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的方法和婆婆不一樣,老是起衝突,怎麼辦?

亞子生活日記


好像每個有小孩的家庭都存在這樣的狀況吧,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方式和習慣是不好改變的,我家媳婦和我媽媽也是這樣的為了帶孩子總是吵。年輕人嫌棄老人帶孩子1不講衛生,2不知孩子飢飽,3特別溺愛等等好多方面,而且一回兩回的說,老人也記不住。唉,沒有別的辦法,要麼就是自己帶,要麼就給老人多包容多理解。其實,有些時候老人自己的表現都跟個孩子似的,也需要我們年輕人多多照顧啊[祈禱][祈禱][祈禱][祈禱]


龍叔的地攤生活


身為一個新手寶媽,我來說說這個問題。

自從我生了寶寶之後,也加了很多媽媽群,群裡也經常看到很多寶媽抱怨婆婆帶孩子的方法不對怎麼怎麼的,有些媽媽脾氣好的就忍住不說,有的則直接開槓吵起來。其實有這些衝突也很正常,畢竟現在是21世紀,很多媽媽講究的是科學育兒,而很多老人帶孩子都是按照以前的傳統老方法,所以難免會有衝突。

再來說說我,其實從我懷孕的時候就已經經常跟公公婆婆有小摩擦了,更別說寶寶出生了。比如說,我婆婆給我煲雞湯,因為雞湯比較清淡,所以我吃雞肉的時候會習慣性的蘸醬油,蘸醬油本就是一個個人習慣,也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正是這一個習慣導致我跟我公公有了摩擦。原因是因為他聽別人說懷孕時吃醬油會導致寶寶出生了皮膚黑,所以每次吃飯的時候他總喜歡說我,說要是寶寶出生了皮膚黑的話就怪我,我跟他說了孩子黑不黑跟吃醬油沒關係,但是他依然還是堅信他的理論,甚至叫我婆婆不要買醬油回來。最後我也懶得跟他科普了,她們不買,那我就自己買,最後他也就拿我沒辦法。果然,我寶寶還是很爭氣,生出來,除了瘦點,皮膚白白淨淨的,所以現在不管我怎麼吃醬油他都不會再說我了。

醬油事件好不容易告一段落,沒想到更大的問題還在後面。寶寶是在夏天生的,她們也都比較忙,所以沒什麼矛盾產生。原以為日子就這麼平靜的過,沒想到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到了入秋的時候,由於早晚溫差比較大,所以我都是給寶寶穿一件連體單衣再加一件馬甲背心,到了中午就把馬甲脫掉,可是沒想到,有一種冷叫:爺爺奶奶覺得他冷。於是他們開始了各種說教,說孩子冷,非要給他添厚衣服,我說現在才剛剛入秋就給孩子穿那麼多,到了冬天怎麼辦?她們就說那也不能讓孩子冷著,孩子的手都是冰涼的凍感冒了怎麼辦?我就答到:不能依靠孩子的手來判斷他冷不冷而是要摸後背,後背溫度適宜就證明穿的不多不少,不然這種天氣穿多了會捂出溼疹的,就這麼你一句我一句開始了拉鋸戰,我在的時候她們想給他穿多我都會阻止,結果有一天他們趁我不在的時候給他穿的嚴嚴實實的,果不其然,到了晚上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就發現孩子身上臉上起了好多溼疹,事實證明,我是對的,他們連忙說以後再也不給他穿多了,再也不捂了,從此以後孩子的穿衣的薄厚他們都會先問我。

還有關於孩子拉粑粑這件事,我的寶寶是純母乳餵養,所以寶寶從出了月子就是開始攢肚子,三四天才拉一次,時間最長的一次是十五天,可是從他沒有拉粑粑第二天開始,我公公婆婆就天天唸叨說是不是孩子哪裡不舒服,要不要去看醫生,我說沒事,孩子吃母乳的沒什麼食物殘渣,也幾天不拉很正常,也說明孩子吸收好。可是兩位老人不相信啊,非要去看醫生,好吧,我把孩子帶去看醫生,醫生說是正常的,實在擔心的話可以給孩子喝點益生菌。然後回到家就趕緊給孩子喂益生菌喝,喝完當天就拉了。誰知道過了幾天寶寶又不拉了,奶奶又是直接給孩子喂益生菌,可是為了餵了兩天都沒有拉,她老人家就又開始唸叨了:孩子是不是上火便秘啊,然後又說是不是因為我吃的東西太重口味了,於是我就在他們的唸叨聲中吃了一個星期的清湯加炒青菜。他們又帶寶寶看醫生去了,這次醫生說只要孩子吃喝正常,精神好,肚子不發硬就不要緊,孩子開始攢肚子了。沒想到醫生一句話頂我是句話,果然還是醫生的話管用,早知道這樣早就該讓他們帶孩子去看醫生了。所以從此以後只要我們出現類似的爭吵,我就拿出我跟醫生的聊天記錄給他們看,證明我不是瞎說的。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這個只是冰山一角,我也曾經在飯桌上開過玩笑說:沒孩子前母慈子孝,有了孩子雞飛狗跳。

