就走,然後再去門診看自己的病。


那個時候發熱門診排隊極其嚴重。有一次她因為去晚了點,排起了長隊,打完針回家竟到了凌晨4點。


隨著病情加重,我姨逐漸呼吸困難、胸悶,別說走路,連講話的力氣都失去了。


萬幸此時總算排到床位,而姨父正好有所好轉,就倒過來開始照顧她。


兩個老人相互扶持,就這麼一步一步捱著走過來。


第2個主角是我同事。


同事一家,除了嬰兒外的大人全部確診,正在哺乳期的妻子更是高熱,需要馬上隔離。


家中不到半歲的寶寶無人照料,更買不到奶粉。


聯繫當地社區、居委會、婦聯,都沒有好的解決辦法。在武漢舉目無親的同事,唯有到處找人奔走求助。欣慰的是,經多方擴散,最後的還是由政府伸出援手,聯繫到人員代為託管小孩。


想到他們的經歷,又看到媒體公開報道的一些真實案例,好幾次我眼淚都差點流下來。


住院名額實在有限,重症老齡優先,這是事實。因為人手不足,醫護人員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部分科室更是24小時連軸不休運轉,但仍然沒法做到顧及每一名患者。


他們都是這段歷史的一部分。這個城市日後追憶這段歷史時,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值得歌頌和銘記的,他們都是保衛這座城市的英雄。


我說這些,並非要渲染什麼,只是想說,這病雖然致死性不強(年輕身體較好的往往較快自愈),但不說明它弱,相反它很強的傳染性,對防控體系和醫療體系的壓力太大。


從這幾天開始,我最擔心的,就不是病毒本身,而是醫療體系、防控體系超負荷後可能帶來的其它社會性問題。


四、在家:父親感冒了,度日如年的幾天

(1月27日-1月31日)


1月27日晚上,在家待了好幾天的武漢人,自發開始組織活動。


當晚,武漢無數小區開窗齊唱《歌唱祖國》,齊聲高喊“武漢加油”。雖然很快就因可能為增加感染風險被叫停,但是,那響徹雲霄的鼓勁之聲肯定會讓我永生難忘。


我們能聽到彼此的聲音,這就給了我很大的激勵。


就在這天白天,我所在的小區開進了一輛救護車,用擔架接走了一人。


很快,物業就公佈小區出現了1例確診和幾例疑似。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小區截至2月6日的數據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戰鬥狀態中的小區


