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神祕的帝陵,秦始皇陵的三大謎團

1974年,陝西臨潼西楊村,幾個村民打井時,意外挖出殘破的陶俑,由此,震驚世界的秦兵馬俑正式展現在世人面前。法國前總理希拉剋在參觀兵馬俑時,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蹟;並且在1987年,兵馬俑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秦陵考古的推進,發現兵馬俑僅僅是整個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

秦始皇從繼位第二年便開始在驪山修建帝陵,整個帝陵工程歷時三十九年,先後動用七十多萬勞工才修建完成。

經現代考古探測,秦始皇陵的範圍達56平方公里,面積相當於78個故宮,僅是陪葬坑就有400多座,而震驚世界的兵馬俑坑僅僅是秦陵外圍的一座陪葬坑而已。

加之,秦始皇又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的創建者,因此,將秦始皇陵稱為歷史上最神秘的帝陵,並不為過。人們只要談起古代帝王的陵墓,秦始皇陵一定是話題的中心,而且總有一些謎團縈繞在人們心中。

旭哥是古墓葬考古愛好者,本文就將為大家解讀<strong>秦始皇陵的三大謎團。


歷史上最神秘的帝陵,秦始皇陵的三大謎團

秦始皇陵



為何選址於驪山之阿

旭哥在上一篇文章 中,詳細論述了秦始皇陵依山臨水的大格局,群山環抱、曲水環繞的小系統,從地理形勢上看,驪山之阿是建造帝陵的理想位置。

除了地理形勢,是否還有其它因素影響了帝陵的選址呢?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解釋道,“秦始皇大興厚葬,營建冢壙於驪戎之山,一名藍田,其陰多金,其陽多美玉,始皇貪其美名,因而葬焉”。酈道元的觀點有人贊同,也有人反對,只能算是一家之言。


歷史上最神秘的帝陵,秦始皇陵的三大謎團

秦始皇陵山脈、水系圖


旭哥認為,芷陽陵園的位置是秦始皇陵選址的決定性因素。

根據考古發現,在秦始皇之前,秦國曆代國君陵墓的大體位置都已基本找到,分別是位於大堡子山的西垂陵園、鳳翔的雍城陵園、臨潼的芷陽陵園。

從佈局上看,都是在國都附近設置皇家陵園,歷代國君的陵墓都位於皇家陵園內。也就是說,秦國國君死後葬於皇家陵園是一項祖制,而且被歷代國君所傳承。所以,秦始皇也沒有理由違背祖制,獨立建造陵園。

根據《史記》記載,芷陽陵園集中葬有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祖父秦孝文王、父親秦莊襄王、母親帝太后、悼太子、宣太后等六人。根據祖制,秦始皇死後也應該葬於芷陽陵園。

芷陽陵園的位置,在大格局上和秦始皇陵完全一致,背靠驪山、面朝渭河;而且秦始皇陵和其西側的芷陽陵園緊密相連,也就是說,秦始皇陵並沒有脫離芷陽陵園,恰恰是位於芷陽陵園範圍內,只是因為秦始皇陵規模巨大、一陵獨尊的宏偉氣勢,讓人們都以為秦始皇脫離了芷陽陵園。

另外,古代帝王陵墓往往按照生前的尊卑順序排列,根據古代的禮制,西方為尊、東方為卑,在古人的思想中,禮制十分重要,因此,秦始皇陵的位置只能位於芷陽陵園的東側。

夫西方,長者之地,尊者之位也,尊者在西,卑幼在東。--王允《論衡》

總結一下,秦始皇只能在芷陽陵園範圍內的東側,尋找一處位置極佳的地方建造陵寢,而這個地方恰巧就是驪山之阿。


歷史上最神秘的帝陵,秦始皇陵的三大謎團

芷陽陵園(秦東陵)和秦始皇陵的位置



秦始皇陵被盜了嗎

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因而厚葬之風盛行,盜墓活動也就十分猖獗,甚至有古墓十墓九空的說法,特別是歷代帝陵,陪葬珍寶無數,更是盜墓賊趨之若鶩的對象。

咸陽塬上的西漢九座帝陵無一倖免;唐十八陵除乾陵外,均被盜掘一空;已經考古挖掘的秦公一號大墓,竟然先後清理出247個盜洞,可見盜墓活動有多猖狂。

秦始皇陵位置醒目,說沒有盜墓賊光顧過,怕是沒有人相信,況且很多史書中,都明確記載了秦始皇陵被盜的情況。

取銅柱,鑄以為器。--《晉書-石季龍載記》

懷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財物,罪四。--《史記》

項籍燔其宮室屋宇,往者成見發,其後牧兒亡羊,羊入其,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燒其藏槨。--《漢書》

項羽入關發之,以三十萬人,三十日運物不能窮,關東盜賊銷楟取銅。牧人尋羊,燒之,火延九十日不能滅。--《水經注》

使掘秦始皇塚,取銅柱,鑄以為器。--《晉書-石季龍載記》



歷史上最神秘的帝陵,秦始皇陵的三大謎團

秦陵地宮模擬圖


由此看來,秦始皇陵被盜,似乎是鐵定的事實,但果真如此嗎?

