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抗病毒“防火牆”需要共同提升免疫力

截至目前,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已有些時日,每天確診病例數據的公佈,都能引發網民對免疫力的討論。何為免疫力?就是人體識別和有效處理侵害自身的病毒、細菌等異物的能力。病毒的產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提高免疫力卻可以有效處理任何病毒的侵害。如果一個人的免疫力強,那麼這個人就不用害怕病毒的入侵;如果一個地區的人免疫力強,那麼這個地區就不怕病毒侵害;如果一個國家的人免疫力都強,那麼就可以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抗病毒“防火牆”。而要打造這道“防火牆”,需要每個人的參與,萬眾一心,眾志成城。

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那要每個人在身體、心理、生活等方面下功夫。

生命在於運動的道理誰都懂,可真正落實在行動上的卻沒有幾個,理由可以找出一大堆:上班累、工作繁忙、要陪家人、睡不夠、會受傷……而根本原因卻只有一個:不想動,或者懶得動。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的歐文博士曾經做過一項研究,將112名年齡在59~86歲之間、免疫力大致相同的研究對象分成兩組,一組每週練習三次太極拳,另一組參加健康教育。半年後,發現練習太極拳的小組免疫力比上課組增高了將近一倍,這證明參加太極拳等科學運動可以提高免疫系統的功能。

當然,健康包括一個人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兩方面,僅僅運動提高身體素質是不夠的,還要想方設法提高心理素質。俗話說:“病由心生。”一個每天心浮氣躁、壓抑、負面情緒多的人,身體也好不到哪裡。《黃帝內經》雲:“正氣內存,邪不可幹。”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身心和諧,心胸格局寬廣和能恰當處理與他人、社會、自然的關係,那麼就免疫辦強,病菌難以入侵,不容易生病。如何培養“正氣”?要“讀經典、學原文、悟原理”。經典都是經過歷史的大浪淘沙而流傳下來的,說明其基本大義符合自然規律。在碎片化閱讀和快速消費品流行的今天,更需要沉下心來提高一下深度思考的能力,用“規律”梳理梳理心中的所思所想,“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實事求是地認識自我和我們生活的世界,培養個人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對於當代人來說,提高免疫力,改判生活習慣也是個大問題,因為誘惑太多、工作太多、雜事太多,以至於使我們忘記了怎麼生活,忘記了自己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河北工程技術高等專科學校的王明陽教授曾對20~55歲的中青年群體健康狀況和行為習慣作過一次調查。結果顯示,這部分人由於社會關係、工作強度、家庭負擔、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壓力以及不良的行為或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病逐年增加,而不良的行為的生活習慣包括吸菸、酗酒、上網熬夜、缺少運動、貪食與厭食、社會適應能力差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高自律,“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管理好自己,為人處世遵守自然規律。目前我們正處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間,則要“與鬼神合其吉凶”,也就是“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多鍛鍊、拒野味、不聚餐、有信心”。

總而言之,病毒並不可怕,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昆明信息港 評論員袁金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