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從17歲入宮,22歲升為貴妃,她到底用了什麼技倆,竟能在短短5年內連升三級?

福垊


慈禧剛剛進宮,為何能在短短几年就連升三級,從貴人直升貴妃,她到底有何伎倆讓咸豐皇帝這樣寵幸她呢?

史書《玉牒》中記載:蘭貴人那拉氏,道員惠徵之女。咸豐四年甲寅二月封懿嬪。六年丙辰三月封懿妃,七年丁已正月封懿貴妃。

慈禧,即葉赫那拉氏,是道員惠徵之女,家人喜歡稱她為蘭兒,外人都喜歡叫她蘭姑娘,她出生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咸豐元年,她年方十七歲,於是入選進宮,被封為蘭貴人,之後幾年內,連升三級,成為懿貴妃,這實屬厲害,那她倒是怎麼做到的呢?

  • 慈禧美貌過人

很多人都看慈禧的照片,但都是她晚年照片,年輕時候的慈禧也是一個大美人。

裕德齡公主寫的書籍《我在慈禧身邊的兩年》裡面記錄說:“太后當伊在妙齡時,真是一位風姿綽約、明媚鮮明的少女,這是宮中人所時常稱道的;就是伊在漸漸給年華所排擠,入於老境之後,也還依舊保留著好幾分動人的姿色咧!”

喻大華咸豐皇帝》記錄著慈禧年輕的形象:“慈禧的眉毛、眼睛、鼻子都很好看,濃眉毛、大眼睛、高鼻樑,嘴巴卻並非櫻桃小口,而是一張不小的大嘴,臉型屬於“國”字臉。”這裡所說的“國”字臉並非是人們口中的大方“國”字臉。

而且還有人們通過現代高科技還原慈禧太后的面貌,可以聯想出慈禧年輕時肯定是一位大美人,正是因為長相好,才能夠通過選秀面試第一關,再加之慈禧乃是咸豐皇帝親自挑選的,可見咸豐也對其面貌認可。

  • 慈禧多才多藝

慈禧文化水平很高,十五六五經成誦,精通滿漢文,並且曾讀過二十四史,根據記載慈禧還能草書,還能畫蘭竹,她的字雖然不太好看,時常還有錯別字,但是在當時很多滿族女子不通文墨、一字不識,慈禧已經算是非常好的了,咸豐帝都曾經誇其為“女秀才”。

慈禧會唱歌,這一點曾今有個小故事,傳說慈禧曾經賄賂一個小太監,讓他特意製造咸豐帝與慈禧邂逅的機會,而在咸豐帝來之前,慈禧就開始吟唱起來,歌聲很是動聽,咸豐帝不禁駐足,並前往觀看何人吟唱,於是才發現蘭貴人如此多才多藝。

  • 慈禧母憑子貴,處理政務

咸豐五年,咸豐皇帝已經是一位在位五年的皇帝了,好不容易懷孕的“麗貴人”只是產下一女嬰,咸豐皇帝還在為無一子嗣上愁,但不久之後,後宮在傳來好消息,那就是懿嬪(慈禧)懷有身孕了,於是咸豐帝親自帶太醫去為懿嬪診脈,確定為喜脈,這下把咸豐皇帝高興壞了。

咸豐六年的三月,懿嬪成功生下一皇子,這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太監立刻彙報咸豐皇帝,喜訊在皇宮內迅速傳開,人們紛紛為咸豐皇帝道喜,咸豐皇帝當天便命令太監傳口諭:“懿嬪著封為懿妃。”那拉氏的地位也就立馬得到了提高。

生下皇子之後的慈禧,更是得到了咸豐皇帝的寵愛,咸豐皇帝知道自己身體並不好,百年之後,大阿哥肯定會繼承皇位,但是皇子還小,擔子肯定會落到生母慈禧的身上,於是咸豐帝不顧祖制家法,讓慈禧批閱奏章,天生聰慧的慈禧很快便學會了典章制度,熟練的處理各種政務,成為咸豐帝的得力內助,在咸豐七年,慈禧被晉封為懿貴妃,成為了後宮中的女二號,地位僅次於皇后。

