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強音:做危機下的產業“逆行者”!

新冠肺炎肆虐對各行各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恢復營業帶來了重大障礙,也打亂了各行各業健康發展的正常節奏。儘管國家宏觀政策層面不斷地出臺相關利好措施,給予企業扶持,但是毫無疑問,在疫情防控任務艱鉅的當下,經濟下行風險與壓力是顯而易見的。

具體到一個產業,甚至一個企業,如何在這種黑天鵝式的社會經濟逆境中,保發展、穩增長?只有與時俱進的技術創新、業務創新、商業模式創新,才是靠譜的解決之道。

疫情倒逼全國範圍的“非接觸式”經營

開年以來,各地民眾對逐漸趨緊的疫情防控措施,感受越來越深刻。小至街頭店鋪的買賣,大到大型電商平臺的商品、服務交付,“非接觸式”經營需求,成了被急劇放大的一種社會經濟活動需求。以代理記賬行業為例:在我國,代理記賬行業一直容納了過百萬的從業人員,服務了超1600萬家企業,保障了相當比例的財稅收入及時正常入庫。然而,在過去,代理記賬行業顯然是個產業規模龐大、人員眾多的勞動密集型行業,依託面對面模式下的大量繁瑣業務交互,才能完成代賬、申報作業和服務交付。

新年前後,新冠病毒突然來襲,“非接觸式”辦公、辦稅驟然提上日程。然而,如何實現企業、會計人員(含代賬機構)與稅局的“非接觸”對接呢?

面對洶洶疫情下的極端環境,國內財稅綜合服務提供商“稅友-億企贏”,憑藉自身此前在財稅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領域的深耕積累,迅速捕捉到支撐全程“純線上”、“非接觸式”的代賬服務契機,率先研發、推出了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支撐的智慧化、數字化線上代賬業務處理平臺,能夠在疫情期間支持、保障代賬機構與被代賬企業、稅務局之間,實現“非接觸式”的業務辦理,讓會計人足不出戶就能辦結所有代賬、申報業務。

“非接觸式”變革創新,讓產業各方獲益

放在平時,這種智能化的“非接觸式”變革創新,可能只是對代賬機構的效率提升、服務體驗改善有明顯的幫助,而在當下疫情發展的“特殊時期”,卻顯得那麼彌足珍貴!

從代賬機構內部從業人員的日常工作視角看,其公司內部的日常業務交互、業務審核、與委託企業老闆及辦事人員的作業接觸,均被轉化成業務流、數據流的形式,全部轉移到了線上。一個以代賬從業者為中心節點的對內、對外網狀遠程辦公的協同作業模式,就此被全新創建了出來。

對代賬中介機構而言,這樣的業務與商業模式創新,保障了其優質服務隨時在線,受託業務能線上高效及時辦結並交付,降低了客戶流失風險帶來的生存危機,不僅維繫本企業乃至代賬行業在危機時刻的平穩發展,也保住了幾十萬乃至百萬級從業人員的飯碗。

對委託代賬的中小微企業而言,藉助“非接觸式”的智能化代賬平臺,也能在保障其財稅業務及時、正常開展的同時,降低其財稅合規風險,讓千萬規模的被代賬中小微企業,得以避免更多的內外部人員接觸、業務交互,大大減低了疫情控制風險。

對稅局而言,稅友-億企贏全智能化、線上化代賬平臺支撐了海量的業務辦理、稅務申報,避免辦稅大廳人員大量聚集、服務負荷過載,相應的服務資源壓力得以減輕、稅收組織工作得以保障,嚴重的疫情防控壓力也得以緩解。

疫情下的“逆行者”,顛覆行業發展模式

稅友-億企贏推出的創新性智能代賬服務平臺,所具有的智能化客戶管理模塊、服務管理模塊、服務賦能模塊,不僅能夠讓代賬機構管理者在家輕鬆實現對客戶服務質量、服務交付情況、客戶體驗與評價的自動化監控與管理,還能夠幫助廣大中介代賬機構順利地從一個財稅服務提供者的角色,邁向一個企業級專業服務提供商的角色。這對代賬機構在維繫存量業務之外,進而獲取更多增量業務,也有明顯而積極的作用。

正是基於這種非同凡響的顛覆性創新、創造,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家企業在特殊時期為整個代賬產業,構建出了一套全新的行業基礎設施,呈現了一種純線上的行業基礎服務的支撐能力,不但有助於疫情控制,還深深改變了整個代賬行業的作業、交付機制,重塑整個行業的發展模式,奠定了全行業在極端社會環境下,有力地抵禦危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也勾勒出了代賬行業未來發展的風向標。

據悉,除稅友-億企贏之外,像思必馳公司就推出了疫情防控機器人;曠視科技則推出了“人體識別+人像識別+紅外、可見光雙傳感”解決方案,讓高密度人員流動場景下的工作人員,能以最少的人際接觸快速找到發燒者;而智慧芽、科大訊飛、推想科技等一批企業,也以敏捷創新模式,積極投身各類業務、產業創新,支撐國家和社會,以智能化、非接觸的方式控制疫情……這些疫情下的產業“逆行者”,不但在極端環境中積極自救,也以創新開闢了新的發展機遇。

唯有創新,方能濟長期發展之困

在當前的危機時刻,實體經濟士氣低落,許多產業的經營活動出現了明顯困難和低潮,許多中小微企業面對困境,艱難求存。但是,廣大企業不能一味期待政府救援、等待政策扶持和利好釋放(如免稅免租、政府補貼等),因為那隻能解一時之危。

稅友-億企贏代賬平臺的創新,正是近期湧現的一個比較經典的系統性產業創新案例——以創新去解決當下的經營困難,以創新去把握客戶本質需求,以創新去驅動行業升級,以創新去放大企業的社會貢獻!毫無疑問,中國經濟的根本出路,在於廣大中小微企業廣泛的微觀創新!中國的企業界,在面對家國危難之際,的確也更期待、更需要一種創變新局面、開拓新天地的擔當和勇氣!

在全球性的不安氛圍中,在當前全社會全面動員抗擊新冠的特殊階段,實體經濟深深承壓,全國各行業的產業生產與經營,要迅速恢復、持續發展,均面臨著巨大的考驗。當然,這樣全民性、家國性的重大磨難,也應該能刺激更多人、更多企業、更多組織、更多產業積極投身創新,用努力和行動,推動中國經濟儘快走出危機事件的衝擊。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也需要大量像類似企業、企業家站出來,以敏銳的視野、以深度持續的產業創新,最大程度撫平危機帶來的經濟創傷,引領行業走出寒冬,迎接社會經濟全面復甦的美好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