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聊拍《邪不压正》首先得自己高兴


姜文聊拍《邪不压正》首先得自己高兴


1


上一次爽到的是《让子弹飞》。


那颗子弹,搭载热血与正义,还夹杂着乱飞的荷尔蒙,在姜文的黑色幽默中肆意泛滥,将一切撞得支离破碎,爽!


《邪不压正》换了一种体位——惊叹姜文五十多了还能解锁这么高难度的姿势。好,既然电影叫《邪不压正》,那我就说“邪不压正”。


先撸一遍故事发生的背景和时间线,搞清楚基本的情况我们再来看“邪不压正”。


1911年10月8日,武昌起义,全面革命战争正式爆发。同年12月底,孙中山回国,正式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1月,孙中山就任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


注意,这一年冬天,李天然的师父正式的将女儿许配给李天然,也在这个晚上大师兄朱潜龙勾结日本特务根本一郎杀害了师父全家,李天然拼死逃过一劫,遇到姜文饰演的蓝青峰和美国医生亨德勒,得以去美国学习深造。


这一年,李天然13岁。


姜文聊拍《邪不压正》首先得自己高兴

2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邪不压正”,这里细数7个邪不压正的表达。


第一,朱潜龙在护城河边执法行刑,跟手下人说,日本人放了,高丽人带回去揍一顿。然后自己拔枪利落地枪毙了刑犯,在围观众人的掌声中喊了一句:邪不压正。


这是典型的黑色幽默。北平当时的局势决定了日本人的地位,即便犯法也是动不得的,韩国人没什么权威,逮住暴揍一顿,这里应该是姜文要表达的一个暗梗。这句从朱潜龙嘴里喊出的“邪不压正”可以说相当讽刺。


第二,老亨很牛逼,骑驴挡在日本人的坦克面前毫无惧色,不慌不忙地拿出美国护照,全然不把日本人放在眼中,手势和姿势以及眼势都在说:邪不压正。


尽管日本人的势力已经很强,但是在北美和欧洲战场上的失利,导致日本人还是很忌惮美国人。老亨的资本来源于祖国的强大,一本护照就可以挡住日本人的坦克,这里的“正”更多的是国际上的话语权,日本人是压不了的。


第二,在比利时餐厅里,朱潜龙抽唐凤仪的耳光,餐厅老板出来“维护正义”告知朱潜龙我们这里不欢迎打女人的男人。最后逼得唐凤仪不得不反抽朱潜龙耳光才化解了危机。


一个老外在中国的地盘开餐厅,然后处理纠纷的时候以主人翁姿态表达“邪不压正”的态度,责令客人离开,甚至要报警。而在饭局当场的,有北平警察局局长、美国医生、前朝武人,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居然轮到了外国人来叫嚣“邪不压正”!


第三,老亨护子心切,希望蓝青峰不要把李天然当做棋子,在争执当中蓝青峰突然出手将老亨扔下城墙摔死。为革命他曾经牺牲了两个儿子,现如今还是为了革命,筹划15年之久的大局岂会因为个人利益就会放弃?


这里的“邪不压正”充满了疑惑和一种“我也不知道这样到底对不对”的问句。


第四,李天然烧了日本人的鸦片仓库,大火弥漫北平城。这件他早就想做的事儿在关巧红的逼迫下竟然一蹴而就,关巧红看着满天的浓烟和大火,喜极而泣,邪不压正!


第五,北平交际花唐凤仪,一生希望得以安全的方式过富贵的生活,在押注朱潜龙身上无望之后,却从李天然身上看到了热血和自己的归宿。最后在日本人欢呼进城的时候,毅然决然地从城楼一跃而下,顺便还砸死了一个耀武扬威的日本兵,邪不压正!


第六,李天然最后手刃仇人为师父全家报了大仇,最后朱潜龙临死狡辩,李天然机智提问,朱潜龙露出破绽,李天然开枪爆头正好补齐了“然”字的一点,邪不压正!


姜文聊拍《邪不压正》首先得自己高兴

3


细撸一遍,首先,蓝青峰是谁?


