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也不問直接就沒收孩子的手機,對嗎?

立新3301


沒有什麼對不對的,網上那些教孩子完全是憑空想象,沒有任何數據和證據證明大人應該怎麼樣,孩子才健康有出息,不如把握自己,讓自己變得優秀自控。


需求頻率


鑑於這個問題,我先說一個真實的故事,我們的大學老師,他自己的女兒也在上大學,他給女兒買的,手機,電腦,鋼琴,吉他,溜冰鞋,滑板等,只要是負擔得起的,他都會給自己女兒買,當然他的女兒也是個全能女孩,滑板,鋼琴,吉他,溜冰,武術,書法都手到擒來,而且最主要的是人家還是個學霸,每當老師說到他的女兒的時候,喜悅自豪之情,溢於言表,可是他對女兒的付出,背後付出的努力,可不是常人能夠做到的,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過了大半輩子,結果書法,武術,溜冰,鋼琴等全都學會了,原來他自己並不逼迫女兒去學,而是身體力行,給女兒做榜樣,女兒見到父親這樣做,她也興趣大發,下定決心要學,而且我們老師非常幽默,和他女兒既是父女也是朋友,亦父亦友,不管什麼事都會公平民主的去語重心長的教導女兒的為人處世,父母的開導,女孩自己的努力,良好的家庭風氣和環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說,回到這個問題上,答案不言而喻,所以說不管是手機還是其他事情,一定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心開導,這樣對自己對孩子都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希望您採納


影視小高鐵


不對。這是在以破壞孩子自尊為代價的管教行為。

網上因為手機造成的問題比比皆是,去年有個父親把孩子的手機沒收,順手扔下了樓,誰知孩子立刻跟著手機一起跳到了樓下!悲劇就在一瞬間發生,因為手機帶來的問題讓所有父母頭疼。

為什麼父母要沒收孩子的手機?

手機作為當今社會的必需品,已經無法離開我們的生活。各位父母,試試如果一天忘記帶手機了你會不會抓狂?

然而孩子們如果擁有了手機,固有的思維認為孩子無法控制好自己,一定會沉迷其中,造成結果是視力下降(曾幾何時,我們小時候聽的最多的話,因為玩電腦),學習成績下降,接觸不良信息,耽誤時間等等。

所以,當父母花了錢給孩子買手機的那一刻,已想好了某天會沒收回來!因為父母根本未曾信任過孩子,孩子也會活出父母不信任的樣子!

這一天總會到來

因此,問也不問的沒收手機,總會到來,可能的情況有:

  1. 提前跟孩子說好了,規定了時間到點必須結束,然而孩子沉浸其中,多次催促無果,伸手搶過手機,隨後是一對“合理化的教導。
  2. 沒有提前約定,看著孩子玩手機如此入迷,越看越氣,越想越怒,一把把手機搶過來,一陣痛刺。

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在破壞孩子自尊的行為,自尊來自與自信,而孩子的自信往往來自於父母的認可。他們會很敏銳的感受到父母的不相信,從他們收到手機那一刻看到父母的眼神,聽到的語言等等。潛意識遵從著父母給的暗號行動,即使玩得很累了也不捨得放手。

孩子是心有相生。

怎樣正確認識這個問題呢

如果父母認為孩子是“玩”手機,孩子便會就會沉浸在手機中,成為手機的奴隸;而如果父母引導孩子去“用”手機,成為手機的主人,那麼便會產生有利的效果。

手機就是一工具,在如何智能也是人來主宰它的。所以,正確的引導至關重要,而不是一味的阻止。


翔翊007


現在孩子們玩手機成了很多家長最頭疼的事,如果孩子在玩手機,你二話不說就直接沒收過來,孩子懇定生氣或者哭鬧,你麼你也會大發雷霆,影響父子或者母女關係;你可以先講道理或者等他(她)看完這幾分鐘和顏悅色的給他(她)要過來,千萬不要發脾氣,給他講一下經常玩手機的壞處,或許他們會聽的。


我愛春天40


手機是要沒收,但是直接沒收,或者僅僅是沒收手機是典型的指標不治本,理想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對未來的生存發展有一定憂思。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有了憂思,就會為未來的人生規劃下決心從現在開始努力。當然,理想教育必須在家長和孩子衝突消除之後才能進行。孩子沉迷手機,先不著急直接沒收,尋找恰當的時機,跟孩子好好地談未來,談憂思,談人生規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暴風驟雨的大罵遠遠沒有和風細雨的溝通教育有效。

沉迷於手機的孩子往往還有一個重要特點:沒什麼文體愛好。如果一個孩子心中有理想,有比玩手機更重要的事,而後再擁有健康的文體愛好,我想沉迷於手機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家長們,別再直接沒收手機,別再僅僅沒收手機了!沒收手機不是根本的辦法,沒手機玩了,他會玩其它的。



sjz0012


假如先設定這是父母問也不問直接就沒收孩子的手機,那顯然是不對的。現在,不要說大人,中小學生對手機都是痴迷的。試想,一個大人被別人問也不問直接收走手機,會有怎樣的反應?孩子也是這樣。不僅如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大人的循循善誘。如果嫌孩子玩手機佔用時間過多,完全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提醒他停下來,而不是粗暴地直接沒收。假如孩子用手機打遊戲,或做些無聊的事情,那就要讓他知道,什麼時間應當結束。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一個粗魯的動作,搞不好會毀掉一個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實話常說


個人覺得不管孩子幾歲,就算是1-2歲的嬰孩,也是開始懂事,如果在沒有預告之下就奪取了他們的東西或手機,他們的學習和潛意識就是覺得「這樣做是沒有問題的」。

那如果在成長過程中陸陸續續的遭遇父母這樣對待,無意間就讓孩子覺得「不問自取」是沒問題而有一個錯誤的理解。你可以再想象這孩子以後大了,而當你老的時候,會不會用一樣的方式對待你而奪取你的東西呢?或者這孩子去外面對待別人也會不會這樣呢?


饞嘴新頻道


這個問題,我覺得不能直接就沒收,得是多大的孩子,比如說幾歲的,我們就簡單給孩子講講玩的多了,對眼睛不太好,但是也可以少玩會,對於十幾歲的,我們得做工作畢竟他大了點,有自尊,有控制力,家長也得耐下心來講講看手機多了的利和弊,讓他們自己規劃自己看手機的時間,不能強來,你覺得呢?


安琪的小蜜圈


不清楚你說的是家長沒收手機還是老師沒收手機,如果是老師,我覺得是直接可以沒收,畢竟學生在學校是沒有必要用到手機的,但是是家長的話還是需要搞清楚小孩到底用手機在做什麼,現在學校的作業基本上都在手機上佈置的作業,所以是有一段時間需要用到手機的,但不管怎麼樣,學生還是需要制定合理的學習時間,學習和娛樂相結合,如果家長不問青紅皂白的沒收手機,多半是小孩太沉迷遊戲,缺乏自控能力!


鼓手88


孩子是不可以玩手機的,耽誤學習,又會玩上癮,家長應該負起責任,禁止孩子玩手機,學習作業可以用,但不能借口玩遊戲,不然會耽誤了孩子的前程,應該沒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