這對全家的心理衝擊非常大。


家裡的蔬菜不夠了,原本計劃第二天去買。父母攔住了我,喃喃道:別出去了,還沒吃完,吃完了再說,我們少吃點,可以多撐幾天,你也可以在家多待幾天吧。


我希望,所有武漢的同胞,也能關心一下自己父母的心理狀況,他們才是最脆弱的。


畢竟上有老、下有小,家人一點不適,就能讓所有人擔心得難以入睡。


當時父親感冒了,一直咳嗽。怕感染家人,他整天把自己關在小房間裡不出來,飲食也是單獨送進去。


由於擔心在醫院交叉感染,他根本不敢去醫院排查是否為普通感冒,只要自己還沒發燒,就絕不去看病。


半夜他一咳嗽,全家都在失眠。全家不得不全天戴著口罩,包括我不滿3歲的孩子。只有他懵懵懂懂還不太明白狀況,還吵著要和“明明在家”的爺爺玩。


人的心理狀態往往是和身體狀態同步的。當父親不停拿手機查症狀並對照自身時,驚恐讓他心率加快,更引發短暫性胸悶。


他身體很難受,全家人心裡更難受,但我知道他心裡肯定最難受。


後來他自己說,想到有可能感染了,他有天塌了的感覺。


這幾天過得度日如年。


萬幸的是,父親漸漸恢復了健康。此後至今,全家健康。


雖然無論如何,記憶中的任何一個春節,都不應該是這個樣子,但我唯一可抱怨的理由都不再有了。


這幾天,我也重點想了一件事情:隔離。


全國發力了,武漢穩了嗎?還沒有。


速勝論不可取。最難就是在隔離。


鍾老說:不要讓病人自我居家隔離,要集中收治。


自主隔離,真的太艱難。一個人發病住不了院讓回家,多少人能做到家人重病不去照顧?全家感染的風險都很大。


1月29日,這是大年初五,迎財神的日子。


往年一到這天,武漢歸元寺就會擠得水洩不通,每尊佛像前都插滿雲煙繚繞的香火,求財神保佑的人頭黑壓壓一眼都望不到邊。


今年盛況自然不再有了,寺裡的菩薩可以過上一個清淨年了。


只是對於不少人而言,2020的財運可能都不太旺了。製造業、餐飲業、旅遊業……既要防疫,又要思索如何止損和恢復了。


1月30日、31日,連續兩天,武漢紅十字會不透明的工作方案和不高效的物資調配成了大家集中炮轟的對象。


不過就在同時,隔離工作也沒有落下。家住漢口的親戚說,所有的疑似病例已經安排住進隔離酒店了。


一部由千萬個零件組成的機器,人們往往最先關注到是其運轉時的雜音,這也是一種放大效應吧。其實,正是這兩天開始,我覺得形勢逆轉的希望越來越大了。


五、希望:凜冬過後,已見初春

(2月1日-2月8日)


2月1日,我出門採購了一些菜,沒想到的是,超市連青菜都不缺,肉類也供應得上,不過排隊現象比較嚴重。


最缺的是什麼?還是掛麵、自熱火鍋、餅乾類食品。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事實證明大家特別愛屯掛麵

路上除了警車和救護車,還看到了幾輛其它車輛,說明城市慢慢有更好的運轉了。


出門還是非常小心。簡單介紹下我的出門防護流程:


1、戴一次性手套,口罩,穿一次性衣服。

2、帶一個小噴壺,裡面裝消毒液,方向盤、門把手等地方,接觸前噴一噴。

3、回家進門前,對袖口等地方噴一噴,口罩扔掉。

4、進門後,所有的衣服包括襪子,動作輕柔脫下,不抖動,輕放進洗衣機,加大量消毒液清洗。

5、隨身物品,眼鏡、錢包、手機,統統用酒精擦2遍。

6、立刻洗個澡。


我覺得,這應該是一個普通武漢人能做到的極致了。


我和父母戲言:如果這都感染上了,我就認命了。


2月2日開始,接連看到了好幾條重要的積極消息。


武漢要求全市各城區都在進行“四類人員”的集中收治和隔離工作,即:確診患者集中收治,疑似患者集中隔離,發熱患者、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觀察。


這是治本之策。用形象的比喻,就是把“黃豆”和“綠豆”分開。


同日,武漢衛健委宣佈啟用第四批、第五批定點醫院。當看到只有十幾張病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頂上時,就明白現在到了最關鍵的時期了。


戰爭中,主力部隊都用完了,預備役就得頂上了。


通過啟用所有醫療資源和隔離區,現有“四類人員”實現了儘可能的集中收治和隔離。


雖然資源仍不足,但就像鍾院士說的,全部收治、分級隔離,才是致勝的法寶。


同時,對病毒傳播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


門把手、手機屏幕、水龍頭、電梯按鍵、糞便、衛生間排氣扇、無症狀感染者、病毒在溫度適宜的空氣中可存活5天……病毒處處有,處處防病毒。絲毫不可大意。


2月3日,火神山醫院正式投入使用,多所方艙醫院也在快速建設中。當急救車運送一個個重症患者轉院,現在各個發熱門診的壓力終於分攤下來。門診也不再限量試劑盒,病人可以直接去檢測。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我實在太喜歡這位小哥了, 躺在病床上還在認真閱讀, 希望大家都能早日康復


