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法兩三個月了,最近沒什麼進步,有沒有大師給指點一下?

工程管理


看了你臨習的《膽巴碑》,書寫性蠻好,但是從書寫節奏來看,用筆簡單,還是應當放慢速度一筆一劃的認真書寫,這樣或許有助於你突破瓶頸期。


允庵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但我不是什麼大師。

我是7歲跟父親學習書法的,在我的記憶裡,直到10歲才在父親的催促下為鄉親們寫對聯。

以後,重點學習了鍾繇、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趙孟頫、柳公權、褚遂良、虞世南、張旭、張芝、懷素、孫過庭等以及近代書家墨跡。這一學就是五十多年,筆耕不輟,活到老學到老。

在長期的書法藝術學習中,隨著年齡的增大,對書法學習的認識也不斷深刻。在我四十歲的時候,一次上海出差的機會參觀了一次書展,在眼花繚亂的書畫作品中,讓我的眼睛真正亮起來的就是周慧珺老師的一幅行草書法(唐司空曙江村即事),那一刻,我為她的書法震驚不已,一眼認定周慧珺老師的書法才是真正的大師風範,也是中國當代書協會員、書法愛好者中無與倫比的,自此,我篤定與周慧珺老師為師,立志向她學習。

再後來,又看到了著名書法大家田蘊章、田英章老師的書法,又讓我痴迷,尤其是田英章老師的楷書藝術,於是我又拜田英章老師為師,認真研究其筆法、結構和章法等。

在我長期的書法藝術教學過程中,書法藝術的學習與實踐,給我提供了豐富有效的書法教學經驗,得到了廣大書法愛好者的認可和點贊,比起青年時代又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

通過幾十年的書法學習,深深感覺到我大中華之書法藝術博大精深,遠遠超出我們學習書法的想象能力,不要說一生的承諾,就算給你兩生的時間,恐怕也難以把我國的書法藝術真正學到手。

您說已經堅持三個月的學習了,感覺進步不大,這是很正常的。毫不客氣的說,書法藝術的學習是所有藝術中最難學的一門藝術。如果要把書法學好,非得下一番功夫不可。

學習書法,一是自學,二是找老師指導。自學的難度很大,絕大多數人苦其一生也學不好。所以,為了儘快的學好書法,還是建議你找一位老師,在老師指導下進行,這樣學起來會進步很大,事倍功半。

總之,書法藝術的學習沒有任何捷徑,如果說有的話,那就是找對老師。











劉坤書法詩詞


恕我直言,我真沒見過練書法兩三個月就進步神速啊!我一發小上的是師範大學其中有她專業就是書法,她從高中開始就開始練了後來她練的小有進步了臨摹的王羲之的書法,在大學其間也經常練習王羲之的字體。我不敢說她寫的很好但是她寫一副對聯是沒問題的,足以見得書法是需要有耐心兩三個月是成不了事的,我個人建議你先掌握筆法和個人腕力再去臨摹你喜歡的書法家的字體。


buy夏


你好,看了你的字,寫了三個月就寫到這個水平還是很不錯了,有句行話叫做”寫到生時是熟時”,實際你已經在朝一個新臺階邁近,是個分水嶺,我有兩點建議,一是堅持臨帖,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要急於求成,我以前臨帖有個經驗與你分享,我每天只寫四個字,晚上對臨一個小時,第二天早上再背臨一次,晚上再對臨複習一遍,然後再臨新的四個字,我學的很有效,你也可以試試;第二,最好結交一下當地優秀的老師,有好老師指導,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無墨堂


我是一個普通的書法愛好者,談不上指點,只是看了你的作業發個言:

一、兩三個月寫成你這個樣子,己經是相當不錯了,你應該在此之前有一定基礎。不應該責備自己不進步。

二、初學時要大量的臨帖,一般一天臨兩三個小時也不算多。臨帖要盯著一種字帖不要輕意換。臨帖有通臨和選臨兩種方式,通臨就是從頭到尾抄一遍,選臨就是盯住一個字,不臨到自己滿意不放過。這兩種方法要交替進行。選臨時要仔細觀察和分析字帖,在結字,筆法上下功夫,追求的目標是要:像,就是與字帖酷似和亂真。通臨一般要象寫一篇作品一樣,應用選臨時積累的基礎,注意控制住字的佔格大小,控制與上下左右字的大小,對齊,虛實關糸。實際是為日後的創作積累習慣。初學者怎麼也要臨個兩年的帖。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看你臨的膽巴碑,臨起來很隨意。這樣不行。最起碼要用毛邊紙,折成或畫上格字,墨的濃淡要調好。仔仔細佃,認認真真地臨好每一筆每一個字。高手臨帖一般都速度較慢。多臨帖的時候要避免產生完成每天日課任務應付差事的心理。要的是認真仔細地寫好每一個字。臨到每一筆可被細看,每一個字也可被細看。挑不出太大毛病。

四、初學者一上手就練趙體對不對?也是大家討論的話題。這是因為趙孟頫的楷書,行書筆意很重,相對講,筆法的規範嚴謹性不比顏歐柳。個人認為,先學顏歐柳好一些,到開始學行書前再練趙楷更好。但一開始就練趙楷的人都是因為太愛趙體了。這也沒關係。不是大問題。











玉基書法


看了您寫的字!我給幾點建議:

一、兩三個月寫成你這個樣子,己經是相當不錯了,你應該在此之前有一定基礎。不應該責備自己不進步。

二、初學時要大量的臨帖,一般一天臨兩三個小時也不算多。臨帖要盯著一種字帖不要輕意換。臨帖有通臨和選臨兩種方式,通臨就是從頭到尾抄一遍,選臨就是盯住一個字,不臨到自己滿意不放過。這兩種方法要交替進行。選臨時要仔細觀察和分析字帖,在結字,筆法上下功夫,追求的目標是要:像,就是與字帖酷似和亂真。通臨一般要象寫一篇作品一樣,應用選臨時積累的基礎,注意控制住字的佔格大小,控制與上下左右字的大小,對齊,虛實關糸。實際是為日後的創作積累習慣。初學者怎麼也要臨個兩年的帖。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看你臨的膽巴碑,臨起來很隨意。這樣不行。最起碼要用毛邊紙,折成或畫上格字,墨的濃淡要調好。仔仔細佃,認認真真地臨好每一筆每一個字。高手臨帖一般都速度較慢。多臨帖的時候要避免產生完成每天日課任務應付差事的心理。要的是認真仔細地寫好每一個字。臨到每一筆可被細看,每一個字也可被細看。挑不出太大毛病。

四、初學者一上手就練趙體對不對?也是大家討論的話題。這是因為趙孟頫的楷書,行書筆意很重,相對講,筆法的規範嚴謹性不比顏歐柳。個人認為,先學顏歐柳好一些,到開始學行書前再練趙楷更好。但一開始就練趙楷的人都是因為太愛趙體了。這也沒關係。不是大問題。

下面是我寫的字!歡迎點評!






萬堤方


看閣下的臨作,臨的趙孟頫,點畫線條能看出雛形,有那麼點意思,依我個人來判斷,大致算是臨到了一二成,就臨摹的功課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即便說從筆畫結字的技能角度去看,還不能達到大略精準,至於力感、神質、品格,那也就無從談起了。

真正系統地去學書法,正兒巴經把書法學習當個事情的,都是從技法技能入手,從臨摹而始。若想有效解決題主作品中的不足與缺陷,使書寫實現一個可見可感的突破,文化內涵性格情懷的東西先不說了,迫切需要的是做足兩個方面的功課。

一是回到原帖繼續讀寫打磨。根本問題還不於臨摹得不深不透,需要回爐再萃火。臨摹的精準度要提高,線條力感與結字技巧是重點。二是提高書寫的量。筆法與結字,節奏與氣脈,這些光靠看靠悟是學不出來的,必須動手多去寫,每天數百上千的量是要保證的。堅持一段時間,累積效應就會漸漸出來了。

抱庸淺談。


抱庸詩書


我今年正月足不出戶,閒來無事寫的




洗硯池邊樹


學書法貴在堅持,兩三個月,那更本算不上什麼,進步需要時間。不過想個法子提高自己的練字的性趣還是有必要的。最簡單的就是把自己寫的字發oo 群,或者是空間,還有快手,抖音,之類的。讓別人的點贊來提高自己對書法的性趣。還能讓別人來指教自己的不足






用戶439985588394張玉


關於學習書法,有兩點需要特別地注意。那就是對的方法和十分認真的練習及使用態度。

第一是方法要對。

光有態度是沒有用的,無論多麼認真,方法不對,字頂多只能寫得比較整齊劃一,談不上太好看。要學好書法,方法要對。方法不對,白費時間精力和金錢💰。我看到有的大人練書法練蠻久了,絲毫練不到點上,都不如我一年年級學生寫得好。所以方法要對。要去尋找對的方法。怎麼去找對的方法呢?這裡不詳述。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對”的方法,其答案並不是唯一的。

第二是認真的練習和使用態度。

這裡分兩點闡述。

一、認真練習的態度。態度有馬虎的態度,有一般的態度,有認真的態度。學習書法時,必須要有認真的練習態度。練習的態度都不認真,別指望把學習內容學會,別指望學好書法,趁早死了學書法這條心比較實在。趁早把錢拿去買排骨吃會比較香。能學到書法的方法和技術的,都是首先練習的態度是認真的。

二、認真的使用態度。有很多光是練習時拿出認真的態度都很難,就不要說學了以後認真地去使用了。能認真練習的人不多,能認真地去練習,又能認真地去使用,這樣的人就更少了。而有些人就是天賦出眾,能靜下心,不用人去強調就能按合適的方法認真地去練習、認真地去使用,一學就到手,一學就上手,出手就不凡。這樣的人,俗稱“學霸”;多數人是羨慕不來的,多數人只是“學凡”,只能老老實實按耐自己的性子,聽老師話,老老實實認真地去練習更多,寫一切字時,按耐自己的性子,一個字一個字一筆一劃寫好。認為自己字寫不好的,這樣去做,大概還有希望,而且希望還是蠻大的。不然的話,“學凡”們有空學書法,不如去打個遊戲,吃點好吃的,或者去玩耍來得更爽更實在。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給聽得進去的人):認真的態度也是分層次的。有一般的認真態度,有中等的認真態度,還有十分的認真態度。

在對的方法的前提下,學習書法時需要認真的練習和使用態度,而這個態度的認真層次要選擇哪個層次呢?相信聰明人通過上文已經瞭然於胸。

學習書法,學會書法,讓書法變成自己的本領。對的方法和十分認真的練習及使用態度都要同時具備。二者缺一不可。

這是“水林檎花堂”本人個人關於學習書法的看法。希望能對提問者和有心人有幫助!謝謝認真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