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農民在外打工,自己的田地荒著也不給別人種植,你怎麼辦?

用戶5872685373423


我是愛茶者九號,一位來自於湖北恩施地區的農民,想要了解更多農村趣事和農業種養殖技術,請用您發財的小手給我點個關注!

題主所說的是現在農村農民生活的事實,前者是因為當前農村掙到的錢不能夠滿足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開支,後者是因為自家的自留地還是自己打理最為放心。我們村子裡絕大多數年輕男農民都選擇外出打工,家裡留守的女人和老人成為種地的主力軍,但因為她們力氣和經驗比不上男農民,根本無法完全打理好所有的自留地。我作為一名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的農民,如今靠著種養殖與網上銷售相結合,過著屬於自己的農民生活。

農村裡的小循環

和幾百萬恩施農民一樣,我們家也是那種農村自給自足的小循環:家裡種植有玉米、土豆、紅薯等糧食作物,這些作物成熟後用來餵養年豬、土雞等家禽;家禽產生的糞便經過堆熟等處理後又當做有機肥還田,種養殖所得到的農產品通過網上銷售賣給全國各地的農民。當然因為自身所種養殖的特殊性,在每年夏季到秋季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無收入期限,這段時間就會去做些別的事情。

其實這種模式在我國農村地區都很常見,一方面糧食餵養牲畜、家糞還田等,可以節約不少的種養殖成本;另一方面農民朋友們對這方面都很熟悉,能夠達到切實提高收入的目的,改善農村農民的生活。當然這種模式的循環,使得一部分像我這樣的農民只追求著安慰的日子,不圖改變,其實也有一定的不足。

對於我們這種新時代或者說第二代、第三代農民來說,種地不僅僅是種地,更是獲得更高收入的媒介。現在不少三農自媒體的興起,正是因為大家都看到了三農領域內豐厚的利潤,不過也希望大家能夠保持住內心的那份純真。

自己的看法

現在很多人都在發表種地不掙錢和無人種地的言論,我覺得其實完全不必要有這方面的擔心。因為咱們農村也在不斷髮展,農民們也希望能夠有著更高的收入,於是散戶放棄土地是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選擇。但現在農村種地是朝著集約化、規模化和工廠化的方向發展的,那些真正有技術和規模土地的專業農民,他們是能夠通過種地獲得不菲的收入,也能夠滿足一家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農村很多老農民對土地都有著情結,於他們來說,更是把土地當做自己的家人來看待的,所以才捨不得把土地給其他農民來種植。外出打工者也並非不回到農村,他們當中也有不少人給家裡女人、老人打錢,讓他們花錢請人種地,這個時候種地也不似為了掙錢,而是希望能讓家人們吃得健康。

最後還是想說:土地荒著也是別人的事情,我們這些局外農民是沒有權利去管的,當然如果對方真的把給我種,我也還是會種植些小菜。雖不能起到改善土壤的作用,但不至於讓它荒著。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現在農村和以前相比有著很大的不同,我們不能一直拿著以前的思想來看待現在農村生活,時代在改變,農民也應該有所改變,只要不忘記心中的根就行了。


愛茶者九號


如果是我,鄰居家有人在家的話而他們接受的情況下,我會給他們種。

第一:這是一種鄰里間感情的紐帶。也是自己的退路,哪怕你在外多年不回家,在你突然回去一次時,你可能會看見你家的門房前一片落葉都沒有,為什麼因為鄰居感恩的心啊!他們看見髒了直接就給你掃乾淨了……這是真實的,我爸爸媽媽在山上的老家就是這樣的,隔壁一家人都去外面打工了,過年的時候才回家一趟,然後他們家和我們家的挨著的,隨時我媽媽掃地時直接就把他們家的院子屋簷下一起掃了,還有他們家還養了一隻貓,它主人走後直接就在我們家吃住了[微笑][微笑][微笑],然後他們家有人回來時,爸媽就會很熱情的叫他們來咱家吃飯,過年時回來我媽還會給他們兩隻雞還有幾十斤大米,然後他們也會給我爸媽帶一些東西回來,看看這樣是不是很親切啊!人都是相互的嘛!相當於只是沒有進過他們家,其他的只要是我爸媽能為他們做得都幫忙做了,爸媽說這是相互信任嘛。

第二:把田給鄰居種其實對自己很有意義的,人看到的今天看不見明天,誰知道明天會怎樣。如果你在外好多年後覺得想回家了,又或者年齡大了想回家養老了,那麼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回家想種田了,然而你的田被鄰居打理的乾乾淨淨而還肥沃了,你說一聲人家也就還給你了,你就不用去開荒直接就可以種莊稼了不好嗎?看著自己家也不是荒草重生落葉成堆,一回家就有家的感覺不挺好嗎?

