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復工後,企業會大規模裁員嗎?

老楊說理財


朋也觀點:這個需要分情況,因為疫情的爆發,在中國幾乎所有的行業都收到了一些影響,但並不是所有的行業都會保持停業的狀態,目前來看,類似餐飲等人員密集型行業或者銷售這種需要與人頻繁交流的工作,受到的波動會大一些,其它的倒是能夠正常運營,不行可以在家辦公啊。因此說春節復工之後,會不會有大規模裁員,主要還是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行業的抗壓能力。

從這次的疫情開看,會發現一個規律,越是傳統行業,受到的波及就越大。而那些高新技術企業,反倒是能夠正常運轉起來。

我一個朋友,是搞在線教育的,他的公司在1月31號就已經開始正式工作了,全體員工在家辦公,並不耽誤什麼,所以凡事具有互聯網優勢的企業,影響並非那麼大,反而是那些餐飲、旅遊、加工廠,與互聯網關係不大的行業,幾乎已經是停滯狀態。

因此類似這種互聯網企業,基本上是不會大規模裁員的,公司既然能運轉,那就有盈利,至少在現金流方面不會有什麼問題,不求能賺多少,但是保持公司現狀倒不是什麼難事,那麼身為老闆也沒有必要靠裁員來保證公司不倒閉。

二,公司的發展前景。

如果說當前的公司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那麼老闆絕對不會輕易做出裁員這種事,因為裁員,對於公司來說,負面影響是很大的,刨除那些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一般的小企業要是裁員的話,很有可能將發展的勁頭打滅。

員工對裁員很牴觸,一旦公司做出裁員決定,不管是裁掉的還是沒裁掉的,公司的形象會大打折扣,雖然是沒辦法,老闆也很無奈,不過員工可不會想那麼多,只要裁員了,心也就不穩了。


朋也


我經營著一家店面不大的小餐館,5-6個服務員,本來春節期間想象往年一樣有個好的經營業績,一場肺炎疫情讓我的餐館一桌也沒開,初二的時候,我一看跡象不對,就讓服務員都回家了。


如今正月15就要過去了,依然沒有好的跡象,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解除,可服務員的工資還要發放,每天給他們沒人1000元,我都墊進去好幾萬了,小本經營撐不住了。


不發工資肯定不行,一旦好轉,臨時招人也不是辦法。


昨天晚上在家無事,與周圍小餐館的幾個同行聯繫了一下,他們的情況差不多,其中有兩個已經辭退了服務員,過後準備轉行了,餐飲業是在是抗風險能力太弱了。


現在許多大的餐飲也不是很好,比如搞得比較好的西貝,現在也陷入停業的窘境,已經發不起員工的工資了,他們的難處更是難以解決。


我們是小本經營,實在不行還可以不幹了,頂多是不賺錢了,可那些規模大的公司就不是那麼好解決的,他們面臨諸多的手續需要辦理。


而對於許多大型的實體企業來講,這些短期的問題會給他們帶來影響,但還是可以堅持下去的,做好應對的方法就好了,可能會對全年的指標造成影響。

難的是抗風險能力弱的那些小企業,國家好不容支持發展起來的,現在這一場疫情會導致多少小企業倒閉,那些支持不下去的一定會裁員,所以,春節後復工無期,裁員會是大的概率。


職場同步


受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春節很多企業都過得不平凡,因為疫情原因很多省份都延遲了春節假期時間,很多省份春節假期都延長到了2月9日,也就是說很多企業都只能到2月10號之後才能正常復工。

企業沒有復工就沒有收入來源,但沒有收入來源,企業的工資照樣要正常發放,對於那些人手比較多的企業來說,即便沒有收入來源,一個月的開支也可以達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以上。因此對那些扛不住的企業來說,春節之後確實有部分企業會出現裁員情況的,特別是對於餐飲,旅遊,批發零售這些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比如我有一個朋友,他是在去年開的一個餐飲店,前期前前後後總共投入了差不多400萬,在2019年10月份的時候才正式營業的,剛開始營業的時候業績並不好,一天的營業只有7、8千塊錢,但是他就要養30多個員工,光一個月的員工支出就差不多20萬,再加上房租水電費以及其他費用,就算一個月沒有營業也要支出30多萬。

本來他打算到了2020年要大幹一場的,卻不曾想到會遇到肺炎疫情這個特殊時機,所以導致他在春節期間以及春節之後都沒法正常營業,過去一個月時間,他已經開始到處借錢維繫經營,但是最終還是有可能扛不住。前幾天剛跟他聊天得知,他有可能把一半的員工裁掉,同時把現在的經營場所割一半出來,租給別人,進而縮小規模減少開支。

