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叔谈“为什么客户都认为自己比设计师更懂设计?”

设计叔谈“为什么客户都认为自己比设计师更懂设计?”

X君,在中部某省会城市做了5年家装设计师,虽然已经脱离“设计温饱”阶段,但是这一两年感觉有点疲乏,奖项拿了几个,课程也上了不少,自认为在此领域能有所突破。然而,事与愿违,设计瓶颈难以如破,设计作品没了新意,业绩不温不火。最令他烦恼和积怨气的是客户那句:“我都比你懂得多”,让他大为光火。不过,冷静下来,细细思索,客户的话也不无理。究竟为什么呢?

无独有偶,在一次设计师沙龙上,他也听到了同行的如此吐槽。一番头脑风暴,交流探讨,他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客户认为他比设计师更懂设计的言外之意了。

设计叔谈“为什么客户都认为自己比设计师更懂设计?”

设计叔谈“为什么客户都认为自己比设计师更懂设计?”

客户鸡蛋里挑骨头

“这哪里有什么设计含量呀,这几个点子还不是我告诉你的吗?”

“你这设计方案不行,看过XXX设计的吗?我就喜欢那样的风格。”

“你设计的不是我想要的感觉,再改一下吧?”

“你完全没明白我的意思,我们之前不是沟通的挺好的吗?”

“花了这么长时间,你给我弄的什么东西呀?还不如我自己设计……”

“你到底有没有理解我的需求啊?”

……

于是乎,设计稿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搞的双方身心疲惫。

相信在很多设计师在工作中,都碰到过各种类型的客户,听到过各种毁誉参半的声音。是客户鸡蛋里挑骨头?是双方沟通不畅?还是设计师真的就不如客户懂设计?

从商业角度说,设计本来就是一种服务型的工作,客户买单,设计师提供设计服务,客户不满意、挑剔,在正常不过了。但问题是,有时候客户提出的需求和他想要的东西是两码事,一来二去,等你搞懂客户真正想要什么的时候,可能方案已经改过数次。更让设计师头皮发麻的是,碰到类似“变色龙”的客户,他看到什么就想要什么,需求一天一变。今天给设计师几张图让参考,明天又传来几张让借鉴,而且在设计过程中,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如果设计师不能完全说服客户,那就得熬夜加班改方案。

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体,需要感性和理性的碰撞,有一定的设计逻辑和商业逻辑。客户站在他的立场,对设计提出不同想法自然很正常,设计师需要理解客户的审美、情趣,帮客户完善他的每一项需求,共同打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双方目标一致,过程很煎熬。换个角度想,如果客户真的自己比设计师懂设计,那他为什么不自己上手呢?就是因为设计师比他专业。房子是客户的,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想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空间,这一点上,客户肯定比设计师更懂,但是,能请设计师来做设计,就证明在客户眼里,设计师比他更懂设计。

因此,客户嘴上说“我都比你懂设计”之类的话,有时候是口不应心,或讨价还价、或想表现自己不俗、或想要设计师听他指挥,设计师也不必妄自菲薄,耿耿于怀。

设计叔谈“为什么客户都认为自己比设计师更懂设计?”

打铁还需自身硬

那么,如何应对呢?

设计师的应对策略一般分为三类。完全顺从、兼听则明、坚持自我。

面对这种情况,设计师要做就不仅仅是聆听客户提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去自己剖析,综合判断、分析客户真正的想法。

客户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所有这些细节都能透露出他的审美和品味,从这些细节入手反而会更容易做出令客户满意的设计。

从专业角度看,在和客户沟通的时候,你必须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能够从设计理念、设计思路、成本预算、施工周期、工艺工序、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生活习惯等多个角度回答客户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相信人都是讲道理的,客户自然也一样,如果你的确能从各个角度解释清楚你的设计,并提出无可反驳的理由来支持,那客户也会跟着你的建议把设计推进下去。

至于那种每天都在变的客户,的确很让人头疼。首先在你们公司的整个设计流程管理上应该尽量做好管控,做好每次和客户的沟通纪要,并需要在合同中对客户有相应的约束条款。

从市场角度看,如何跟客户沟通属于营销环节的一部分,需要设计师有较高的情商。很多问题产生后的解决办法中,良好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让客户能够体会到,你的确是在尽心尽力的为了更好的达成共同的目标在努力,这样客户才会更尊重你的付出。

但是,所有一切有个前提,那就是你的确在设计本身和与设计关联的知识上做到了比客户更专业!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我走访过很多不同段位的设计师,相当一部分设计师不得不承认,客户越来越难“伺候”了,部分客户的审美、见识、生活阅历、生活感悟确实超过了设计师,这就倒逼设计师,要想服务好高端客户,那就需要不断地全方位的提高自己。

什么时候能达到设计师自己挑客户,而不是客户挑设计师,就说明你的专业度、行业地位已经树立。

设计叔谈“为什么客户都认为自己比设计师更懂设计?”

