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生存突围”的六个思考

疫情之下||小微企业“生存突围”的六个思考

一,守底线

疫情之下||小微企业“生存突围”的六个思考

落笔之时,已是元宵佳节,立春已过,我们都在祝福彼此:所到之处,皆是春风得意;所目之景,尽是春意盎然;春天虽来了,依旧乍暖还寒。

没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到不了的春天,这个疫情下大家最常说起的话,都在想何时才能春暖花开,何时才能转危为安?这只黑天鹅会不会过去、什么时候会过去?

疫情当前,可以说危机与挑战并存,我经常和小伙伴说:“凡是灾难,都是带着礼物来的”,对个人、对企业,甚至是国家,皆是如此;不一定是顺风顺水才好,经历了春夏秋冬才是王;

这次疫情,给14亿人来了一个急刹车,让所有人都停了下来;

当一个人想要有更大的突破时,灾难就来了,灾难来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他,而是为了锤炼他更强的承载力;

疫情的确是灾难,同时也是照妖镜;有人看到了正面,有人看到了负面;关于这次疫情,可以这么说,若中国政府都没法解决,我相信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解决;相信政府,专业人士,我想这是所有人都得守住的底线;

想起了著名诗人艾青的一句诗:

“为什么

我的眼里常含有泪水,

因为

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是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若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改变呢?

二、塑认知

疫情之下||小微企业“生存突围”的六个思考

春一定会暖,

但花只为有准备的人开;

这场疫情发生了什么,让我们反思了什么,在影响什么,同时改变了什么、预示什么?

在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今天,问题也会带来希望;问题会让强者更强,也会让弱者毁灭;

观世界,世界观,所以,人与人最大的区别,还是认知的区别。

认知的改变,大多都来自措手不及、恍然惊醒,比如说突发事件,这次疫情之前,大家都提到“非典”,我们只顾埋头赚钱,甚至为了钱我们牺牲健康,经过这场疫情,人的认知发生了也会发生很多改变。

人只有在两种东西面前才能不把钱当回事:第一是健康,第二是自由,而现在这两种挑战同时摆在我们面前。大家终于发现:“健康的活着”才是王道;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社会交际”才是生活方式的重心,今天很多人开始明白“欠家人一个长情的陪伴”,温暖的家才是生活的中心;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商品选择越丰富越好”,今天很多人开始明白“原来一套睡衣就可以过春节”,选择越多,人越迷茫,“有限选择”比“海量选择”更能让人获得幸福感;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扩大资产规模”才是企业扩张的有效手段,今天很多人开始明白“持续稳定不受经济周期影响的现金流”才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

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把产品销量做大”才是企业盈利的关键,今天很多人开始明白“基于强关系的高信任度、高黏度、高活跃度的用户”才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产。

………

在商业推演的进程中,千万不要小看人们认知的升级,认知决定了人的行为,是社会运行的最底层逻辑,逻辑一旦改变,商业的结构将被重构和再造。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深度思考点什么。

一切希望都在拐点,现在这个拐点正在来临!

三、找确定

疫情之下||小微企业“生存突围”的六个思考

疫情之下,什么在变化,什么不变,值得我们用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维度去思考;

我想,首先得提到的一个词,那就是坚韧,韧者为王,要生存,先把泪水擦干,走过去,才能看到天明;如何用我们内心的确定,来面对这个世界的不确定。

亚马逊的总裁贝索斯在演讲时说,我在无数场合都会被问到:“在接下来10年里,会有什么新的变化?但是很少被人问到在接下来10年里,有什么是不变的?”

他的回答是:

更低的价格,10年后仍然如此

更快的物流,10年后仍然如此

更多的选择,10年后仍然如此

在不变背后,凸显的是商业逻辑的另一个空间!

这次疫情,考验的不仅仅是每个人的免疫力,也是一个企业的免疫力,同样也是一个国家的免疫力。

疫情必定是一个加速淘汰和加速升级的过程,免疫力强的个体/企业,会被加速升级,反之就会被加速淘汰。

强者愈强,弱者恒弱,是历史不变的规律,也是人类系统的自我升级。

这次疫情将以摧枯拉朽之势,让本该3~5年才能完成的变化,在短时间内席卷而来,这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的一次全面大体检,催促我们全面调整自己。

《孙子兵法》里说:“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意思是:变化才是常态,那些能够根据外界变化而适时调整的人,可以称之为神人!

在大自然的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能够存活下来的生命,既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智力最高的,而是那些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

“活下来”是一个多么朴实的愿望,但是这需要我们对变革的逻辑有充分而清醒的认知。

信息爆炸,各种专家预测各种变化,各种机会,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提醒,那就是别去盲目跟风,盲目折腾;你要相信一句话,只要是个人都能看到的趋势,不可能成为普通人的机会,要么沦为陪跑,要么成为炮灰;

思考的不仅是今天要做什么,明天要做什么,更是为了不确定的明天,我们今天要做什么?主动性的选择,这才是我们最该思考的确定性。

什么是确定性——12个字:走正道,做实事,看长远,做眼前;起心动念利他,一切方法自来

四、搞储备

疫情之下||小微企业“生存突围”的六个思考

这次疫情,哪类企业能顺利过关,两类企业能获得突破:家底比较厚的,应变能力比较大的;那对于一般的创业者来说,如何做好储备呢

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这是朱升进献给朱元璋的治国策略——高筑墙:指巩固后方军事。广积粮:指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要朱元璋讲究实效,不图虚名,以免成为众矢之的;大家对这九个字不陌生,却很少去深思;