而且即便現在裁掉一半的人,他也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情況,按照目前疫情的發展情況,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過去,如果疫情持續的時間比較久,那他有可能連三個月都扛不過去,因為現在他該借的錢都已經借了,銀行貸款也借不到,所以三個月之後是很難扛下去的。

不過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我認為即便春節過後很多行業都不會出現裁員,反而有可能需要增加人手。

雖然過去一段時間受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都只能停工,但大家都在停工的時候,其實對企業來說反而不會有太大影響,因為該做的生意都往後推了。一旦復工之後,大家該買的東西還是要買,該籤的合同還是要籤的。而且因為受到春節假期的影響,很多企業在春節之前已經拿下的訂單都沒法正常交付,所以春節之後為了趕工,很多企業有可能會加大人手,要麼增加正式員工,要麼招收臨時員工。

即便前期沒有積累下訂單,我相信大部分企業也不會出現裁員,因為再困難企業也可以通過借錢、借貸款等方式來緩解當前的困難。而且央行等多個部門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政策,要求銀行不能對企業抽貸,不能斷貸,對於因為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可以做出延期還款。同時央行還通過投放專項貸款以及逆回購等方式向市場釋放了更多的資金,這樣企業借款會更加方便,借款的成本也會更加低。所以對於那些春節期間沒有營業收入來源的企業來說,他們可以通過向銀行借錢來度過難關。

除此之外,相信這一波疫情不會持續太久,根據很多專家的預測,肺炎疫情的拐點將會在2月15號到2月21號之間到來,一旦疫情得到控制,那麼社會的生產生活就會得到恢復,市場的需求也會得到恢復,如果企業在這段時間輕易的裁員,那以後訂單增多了,想要招員工反而會更加困難,我認為很多企業即便面臨再大的困難,也會扛過去的。

總之具體春節之後會不會出現裁員,要看具體的企業和具體的行業,裁員每年都有,即便沒有發生疫情有很多企業也會計劃裁員,比如2019年就有很多互聯網企業做出了較大幅度的裁員,所以今年春節過後有企業裁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貸款教授


隔壁老王他兒子隔壁小王的公司已經有了這個跡象,公司很有可能在接下來的2~3個月裡面進行裁員。

原因很簡單,因為就在昨天的時候,公司領導發了一條信息告訴企業的所有人員,咱們公司可能在堅持兩個月或者三個月,這是極限了。

當然隔壁小王在那家企業其實也是個大企業,企業裡面的員工打七雜八,把掃地阿姨看門大爺都算在一起也有6個人呢。

遇到了這種情況誰都沒招,大家其實也知道公司目前的發展已經遇到了瓶頸,在去年上半年的時候就因為業績不達標差一點破產,在下半年的時候好不容易簽了個單子,可是今年年初又遇到了這種事情,壓根完不成對應的任務。

公司領導也是狠下了心來給公司員工發放了工資,然後告訴員工,還有可能再堅持兩三個月就告一段落了。

到時候大家好聚好散,抓緊時間去找好下家吧。

企業會不會大規模裁員,主要看三點

其實針對於企業是否裁員的話,我們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只要這3點拿捏到位的話,企業不會裁員,可是如果這三點根本抵抗不過去,那麼十有八九會裁員,而且會有可能破產。

1.企業是單一體系還是多體系?

這一點非常關鍵,有些企業他們只會生產出一個物件,而不會去生產其他的物件。

我們舉一個例子,大家都用過桌椅板凳,桌椅板凳當中有一種鉚釘,而有些企業他們是專門生產鉚釘的,有一些企業它們不單生產鉚釘還生產桌椅板凳。

目前來看的話,單一系列的企業更有可能裁員,因為它生產出這個需要找到買家,找不到買家的話,公司就有可能破產。

但是生產綜合物件的可以把鉚釘安裝在自己的專業板凳上,然後再拿桌椅板凳進行售賣,增加了可靠性。

2.企業有沒有合作伙伴?

有一些企業就如同孤家寡人一樣,整個市場行情都在排擠他們,甭管是他們的公關做的怎麼樣,還是他們的外在形象怎麼樣,反正市場上就是沒有合作伙伴。

這一部分企業一旦遇到一點點困難,一點點挫折就有可能破產倒閉,因為沒有合作伙伴,就沒有辦法走得長遠。

而有一些企業在市場當中混的如魚得水,各個企業都跟他當兄弟,當朋友處的話,甭管遇到多大的危機,那些企業即便沒有幫大忙,可是無形之中也會給這家企業點助力。

3.企業經濟鏈是否富裕?