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

设计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的答案。

“设计改变生活”、“缔造完美空间”、“合理的规划空间功能,使人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设计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实用是设计的唯一本质”……

千人千面,见仁见智。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呼声最多、认可度最高是“解决问题”!

设计的本质就是解决问题,这也是设计师的使命!

设计师拿客户的房子当“作品”时,其实客户已经帮设计师做了不少的前期功课。比如:客户的需求整理、使用习惯、讲究、讳忌……客户当然是比设计师更了解“作品”的人,如果你的设计方案连你的客户都说服不了,你好意思把它交到他手里吗?你要客户尊重你的专业,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尊重客户的需求。

当然,有一些客户,表达不清,沟通不畅,而且脾气不好。看在钱的面子上,你又不想放弃该客户,怎么办?其实,能够发现痛点和准确传达自己的设计理念,是一个好设计师必备的能力之一。通过更多沟通去引导客户,发现客户真正的意图。难怪很多设计师吐槽:我们要懂设计、懂业务、懂市场、懂心理学、懂风水学……还要会交际、会喝酒……

你想要保住你所谓的设计师尊严,这个要求过分吗?

设计叔谈“为什么客户都认为自己比设计师更懂设计?”

有好心态高情商如虎添翼

“你拿着买鸡的钱想买头牛,又舍不得付钱给那些原创设计,方案不满意,自然把责任推给设计师……”

“很多客户都是以自己的眼光为最高标准,以为自己觉得好看的,所有人都会觉得好看。带着非常主观的眼光,没有办法。”

说客户比设计师更懂设计,有设计师不服气,说这就是个伪命题。

上次我在“设计师还能不能和客户愉快的玩耍”一文中,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有读者留言,并从客户角度解读设计师。

“绝大部分不能叫设计师,要叫设计专员才合理。如果真的很厉害,我们就不用发愁了……有些设计师能力不高,脾气倒是不小,自以为是,作品也是所谓的借鉴。”

其实,客户和设计师从来不是站在对立的两面,客户应该给设计师足够的信任感和空间,相信他在设计领域的专业。设计师也不能抱怨达不到效果是业主抠门,毕竟,客户是设计师的金主,你必须从心里尊重客户,哪怕他是一身没品位的土包子。

虽然客户和设计师之间的“战争”旷日持久,但是如果设计师把自己的客户放到对立面去看待,就是心态的问题,也是情商不高的表现,一旦有了这种心态,当客户提出质疑或建议时,设计师难免产生不好的情绪,就在后面抱怨客户挑剔、难伺候、不懂设计……

客户能选择你,就已经是开始了合作的初步信任,设计师也应该抱着同理心相处。不可否认,客户肯定比设计师更懂他要什么,可能只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表达,或准确传达给设计师。这个时候,设计师就必须发挥自己的职业素养,相信客户(不是嘴上相信,内心嘲笑)的“业余”见解和分析,用心倾听,如果真的不合适,就应耐心引导客户,阐明你的设计思路,为什么要怎这样做?消除客户的一切疑虑。

没有绝对完美的设计方案,我就见过不少案例,客户家装修完毕交付后,虽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效果,但是冲着设计师的专业、认真负责、锦心绣口,客户依然觉得合作愉快。客户也不是傻子,他心里明白,好的设计方案最终要呈现出好的效果,都要受到经费预算、施工工艺、材料选择与搭配、软装等各个环节掣肘。

“艺高胆大,胆大艺更高”。所以说,设计师有一个好的心态加高情商,会让你如虎添翼,创作过程更加得心应手。

设计叔谈“为什么客户都认为自己比设计师更懂设计?”

忠于设计,不忘初心。

而好的施工,才能体现好的设计!

所以我们一直精于施工的每一个环节,

完善作品的每一个细节。

唯壹品匠心,还原一个懂你的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