所以可以的話,不做也沒收成,還不如給人家做,這也是做人……其實偏遠地區的老百姓都是很淳樸,相信我沒錯的[微笑]







小名超哥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首先我也是農村人,但很少看到說家裡的田寧願荒廢也不給別人種的,因為俗話的說好:沒有耕得壞的地。如果你家的地很久不耕只會長更多的草,而且地也會越來越硬,土裡的營養也會慢慢流失。就像我家的地一樣,因為常年在外打工,家裡的親戚也很少有在家種地的,等過了幾年想回來種地的時候,土地早已變成荒田用人力已經耕不動了,只好請挖機來挖。

現在雖然農村人也很少會在家種地的,但如果家裡的地不種的話基本上會讓給別人種,實在沒人種也只好讓它荒廢,只不過田就會慢慢變成山林。





小豬仔奔奔


您好,我是青楓亭記。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關於:外出打工的農民,自己的田地寧可荒著也不給別人種的問題。

這種情況有很多種,我的回答是:

一、在外打工的農民,一般都是全家都在外邊,家裡邊沒有,但是家裡邊的親戚有的在家,像是給了A親戚種,B親戚會怎麼想:我給你家關係那麼好,你出去打工了,不把地給我種,還給了A,A家種地種的也不很好,給了我多好。像這種情況在老家還是會有的,所有來說誰也不給種也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二、這種在外打工的農民,外邊錢掙的也多,也不在乎這點地錢,給別人種了或者不給別人種了,對我自己的利益沒有多大的影響,這種情況也會導致不給其他人種的。

三、外出打工的人,免於開口給了別人,打個比方:今年我出去了一年不在家,我把地給了你,你好心幫我種,而且管理的還不賴,沒有雜草,地還挺有勁,但是過了兩年我有回來,不在外打工,我怎麼辦,再開口給他要回來,礙於面子又顯的不好。你不需要的時候給了別人,需要種地啊又從別人手裡要了回來。這種做法是不是不太妥當。

四、比如外出的農民把地給了別人,外出打工的人長時間不回來,而種地的那個人一直都在弄,並且管理的體挺好,但是有企業來徵地,徵地的原因是因為看到種地人管理好,才考慮徵地,那麼被徵地的錢改給誰,是全部給了外出打工的人,還是由種地人掌管,好多事情都不太好清楚。

五、再就是有個原因,您本地沒有農業合作社的組織,不想把地親戚,想給了合作社本地也沒有,所有乾脆就荒起來吧。

六、有農業合作社,但是價格不合適,導致了外出打工人的荒地。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


青楓亭記


恐怕你說的未必是事實。

老胡家裡也有五、六畝地,好多年都沒有種過了。剛開始,倒是有人願意種,不過,種了一兩年後居然沒有人願意種了。如果想探究不願意種的原因的話,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得不償失。

我們都知道糧食價格很便宜,而種地成本卻很高。就我們當地的土地狀況而言,種一畝小麥還賺不了200元!然而,種植小麥卻需要投入不少的工時。在這種態勢下,還有誰會願意去耕種土地呢?因此,便沒有人再願意耕種我家荒蕪的土地了。

在一些農村,有許多荒蕪的土地。僅就我們村而言,幾乎三分之二的土地都處於荒蕪狀態。大部分青壯年勞力都去附近的煤礦打工,一個月賺五六千元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僅一個月的收入,就比種莊稼強多了,因此,誰也不願意種地。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有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量土地都荒蕪了,人們還吃什麼呀?其實,提這種問題的人是有些杞人憂天了。當下已經荒蕪了這麼多的土地,也沒見有幾個人餓死的啊!因此,根本就不需要擔憂土地荒蕪問題!要知道:活人不會讓尿給憋死!一旦因土地荒蕪導致了糧食價格大漲,那麼,包括老胡在內的農戶,都會積極地回去種地的。只可惜糧食價格沒有漲,還存在種地不划算的現象。

就在剛才,《今日頭條》的問答群裡還發出了這樣一則通知:農民日報社的總編輯在線解讀中央一號文件!鼓勵大家積極提問。中央一號文件就是給農民、農業、農村制定的文件,是需要全國農民去認真學習的。說不定能從文件裡找到土地荒蕪的原因以及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呢!所以,為需要去聽一下。當然,也建議你積極參與。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荒蕪的土地不是不給人去種,而是讓誰去種誰都不願意去種。如果你喜歡種地的話,老胡就願意把我那五、六土地讓你免費耕種。恐怕你種不上一年,你就會把土地還給我,說啥是再也不種了呢!