雖然小區附近仍不時有急救車駛過,但我知道早先的混亂和物資短缺已得到了極大緩解,龐大的機器運轉走向正常了,情況正在向好發展。


當然,看到各種求助信息,總會揪心。這些信息時刻告訴我們,醫療資源仍然緊張,各位身在疫情中的朋友,必須保持清醒。


在網上看消息的時候,我也把很多前來馳援的醫療團隊的信息存在了電腦裡。我覺得自己不能忘記他們。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是真正的“火神”和“雷神”。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全國援鄂醫療團隊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湖南湘雅醫院援鄂團隊,包括2名院長、3名主任、7名護士長


2月4日,立春,晴。


這些天,身處武漢這個疫情中心,與很多朋友高頻的溝通,接收了非常大量的資訊信息,我一直在反覆思考,我們到底應該從這場疫情中反思什麼。


個人閱歷所限,我並沒有找到很多的答案,但我希望自己想明白更多問題。


1、見風不能就想到雨,得做好是颱風的準備


我以前看過一段話:


當一句話可以決定一隻螞蟻的生死,我們會毫無顧慮。

當一個判決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生死,我們會慎重審理。

當一個決策可以影響無數人的命運,我們必須極度謹慎。


這次疫情裡面,我對這句話體會非常深。


2月7日凌晨,李文亮醫生去世了。


作為一個武漢人,我不會忘記他。


2月7日白天,我不斷翻看他的微博,試圖盡力將他生活的碎片記錄下來。


但我最終放棄了,它們無非是些生活的瑣事。


他本是一個平凡的人。他喜歡吃,喜歡玩,喜歡看電影,喜歡旅遊……一切普通人喜聞樂見的愛好,他幾乎都喜歡。


他就是我們每一個人。


重要的是,他是一個講真話的人。


媒體已經說了,他生前的某些遭遇,反映出疫情防控應對中的短板和不足。


我在這裡只想說一句很簡單的話:


一旦發現可能有重大風險,寧願想得嚴重一點,也絕不要輕視它。


不悲觀,不代表就該樂觀。


2、不要渲染恐慌


恐懼本來就是一種正面的機制。面對危險,恐懼讓我們時刻想要積極保護自己。


戴口罩、不出門、勤洗手,這些基於恐懼的行為,都非常有助於抗擊疫情。


但是如果大家因為疫情,極度在意自己的身體症狀,甚至因過於緊張,引起反作用,導致身體出現一些心慌、胸悶、短暫發熱等極為容易影響判斷的症狀,不得不前往醫院診斷,從而加大自身感染風險,危害很大。而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目前這個病沒有特效藥,要治癒主要還得靠患者自身的抵抗力,醫生能做的其實是用各種辦法來輔助你自己的免疫力來對抗病毒。所以,意志力很重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對增強自己免疫力很有幫助。


世界的傳播方式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主角,一小段表達所產生的傳播力,很有可能會超出人的想象,這等於把一種超能力賦予了每一個普通人。


但是我們要清楚,在信息不足、或者知識不對等的情況下的強作結論和情緒宣洩,看起來轟轟烈烈,其實對儘早平息疫情並無太多好處。


我反對無視問題和矛盾的觀點,也反對看到問題就無限上綱上線的做法,兩者都是極不客觀的。


如果你已陷入焦慮、恐慌之中,此時要做的,就是平復心情,看書,鍛鍊,做事,不要過多咀嚼負面信息來憤世嫉俗,不要代入情景去自我恐慌,如果焦慮過於嚴重,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當下,好好過好每一天,就是個人最大的貢獻。


3、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新的問題


解決問題中,兩件事情非常重要。


一是準確的信息,準確的信息才能讓社會面對天災人禍生出最強的抵抗能力。


一開始的報道中,武漢人確診了,上海、深圳甚至外國的病例都確診了。所有的確診都集中在發達地區,因為發達地區容易掌握更多的信息。


後來,多方都對病毒傳播進行了研究,國內國外都有,也進行了各式各樣的建模,其中有些建模做出了現在看來堪稱精準的預估。雖然歷史不容假設,但如果這些模型能早一點引起重視,哪怕早一兩天,都可能疫情形勢大不一樣。


