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元宵节)


本文审稿:邵林,古代民俗文学科普作者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灯节。


元夕(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过了今天,这个年就真的过去了……


元宵节自古就有燃灯的习俗,正月十五上元日这一天,人们点燃一盏灯,驱散冬天的严寒,也带来新一年的温暖和希望。


元夕(元宵节)


又一个庚子年,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新春伊始,我们迎来了鼠年的元宵节。在上元佳节之际,让我们一起为武汉祈福,为湖北祈福,为中国祈福,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元夕(元宵节)


元宵节来历


_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史记·乐书》:“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


元夕(元宵节)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因此元宵节和中秋节一样适逢满月,被称为上元佳节,也有着古人花好月圆的美好寓意。值此上元佳节,愿春风早日吹散新冠肺炎的阴霾,我们一齐举头望过了圆月,再同去江汉欣赏春暖花开。


元夕(元宵节)


_


元宵节习俗


_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


元夕(元宵节)


闹花灯


闹花灯是元宵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在正月十五晚上,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


元夕(元宵节)


猜灯谜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元夕(元宵节)


耍龙灯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元夕(元宵节)


舞狮子


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元夕(元宵节)


划旱船


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

_


元宵节诗词


_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

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时天上著词声。


元夕(元宵节)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元夕(元宵节)


生查子·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

明·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

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

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

如何消得此良辰。

_


这个春天

与往年有些不同

新冠肺炎的突然肆虐

使得我们不再

三五成群上门拜年

最多转发的祝福

也不再是

新春快乐

阖家幸福

而是

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

元夕(元宵节)


虽然我们都闷在家

经历了史上最宅春节

但为了闷死新冠病毒

每一个宅家的人

都是战士

同时我们不能忘记

那些恪尽职守

迎难而上的

最美逆行者


元夕(元宵节)


我们或许不知道

你是谁

但我们知道你

为了谁

在元夕的彩灯下

我们虔诚许愿

我们唯愿你

平安顺遂

一扫病魔

凯旋而归


在下一个春天

互道一声春安

去千年江城的

黄鹤楼上一起

吟唱千古丽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元夕(元宵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