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味武漢:送妻上“戰場”,方艙醫院裡頭的平民英雄

黃岡老鄉小江,紅安人,比我小十歲左右,從小父母死得早,全靠在哥嫂幫襯下,勉強讀完初中,便從大別山區跑出來,奔到武漢闖蕩。

一晃二十多年了。想起剛認識他的時候,他還不到二十歲,在我當時工作單位下屬的物業公司當保安,接觸久了,感受到他的憨厚朴實、吃苦耐勞,總想為他做點什麼。

那時候我也是剛到單位不久,人微言輕,幫不上忙。但他的情況,我還是記在心上。

說來也巧,不久後,與我一起考上本單位,還一同住過的同事,到他所在的物業公司兼任法人代表。這位老兄到任後,公司物業想外聘打蠟方面的專業保潔人員。聽到這消息,我給這位老兄建議,外聘不僅費用高,也不是長久之計,不如立足企業自主培養人。於是推薦小江轉崗學習保潔打蠟技術。

給地板打蠟這活,是個技術活,打蠟人員要熟悉瞭解實木、石頭、仿真石等不同材質的地板,還要掌握不同材質對應的蠟水及配比;而且辛苦,幹這個活要到夜深人靜之時,待寫字樓鮮有人員進出的時候才能施工,需要常年累月熬夜加班,並不好乾。

小江文化程度不高,但年輕,身體熬得住,悟性不錯,又喜歡鑽研。半年多的摸索、實踐,物業公司所管理的兩棟寫字樓的地板打蠟,都由他帶著兩三個人獨立完成,為企業節省了一筆不小的開支。

不久便升為主管。後來當了部門經理,還在礄口天順園按揭了一個小戶型二手房,結婚成家了。婚禮時,我還去喝過喜酒。

結婚不久他們就得了一個千金,女兒大了,要上幼兒園,他愛人就從原單位醫院辭職,準備辦一家民間小診所,既方便社區居民,也能賺點生活費,還可照顧孩子接送。

那時辦診所很難,跑手續跑斷腿還沒個準。

他打電話給我,吞吞吐吐地繞了一圈,想請我幫忙,

無奈,我沒有這方面的人脈幫不上,他略帶失望,

結束了通話。但我們依然聯繫,

逢年過節的時候,小江照例給我發微信祝福,或電話拜年。

昨天(2月6日)中午,我看到他發朋友圈,說送妻“上戰場”——應徵到“方艙醫院”援助。我一驚,連忙與他電話聯繫,才曉得他們最後還是歷盡曲折把診所辦下來了。

這次疫情洶洶而來,她也應急徵召,到新近收治新冠肺炎輕度感染者的“方艙醫院”幫忙。


尋味武漢:送妻上“戰場”,方艙醫院裡頭的平民英雄

平民

尋味武漢:送妻上“戰場”,方艙醫院裡頭的平民英雄

英雄

尋味武漢:送妻上“戰場”,方艙醫院裡頭的平民英雄

小江


小江妻子作為民間醫療機構人員,也沒有誰強制她一定非來不可。

他們沒有沾上體制內的“榮光”,他們也曾低三下四地向行政體制“討生活”。

但他們夫婦沒有說“不”。

昨天午飯後,他自己開車送妻子到崗,還給我發了兩張他愛人身著防護服的工作照。

在具有烈性傳染性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醫護人員被傳染的風險更大,稍不小心就可能“中招”。他們夫婦不可能不知道危險,他們心中同樣會有過害怕。也沒有緊握拳頭、舉過頭頂的豪言壯語。

小江所做到的是,不僅在家獨自承擔照顧倆個孩子的任務,還親自開車送妻“上戰場”!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又是一份怎樣的擔當?


一場疫情,就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人性的光輝,讓陰暗也無所遁形。疫情當前,許多宏大的行動被萬眾矚目,許多企業和富人的捐贈被反覆提及、讚美、歌頌,這是必須的,也是應該的。小江夫婦是小人物,大武漢芸芸眾生中的一員,他們都是最普通的人,生活中常常被忽視,媒體上更難唱主角。但在這非常又特殊的日子,“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他們的毅然決然、他們的大義擔當,讓我們又見到普通人的容顏,感受到平凡人的質樸。他們是社會良知的榜樣,他們用感動點燃人性的光焰!


佛法說,生命在幾間,呼吸間。世事無常,疫情忽如其來,把千萬武漢人一下子推到生命的邊緣來拷問自己的一切。有人恐慌,有人退卻,有人惶然不知所措,更有人失去信心放棄了爭鬥。但是卻有一群人,迎著生命的挑戰,逆行而上;他們就是衝在前面,與病魔搏鬥的6萬多名醫護人員,他們就是捨生忘死的“最美逆行者”!


人生如逆旅,你們才是真正的行人。我不知道你們的名字,正如我也不記得小江愛人的姓名,但我一定要謝謝你們!

無論黑夜有多長,也無論長夜有多暗,總有人不願成為熄滅的燈柱,要做那唯一的光。在這非常時期,小江夫婦,還有許多平凡人的善行義舉,就是武漢三鎮、荊楚大地至暗時刻的光亮。


尋味武漢:送妻上“戰場”,方艙醫院裡頭的平民英雄

小江夫婦,向你們致敬!

尋味武漢:送妻上“戰場”,方艙醫院裡頭的平民英雄

同時,我心中祈願:千萬個同小江愛人一樣奮戰在疫情一線的醫護人員——務必珍重、平安歸來!

(作者:何新恩,黃岡蘄春人,工作定居在武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