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兄弟連》(英語:Band of Brothers)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兄弟連》(英語:Band of Brothers)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兄弟連》(英語:Band of Brothers)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兄弟連》(英語:Band of Brothers)

前言: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軍旅情,兄弟情一直是很珍貴的人類情感。推薦一部經典的美劇,這部劇是斯皮爾伯格在《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拍攝的,再現了二戰的殘酷性。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兄弟連》(英語:Band of Brothers)是改編自真實人物在二戰中作戰經歷的美國電視連續劇,於2001年在家庭票房首播。本片由著名導演斯蒂芬·斯皮爾伯格和著名演員湯姆·漢克斯聯合執行製片,以及大衛·弗蘭克爾和湯姆·漢克斯等聯合多人導演,劇本改編自二戰史專家史蒂芬·E·埃米納姆布魯斯的同名著作,演員陣容強大,製作花費高達一億兩千萬美元。該劇在美國曾紅極一時,2002年成為美國金球獎和艾美獎的得獎作品。根據製作組的透露,單是拍攝1944年6月6日(D日)的戲份就動用超過5,000發子彈,另包括多種二戰時的坦克及裝甲車。劇中大部份主角人物都真有其人,而他們遭遇的事件也都真有其事。全劇主要談論二戰時期,美軍101空降師506團第二營E連士兵的故事;因為戰爭讓他們有共同的經歷及互相扶持,有著像親兄弟般的結合,並講述他們在戰爭時的生離死別。

拍攝背景:

2002年12月11日,“二戰”時的一位美國老兵萊斯特·哈什伊悄然辭世——他曾是美國101空軍部隊506團“英雄連”——E連裡最年輕的士兵。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兄弟連》(英語:Band of Brothers)

直到離開人世的那一刻,萊斯特都不曾忘懷作為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先鋒中的一員的難忘經歷,還有和E連的戰友並肩作戰用血淚凝結的珍貴回憶。在諾曼底登陸戰中,由於飛機受到襲擊,幾乎所有的傘兵都未能在預定地點著陸。隸屬於美軍101空降部隊506團“E連”的戰士們一邊尋找隊伍,一邊和敵人交鋒,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戰鬥,屢建奇功,直到他們攻克了希特勒的最後一座堡壘——位於貝希特斯加登的大本營。在戰鬥結束時,E連的陣亡人數是該連編制人數的1.5倍。在荷蘭,萊斯特第一個把關於E連的一切告訴了一個叫做斯蒂芬·安布洛斯的老人,於是有了一本叫做《兄弟連》的書。1998年,在高清電影《拯救大兵瑞恩》宣傳期間,一個參加過“二戰”的老兵親手向湯姆·漢克斯贈送了這本小說。讀完之後,深受感動的湯姆·漢克斯又把書轉贈給了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兩人一拍即合,遂決定將其拍成電視劇集。而這兩位曾在《拯救大兵瑞恩》合作過的影壇大腕兒此次都退居幕後,只擔任該影集的監製。

Stephen Ambrose,《Band of Brothers》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的二戰史專家。他在書中即說到,寫這部書就是想要從細節反映戰爭的大局。極其忠實於原著的改編,使得《Band of Brothers》在整體風格上最大程度地符合了歷史原貌。而這些都歸功於Ambrose對101空降師506團E連士兵們長期的採訪。  

《Band of Brothers》明顯區別於《Saving Private Ryan》等其他二戰影片的一點就是對德國和德國軍隊的態度。借片中“Professor”David Webster之口,向觀眾傳達著“德國是一個值得尊敬的敵人,我們只不過恰好站在了敵對雙方”這樣的新歷史觀——同時我們看到了2004年德國領導人也被邀請參加諾曼底登陸60週年紀念活動。所以這是美國等國重新審視二戰歷史的一個表現——誰說人家的電影不反映意識形態?只是手段比較高明罷了。

自從1998年湯姆·漢克斯與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合作《拯救大兵瑞恩》之後,兩人便構思了這部以第二次大戰為內容的電視影集,去年在英國經過八個月密集的拍攝,其中動用了五百個有臺詞的演員、一萬個臨時演員,由八個導演共同完成,號稱美國電視史上耗資最龐大的一個電視影集。湯姆·漢克斯與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為該劇監製,其中湯姆·漢克斯執導了第五集,在第八集中他兒子科林·漢克斯成功的塑造了瓊斯少尉一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