高筑墙,这是修筑城墙的时候,最好是高高的,到护城河的级别上去,等待冲刺的时候,我们能够迅速响应,能够在与竞争中有更强的抵御能力;如果我们现在动也无法动,那么最好的策略是:动不如不动,静候时局;

广积粮,稳住,活下去才是最大的财富,保证基础运营,现金流等;控制好成本,该花的钱少花,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另外维系好人才,确保军心稳定,同时加紧练内功,打好底子,把粮饷和兵马养好;

缓称王,不冒进,遵循人性;暂缓或放下所谓的“狼性”,因为这个时刻想要做生意的人,可以说几乎都做不到什么生意;反转过来想想,我能为团队做什么,我能为客户做什么,我能为国家做什么,旗帜鲜明是好事,却不一定是最明智的事;

当大危机来临,创业者应该储备什么呢?我有几个建议:

第一,提高我们对于危机的认知力,没有危机才是最大的危机,提高应对危机的应变能力。

第二,梳理清楚战略,想清楚画明白,才能决策正确,才能转危为机。

第三,跑赢同行,你的微观努力,能够部分抵销很多宏观上的影响;剩者为王,不变的永恒。在这次危机中,有些体质比较弱的企业可能会消失。记住一个原则:领先太多,容易成先烈;领先太少,容易成炮灰;

第四,快速响应,重新制定出今年的目标和规划。这一波,把所有的计划和盘算全部打乱,不能按着原来的策略做现在的市场,生存和保住份额是今年的目标,而不一定不是盈利。

第五,丘吉尔说过一句话,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也许这个危机是你脱颖而出、跑赢市场的一个转机。变瘟神为财神,化危机为转机。

五、做什么

疫情之下||小微企业“生存突围”的六个思考

一头大象,就算营养不良,他也比猪大;如果一开始赛道选错了,最后都是在泥潭中挣扎。

我们想的不仅是疫情会不会过去,更是过去以后怎么办?

宏观是必须要接受的,微观是我们有所作为的;决定我们和其他人拉大差距的地方——那就是把握趋势,才能掌握机会;这个世界不确定性已经成为常态,对于创业者来说所需要的能力更大!

第一、战略决定方向

战略是做出选择,选择做什么,更重要的是不做什么,很多人在自己的时间里,已经习以为常了,渐变的环境会让人失去知觉,也失去创造力;而这次疫情,突如其来让人产生了惊觉,甚至不知所措;

做什么,不做什么,更加有利于我们的企业?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上上策,不是被动的接受什么,而是主动创造什么。

有很多人都读过《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本书,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几乎已经成为英特尔首任CEO安迪·格鲁夫的一个商标,他在书中研究了各类企业的成败得失,总结了自己从事经营管理的经验教训,认为经营者,万不能满足于既有的成绩,而要时时警惕,处处留神,随时准备对企业的剧变即刻做出反应,否则即使你已经取得了成功,也会很快地遭到淘汰。

疫情结束前做什么,才会让我们知道疫情结束后不至于被动于什么;

第二、模式带来效率

从暴利时代到微利时代,再到无利时代,可以说,所有商业的竞争都上升到了商业模式的竞争;无模式不开公司,无模式不创业,可见其重要性,给大家几个思路:

如何放大交易价值,疫情结束后,肯定会出现报复性争夺市场的现象,我们是否让我们的模式再度升级,带来更新更高的价值;

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价值传递的环节,如何降低交易成本,或者说,我们做些什么,去减少传递的成本,链条能否更短,模糊空间能否更清晰。

如何减少交易风险,当风险来临的时候,赚钱的渠道比赚钱的能力更重要,模式的重构,模式的升级,是否能减少更多的风险?能否从单一的、平面的盈利迈向多元的、立体的、混合的盈利方式?

第三、关键聚焦

资源是有限的,不仅要把钱花在刀刃上,更是刀尖上,聚焦10倍之力在一个产品或者某一个价值上;一根针,捅破天!

尤其在当下关键时间,我们更要深度聚焦,明确才会有力量,用华为任正非的话说:“集中优势兵力,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

客户是命,产品是根,团队是魂,都是需要赋能,扎好马步,练好内功,稳定军心,储人才,是当下每个创业者的大事;

在延安窑洞的时候,毛主席敏锐地指出:“现有的骨干还不足以支撑斗争的大厦,还须广大地培养人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同时,团队稳定性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果创业者能够赢得这场考验,将会得到市场巨大的奖赏。

经营是慢变量,比的是做实的功夫;习以为常不一定正常,深度聚焦方是奖赏!

六、护人性

疫情之下||小微企业“生存突围”的六个思考

这个时候,我相信,大家都不容易,坚守初心者,实属难得;那么对于我们来说,如何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呢,共度难关;

细小之处显初心,微妙之处见风采,守护人性之善,必得人心而归;

小微企业不容易,而在此刻,很多人更是茫然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路在哪里,也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我想,此刻不是逐利争名的时候,更应该的是守望相互的时候,度过这个阶段,待到春风时,我们举杯畅饮!

疫情下,如何保证企业不败,提前做好开工准备和布局,帮助企业抢时间、抢资源、建组织、稳人心!

疫情下,我们的危险和机遇在哪里?现在和过渡期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1、举国上下,“战疫”为大,内忧外患,企业如何突围

2、全城戒备,延迟开工,开源节流,团队如何激活

3、市场封锁,左右为难,运营方略,如何重塑市场

灾难都是带着礼物而来的,这算是一份礼物,进请笑纳!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2020年2月8日中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