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疫情,網上教學如火如荼,網上教學的好處和壞處是什麼?該不該叫停?

上山畝教育


首先我來表達一下我的觀點:疫情期間,孩子在家用手機上課是合理的,此舉雖然有點無奈,但在當下整體大環境之下,這是最好的選擇。

事實上,不管是小學生、中學生還是大學生,在疫情未解除之前,只能通過線上進行學習。

此前教育部也曾發佈準備推行雲課堂,一些有很大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也都在履行自己的義務。

但課表從早排到晚顯然是不合適的,也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比較大的損害

1.疫情期間,停課是必然趨勢,也是必然選擇。

前幾日,有一些人並不主張線上教學,並且建議縮短寒暑假時間來彌補疫情期間的課程。

只不過很顯然不能這樣做,單是暑假天氣因素帶來的中暑問題都無法完美解決,帶來的一系列蝴蝶效應也會讓人無從下手,比如高考問題。

同時現在的情況是:孩子閒在家裡也無所事事,如果長時間不進行學習,也會對孩子的學業造成影響。

因此,最好選擇是開啟線上教學。

2.線上教學效果也並沒有那麼不好,相反有助於推動各個地區的孩子都能夠享受到優質的教學資源。

最早的線上教學模式應該是雙師課堂。

雙師課堂出現的初衷就是將城市優質的教學資源輸送到資源匱乏的農村去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還有很多地方的孩子因為師資等種種問題享受不到優質的教學資源,他們求賢若渴,卻黔驢技窮。

推動線上教育恰能夠緩解這一問題,儘管缺少面對面交流的特殊情境,但在疫情這種大環境下,好處遠遠大於弊端。

3.儘管是線上教學,課程也應當進行合理安排,安排不當,孩子、老師和家長三方都會苦不堪言。

在傳統的線下教學中,一節課大概是45分鐘左右,一上午也就是4節課,一天課程最多也不應超過10節。

這是比較合理的

但在線上教學的環境下,由於孩子是對著屏幕學習,所以要考慮孩子的視力問題、坐姿問題和消化所學知識的問題。

總不能說疫情結束了,因為在家學習,孩子近視了,背累彎了,學的都忘了,那不是得不償失了嗎?

我看法是安排比傳統線下課程少一點的課時數量和知識點數量,增加課後練習量。

爭取在疫情期間,不影響大中小學的學業!

但在線上教學的環境下,由於孩子是對著屏幕學習,所以要考慮孩子的視力問題、坐姿問題和消化所學知識的問題。

總不能說疫情結束了,因為在家學習,孩子近視了,背累彎了,學的都忘了,那不是得不償失了嗎?

我的看法是安排比傳統線下課程少一點的課時數量和知識點數量,增加課後練習量。

爭取在疫情期間,不影響大中小學的學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