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2-3個字證明你來過西藏?

根號視界


西藏———一個令多少人魂牽夢繞的地方,不論是聖潔的雪山、還是一塵不染的藍天白雲,那盛開在雪域高原的格桑花、還有那長長的天路上虔誠的藏家人磕著等身長頭的身影,都讓我淚流滿面……

有人問我:你騎車子去過三次西藏了,今年春暖花開時還要再去西藏,每次你都高反那麼嚴重,每個高海拔山路你都推著車子一走就是好幾個小時,你為什麼去不夠呢?

這也是我問自己的,為啥去不夠?

真的自己也說不清為啥,心裡就是感覺似有一條看不見的絲線牽扯著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走向雪域高原、走向西藏拉薩……

似乎那片離天最近的地方才會帶來內心的安靜,那一刻,我總是喜歡坐在帕隆藏布江邊的草地上,閉上眼睛,用心去聆聽湍急或潺潺流動的水聲……、

夕陽西下,坐在布達拉宮廣場一角,看著晚霞給布達拉宮披上了一件金黃色的外衣……

我相信生命的輪迴:我前世就是西藏的一粒沙、一朵美麗的格桑花🌸……






唐山火鳳凰


頭痛。美景我不說了,我來西藏就是頭痛。這是高反引起的,也許每個人的症狀不同,有喘不過氣的,有渾身難受的,也有感冒的,我就是後腦勺痛,我的同事是因為感冒,後來嚴重了,出現了積水,等去醫院就不行了,最後壯烈犧牲。頭痛有時會影響睡眠的,我曾連續在海拔4000米以上露營了27天,高原上睡個帳篷,遇到風雨常有的事,但是都不怕,就怕後半夜頭痛。我的辦法:一是不做太消耗體力的動作,一切都慢點。二是喝奶茶。高原27天,我到牧民家裡或飯店,買了400多元的奶茶,每壺15元,這個東西管用。三是巧克力。一定是真的巧克力,市場上假的太多,那不管用,我是在俄羅斯買的黑巧克力,這個熱量高,很管用。此外,我們也帶了葡萄糖,但是沒有用,也有在進藏前用紅景天的,我老婆就是這麼做的,結果也沒起到什麼作用!西藏是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只要不死,還是值得認真旅行一番的。





醒堂


班公湖。2018年,三個老人從四川出發,經甘肅青海到達南疆,開始了第四次西藏行。開車的兩位年紀都已70歲,我是乘車的65歲。這一趟我們規劃走219(新藏線)從新疆葉城進入阿里,去尼泊爾後經拉薩再去墨脫。最後從丙察察走雲南回四川。這是具有挑戰性的自駕遊路線,從葉城到阿里不僅僅是通過無人區,還要在五千米左右的海拔行駛約千公里。我們最擔心的是高反突然昏厥的狀況出現,隨時都準備好氧氣相伴。還好,高反只是頭疼和睡覺不好,班公湖的美是終身難忘。去墨脫,117公里走了約10個小時,終於到達墨脫縣城。丙察察是雲南到西藏剛剛通車的路,下雨就可能幾天無法通車。雖然路途不算遠,但是走起來還是驚心動魄。31天行程12000多公里,完成了人生的一大壯舉。今天回想起來,仍然激動不已。


野生魚


高反!

每個來過西藏的人都會遇到高原反應!

一、高原反應,西藏旅遊繞不過去的坎!

很多人嚮往去西藏旅遊,感受“世界屋脊、世界第三極”不一樣的天空、大地和人文!然而一提到青藏高原、高海拔,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能不能過高原反應這道坎!什麼高原安、紅景天成了入藏救命的必備神器,不管有用沒用,吃了或放在身邊才心安!而一些身體健康狀況欠佳或者上了年歲的朋友更是望而卻步,直接pass!毋庸置疑,排除經濟因素,西藏成為世界旅遊勝地中門檻較高的目的地之一!

二、高原反應,真有那麼邪乎嗎?