蓝青峰可能是第一批参加辛亥革命的关键人物,也是最早发起革命的灵魂人物。


有三点可以证明:


第一,他在北平有古董级的四合院宅子,一共有12套,那个年代有这家底的人不是皇亲国戚就是军阀财主,但他都不是,那还能是什么身份?


第二,他可以从溥仪手里拿过朱元璋画像,身份极为特殊,说明当初进皇宫犹入无人之境,也必然是第一批打进皇宫的革命党人,居功至伟。


第三,他在抗战前夕藏匿过当时手握重兵、官衔最高的张自忠将军。张自忠也是后来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说明俩人关系匪浅。


也就是说,蓝青峰是亲自葬送了清政府,又见证了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还见证了民国从刚刚建立就进入了南北割据、军阀混战时期。而这十几年时间的变化,让蓝青峰从当初特别坚定的革命党人,陷入了后来国家一盘散沙时期的自我质疑。


事实上袁世凯篡权搞过称帝的闹剧之后,军阀混战不断,南北甚至要自立政府,最早的革命党人流失殆尽,各地军阀有英美法等不同列强的支持,中国进入了近代史中最乱的抢地盘时期。而蓝青峰作为辛亥的元老一直为革命积极活动,他以北平为基点,活跃在日本人和汉奸中间,积极寻找革命的机会,只不过他现在内心的笃定开始变得特别煎熬,他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方向,甚至不知道革命这件事到底要怎么做?


那么问题来了,李天然又是谁?为什么他会选李天然。


姜文聊拍《邪不压正》首先得自己高兴


4


蓝青峰后来跟李天然坦白,选择你,是因为15年前看到你眼中的怒。


怒就是潮流,怒就是思想,怒就是火种,只要加以引导和点燃就能引起一片火海般的运动。所以蓝青峰拿出了自己的陈年老酒,说这酒有一百多年了,从爷爷到父亲一直传到了自己这,现在交给了李天然,交代他,以后传给自己的后代。


这是革命事业星火相传的意思,也体现了蓝青峰的悲观主义色彩,他并不觉得自己有生之年能找到方向和答案,或者能看到理想的太平盛世。所以这份到底对不对的理念他传给李天然,让他自己去找答案。


有人好奇为什么姜文这么喜欢拍北平的屋顶,以至于电影中有大量的屋顶跑酷的镜头。仔细看下来不难发现,李天然的步伐和张力在北平的屋顶来去自如,青年的不羁和自由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同样也体现了李天然没有方向,不知道要怎么做,即便知道身负血海深仇,依然在屋顶中徘徊和迷失自我。


蓝青峰觉得,坏了!李天然虽然已经学成归来,一身功夫,虽然已经28岁,但是他到底身处这样的环境还是没有“成人”,这一点其实蓝青峰早就想到了,所以这步棋他15年前就开始下了,为李天然的成人计划做了周密的安排。


姜文聊拍《邪不压正》首先得自己高兴

5


第一个关键人物,李天然的美国爸爸亨德勒。


李天然师父被灭门,成长环境中被恐惧和自卑占据,他如果再需要站起来就一定得有爱,最好的救命药就是父爱,所以他需要一个爸爸。亨德勒的确是一个好爸爸,对李天然呵护备至,当做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对待,即便知道李天然是“革命”中的一环。


在李天然回北平之后,亨德勒几乎使出了浑身解数来保护李天然,又尽力的游说他回美国重新开始生活。在美国人心中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并不觉得复仇这件事比自己的生活和前途未来更重要。仇恨应该被淡忘,不应该成为思想累赘和生活负担。


事情的发展让蓝青峰觉得李天然要成人,就必须有人得牺牲,他要经历大喜大悲才行,他一定要走出15年前亲眼目睹师父被灭门的惨剧,一定要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感。


所以亨德勒试图说服蓝青峰,不要在让李天然身处险境的时候,蓝青峰猝不及防地将亨德勒从城墙丢下去,摔死了。当时我略感震惊: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蓝青峰这个角色人设似乎成了一个谜语,并且看下去之后发现这人始终蒙着一层雾,看不透。


