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區發改局開展價格監測,當好老百姓的“眼睛”

“戴口罩、量體溫、進市場”這是區發改局價格監測工作組每日的規定動作。每天早上7點,天還沒有亮,工作組一線人員就已經奔赴區內各大超市、藥店、菜店等門市,開展重點商品應急監測和市場巡查。

新都區發改局開展價格監測,當好老百姓的“眼睛”


新都區發改局開展價格監測,當好老百姓的“眼睛”

“現在疫情防控期間,這些大米、豬肉、雞蛋都還夠賣嗎?價格是好多呢,漲沒漲價呢?”

“我們有專門的供貨渠道,充足得很哦,不得漲價!”


新都區發改局開展價格監測,當好老百姓的“眼睛”


“現在疫情這麼嚴重,這些東西大家都從你們這裡買呢,你們要通過多方渠道,保證疫情期間的需求。”每到一個採樣點,工作組就會詳細詢問群眾生活必需品的供應狀況、價格水平和銷售情況,並做好記錄。

新都區發改局開展價格監測,當好老百姓的“眼睛”

新都區發改局開展價格監測,當好老百姓的“眼睛”

“當好老百姓的‘眼睛’是我們的職責,我們又都是黨員,肯定要帶頭”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價格監測和成本監審科科長劉巧帶領科室人員衝在了第一線,白天協調落實價格監測點位、人員和車輛情況,晚上審核上報數據,形成疫情信息日報,提出相關建議,切實保障群眾“菜籃子”穩定供應。截止2月7日,已出動90餘人次對100餘處點位、50餘種生活物資進行了摸底詢價,累計報送監測報告1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