不管是組織還是個人,輕視信息都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會極大增加解決問題的難度。


二是認真地做事。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提出了一個理論,說當公權力失去公信力時,無論發表什麼言論、無論做什麼事,社會都會給以負面評價,這就是“塔西佗陷阱”。


人心裡都是有一個標尺的,當你做到了這個標準,什麼都不是問題,問題就在於你有沒有做到。


這個標尺就是你在認真做。


比如,即使人手不夠、條件不充分,也不是說物資調配效率低下是正確的,也不是說你發個道歉公告就會理所當然地得到所有人的理解。


做事情可以有不足、有失敗、有挫折,但一定要認真去做。


老百姓都能看見的。


4、保持善意,因為它值得


絕大多數生活在武漢、在湖北的人沒有什麼錯。他們沒有吃任何野味,他們沒有傻到不做防護有意拿自己健康開玩笑,他們也沒有滿世界亂跑,沒禍害人。


請相信,沒有一個留守武漢的人是容易的,他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排除有個別老鼠屎,但是他們不能代表武漢整個群體的素質。


當土法封路的圖片演變為輿論的狂歡;當返鄉人員個人信息被洩露甚至被騷擾;當早早就赴外省旅遊的湖北人被少數酒店抵制入住甚至被驅趕……這樣的新聞,總是令人痛心。


感同身受,從來都是極不容易的。關於這點,多說幾句。


首先,絕大多數人是在官方為公佈疫情嚴重性前離開的。


其次,大多數人是健康的,感染者是極少數。


再次,感染者中的大多數當時並無不適症狀或症狀輕微到足以忽視。當症狀明顯後,大多數患者規範就醫、並無隱瞞,並注重自我隔離,行為並無不妥。


最後,隱瞞接觸史甚至造成聚集性事件的患者,只是所有患者中的極少數,他們應該被批評、被依法懲戒。


我相信,每一個對以上四點有所認同的人,都不該對武漢封城前流出的500萬同胞中的絕大部分人員惡語相向。


當然,也希望這些流動的同胞能關注自己的健康,體諒鄰居們的恐慌,理解大家都想回到健康不受威脅的日子的心情。


1月31日,我看到日本政府的一封公開信,內容如下:


......隨著信息在新聞和網絡上的不斷擴散,大家不要對中國以及在武漢生活的人產生言論上的不平等對待,請各位家長和孩子說起此事時要從培養孩子的正確人權意識出發,注意言行。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日本政府公開信


說實在的,看到這樣的文字,我還是挺欣慰的。在疫情面前,意識到我們所有人都是疫情的受害者,同處一個風暴之中,應該站在同一個戰線上,所有人儘可能去互相支持,一起去對抗疫情,這很重要。


我相信,最初的恐慌過後,善意都會回來。我們應該始終保持善意,因為它值得。


六、必勝


這20天裡,最讓我動容的,是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的故事。



他身患漸凍症,妻子被感染,但已經在前線默默奮戰了30多天。


看到他的故事,我明白我們會必勝。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每到危難關頭,這個民族總會湧現出無數埋頭做事的人、拼命做事的人,他們勇往直前,因為他們抱著一種信念:


這片土地,這些人,值得他們去這麼做。


人間,值得。


把這些零碎的紀錄串成文章的時候,聽到我孩子說了一句話:熱乾麵生病了,熱乾麵會好起來的。


封城17天:武漢真實生存日記


今天是元宵。


過完元宵,就算過完年了。我相信,度過這個年關後,武漢也會度過這個難關。


武漢人,從來不信邪。


必勝!


—— END ——


關注公眾號,在菜單欄可以直接讀我的更多成長乾貨、深度思考等全網熱文,和關於毛主席的精品文章。

後臺回覆“社群”,可加入栩先生唯一成長社群,已有2000餘人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