其實在養育孩子這一塊,不管是媽媽還是爺爺奶奶,我相信對孩子的愛都不會少,也都不會去害孩子。當然,也由於生活的年代不一樣,育兒的方式也就有了不同,所以出現衝突真的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我真的不建議去跟老人吵架,因為很多時候他們可能比你更緊張孩子,只是方法方式不對而已,所以我們可以選擇一種他們願意接受的方式來糾正他們的想法,比如我公公婆婆比較相信醫生的話,那我就讓醫生來跟他們溝通,又或者他們比較願意聽取家裡某位親戚的意見,那我就讓那位親戚來說服他們。方法有千千萬萬個,最主要看你怎麼用,但千萬要記得:家和萬事興!最後,希望你能順利解決這個問題,也祝你闔家幸福!


超努力的桐媽


首先要擺正心態!

記住,我們大家都是愛孩子的,無論婆婆還是媳婦。

抱著這樣的心態再去解決問題,就不會那麼膈應了。

年輕人肯定與老人的育兒方式有分歧,這個很正常。畢竟年代變了,大家所受的教育,各自的心態想法也都不一樣。

沒關係的。我們先提醒一下自己,婆婆畢竟是過來人,老公也是她帶大的,養的不也是挺好的。

所以可以放心的把孩子交給她

如果你發現她有些方式方法不對,跟不上時代,會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那我們可以提出來,不過要學會溝通。

  • 不要去指責她!

人都是這樣的,只能聽好話,沒人喜歡被人當眾指責,尤其是被晚輩指責。她心裡肯定不舒服。

然後我們也會不舒服。

這樣難受的其實是老公。

影響一家人的和睦。

  • 我們要學會婉轉一點,婆媳關係就跟職場是一樣的。要善用高情商。想想單位啊、客戶啊那麼難搞,我們都要面對。多的是口是心非。對婆婆也可以這樣啊。
  1. “媽,辛苦了!不過醫生說我們大人口腔細菌比較多,最好是不要給這麼小的嬰兒嚼飯哦!”
  2. “媽媽,寶寶要是遺傳你的長腿就好了,千萬不要像我這麼矮個子。昨天在電視裡看到說寶寶整天穿紙尿褲可能會讓大腿不好看。你說我們要不要去買點尿片,就是洗尿片很辛苦。”
  3. “媽,聽公公說你那時候是自己帶孩子,奶奶都不幫你的。還是我命好,遇見你這麼好的老媽。咦,寶寶怎麼一背的汗,哎呀你給他穿太多了。你也太愛寶寶了,是不是打算一櫃子衣服都給他穿上啊。我脫掉一件哈!”

類似這樣吧!

不過我覺得人性有時候很奇怪的,太軟弱很容易被欺負。

  • 不能太過於卑微,要有點脾氣和性格,該堅持選擇的是時候一定要堅持住,不要妥協。要有點威信,讓他們敬你。

最重要的是搞定老公,但是不要去老公面前挑撥離間,讓他們母子不合。那樣對我們一點好處都沒有。

可以在兩夫妻單獨相處的時候,他心情好的時候跟他聊一下,你和他母親在養孩子上面的問題。

把你的意見分析給他聽,拿出依據,讓他心服口服。

這樣他就會主動對他母親提出意見,他們母子之間談話比較方便,效果會更好。

這時候你再適時地拍一下婆婆的馬屁。

假裝打老公一下,說“老媽都把你養這麼好,她會不知道怎麼養孩子嗎?不過老媽,他剛才說的我也在書上看到了,我們按專家的試試好不好?”


不喜灰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婆婆帶孩子是天經地義的,對於老一輩來說,孫子孫女承歡膝下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對於兒媳來說,有婆婆看孩子,可以降低育兒成本,自己可以安心的上班。但是現在的育兒方式方法越來越科學,老一套的育兒經驗不能完全適應現在的育兒理念了,我們一起看看婆婆的哪些帶孩子方法容易引發婆媳矛盾?

