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季,古典意趣,水墨涵香


漳州紀事 | 這個春季,古典意趣,水墨涵香


給大家送新春祝福啦。


這個寒假,對於芒果老師而言,奔波,卻陶然。十天的寒假蓄力班,在號角聲中,帷幕悄然。寒假班上課時的這臘月天氣,時有寒風在南昌路浩蕩,行人穿梭,如深海潛行,瑟瑟的弓著背脊,一會兒就在街頭消匿了。儼然可以說,熙熙攘攘,倏然而去。當我還在感嘆著班上孩童的歡騰和活力,春節忽忽然而至了。這歡鬧的課堂,算是提前給春節預熱吧。

離開漳州,前往漳浦。這熱鬧的年,就仿若沿街叫賣烤紅薯的老翁,那麼和顏悅色,聲音裡都是紅薯的甜香。閩南的冬季,樹形不凋,色澤潤暖,不同於芒果老師的位於冀中農村的家鄉,這裡的輕裘和暖,步履自如,讓人少了一些笨重。在宗祠文化盛行,傳統習俗氣氛濃郁的漳州,這春節別有一番情致。諸如,拜年是不用提伴手禮的,拜年是不用磕頭的,拜年是不喝白酒的,這是太明顯的不同。相同的是,這新年裡,在宗族的親人紛紛從外地趕來相聚的時刻,充滿歡笑,漾滿祥和。推杯換盞,觥籌交錯,這樣的時光,煞是歡樂。

然後,是趕往河北。在惺忪中,爬將起來,拖家帶口,踏上回鄉之路。一到石家莊,那侵入身體的寒冷,彷彿凍了麻筋兒,春寒倒倉,氣息的冷寂峻冽,讓人無從躲藏。那冷,才叫冷吧。冬眠了那麼久的關於冷的記憶,被激活了。於是,在那漫天的冷氣中,有些哆嗦。等到坐進小車後,是不冷的。那開得很足的暖氣,讓人昏懨。春節時候的天氣挺好,沒有什麼霧霾,經過這幾年的治理,環境好了很多。只是昏昏欲睡的太陽,並不十分神氣,即使在下午兩三點。

臨來漳州的前兩天,石家莊的天色變得烏青,然後是淅淅瀝瀝的雪霰,繼而轉大,俄而有了絨翼,就這麼兩三天的雪,下得到處潔白,田野有了厚實的棉被,樹上有了絨花,房屋有了擎天蓋,道路有了圍脖,那麼一大片一大片毫無顧忌地潔白,讓整個鄉野美成最暖的記憶。

當然,這樣的雪,適合詩詞。什麼“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江涵雁影梅花瘦,四無塵、雪飛雲起,夜窗如晝。”思緒紛起,一番詩情暖寒春。讀幾本詩詞,看幾頁書籍,堆個雪人,打場雪仗,這生活美翻了。春節前,家裡有好幾幅春聯,問劉老師需不需要,劉老師說不用,自己回家寫就行,以前也都是自己寫。想想這揮毫潑墨的場景,也頗多樂趣,不是為了省幾枚錢,這沉浸在書寫裡的情致,也讓人羨慕了。

新春來了,料峭陡寒,假期結束的今天,我們也帶著一身暖意,奔赴工作,奔赴淺夏,奔赴明媚的耕田。過不了多久,就是瑩瑩春風,颯颯暖意。這時候,很適合讀書。一年之計在於春。想想“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的意境,也是頗有風骨。

農曆豬年,我們經過了一個春節的蟄存,終於正式開班收學。我們一起念著王貞白先生的詩:“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開始春季的學習吧。在古典意趣,水墨涵香裡,我們定然能獲得充滿意趣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