短短几年的時間,慈禧太后從一個剛剛進宮的貴人,榮升為貴妃,正是因為得到了咸豐皇帝的寵愛,才提供給慈禧發揮自己野心的機會。


歷史文武君


這個女人17歲入宮,19歲爬上龍床,22歲封為貴妃,她的一生註定是不平凡的一生,也是悲慘的一生。

首先我們來看看慈禧晉級之路


咸豐二年,咸豐帝為充後宮,廣選秀女。

按規矩,參加選秀的必須是滿蒙漢八旗官員的女兒,年紀在13至17歲。

17歲的慈禧是滿洲鑲藍旗人,父親惠徵雖是八品官員,但依據選秀的條件,她是符合的。

咸豐二年二月十一日(1852年2月,十七歲),葉赫那拉氏被選秀入宮,賜號蘭貴人。

咸豐四年二月二日(1854年,十九歲),晉封懿嬪。

咸豐六年(1856年)三月,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晉封懿妃。

咸豐七年正月初(1857年,二十二歲),晉封懿貴妃。

按清王朝後宮級別(皇后、皇貴妃、貴妃、妃、嬪、貴人、常在、答應)來看,慈禧的位份並不高。

此時的慈禧處境和條件並不是很好,然而她在入宮短短五年時間,卻從貴人一升再升,最終被封為懿貴妃。

那麼,在清王朝等級森嚴的後宮中,慈禧是如何在短短5年間完美3連跳的呢?

第一技能:慈禧漂亮


年輕時的慈禧長得漂亮是公認的,因為慈禧是通過選秀女的方式進宮的,如果不漂亮是不會在海選中脫穎而出的。

而且慈禧身邊的裕德齡寫的書籍《我在慈禧身邊的兩年》記錄的很詳實。

“太后當伊在妙齡時,真是一位風姿綽約、明媚鮮明的少女,這是宮中人所時常稱道的;就是伊在漸漸給年華所排擠,入於老境之後,也還依舊保留著好幾分動人的姿色咧!”

老年後,慈禧竟然還有幾分動人的姿色。

第二技能:會唱歌唱戲


慈禧從小就有一副好嗓子,很會唱歌唱戲。她唱起曲來,聲音圓潤,曲子異常甜美動聽。慈禧從安德海口中得知咸豐皇帝很愛聽戲,特別喜好聽崑曲,她很快就把咸豐愛聽的曲子學會了,經常陪伴在咸豐身邊給他唱曲子。

可見慈禧很聰慧又有一定的才華。不到兩年時間,她就被咸豐晉封為懿嬪。

第三技能:生了兒子

咸豐6年3月23日,儲秀宮中傳來一聲男嬰的啼哭,咸豐盼望已久的喜訊終於傳來了,後繼有人了。咸豐欣喜萬分,當即下旨封懿嬪為懿妃。

咸豐兄弟9個,但他的皇室後繼無人可是大事,此時,生皇子就顯得非常重要,誰誕下皇子,誰的地位將得到極大的攀升,而慈禧就佔據了這個先機。

咸豐有兒子了,這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雖然此時南方烽火連天,但是宮中卻熱熱鬧鬧的慶祝,慈禧滿足了咸豐盼子心切的願望,自然如魚得水,母以子貴,

第二年在皇子滿週歲時又晉升為懿貴妃。


此時的慈禧23歲,進宮6年,實現了4連跳,當時的慈禧可以說是人生的贏家了。



慈禧如何開始長達48年的統治

1857年的時候,同治帝駕崩,國家不可能一日無主,選擇了侄子繼承咸豐的位子,年號為光緒。不久之後在1884年的時候,慈禧發動了“甲申易樞”避免恭親王,使得自己獨掌大權。

1892年的時候光緒大婚,當時名義上是光緒親政,但是其實還是慈禧執政。

1908年,光緒帝駕崩,慈禧選擇三歲的溥儀做為新帝,即日尊為太皇太后,次日17點(未正三刻)在儀鸞殿去世,葬於菩陀峪定東陵。

25歲的年輕寡婦帶著一個懵懂無知的幼兒挑起了國家的重任,她以一個女人少有的膽識和謀略聯合皇后、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除掉顧命八大臣,從此垂簾聽政,大權在握,從此開始了48年的統治時期。



總結: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上少數幾個曾經控制過整個國家的女性之一。從她15歲開始被選入宮中成為秀女之時起,便註定她的命運與大清王朝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進入宮中後,慈禧太后憑藉著美貌的容顏和聰明的才智,很快便控制了朝政,將年幼的同治皇帝推向了皇帝的寶座,而自己則成為幕後真正的控制者,也就是史書上所說的“垂簾聽政”。


路之意


慈禧27歲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朝中的大權,以垂簾聽政的方式實現著自己的野心,她把持政達半個世紀之久,這一切都始於她深受咸豐的寵愛,那麼她又是如何從眾多後宮佳麗中脫穎而出的呢?

