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期間如果沒有美國,別的國家能阻止日軍進攻嗎?

冬天我最帥1


沒有美國給盟軍的支持,多數國家都直接投降了,德日不戰而勝[捂臉]


宅人自由


二戰世界前三海軍力量--英美日,要是沒有美國,太平洋戰爭也就不用打了,日本有實力佔領整個南亞、東南亞甚至登陸美洲大陸,但最大的問題是兵力短缺。在這種萬分危急的情況下,只有英國有實力與日本海軍一決雌雄,不過英國皇家海軍為了確保各個殖民地的利益兵力過於分散,恐難短時間內集結起來與日本硬槓,而且還不一定能戰勝。總起來說一句話,如果沒有美國,那麼對於整個二戰來說將是災難性的。

關於美國與二戰的問題出現過不少假設性,包括美國沒參加二戰會出現何種情況等等,奇兵在之前都有詳細的解答過,那麼此問題又侷限的更小,太平洋戰爭期間沒有美國?大家都很瞭解,1942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正式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同時也代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問題的主要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直接無視美國,那麼澳大利亞和菲律賓等其他地區將會被更簡單的佔領,日本將從這些地方掠奪更多的資源。

簡而言之,沒有美國那麼日本海軍在整個太平洋就會如入無人之境,英國在亞洲的海軍力量根本不足以抗衡日本海軍。那麼日本海軍去襲擾蘇聯海疆則沒什麼利益可圖,因為陸軍可無法與蘇軍相比。那強大的日本海上力量最好的去處只有北非了,先幫助軸心德國打通海陸在北非站穩腳跟,這樣一來英國要麼得騰出手專門與日本海軍對抗,要麼就得坐視完全失去北非。如此一來,英國死死扼住的馬耳他似乎就失去了太大意義,因為日本從西側進軍他們毫無辦法。

以日本的海上力量,穩固北非僅僅是開始,接下來的目標將是地中海,而德國水面艦艇和U艇又牽制了大量的英國海空力量。所以從現實推演的話,個人對整個戰局持悲觀態度,除非英國海軍能像美國那樣打一兩個決定性的轉折仗,譬如中途島戰役,否則英國將徹底被軸心勢力慢慢圍死。

當然在整體情況下,德軍仍然會慢慢從東線敗退,英德日三國的海上較量能打成啥樣這誰也不敢保證,但最終結果可以肯定,軸心國還是會失敗,因為僅憑三個國家的軍力和人力要想征服全世界仍是痴心妄想,陸上戰爭早晚拖死他們。

我是軍武奇兵,感謝您的關注與交流!


戰武奇兵


當時只有德國有這個實力!

美國應該感謝中國,如果沒有中國的牽制,那麼日本單獨和美國較量的話,小編認為日本可以完勝美國!大日本帝國陸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捨生忘死,以七生報國的意氣與忠誠,於東京灣下水游泳至米國太平洋西岸,登陸後持精良而鐫刻有大日本帝國皇室菊花聖徽,配備鋒利如青釭寒光似滿月之白兵突擊聖器刺刀之三八式步槍,立馬向米國鬼畜發起令人驚心裂膽之板載衝鋒,六點五毫米口徑三八步槍子彈無堅不摧,米畜格蘭特謝爾曼戰車不堪一擊,任何映入皇軍士兵眼簾之敵人即被蓋上死亡封印。皇國陸軍在米利堅大陸百戰百勝,米國大統領羅斯福屈膝求和,割地賠款,太平洋成為大和民族之內湖!


東北老土豆vlog


當時能夠在阻止日本的也就只有蘇聯和美國了。蘇聯自顧尚且不暇,所以如果沒有美國的話,別的國家還真不能夠阻止日本的擴張。


手機用戶14195414620


這個提問很愚蠢,沒有美國的話,日本有必要發動太平洋戰爭嗎?可笑!


古今評談


別的國家能嗎?不能!


