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2018年7月某天我出差去成都,發了一個燒烤的PYQ,沒想到被同學看到,在樓下一起吃冰粉的時候,我被他說服,一起去西昌看火箭發射,那次沒有帶相機,頗為遺憾​。不過我發現了,看火箭發射是個玄學,這一次,等來的是獵鷹F9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這次去美國的主要目的是第100個賽季的超級碗,舉辦地點在佛羅里達州邁阿密,既然都跑那麼遠了,還是去隔壁車程3個半小時的奧蘭多玩幾天吧,著名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這裡,之前很多航天飛機發射都位於這個叫卡納維拉爾角的地方,這是SpaceX公司的重型獵鷹火箭發射臺和裝配廠房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肯尼迪航天中心有專門的遊客旅遊參觀路線,你自己開車在裡面瞎竄是不行的,坐著ShuttleBus沒問題,路線就是從遊客中心到LC-39發射臺觀測點,再到阿波羅登月大倉庫,我2010年來過一次,時隔十年,舊地重遊,沿著海的一溜都是火箭發射臺,包括獵鷹、德爾塔4型火箭,阿特拉斯五型都是在這裡發射的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肯尼迪航天中心官網上有專門的發射任務介紹,時間合適的你可以去看,我剛來的就是這一場,原本看著是1月24日發射的(因為要陪家人過年,那時候我還沒有到美國),沒想到連續多次推遲,終於等到我能來奧蘭多,27號興沖沖去了,當天預告今天不發射了,改29號,害得又跑一趟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相比其他的發射臺,給重型獵鷹準備的LC-39A是最新的發射架,馬斯克除了投了特斯拉,另外一個重要的投資就是SpaceX這個公司,有很多公眾號自媒體啥的都沒有節操,寫得馬斯克就跟異想天開的救世主一樣,其實,投資,就一定是個生意,火箭發射也是個生意,美國沒有航天飛機之後用蘇聯火箭往國際空間站送人都達到8000萬美元一個了,這能不是一個生意麼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而且這些年說實話,美國的這個官商體系吃相也有點越來越難看的架勢,像SpaceX這種公司,一定是掌握了核心回收技術的一批科學家和高管不滿足於現有收入出來做了這個公司,只不過正好找到了馬斯克投資而已,合著就是這些人繼續在這塊地方做同樣的事兒,能合法得到更多收入而已,這跟理想沒關係,只跟你算不算的過來這筆賬,敢不敢冒這個風險有關係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理想,是對我們這些普通人的,特別適合那些從小就對深空宇宙懷有充分好奇心的人,如果來奧蘭多,請不要只沉迷於那幾個樂園,一定帶孩子來這裡看看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浩瀚宇宙,這裡是奔向科學和理想的殿堂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27號當天沒有發射成功,我就順勢進來參觀了一下,雖然幾乎都看過了,十年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變化,但是憑弔一下也是不錯的,獵鷹F9就在對面的SLC-40發射臺靜靜矗立,距離也很遠,畢竟火箭發射是需要有個安全距離的,1960年,蘇聯火箭在發射臺爆炸就炸死過一個元帥和160多個科學家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實際看火箭發射有兩個位置,一個是在訪客中心,距離現場大約10.8公里,我27號就在這裡看的,前面有電視轉播畫面,大家早上很早就來了,買了57美元的票坐在這邊看臺上等,因為計劃是早上9​:42發射,園區內的ShuttleBus還沒開,所以去不了LC-39的觀測臺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第二次我就學精了,也沒買票,估算好時間跑到了比訪客中心近一公里的這個辦證中心停車場等著,估計火箭要發射的時候,好幾個人不知道從哪裡跑出來跟我在一起看,省了停車10美元和門票57美元,看完就撤,倒也乾脆,我為啥要在圖片上加水印,這是我的勞動成果啊,來回奧蘭多160多公里的車程呢,不算郵費,過路費都要10多美元​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即便是近一公里,也看不到什麼,往前一點就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真正的大門了,遊客是進不去的,我用100-400的鏡頭加上2倍鏡才隱約能看到SLC-37發射臺,獵鷹9的發射臺是完全看不到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於是,我們就在到了點之後的四處尋找中突然看到樹林上方一道火光竄天而起,長焦立即吊上去,可惜,索尼最好的600定還沒有到我手上,100-400這個加2X畫質損失太厲害,可能是周圍比較空曠吧,獵鷹9block5推力明明比咱們長二捆大不少,但是聲音卻沒有那麼響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火箭很快升入空中,這次是給星鏈組網的第三次發射,馬斯克的天空互聯網計劃,這個星鏈組網成功之後,全世界地球表面的太空望遠鏡將會被衛星軌跡嚴重干擾到,不過,以後如果能用星鏈來連網,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好像也不錯,這應該是5G或者6G時代重要的特徵吧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我覺得最牛的還是這個一級火箭回收,火箭上又沒有尾翼什麼的這些能夠控制空氣流體力學的套件,是怎麼能準確在空中​定位回去的呢?GBU-82激光制導炸彈還有個尾翼呢。獵鷹F9回收雖然也有失敗,但是能回來真的很厲害,這一點還是要狠狠佩服的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拿閒魚上一個模型製作者的獵鷹F9模型來給大家看看這個火箭真正的樣子,之前已經完成了逃逸塔的試驗,往載人航天上邁了一大步,美國即將又能把人送上天了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重型獵鷹FH,推力在全世界排第二,長征五號排第四​。這個獵鷹FH,由27臺默林1D提供推力,相當於15架波音747客機推力的總和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之前做逃逸塔試驗的時候有個自媒體號寫的煽情到死,我也是醉了,那個試驗炸了的獵鷹F9是第四次使用好麼,肯定是已經到了預訂壽命才拿去炸的,你以為誰會真把這麼多錢當禮花放啊

獵鷹F9現場發射,技術還是很牛逼的

剛才又看了一下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官網,我笑了,當時還猶豫過要不要把機票改了,等5號去KSC看阿特拉斯5型火箭發射太陽探測器​。結果已經推遲到美國東部時間2月9號晚上發射了,看火箭發射真的是一個考驗運氣的玄學啊


還是長二靠譜,我就去了一次,就如期發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