老胡說三農


你好,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關於寧願荒著也不給別人種的問題,我想可能有一下幾個方面,第一種可能就是以前自己種,可是效益沒那麼好,還不如出去打工,就把土地讓親戚種了,可是你讓這個親戚種的話,其他親戚心裡肯定不會舒服,時間長了會出現摩擦,與其這樣還不如都不讓種,讓其荒廢。第二種就是舉家搬遷到城市了,而家裡又沒有其他親戚,交給鄰居又不放心,自己又沒時間打理,久而久之就成了荒廢田地了。第三種就是將土地租賃給別人了,別人在承包之後管理不善或者自然災害等原因,有可能就不承包了,而自己又看不到希望,很迷茫不想去管理,讓其荒廢!





放肆桀驁5213


你好!我是農產品經紀人,關於小農戶的部分土地擱荒問題,我給出自己的觀點讓你來參考一下:第1,舊時代因“精耕細作”而論耕地的“質量”好壞來按等級分配到戶,所以就形成了耕地面積散、小;第2,目前因一部分家庭勞動能力多少而挑選已分配到戶的耕地來耕種,剩餘的一小部分土地就被擱荒了,鄉里鄉親的談租金利益也就傷了鄰居親情!但也有一小部分的耕地只是表面上的擱荒,而實際上是在“休耕輪作”的;第3,因耕地面積過小,水利方面條件差而免費贈予鄰居種植使用,對方也會因投入本錢限制而不敢盲目擴種,不要的。


新型農產品經紀人


這個問題,總該有他的理由吧,你要看是什麼人來租了,我們這裡有外地人來包地種植姜,三年一年兩千,在別人家都是四五百得租金下,他出兩千,一些包給他的,時間久了問題就出來了,種植姜破壞土地特別厲害,一塊地只能種三年,三年以後你在種東西,營養根本就跟不上了,還有中姜留下的病蟲害會都在這塊地上體現出來。基本上你種啥你也別想著能有啥好收成了,

還有一些種植果樹的,他們一旦栽上,就是長期的,這期間萬一自己想搞種植啥的,你讓人家把果樹給刨掉嗎,這是不現實得,

所以只能閒在哪裡了


江玉琢A


要種別人的地,多少要給點租金,或送點自已種的特產,鄉里鄉親的一般都會答應。你租金不給,小禮物也不送,關係處的還不好人家荒著不給你種也是正常。

現在很多地方搞土地流轉,土地入股,整合大片土地規模化發展種殖養殖,大公司管理,政府支持,農民分紅受益,農民也會非常 樂意 的。以後荒地也會越來越少!


楓葉39681270


有的農民在外打工,自己的田地荒著也不給別人種植,你怎麼辦?

田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自古以來,絕大多數農民都靠在田地裡種植農作物生存。解放後,國家把田地分產到戶,在很大程度上,讓農村的老百姓為解決吃飯的問題,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興起,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進城進廠打工,不再依靠種田種地為生。那麼,他們的田地怎麼辦?

我們村,基本上年輕人也是在外地打工或經商,村裡田地多,留守的老人們,能種植的田地有限,確實很多偏遠一點的田地,便顧不上來,只能任其荒蕪,所以現在在村裡隨便走一走,你都可以看到長滿雜草無人耕作的田地。如下圖:

人們進城、出外打工了,自己的田地,有些人寧願荒了,都不願給別人種植。這種情形在我們村很多。主要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點。

首先,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很多人隨著務工或做生意,生活條件變好了,而種田,從內心講,絕大多數農民真的不掙錢,甚至辛辛苦苦下來,倒貼都有,所以,有些農民便把田地看的不太重要了。但出於人的自私心理,你要他把田地送給別人種,他就不樂意了。

其次,有些農民雖不想讓田地荒蕪,但送給別人種植的話,又有不少顧慮。我村就有人,因一家都進了城,然後把自己家的田送給別人種,結果幾年下來,好好的良田被人家接手後,搞成了雜草園,以後想恢復都成問題。為了田地被破壞糟蹋,兩家人還鬧的不可開交。所以,很多農民讓田地荒著,也是怕和接手種植的人產生糾紛。再說,在我們村,山野中四處的田地,給別人種植,按當今的行情,人家種了你的田地,每畝一年能給你一兩百塊錢都不得了了。所以,人們也不在乎把田地轉給他人去掙那幾百塊錢,寧可荒著。

我家的田地,離家稍遠點的山坡梯田,也荒了好多年了。其實,我是想把那些田地送給別人種植的,卻沒人願意來耕種。交通不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這些梯田,種植的話費時費力。所以,就算無償讓別人去使用,人家還嫌棄。我們不在農村,也就無瑕顧及。還好,老父親好多年來,年年會去退耕還林種點杉樹,而今,也初見成效,四處綠木蔥蔥了。見下圖

看的出原先農田的模樣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