筆者今年6月份剛從西藏旅遊回來,談談自己真實的高原反應經歷!按照網友介紹的經驗,入藏前十天開始吃紅景天膠囊,不管有用沒用,先從心裡上來個保險和安慰!從貢嘎機場下飛機,第一感覺就是胸悶氣短,腳下踩棉花。經過兩個小時到酒店後,行動遲緩、說話費力、聲音變小,脈搏直接由80上升到100,7-8天后稍有回落,返回內地後正常(同伴前期正常後期稍高)!第一天沒有洗澡!在拉薩市內(海拔3700米左右),吃飯、運動多了會有明顯的胸悶氣短,休息半小時症狀消失;在林芝地區(海拔3000米左右)身體無異樣,感覺良好;整天在海拔4000米以上(納木錯)會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有頭痛現象;到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和山口,溫度低、風大,短距離攀爬需要大口呼吸和休息,半小時以上都會不同程度高原反應,尤其頭疼!下到低海拔4000米以內,大部分人會好轉!同時,整個旅行期間,個別人高原反應會有拉肚子、嘔吐等症狀,還會因氣候乾燥導致嘴唇起泡脫皮現象!


三、高原反應,怎麼降服這個惡魔?

到西藏旅遊,面對隨著海拔升高逐漸下降的含氧量,高原反應不可避免,只是個體不同出現的程度差異而已,而絕大多數人會逐漸適應!一是要提前做好預防。多看網友的經驗,多鍛鍊自己的身體,提高免疫力,紅景天可以提前吃,提高血液攜氧能力,也給自己一個安慰!二是要注意保暖和休息。西藏早晚溫差大、海拔高溫度下降快,加之陰晴不定,防雨防冷多準備衣物防止感冒;同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實際多注意休息,勞逸結合!一般身體不適時多休息或者休息一晚都會好轉!三是做好適應。在行程安排上可以火車入藏,逐漸適應;也可以先到海拔低的林芝地區遊覽,適應後到納木錯、珠穆朗瑪峰大本營等高海拔地區遊覽!四是遵醫囑。入藏前可以去醫院全面檢查身體,如果在藏區身體出現嚴重不適,及時吸氧或就醫!


高原反應沒有想象中可怕!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平安度過!到西藏旅遊,最美的風景往往在50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會讓我們體驗什麼是“身在地獄,眼在天堂!”我是心路一歷程,關注我,記錄生活中點滴,分享旅行中的快樂!


心路—歷程


終於把夢裡想到的,書裡看到的,歌裡聽到的東西變成了現實,西藏我來了,13天的車程,領略了川西高原的狀麗美景,翻越叢山峻嶺,克服高原反應,見證了色達佛學院的壯景,在稻城亞丁往返步行5小時登上了海拔4700米的牛奶海,體會到了在高原途步爬山的艱辛;318國道,翻越了海拔5130米的東達山,驚險的怒江72拐,途經素有"東方瑞士"美譽的林芝,雪山、綠樹、冰川、湖水、還有大片的油菜花,彷彿一下子進入了世外桃源; 在波密境內的米堆冰川,潔白如玉,在四周綠樹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秀美;羊卓雍措就像一條藍色的絲帶,把兩側本是光禿的山脈打扮的格外美麗,當地藏民用民歌讚賞羊卓雍措"天上的仙境,人間的羊卓"; 納木措,藏民心中的聖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從拉薩出發驅車往返12小時就是為了偷窺一眼它的美,遠處的念青唐古拉山脈一直伴著我們前行,一路茫茫荒山戈壁,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當翻越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藏民心中的聖湖納木措由遠而近漸漸浮現眼前,湖水藍的像大海,遠處是藍藍的天和高高屹立的雪山,湖面靜的讓人不忍心去打擾它,海鷗似乎也飛的不高,是不是也高反了呢?看到眼前的一切真想讓時間靜止,時光倒留,所有的高反都是值得的,不枉此行。

在拉薩,神盛的布達拉宮真真切切展現在眼前,它不像是一座巍峨聳立的宮殿,站在布達拉宮廣場遠處望去,更像是在欣賞恢宏大氣的國畫,給人不真實的感覺,恍若夢中一般。一直以來,心中有個夢想,感受一下拉薩,感受一下高原,感受中國最接近天空的地方,感受倉央嘉措口中"前世,我翻越十座大山,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子你相見"的詩意與堅持,看一下文成公主生活的地方和大昭寺永遠不斷的香火。一切的一切盡收眼底,小小的願望實現了。