2003年,科技部將秦陵考古列入國家863計劃,組織各方面專家,運用現代遙感和高科技探測技術對秦陵做了一次詳盡的勘探和考古研究,這次勘探有幾個重要的發現:

其一,在秦陵封土北側和西北側發現眾多宮殿建築遺蹟,在這些遺址內同時發現了大量的紅燒土,這說明秦陵的地面宮殿群確係毀於火災。

其二,在秦陵地宮內檢測到大量水銀存在,數量大概在一百多噸,這是秦陵地宮沒有被盜的直接證據,因為如果有盜洞存在,水銀便會隨著盜洞揮發殆盡。

其三,這次勘探還找到了通向地宮的數條甬道,甬道內的五花土沒有人為破壞的痕跡,另外發現了兩個直徑1米,深度9米左右的盜洞,但都遠離地宮。

另外,1980年出土的銅馬車,位於封土下的地宮西墓道耳室裡,如果地宮遭到盜掘,以銅車馬的體量和貴重,不可能為盜墓者所忽略。

因此,基本上可以得出結論,秦始皇陵氣勢恢宏的地面建築群確係毀於火焚,這把火是不是項羽放的,不得而知,秦陵地宮保存完好,沒有遭到盜掘。

隨著秦陵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文物保護的水平不斷提高,秦陵地宮終有重見天日之時,一切關於秦陵是否被盜的疑問終會大白於天下。


歷史上最神秘的帝陵,秦始皇陵的三大謎團

秦陵銅馬車



秦始皇陵為何坐西朝東、西首而葬

《禮記》中說,“天子面南而治,三朝五門。”

坐北朝南是古人根據大自然的運行規律總結出來的道理,我國處於北半球,太陽由南向北照射,南面為陽,坐北朝南迎向太陽。古代建築也是根據這一規律,從漢未央宮、唐大明宮到明清紫禁城,無一不是坐北朝南。

古人事死如事生,死後的墓葬是生前寢室的鏡像,所以人們在修建墓地時,上到帝王將相的陵墓,下到庶民百姓的墳地,都是南北向,也就是頭在北、腳在南的北首而葬。

<strong>關中地區的西漢十一陵、唐十八陵都是典型的坐北朝南、北首而葬。

考古部門通過對秦始皇陵的探測,發現秦始皇陵卻是坐西朝東的西首而葬,完全和先秦時代中原地區的帝王陵以及後世的帝陵完全不同。

實際上,不僅僅是秦始皇陵,已經考古挖掘的秦公一號大墓,已經探明秦公陵園內的32座秦公墓,在陝西境內挖掘的917座秦人墓葬,也都是坐西朝東的西首而葬。而且,越是早期的秦人墓葬,這一墓葬形式越明顯。

換句話說,秦人上至君王,下到庶民,死後都採取了坐西朝東的西首而葬


歷史上最神秘的帝陵,秦始皇陵的三大謎團

秦陵地宮在東、西方向的墓道為主墓道


歷史上最神秘的帝陵,秦始皇陵的三大謎團

秦公一號大墓坐東朝西,東、西各有一條墓道

在秦人的起源之地,也許能為秦人坐西朝東、西首而葬的墓葬形式找到答案。

秦人起源於甘肅隴南大山,至今那裡仍然長眠著秦人早期的國君。分佈於青海、甘肅的新石器晚期的齊家文化遺址,就發現了坐西朝東、西首而葬的墓葬傳統,另外,甘、青一帶發掘的古代羌族墓葬,也發現了這種墓葬形式,和秦人墓葬形式基本一致。

也就是說,秦始皇陵坐西朝東、西首而葬的墓葬形式源自秦人的傳統文化,而秦人的這一傳統文化和秦人發源地的地域信仰有極大的關係。


人類的知識儲備就像一個圓,儲備越豐富,面對圓外未知的世界也就越大,秦始皇陵的考古研究就是這樣,一些謎團被解開了,隨之又發現更多的謎團需要去解讀。

旭哥僅僅論述了秦始皇陵的三大謎團,秦始皇陵還有更多的未解之謎需要大家一起去探索。

<strong>秦人尚黑,為什麼兵馬俑五顏六色,還留有楚人的髮型?

<strong>秦始皇的棺槨是銅棺,還是石棺,使用了黃腸題湊葬具嗎?

<strong>有哪些鎮國重器陪葬在秦陵地宮裡?

......

這些未解之謎,有些也許永遠都沒有答案,有些也許隨著秦陵考古的推進,最終會為世人揭開謎底。

旭哥是古墓葬考古愛好者,下一篇文章將繼續為大家解讀秦始皇陵,《千古帝陵,秦始皇陵出土了哪些鎮國重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