這一點就不用多說了,如果這個企業10個億,可是10個億都在生產鏈上,中間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企業就要破產的話,這個經濟鏈依然不富裕。

而一個企業只有100塊錢,只有一塊錢在這個生產鏈上,如果這幾塊錢損失了,可以從其餘的99塊錢當中隨時拿過一塊錢來,那麼這樣的企業就非常富裕。

個人總結

整體來看的話,今年的企業行情會受到一些波折,對於一些中小型企業來說是一次大的挑戰。


挑戰如果處理得好的話,企業將會飛黃騰達,抓住市場的契機,短時間之內成為大企業。

可是如果這個挑戰沒有拿捏到位,被挑戰給挑戰下去的話,這個企業十有八九會進行小規模裁員。

說的再直白一些,復工之後,企業的發展走向主要看企業的抗打擊能力,如果能夠扛過一波又一波的挑戰的話,面對市場的大批量空格,就能夠抓緊時間壯大自我。如果沒有闖過去的話,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走下坡路。


作者:職場全能王,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職場速成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擅長職場問題指引和輔導。歡迎大家贊、轉、收、評,期待大家的關注~~~

職場全能王


我認為不會,我分析我們公司的狀況,甚至要立馬招人。

這次全國規模的疫情,相信給全國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打擊,尤其是餐飲業,旅遊業,這兩個行業是群眾忙時它們嫌,群眾閒時它們忙。然而在中國春節這個小長假,且是舉國同慶的節日裡,大家都被疫情落在家裡,那些備足了菜品,卯足了勁要大賺一筆年夜飯,聚餐錢的餐飲業,歇菜了。

我想這不僅僅是對國內餐飲業的巨大打擊,也是對國外旅遊業的巨大打擊。因為過年,大家終於有時間齊聚一堂,很多人現在也時髦起來,願意一家人到國外暖和的地方度個假,就當是過年了。然而今年,也是退票的退票,退錢的退錢,商家喊著吃虧,消費者喊著上當,都虧了,到底誰賺了?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

說節後會不會大規模裁員?這個事還得看性質,如果公司本來就有員工過剩,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那可不就得裁員嗎?如果公司本來員工就不充足,就像我們公司,HR卯足了勁,年後大招一批人,給公司增加點新鮮血液,可不是不敢裁員嗎,再裁本來還能撐兩天的公司,立馬倒閉了。

還是那句話,做工作要做有技術含量點的,不然不裁就不裁,要裁,第一個就是那沒技術含量的了。

關注作者,@職場精髓,每天更新好故事,點擊主頁,查看過往爆款內容,我在首頁等著你


職場精髓


我只想老闆把過年前1月份的工資發給我,我不幹了,我不敢上班,現在疫情嚴重,每天都新增很多病例,更何況老闆說了:二月份上班也沒有底薪,只有提成,說真的只有提成的話照目前這情況一個月不知道能不能掙到三千塊錢,我不想拿感染的風險換這二三千塊錢,還有我在現在這間店鋪工作了三年了,老闆也沒有為我購買社保,一旦出事誰擔責?你永遠也沒法預料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對了,我是做美甲美睫這行的,一旦上班必須要近距離接觸客人,感染的風險太大!最後希望老闆快點把年前的工資發給我!


啵啵魚擺擺


早晨公司管理群裡另一位部門負責人說,估計今年離職率會比較低,下午我部門一位老員工提出離職,啪啪的打臉,火🔥辣辣的疼,疫情下勇士還是很多的。兩年前給我提過一次,要辭職去融資公司被我勸下來了,事實證明那些公司不太靠譜,後來倒掉多少啊


燕558


我認為恰恰相反。不是企業大規模裁員,很多企業招不滿人。尤其是一些製造業企業,等正式復工之後,急缺人手。理由如下。

第一,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員工即使在企業復工後後依舊還不能返回企業上班。並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生命還是比錢更重要吧。當前的疫情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企業復工後,很多人尤其是負擔相對較輕的年輕人,是不會第一時間去上班的。

像江浙和廣東一帶疫情是比較嚴重的地區。那裡恰好是我國製造業最為發達的兩個區域,均匯聚了來自全國各省數千萬的務工人員。如果疫情在沒有得到根本性遏制的情況下,很多務工人員是不敢貿然前往的。

第二,對於一些服務業企業來說,復工之後可能生意也會比較蕭條,確實存在裁員的情況。比如很多餐館、酒店、網吧、酒吧、旅行社、培訓機構復工之後生意未必會很好做,就可能帶來裁員的情況。但是,那些被裁的員工隨時可以轉移到其他產業中去。我並不認為會帶來多大的失業人口規模。

第三,國有企業裁員的可能性非常小。銀行、保險、建築、能源、通訊等國有企業關係國計民生,復工之後,就能夠正常運轉,生意並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因此裁員的可能性不大。