路上有很多途步和騎車進蔵的人,還有那些為了自已的信仰一步一扣頭的信徒,電影《岡仁波齊》的畫面真真切切展現眼前,他們的眼裡是那樣的純潔,沒有一絲雜念,跟他們比自已突然變的那麼渺小,他們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西藏對內地人來說並不遙遠,現在的藏區生話環境已經改善了很多,藏民也很友善,高反並不可怕,在這裡你會天天看見藍藍的天,白白的雲和連綿不斷的山脈,氣候涼爽適應,當你真正站在海拔5000米的地面上,才能體會到天有多低,雲有多近,好像觸手可及,拉薩相對於內地城市唯一的區別就是四周高高的山脈和地勢較高,大昭寺和布達拉宮前那些朝拜的藏民,其實西藏處處是風景,而更多的風景在路上,一年四季景色不同,這一趟西藏行我愛上了西藏的山,西藏的水,更愛西藏的藍天和在西藏時自由愜意的自已!








藍天ddd


眼睛上天堂,身體下地獄,精神受折磨,靈魂歸故里——西藏。

這是去西藏的時候導遊說過的話。

眼睛上天堂:任何的鏡頭都無法完全表達西藏的美麗,以前我一直認為雪山、河流、牛羊、草原這些畫面的組合是人們對美麗景色的嚮往和形容,去過西藏才知道,甚至“風景如畫”這個形容詞也不能詮釋西藏的美。

身體下地獄:西藏海拔較高,身體會有高原反應,用下地獄這個形容,就是這麼個意思哈,但是確實是挺難受的。

精神受折磨:身體不舒服,精神肯定不好,西藏很大,景點之間的路程比較長,趕路辛苦,但是又有美景的吸引。

靈魂歸故里:西藏人民信奉藏傳佛教,到處可見虔誠的教民和僧人。曾經有個項目是去當地人家裡參觀,聽了他們的介紹,才覺得某些我所追求的東西真的很蒼白。

西藏地獄廣,交通不變,長久以來和外界的交流不多,所以保留和許多自然的風景和古老的習俗。特別是這些習俗與我們內地的的很不一樣,所以去西藏後覺得風景和藏民都很純粹,覺得西藏的天空才是真的天空,很深邃;藏民的信仰才是真正的信仰。

西藏非常值得一去,甚至是在有條件下此生必去的地方。











張攸琪


輪迴

為什麼用著兩個字呢?

西藏,世界上最接近天空的地方,天是如此地藍,大朵大朵的白雲,彷彿一伸手就能夠到。那裡有經幡飄搖的輪迴昭示;有雪域高原的純淨無暇;有紅白相間的神殿廟宇。這些年,多少人為了這方神聖的土地,魂牽夢縈、念念不忘,一路風塵而來。我和他們一樣,對這遙遠天邊的土地一無所知,一往情深。也正是因為陌生,才會心馳而神往。

來回七天的時間。七天的旅行,對於西藏的神奇、豐富和博大來說只是一聲輕微的嘆息,她絲毫不會在意。而對於我卻是一場探幽秘境的過程,是一場訪問內心的過程。這種生命和靈魂的體驗,對於一個人到底意味著什麼?是見聞,是激動,是震撼,是洗禮?或許都不是,這七天只是一個簡單的輪迴,從哪裡出發,又回到那裡。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處隱秘地,不為人知,無法言說。不知你有沒有遇見過一片現實中的土地,恰好符合你夢中所想?“此生一定要去次西藏,至少一次。”或許是許多人的夢想。西藏,是尋夢者最久遠的夢境;是離去者最終極的回憶……


魯人在皖


西藏地大物博,西藏不是隻有拉薩。

布達拉宮是西藏高原上的一顆明珠,是進藏必打卡的景點,到西藏,必去布達拉宮。布達拉宮歷經了千年的風雨洗禮,仍然能夠完整的保存到現在真的是一個奇蹟。這座偉大的宮殿,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這裡有數不清的房間;據說還有非常稀奇的寶藏。很多人都認為是不是因為這些未解之謎,才吸引著更多的人去探尋布達拉宮的秘密。

