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的家庭,卻能燒出火鳳凰

印象中一向比較矜持的她,今天見到我,明顯有些激動。


重男輕女的家庭,卻能燒出火鳳凰


剛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說:王老師,最近有部電視劇挺火的,名字叫《都挺好》,您看了嗎?


一聽這話我樂了,她是這些天第三個向我提到這部電視劇有多好的人。平時我很少追劇,但這部劇正好抽空看了,而且目前看到第9集還沒有厭倦。


我好奇她為何要提到這部電視劇。


她說:越看這部劇我越覺得,我就是現實版的明玉啊。


這一說我想起來了。她的人生經歷和劇中的明玉的確很像,但又有所不同。


她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個哥哥。她的父母非常重男輕女,對女兒和兒子的態度有云泥之別,家裡朝向好的房間給兒子住,好吃好喝先滿足兒子,兒子的零花錢比女兒多。兒子好吃懶做、成績不好或闖了什麼禍,總是能輕而易舉地被原諒。


但對女兒就不一樣了,從小她就被要求做一些家務,犯了錯會捱罵甚至捱打,哥哥如果欺負她,打罵她,父母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她連告狀都沒門。


在那個家裡,她是最弱勢的人。父母或哥哥如果心情不好,往往都會拿她撒氣,她每天活得戰戰兢兢,學會了看人眼色,學會小心翼翼討好家裡每一個人,尤其是哥哥,她經常用自己的零花錢給他買東西。在她眼裡,他們誰都比她重要。


有時實在太難過了,她只能一個人躲在被窩裡偷偷哭,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離開那個冷漠無情的家。


為了這個願望,她一直很努力,高考考上了北京的大學,畢業後留京工作,在工作中也很努力,一路打拼終獲成功。在老家人眼裡,如今的她是事業成功的典範。


從多年前她能掙錢開始,就不斷地給家裡人寄錢,自覺自願地為父母分擔養家的壓力、哥哥結婚成家生孩子的壓力......到後來家裡人習慣了凡事向她開口,習慣了向她伸手索要,而且沒完沒了毫無愧疚。


起初她沒什麼感覺,後來她慢慢發現,多年來,家人視她的付出為理所當然,如果哪次問她要錢或提要求被拒絕了還會生氣,說她為富不仁。


有一次她父親跟她通話,拐彎抹角地提醒她:你一個嫁了人的女孩子,要那麼多錢和房子幹什麼,萬一你老公跟你不是一條心,將來算計你怎麼辦?老公畢竟是外人,錢上面你不如多照顧照顧你哥,別忘了我們才是一家人。


她聽得驚詫莫名,當即拒絕。


她沒有想到,這麼多年的付出,在家人看來還遠遠不夠。


她媽跟她說:你爸對你很失望,說你變了,不聽話了,過去我們都白疼你了。


正是這句話,讓她噁心到差點要吐出來。


她說:疼我?我怎麼不知道?


她抑鬱了,她不快樂。


她形容曾經的自己,為了得到一點點的愛和認可,活在對原生家庭的無私奉獻裡,家裡每個人都在向她索取,卻沒有人真的愛她、關心她、體諒她。


她說:我用了這麼多年才認清,我的父母和哥哥,其實都是吸血鬼。


相比劇中的明玉,她認為自己的痛苦更深。


明玉是早早地就和父母家人決裂,上大學後過著自己打工養活自己萬事都靠自己的生活,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明玉和原生家庭的關係界限劃分得很清楚,這使她多了些自由,少了些羈絆。


她則不同,她是從小到大一直像被一根繩索牽引著,一直在機械地討好與付出,似乎對原生家庭負有某種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她說:有了女兒以後,覺得怎麼愛她都不夠。我常常想,我自己是小女孩的時候,也很柔弱,也很可愛啊,按理說女孩比男孩更應該獲得疼愛和保護,為什麼我的父母做不到?為什麼他們不能把對兒子的愛分給我一點?


這是一直折磨她的心結。


憑什麼同樣是父母生父母養的孩子,卻無法獲得同等的待遇。


我說:也許你的父母對兒子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她搖頭冷笑:也許是吧。只是很可惜,我的父母打錯了算盤,我這個哥哥,從小到大好吃懶做,到現在還是啃老族,以前是伸手問我要,問父母要。現在從我這兒要不到了,還在伸手問父母要。我爸媽的養老金全都貼補給他了。想想真是活該。


我說:也許你應該慶幸。


她瞪大眼:慶幸什麼,慶幸他們不愛我嗎?


我說:如果你認為你的父母不愛你,那麼他們可能也沒有真正愛過你的哥哥。


她的表情更加吃驚了。


她的哥哥,無論個人能力還是人生際遇,都無法與她相提並論。


那個從生下來就被父母視若珍寶的兒子,從不曾為自己的人生去認真努力,從不捨得讓自己去吃苦,從不肯對自己的生活承擔起責任......他永遠在怨天尤人,痛恨老天不公,活在無盡的怨恨和失意之中。


導致這一切的,正是重男輕女的父母。


現實生活中,那些從小被父母過度關注、偏愛、照顧的男孩子,長大後幾乎都很難有出息。


父母的過度關注和照顧,並非真正的愛,而是對兒子自我功能的閹割。


很多小時候活潑淘氣的男孩子,長大後卻變得內向懦弱,畏畏縮縮,經不起挫折和變化,正是因為他們早已成為父母投射的載體。


越是從小被另眼相看、被寄予厚望的兒子,越容易承接父母無能、無力和弱小感的投射。


而那些從小不被待見、不被關注的女孩,雖然原生家庭的環境不夠好,雖然從小到大要獨自面對很多孤獨與艱難,但在逆境中卻能逐漸發展出讓自己存活下來的能力,在某種程度上,女孩無疑獲得了更多的自由與成長空間。


這份自由和空間,反倒讓她活出了生命的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