吾想成為風


燕雙鷹一個人就可以


三十而立127766471


二戰期間,正是由於美國的加入,勝利的天平才會正式的倒向盟國,如果沒有美軍的加入,亞洲、澳洲根本無法有效抵擋日軍的瘋狂進攻,但可能會慢慢的消耗掉日軍。

日本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軸心國成員之一,要加入這個陣營還是需要點資本的,畢竟乾的是佔領全世界的活。德意在歐洲戰場發力,亞洲則是日本的主戰場,唱著獨角戲,名副其實的亞洲戰場的主角。憑藉其先進工業基礎做支撐,瘋狂擴軍,大力發展先進的軍事裝備,並且依靠戰術素養較好的軍人,發動了瘋狂的侵略,先後侵略了中國、朝鮮,印度、泰國、緬甸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可以說憑藉一己之力橫掃亞洲,甚至吞併了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一度把英國打的沒有還手之力。如果沒有美國的參與,其他國家能不能抵擋日軍的瘋狂進攻?如果單純從軍事角度來考慮的話,那肯定是不能的,如果從綜合力量來看,部分國家是可以的。

首先從單純的軍事角度來看,我想日軍發動戰爭其實是工業國和農業國兩種文明之間的碰撞。來看看當時的日本國力。二戰時的日本是世界第五強國,經過明治維新和多年的擴張、積累,日本在戰前已經成為世界名列前茅的軍事強國,擁有數百萬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優秀士兵,尤其是當時的日本海軍已經僅次於海洋大國美國還有老牌殖民大國英國,以一個小國的身份竟然位居世界第三位,當時的日本海軍實力甚至不可思議到了很難像的地步,它一個小國竟然超越了英美法等國家在整個太平洋地區的海軍實力的總的戰鬥實力,綜合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德國、蘇聯和英國,工業產值佔到了世界的4%-5%,經濟規模接近英國的一半。作為世界主要工業強國,儘管日本和美蘇英德四大頂級強國有差距,但在亞洲卻一頭獨大,實力不容小視。日本是亞洲唯一能夠大規模生產飛機、坦克和航母等現代化武器的國家,雖然日本的武器裝備和歐美強國相比有很大差距,但對付落後的亞洲國家綽綽有餘。

而當時的亞洲國家幾乎全是農業國,有的還是殖民地,國力孱弱、工業落後,所以根本不是日本的對手。對於日本而言,不管是攻佔馬來西亞還是和菲律賓,都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場摘桃子的戰爭,日本僅用半年時間就橫掃了東南亞,可以說從1937年發起“七七”事故到1941年偷襲珍珠港,這段時間世界沒有誰敢招惹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的半年間,日本的軍事實力到達一個迴光返照的高峰,東南亞大局部國度,如馬來亞、泰國、菲律賓也盡為日軍侵佔,盡為日本權力範圍,太陽旗招搖千萬裡,乃至後來有人言,假如不偷襲珍珠港,捅了美國馬蜂窩,日本會不會在亞太站穩腳跟?千萬裡版圖都在學說日語?

如果從綜合力量來看,部分國家是可以抵抗的。就拿中國來講,面對日軍的鐵蹄,中國軍隊雖然在正面戰場上的血肉之軀雖然無法阻擋日軍的鐵蹄,但是也曾經讓日軍付出了沉重代價,牽制和消耗了大量有生敵人。淞滬會戰持續了3個月,中國軍隊先後投入步兵48個師、15個獨立旅、9個暫編旅、稅警總團、中央軍校教導總隊、憲兵1個團,以及上海市保安總團、上海市警察總隊、江蘇省保安團4個團,炮兵7個團,70餘萬人參加戰鬥,死傷30餘萬人。日軍投入20餘萬人,傷亡4萬餘人,日軍曾經狂妄的宣稱三個月滅亡中國,不料卻陷入了消耗戰,中國以空間換時間,拉長了日軍的補給線,長期的消耗戰導致日軍訓練有素的士兵急劇損耗,國內資源的缺乏更是有苦說不出,以戰養戰的策略實行下去也很費勁,補充的沒有消耗的快,導致日本經濟到了快崩潰的邊緣;另一方面,由於中國政府和軍民的堅強抵抗意志,國民民族意識的覺醒,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談話:“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任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加上軍工產業的大轉移,所以也有一定的工業基礎來跟日軍打消耗戰,這只是在中國戰場,也亞洲其他國家,就算美國不參與,英國也不會不管他的殖民地被日本霸佔,也會支持殖民地人民反抗,長久下去,日本也會吃不消,崩潰是遲早的事!

僅僅個人觀點,粗淺指出批評指正,謝謝!

我是綠色征衣,期待您的關注!


綠色征衣


能,靠神,佛,還有信仰,嘴,


趙寶生743


那有那些如果,美國對二戰起到絕定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