咸豐2年,17歲的葉赫那拉氏去參加選秀,成為了圓明園的一名宮女,慈禧從小聰明過人,胸懷大志,滿心以為進宮了就一定能母儀天下,結果卻被分配到圓明園做執役,這地方咸豐一年來不了2次,無異於打進了冷宮,所以進宮很長時間了,她連咸豐的面都沒有見著。

後宮的生活其實就是一場職業競爭,這場競爭中只需要討得一個人的歡心,就能實現職位三級跳。

在職場中,需要核心競爭力,在後宮中也需要。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提前備足了乾糧。 做人也是如此, 今天要想明天的事,今年要為明年做打算。 晴天修房子,雨天才好安身。

當時正值太平天國運動的高潮,清軍屢戰屢敗,咸豐皇帝無力迴天,索性躲進圓明園逃避,寄情於聲色中。

慈禧知道咸豐每天都會到“水木清華閣”去午睡,慈禧算準了時間,每天精心打扮、哼著小曲希望自己婉轉的歌聲能夠吸引咸豐的注意。終於功夫不負有以人,慈禧的歌聲終於引起了咸豐的注意,得沾天子的雨露,受到皇帝的寵愛,不久,慈禧就被封為“貴人”,住進了“天地一家春”。

慈禧因為出色的歌喉而嶄露頭角,成功上位。但是有一技之長只讓你露一次臉,但是不能保證順利升職,此時還需要的是獨特技能長久爆光在領導眼中,這樣才能受到領導的重用。

慈禧從小學習詩書,善長文字,開始幫咸豐皇帝處理朝政事情,這增加了慈禧與咸豐獨自相處的機會,少年少女在一起久了,順其自然就會孕育下一代。咸豐6年,21歲的慈禧有了身孕,實現了她人生的第二次升職,被封為懿嬪。

最後一位出生在紫禁城的皇帝

咸豐6年,新年伊始,紫禁城儲秀宮裡一片忙碌景象,此時咸豐皇帝的懿嬪已經懷孕7個月了,按清宮的規定,妃嬪懷孕到8個月 才開始準備生產用的東西,但是自從咸豐帝登基6年以來,除了麗妃生了一個女兒以外,皇位一直後續無人,這讓咸豐焦慮萬分,因此對於懿嬪的懷孕,咸豐非常重視,提前就讓宮中準備生產用的工具。

咸豐6年3月23日,儲秀宮中傳來一聲男嬰的啼哭,咸豐盼望已久的喜訊終於傳來了,後繼有人了。咸豐欣喜萬分,當即下旨封懿嬪為懿妃。

咸豐有兒子了,這自然是一件天大的喜事,雖然此時南方烽火連天,但是宮中卻熱熱鬧鬧的慶祝,慈禧滿足了咸豐盼子心切的願望,自然如魚得水,母以子貴,第二年在皇子滿週歲時又晉升為懿貴妃。

此時的慈禧23歲,進宮6年,實現了4連跳,儘管咸豐皇帝的玖貴人也為他誕下了一個男嬰,但是孩子早妖。自從,摘載淳成了咸豐皇帝的獨苗。

在封建禮教下,嫡庶之分非常清楚,歷史上中宮皇后奪庶出兒子為已有,並且毒殺庶子母親的事情不止一次的發生。然後慈禧非常幸運,當時的中宮皇后鈕祜祿氏心地善良,並不爭風吃醋,再加上慈禧善於心計,刻意迎合、博得皇后歡心,甚至在咸豐面前為她美言,這便利慈禧通往朝堂的路更加順暢。

咸豐11年,咸豐皇帝病逝,25歲的年輕寡婦帶著一個懵懂無知的幼兒挑起了國家的重任,她以一個女人少有的膽識和謀略聯合皇后、恭親王發動辛酉政變,除掉顧命八大臣,從此垂簾聽政,大權在握,從此開始了48年的統治時期。


