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穿梭在醫院、隔離點、殯儀館,別人不敢去的地方他總衝在前,只為築建疫情防控“防火牆”

每天穿梭在醫院、隔離點、殯儀館,別人不敢去的地方他總衝在前,只為築建疫情防控“防火牆”

消殺員郭萬乘正在工作中

楚天都市報2月8日訊(記者周治濤 通訊員劉慧)2月7日晚,新洲區疾控中心消殺員郭萬乘接到緊急任務,趕往新洲殯儀館,對運屍通道、殯葬車、火化設備等進行消毒,任務完成後,已是晚上近十點。在防控疫情的消毒殺菌一線已連續奮戰4天3夜、總共睡了不到四小時的他,此時疲憊未消。

消毒殺菌是疫情防控的“防火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郭萬乘作為新洲區疾控中心消殺隊的小組長,帶頭接下了區內公共場所、垃圾站點、返鄉人員居住所等地的定期消毒,以及對定點醫院、隔離留觀點、疑似和確診病例居住場所、死亡病例及其病區、火葬場隨時進行緊急病毒消殺和疫情監測的軍令。

郭萬乘所在的小組,加他共兩名同志。從此,他帶頭,全天24小時待命,隨時準備出發完成消毒任務。隔離點、新冠肺炎定點治療醫院、死亡病例病區、疑似和確診病例居住地、火化病人的殯儀館,一般人連靠近都不敢,他接到消毒任務,總是一人或帶頭隨時到場,揹著60多斤重的電動噴霧器,開展消毒殺菌。

今年30歲的郭萬乘,是一名退伍軍人。“我還年輕,在部隊堅持鍛鍊,身體不錯,又是黨員、帶隊小組長,我不帶頭衝鋒,說不過去。”他說。

2月6日凌晨2點,郭萬乘接到緊急任務,連夜從新洲邾城趕到30多公里外的陽邏隔離點,進行緊急消毒,隨後,他又返回邾城,到新洲中醫院一個確診病例病房進行消毒。忙了近一個通宵,回到單位已是早晨6:30,剛剛準備吃早餐,電話就響了,接到任務,新洲區要在區全民健身中心設立醫療點。郭萬乘和一名同事領取消毒藥品後,馬上趕到現場,進行全面地消毒殺菌。

每天穿梭在医院、隔离点、殡仪馆,别人不敢去的地方他总冲在前,只为筑建疫情防控“防火墙”

這波任務完成,回到單位已經是上午10點多,他趕緊將電動噴霧器充電,這時發覺肚子餓得咕咕響,才想起來早餐還沒來得及吃。早飯中飯就一塊解決了。吃完飯後,他又和同事趕到邾城集中隔離點和來區援助的青海醫療隊住宿酒店進行消毒。

這項任務忙完,他又趕往新洲區殯儀館開展緊急消毒殺菌,一直忙到晚上8點多才回單位吃晚飯。吃完後,又接到了一個定點醫院的臨時消毒通知,他忙到晚上11點多才收工。

從2月3日到2月6日,這四天三晚,通宵達旦,任務一個接一個,郭萬乘常常是回到單位,在辦公室剛趴了幾分鐘,就接到消毒任務。“任務太急,有時候等區裡安排的車來不及,就自己開車去。”四天三晚,他總共睡了不到四個小時。

強度這麼大,受得了嗎?“我在部隊時,經常要突擊完成任務,可能是鍛煉出來了。”郭萬乘說。

與時間賽跑,與看不見的病毒搏鬥。自1月19日至今,郭萬乘帶頭衝鋒在前,與同事克服疫情防控點多面廣諸多困難,對區內高風險部位開展一輪又一輪的“地毯式”消毒殺菌。因為工作風險高,為避免感染家人,郭萬乘一直沒回家,他和消殺組其他成員,吃住在簡易的集中住宿點,隨時赴命戰“疫”。

新洲區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說,不論白天黑夜,郭萬乘一直衝鋒在前,隨時承擔全區高風險部位的消毒任務,不怕苦不怕累,不顧危險,受到同事們一致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