这大概是姜文自己的“真实”表达了。他就是希望蓝青峰这个人物有亦正亦邪的韵味,就要让一个持续自我否定,被时代推动着走的人,做出的每个决定都无比的纠结,所以在最后一幕的时候,车里戴墨镜的蓝青峰似哭似笑地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到现在为止,蓝青峰其实很清楚这么做有可能会玩砸了。


一个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一个不清楚即将要面对什么。


姜文聊拍《邪不压正》首先得自己高兴

6


第二个关键人物,北平第一裁缝关巧红。


关巧红跟蓝青峰是什么关系?那是一种革命同志之间不用多说的默契,俩人没有照过面,也没有说过一句话,但是每次行动都能无缝对接,这说明关巧红是蓝青峰计划中的一环。


在帮助李天然“成人”这件事中,除了需要一个父亲之外,还需要一个爱人。这个爱人可能比导师更有用,所以巧红不是来谈恋爱的,她需要帮助李天然主动承担一些责任意识,需要帮助他建立起自信和果敢。这种勇气一样的形态,教育给不了,只能付出爱。


巧红也有仇恨,她有两任丈夫,每次说到报仇都说再等一等,或者说现在的生活也挺不错的。但是该报的仇一定要报,所以她等得起,总有一天会发现她的仇人。这话在刺激李天然,让他对自己的仇恨要付出行动,不要总是停留在思考阶段。


第三个关键人物,北平交际花,唐凤仪。


唐凤仪是姜文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女性元素,代表奔放的荷尔蒙元素。她也是李天然成人的必要一环,男人离不开女人,女人不能没有男人,这几乎是姜文电影的标配。所以妖媚多姿的唐凤仪和肌肉发达的李天然,即便没有飞沙走石的啪啪啪,充满刺激性荷尔蒙的画面已经说明了一切。


不管两人之间是否存在情欲,镜头语言表达了唐凤仪明确了内心,李天然得到了答案。


唐凤仪更多的是承接一种工具化的使命,帮助李天然成为真正的男人,只有真的男人才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使命。她完成了这个使命,自己也在混混沌沌中得到解脱,在日本人进城之后毅然决然地跳楼终结自己的生命,骨子里的刚烈可见一斑。


姜文聊拍《邪不压正》首先得自己高兴

7


第三个关键人物,大师兄朱潜龙。


朱潜龙只是汉奸吗?不是。他是想借助汉奸的身份获取更多的权利,他已经不甘心做北平警察局长,他也一定知道战争一触即发,只能顺应更大更可靠的势力才能得以周全。这个想法最起码在15年前就想通了,所以他杀师父一家,获取了日本人的支持。


这个标准的汉奸人设直接造成了李天然复仇的动力,甚至是因为他养成了李天然的狠毒与果敢。


如果说李天然的“成人礼”是蓝青峰布局的,那么设计者就是亨德勒,引导人就是关巧红,资深陪练是唐凤仪,而完成闭环的关键人物却是他的仇人朱潜龙。因为朱潜龙在北平位高权重,因为他欺骗百姓还本办法得到大批人的支持,这些都是点燃李天然的愤怒,杀了朱潜龙和根本一郎就是成人礼最后的仪式。


为了这个仪式感,蓝青峰前前后后整整谋划了15年,即便最后他开车送李天然去北海的时候,心中依然存疑不知道此行的结果如何,不清楚自己的决定到底对不对。


在《圆桌派》节目中,窦文涛问姜文:你不想把观众哄高兴了吗?姜文的回答很干脆,我想啊,但是首先我自己得高兴了,我自己都不高兴,观众能高兴吗?窦文涛说,但是会有人觉得看不懂。姜文说,永远会有人看不懂的,他们兴许以后会懂。


这可以说是讲究、坚持、真实,甚至是固执,但也是“邪不压正”。


这样的人以及这样的电影,看到了,就爽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