因此綜合以上3點個人認為,2月10日企業復工之後,並不會出現大量的失業人口,也不會出現多大的社會問題。


財經知識局


表姐夫是開餐飲店的,每年的春節假期,是他的店最繁忙的時候,因為菜品口感不錯,性價比高,春節的各種聚餐、宴席基本都在年前好幾個月都提前預訂了,沒想到除夕剛過,全國疫情爆發,他的很多顧客臨時都取消了聚餐安排。

對於他們這樣的店鋪,春節半個月的營業額相當於整個夏天,甚至還不止。“感覺自己白忙活了大半年”表姐夫這麼說。

表姐夫擔心春節假期店裡可能忙不過來,臨時招人又比較緊張,於是讓有些員工放棄回老家過年,對於這些員工在除夕前後幾天,都是按照雙倍工資支付。初二過後,就基本確定停止營業,那些員工回程的車費也是表姐夫他們買好。

“如果正月一整個月都不能營業,因為自己的資金比較緊張,可能需要裁一些員工,讓自己的餐飲店繼續存活下去”表姐夫無奈地說。

類似表姐夫這樣的餐飲店,只是現在很多餐飲店的一個縮影。此次疫情爆發以來,很多行業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餐飲業、旅遊業、婚慶行業、房地產等實體經濟影響較大,比如餐飲巨頭西貝400家線下門店基本都已經停業,只保留100多家外賣業務,損失都是比較大的。

對於那些中小型企業老闆來說,資金儲備不多,或許由於資金緊張,為了讓企業繼續生存下去,裁員也就在所難免。

但是,除了自身由於資金流緊張而經營困難的企業或商家,大部分企業並不會裁員,更加不會大規模裁員。

企業不會大規模裁員的原因如下:

1.大規模裁員不僅成本是比較高的,而且對社會影響較大。企業一旦裁員,不僅需要根據員工的工齡來確定補償金額,也要考慮員工在企業的貢獻以及遇到的困難,加上如果是因為疫情這種非常時期導致大規模裁員,那麼企業將不得人心,對社會影響較大。
2.中小企業遇到困難,可以向國家尋求幫助。目前有多個地方已經出臺針對扶持中小企業遇到的困難給予相應的補助減免,比如蘇州出臺十條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3.春節復工後,大部分企業恢復生產。企業生產需要大部分員工各司其職,春節復工後,可能部分員工還會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及時返回公司上班,但是各項工作不能因此停止,所以企業這種時候更加不會裁員。甚至有些員工因為疫情影響,臨時決定辭職,企業還需要亟待補充新鮮血液。

4.企業本身招工難,不會在春節復工後停止招工。以前,企業可以挑選各種員工,隨著人口紅利漸漸消失,員工對企業的各種福利待遇、企業文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導致現在很多企業依然對招到比較合適的員工越加發愁,這種本身就招工難的問題,不會因為春節復工後,受到影響。

5.市場需求報復性反彈,企業不僅不裁員,反而需要招更多的員工。當員工在2月10日(大部分地區)正式復工後,市場需求就是會出現報復性反彈,各行各業都會盡快恢復。那些因為疫情影響導致很多工廠積壓的訂單需要更多員工來完成,因此,招更多人勢在必行。

總之,出現大規模裁員的可能性非常低,個別企業或商家因為資金壓力出現一定的裁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相信很多企業在國家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的支持下,只要短期內度過難關,就不會出現大規模裁員。

相反,病毒無情,而人有情,只要在企業危難時刻,企業與員工共同攜手同行,那企業的凝聚力就會更加強大,對提高生產效率還有更高的的積極影響。因此,期待此次疫情儘快過去,那麼很多行業就會恢復起來,甚至因為員工和老闆共同努力,給了企業更好發展的機會。
希望我以上的分析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莊子說職場 ,專注職場&個人成長。【隨手點個贊,留下你的評論,我一定會努力回答的更好】

莊子說職場


我認為不會!

根據法律規定:

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在其隔離治療期間或醫學觀察期間以及因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採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職工,企業應當支付職工在此期間的工作報酬,並不得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與職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職工醫療期期滿、醫學觀察期期滿、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如果在此期間用人單位解除合同,是違法的。如果協商未果,可以通過勞動仲裁的方式來解決。對於員工未能在復工期到崗的,用人單位不得直接通過曠工程序辭退員工,應當盡一切可能瞭解該員工未能及時到崗的真實原因,再根據真實原因及規章制度的規定予以處理,同時注意保留書面的溝通記錄,保證程序及結果合法化、合理化。

所以我認為,復工之後,企業不會大規模裁員!

那麼,如果企業一定要裁員呢?

如果是裁員,視情況可以要求補償,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佔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後,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二)與本單位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針對疫情,政府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幫助中小企業共度難關。在疫情之後,肯定有一股消費高潮,但凡有點辦法的企業,都不會裁員,縮小規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