雨霽視角


慈禧在五年內從蘭貴人躍升為懿貴妃,實現了三連跳,地位僅次於皇后慈安。其受寵原因可概況為16字,即容貌動人、機智敏銳、才藝頗佳、唯一皇子。

慈禧的受寵之路,絕非偶然形成。慈禧之所以能在咸豐的眾多嬪妃中脫穎而出,除了上述因素外,還有一點不可忽視,那就是她有把握關鍵機會的能力。

這種能力與慈禧小時候的經歷密不可分,慈禧自幼隨父親惠徵四處為官,不僅增長了見識,還學會了官場的阿諛奉承之術,造就了她機智敏銳的洞察力。

咸豐元年(1851年),慈禧按清宮慣例被選為秀女。第二年,慈禧靠清秀的容貌被封為蘭貴人。同年被選進宮的還有鈕祜祿氏,她被封為高一級的貞嬪。

慈禧的人生轉折由此開始,這要得益於她嬌媚迷人的容貌。當時的慈禧17歲,她能在眾多旗人女子中被選中,自然與她的氣質與容貌有關,這是敲門磚。

入了宮的慈禧,從此步入了最高統治者的生活圈子。慈禧入宮後住在長春宮,她與其她的嬪妃一樣,默默的遵照清宮家法行事,規範著自己的一言一行。

然而這些清宮戒律並沒有擋住慈禧愛打扮的嗜好,即使咸豐不來長春宮,她也要每日打扮的花枝招展。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萬一那天皇上來了呢?

此時的慈禧只能是默默的等待,畢竟她只是一個等級不高的貴人。清宮中的嬪妃等級有七級(除皇后),慈禧位列第五級,但慈禧並沒有放棄晉升之路。

慈禧深諳官場的晉升規則,她深知此事不能急於求成,機會的出現至關重要。當時的咸豐皇帝被內憂外患的形勢弄得焦頭爛額,但這並不妨礙他的風流。

咸豐經常迷戀於美色,喜歡飲食鹿血和媚藥,醇酒和鴉片也是其最愛。整日花天酒地的生活,使得體質虛弱的咸豐身體每況愈下,對此慈禧是心急如焚。

慈禧清楚咸豐這樣下去將不久於人世,而皇后又是那麼的胸無大志。因此,她決定要靠一己之力來改變這個局面。工於心計的慈禧,不想就此拋棄抱負。

咸豐的一次初幸,改變了慈禧的一生。咸豐早就聽說慈禧因美貌而遭到宮人的嫉妒,在初幸之後,咸豐便陷入沉溺之中,從此有了“君王不早朝”之象。

慈禧的美貌與善解人意徹底俘獲了年輕的咸豐,她的機智敏銳和揣摩聖意的能力都給咸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唯一的一次機會,使得慈禧獲得了專寵。

慈禧還有一個殺手鐧,就是毛筆字寫得令人賞心悅目。咸豐在圓明園居住時,慈禧經常給其寫書法和畫竹子,她寫的書法還被咸豐贈送給一些受寵大臣。

咸豐身體不好而懶於國事,就讓慈禧為其代閱、代批奏章。這時的慈禧已經上位,成為咸豐專寵的對象。慈禧善於把握進退能力,頗得咸豐皇帝的欣賞。

咸豐六年(1856年),慈禧為咸豐生下了唯一的皇子載淳,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自古以來是母以子貴,在載淳出生之前,慈禧就已被咸豐晉封為懿嬪。

載淳出生後,慈禧的地位發生驟變,同年底被晉封為懿妃,三年後晉封為懿貴妃。咸豐時期沒有皇貴妃,當時慈禧的地位僅次於皇后慈安,為後宮第二。

載淳的出生,是慈禧地位驟變的根本原因,因為這是咸豐的唯一皇子。慈禧的快速受寵的晉封,天賜良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慈禧把握時機的能力。

總之,慈禧從17歲入宮,22歲升為懿貴妃,五年內能連升三級,與她動人的容貌、機智敏銳的性格及較好的書法都密不可分,最重要的是生下皇子載淳。


野史也是史


慈禧的上位,有著很多巧合的因素。但是更多的還是她自身的原因。


我們曾經假設,如果慈禧碰到的皇帝是恭親王這樣的人,有智謀,有才略,而且還想要有所作為,那麼慈禧這種有權欲的女人是不可能登上歷史舞臺的。因為,這樣的帝王會把後宮干政的可能性扼殺在搖籃裡。


慈禧第一個上位的因素在於肚子爭氣。


咸豐皇帝一生只有一子一女。女兒是麗妃所生,女兒要比唯一的兒子同治帝大一些。


如果麗妃生的是一個兒子,那麼慈禧能不能上位,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有了兒子,就是未來皇帝的生母,身份地位都不一樣。