1/6 分步閱讀

有些婆婆重男輕女思想嚴重。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故而很多婆婆都希望自己能有個孫子,延續香火。男孩女孩都是傳後人,都是父母愛情的結晶,婆婆們的這些思想, 每個做媽媽的都會非常反感,引發婆媳矛盾是必然的事情。

2/6

婆婆的經驗主義太過盛。婆婆幫助兒媳看孩子應該是起到輔助作用,不要仗著自己以往的育兒經驗,喧賓奪主,可以給兒媳提供指導意見,不要抱著孩子不撒手,這樣會使孩子對媽媽越來越疏遠,不利於良好的親子關係的發展。

3/6

婆婆過多的干涉兒媳管教孩子。老一輩一般都比較溺愛孩子,不捨得打罵,但是過多的溺愛,對孩子來說有害無利。孩子的健康成長必須要懂得原則,懂得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從小就養成好習慣。婆婆過多的干涉孩子的管教問題,不利於婆媳關係的融洽,因此婆婆可以正面配合兒媳管教孩子,不要幫倒忙。

4/6

有些婆婆喜歡給孩子嚼食物餵養。現在都講究科學餵養,就算是孩子的媽媽也不會向以前一樣嚼食物喂孩子吃,成人口腔有很多細菌,再者奶奶輩的一般身體素質不如年輕人,如果腸胃不好,口腔細菌會更多,嚼食餵養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再者也不利於孩子的咀嚼能力發展!

5/6

婆婆愛說髒話。有些婆婆愛說髒話,特別是從農村來的婆婆,以前可能生活比較散漫、無拘無束,不在乎,粗枝大葉,帶孩子的時候很容易說髒話,現在的兒媳一般都接受過良好的教育,聽到婆婆說髒話就會比較反感,也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學會髒話,這也是引發婆媳矛盾的根源之一。

6/6

婆婆看孩子的過程中不能很好的轉變自己的角色。有時候婆婆認為自己看著孫子、自己養大了自己的兒子,兒媳婦也應該聽她的,個人主義比較嚴重,不能很好的轉變自己的角色,這也是很多兒媳比較厭煩的地方。






歷史回放機999


要麼就一個人帶,要麼就將就湊合著。

婆婆不可能因為你說一下就改變了,幾十年的老習慣了,很難改變的。

實在不行,就多溝通溝通,不過以我的經驗,這招沒用,最後還得說你事多矯情。

最好的結果就是自己一個人帶孩子,想怎麼帶就怎麼帶。

如果做不到的話,真的只能就這麼將就了。

這是一個不可調和的事情,誰來都沒用。矛盾只會越來越多。

不過等孩子稍微大點了,有自己的辨別能力的時候,應該會好點。





二也不二


這個問題 生活中一定存在 因為婆婆老人 是用以前經驗 傳統方式 年輕人可能 用最科學現代方式 教育 只能互相尊重和協調吧 講理的人 都知道謙讓 怎樣對孩子好 就行 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512,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45b8dd42e8c24c738b01ba543ae3ae82\

可愛的寶寶519


先不管兩個人養孩子的方法是對還是錯,但是兩個人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好,之所以存在問題是因為時代不同存在代溝,婆婆是用老一輩的方法來帶孩子而自己是想以當代科學的方法來帶孩子,竟然大家目的都是一致的,那麼兩個人就要好好溝通。溝通方法如下:

1.首先不要直接否定婆婆的方法,婆婆養孩子的方法是根據以往的自身經驗和老一輩方法來的

2.把自己的方法告訴婆婆,告訴她雖然她的方法很好,但是如果按照她自身經驗再結合自己的方法來帶孩子更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3.婆婆有什麼方法不對可讓丈夫去和婆婆說,自己去說會讓婆婆覺得兒媳婦有點針對她,但如果是自己兒子去說就算心裡不開心很快也就過去了


隨憶LF


隔代教育大多是如此,畢竟年代差距較大,尤其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如此之快,當然都是希望教育好孩子,這個你要理解。重點:建議需要你老公在中間調節,包括婆媳關係。


地球上的太陽vlog


先婆婆和我冷靜冷靜,然後講自己的見解


楊柳78616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說一下,婆媳之間的矛盾,有可能不是因為孩子引起的,婆婆兒媳在一塊生活,日常生活中肯定有一些生活習慣不一樣,誰也看不管誰的生活方式,日積月累形成對立面,本身婆婆兒媳管孩子,沒有多大矛盾,只是婆婆兒媳之間有隔閡了,所以才出現這個問題,一定要相互包容,相互體諒,不要讓你老公為難,如果有條件的可以分開主,也是挺好的,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