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社會”嗎?

“社會”這個詞在字典中的解釋是:由人與環境形成的關係總和。很抽象對不對?人們口中的“社會”,要麼是類似“社會人”這種略帶有江湖氣的描述;要麼是和家庭區別開來的概念,例如“走入社會”;要麼是政治話語中常見的詞彙,經常與政治、經濟、文化等並列出現。這樣一個常見的詞彙,很少有人深究其中的內涵。

熊培雲的《重新發現社會》一書把我們拉進一種政治哲學的探討,幫我們釐清國家、社會和家庭、個人的關係,進而說明“社會”在其中的巨大作用。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社會”嗎?

(1)

在政治哲學中,社會作為研究對象源自現代西方文明的崛起,是一種與國家、個人並行的概念。廣義的社會包括除了政治以外的所有領域,狹義的社會還要去除市場,專指各類自治組織、社會團隊和公共事業。

在中國談社會,特別容易荒腔走板、不知所云。因為中國歷史一直有大一統的傳統,國家權力集中在皇帝一個人手中。政治、社會、經濟都是一體的。即便在春秋那樣的封建時代,傳統、習俗這些本應該是社會範疇的內容,也是由國王掌控的。孔子就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或許有人會問,“鄉紳”階層難道不是古代中國“社會力量”的代表嗎?正所謂“皇權不下縣”,國家並沒有覆蓋到一切領域呀?這種觀點的問題在於:首先,皇權不是不想“下縣”,而是在古代的技術和制度條件約束下管理成本過高,“不得不”讓渡權力,但只要有機會,皇權就會把控制觸角深入到更基層領域;其二,這部分讓渡出來的權力的確被“鄉紳”或大家族享有,但這個階層並不與皇權博弈,而是與其管轄的家庭和個人爭奪利益,無法形成與政治平行的二元結構。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社會”嗎?

(2)

《重新發現社會》由多篇文章組成,作者通篇其實就想表達一個主題:中國也需要西方那樣的一個由公民組成的“社會”,作為國家與個人之間的緩衝地帶。社會存在的意義在於制衡權力,保護個人。在中國走向現代的過程中,社會是一種積極的力量,需要被鼓勵和扶持。只有社會成長起來,個人與國家才能形成更加和諧的互動關係。

其實這種源自“社會契約論”和個人主義的觀點並不新鮮,是西方啟蒙運動最基本的政治主張,也是現代西方文明的支柱。其代表人物霍布斯強調,各種組織得以成立,都是個人同意的產物,國家也不例外。因此,國家的存在本身是為了個人的發展。即便沒有國家,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也會形成一種社會關係,只不過這種關係不具備強制力,具有不穩定的特點。

但在現實中,國家只要誕生就有了自己的利益,就會傾向於壓制個人,入侵個人空間,個人變成了為國家的存在而服務的手段,這就產生了異化。因此要尋找一個力量制衡權力,這就是社會的來源。

社會的歷史其實遠比國家長久。社會的價值在於用公序良俗來維繫秩序,這種從心底裡自發的秩序遠比國家機器的強制來得堅固和持久。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社會”嗎?

(3)

但中國古代從來沒有個人的概念,個人是依附於家庭或家族的。而且家庭也和國家沒有過多的關聯,家庭和個人似乎就是為了給國家繳納各種稅賦存在的。因此當晚清時八國聯軍進北京,還有老百姓在前面帶路。對於那時的普通人來說,誰來統治都差不多,就是繳租稅嘛。

隨著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經濟上已經擁有無可辯駁的全球實力。但在社會領域,我們還處於比較初級的現代化階段。政府曾經包辦一切,現在雖然提倡市場配置資源、個人風險自負,但只要一發生重大的社會事件,政府基本都是兜底的角色。P2P爆雷、紅十字會亂象、小產權房……如果沒有政府出面,很多事件都會是死結,有的時候,地方政府出面都不可以,還得中央出面才行。這非常影響政府信用和社會穩定。

2010至2011年,比利時曾創造了541天“無政府”的紀錄,社會依然運行良好。這其中的秘密,其實就是靠社會自發運行的力量。

作者主張在中國建立公民社會。“一個國家是否強大,關鍵不在於國家,而在於社會,在於民間力量的養成。”熊培雲認為,公民社會的治理成本最低,“政府不能成為經濟活動中的普通競爭者,也不能隨意進入公民的私人領域”。

《重新發現社會》這本書的意義在於,通過社會這個中介,減輕政府對個人的壓制,體現個體在歷史中的創造,尊重每個人的思想尊嚴與人生價值。

你真的知道什麼是“社會”嗎?

(4)

筆者對於作者的很多觀點都非常認同。不過這本書同樣具有其他類似政治評論集的通病——只提出問題和結論,沒有給出具體的實現路徑。當然,能夠提出並思考這個問題本身就已經來之不易,畢竟路是靠大家一起走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