羊卓雍措

羊卓雍措位於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拉薩西南約70公里處,湖面海拔4441米。與納木措、瑪旁雍措並稱西藏三大聖湖,是喜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內陸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絕藏南。

巴松措

這是一個位於林芝境內的高峽深谷裡的湖泊巴松措,它最大的亮點就是氧氣含量較其它湖泊高,一般不會產生高原反應,而且它的湖水,湖面呈現出是非常好看的綠色,而且顏色深淺不一,隨時都在變化著,一會猶如翡翠之色,一會猶如嫩芽之色,真是讓人大飽眼福。湖面上有個湖心島,島上有一個寺廟,這個寺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寺廟附近還有一株桃和松的連理樹,春天時,桃花與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納木措

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是一個鹹水湖。在西藏人眼裡,它有著神聖崇高的地位;在遊客眼裡,它是西藏最具代表性的風景區之一。納木措的東南部是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側倚偎著和緩連綿的高原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納木措就像一面巨大寶鏡,鑲嵌在藏北的草原上。許多人對納木措的認知是集中在當雄扎西半島那一區域,其實,那只是納木措的一小部分而已,更加精髓的風景是在北岸的聖象天門,剛好在扎西半島的對角線,因路途相對遙遠,所以涉足的人並不多。

古格遺址

在西藏阿里境內的札達的土林之間,藏著一個謎一樣的古格王朝遺址。歷史上沒有一位史學家知道古格王朝滅亡的準確時間以及國王臣民們最後的去向,他們的去向不在任何一本傳記裡。若非親身來到古格遺址,很難想象幾百年前的一個王朝能落魄至此,沙土和古格的城堡都快連為一體,這裡每一塊殘壁,每一根褪色的立柱,都叫人不忍再想它多年後的景象。

岡仁波齊

由於岡仁波齊的名聲太過響亮,以至於很多人都誤認為它是岡底斯山脈的最高峰。其實岡底斯山脈真正的最高峰,是位於岡底斯山脈中段薩嘎到仲巴一帶的海拔7095米的冷布岡日峰。岡仁波齊海拔6656米,不僅在西藏眾多8000米以上的高山中排不上號,比起鄰近的7690多米的納木那尼峰,也是小巫見大巫,但它卻是多個宗教公認的神山。岡仁波齊峰經常是白雲繚繞,令人難以一睹真容,但在陽光照耀下又會閃爍出奇異的七彩光芒,分外耀眼奪目。

羅布林卡

羅布林卡是西藏人造園林中規模最大、風景最佳、古蹟最多的園林,建築特點是:高處築臺,低處挖池,任其自然,以取景為勝。羅布林卡內樹木茂密,在綠樹叢中,湖心宮、龍王亭、金色林卡等具藏式風格的建築隱約其間,幽曲動人。清新的空氣,安謐的環境,具有一種西藏園林特有的樸實自然的情趣。

雍布拉康

雍布拉康是西藏曆史上第一座宮殿,雍布拉康傳為西藏最早的建築,最初並非寺院,而是早期雅礱部落首領的宮殿。民間傳說雲:“宮殿莫早於雍布拉康、國王莫早於聶赤贊普、地方莫早於雅礱”,雍布拉康正是聶赤贊普在雅礱地方建造的宮殿。宮殿內的壁畫上生動地描繪了西藏的第一位國王,第一座建築,第一塊耕地的歷史故事。


中國移動天上西藏


那些只知道一味趕路的過客,你們可曾用心感受過西藏,她的文化,她的人們,那一切需要駐足安靜才能觸碰到靈魂,一個個裹著衝鋒衣,喘著粗氣盲目跟風的遊客們,你們真的來過西藏麼?數著日子的觀光客,你們就像一陣來自中原的沙塵暴,吵吵鬧鬧,排隊觀光,爭相打卡,標標定位,當你回到家中開始盤算著接下來去打卡日本呢還是潛水曬身材的時候,靜下心想想,你真的來過西藏麼?











少兒痴呆症早期


雲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