慈禧上位的第二個因素在於她自己的本事。


慈禧是有兩把刷子的。咸豐帝在位十年,後期基本上破罐子破摔,沉溺女色,對外打壓親弟弟恭親王,對內以來肅順等人。慈禧會一些簡單的漢字,大致能夠讀懂奏摺。有些時候,咸豐帝就命令她代替自己處理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摺。這是慈禧權力之路的起點。


這一點至關重要。到了後期,同治帝大婚親政後,“讀折不成句”,就是經歷過帝王教育的同治帝,自己處理政事時,看不懂奏摺;和慈禧一起垂簾聽政的慈安,識字不多,一看到奏摺就頭大,壓力重重,需要慈禧一點點解釋給她聽。為了不讀奏摺,估計慈安會更加依賴慈禧。


慈禧上位的第三點,在於她成功處理了和慈安的關係。

一般來說,在大家的認知中,無子的正宮皇后和有兒子的寵妃之間的關係肯定是劍拔弩張。但是慈安為人溫和,深得咸豐帝信賴。控制後宮眾妃頗有手腕。慈禧就曾經在她手上栽過跟頭。意識到慈安的重要性後,慈禧就特別注意和慈安改善關係。


慈安脾氣好,不代表沒有脾氣。慈安和慈禧能夠相處幾十年,慈禧從中也付出了不少心力。否則辛酉政變上,如何慈安倒向顧命八大臣,那麼慈禧估計早就被肅順一黨拿下了。


慈溪上位的第四點還在於,道光帝選錯了繼承人。


道光皇帝選擇咸豐作為繼承人,有一部分原因是愛屋及烏。咸豐帝的生母孝全皇后基本上可以說是道光皇帝最愛,卻早早逝去。道光皇帝一直耿耿於懷,這使得咸豐在繼承人競爭中佔盡優勢。


感情牌抵不過現實。咸豐的才幹無法支撐起一個下沉的帝國。在臨死前他所做的人事安排,可謂昏招百出。他自以為萬無一失的安排,恰恰被慈禧找到了漏洞,聯合了恭親王奕訢以及慈安,發動辛酉政變,攫取了大清帝國的最高權力,從此長達48年的統治。

咸豐曾經意識到慈禧潛在的危害,但拖拖拉拉,遲疑不決,沒有消除禍患,這才有了慈禧後來的權力之路。假如咸豐像個政治家一些,也許我們的歷史書上就不會有慈禧這個人物的出現。


可惜,時也運也,再怎麼感嘆,也沒有用。只能寄望下一次,歷史不會有如此可悲的走向。


熊沾沾


慈禧受寵,需感謝姐姐慈安以及情敵麗妃

1852年2月咸豐秀女入宮,這批秀女大約有28人,其中有三個人在歷史中留下了印記,被人們所熟悉,第一個叫鈕鈷祿氏封號慈安,第二個叫他他拉氏封號麗妃,第三個則是葉赫那拉氏封號慈禧

這三個人中,慈安最受咸豐寵愛,從2月入宮起,四月為嬪,五月成貴妃,十月被封皇后,短短六個月,完成了後宮女子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跨越,高起點,垮過妃、皇貴妃兩級。而慈安之所以受寵,除了自身才情性格,還因為她姓鈕鈷祿氏,鈕鈷祿氏為大清皇后世家,咸豐生母孝全成皇后就是鈕鈷祿氏,咸豐愛屋及烏

慈安受寵,但慈安一直無所出,1854年一天晚上,咸豐來了性趣,對身邊的太監說,今天不點牌了,裹一個進來吧。也不知道當時的麗貴人後來的麗妃平常怎麼打賞的,負責咸豐夜生活的敬事房太監把麗貴人給裹到了咸豐龍床上……

這一下不大緊,事後麗貴人懷孕了,懷了咸豐的第一個孩子。如果是皇子,很大幾率會成為皇太子。慈安雖為皇后,但她一直沒有生育,麗貴人的懷孕讓她緊張了,在母以子貴的年代,麗貴人嚴重威脅到了自己地位,怎麼辦呢?

慈安找來了同盟軍,當時還是蘭貴人的慈禧,利用自己皇后權限,多次安排慈禧侍寢。之所以找慈禧,那是因為慈禧和她是親戚,打小借住在自己家裡。慈禧得以和她一起入宮,也是其父鈕祜祿·穆揚阿一手安排,為的就是進宮後能扶持幫協……

蘭貴人不負所望,咸豐的多次耕耘之下,雖然麗貴人懷孕在先,但慈禧也在十個月後懷上了。麗妃生下皇女,慈禧生下皇子後來的同治帝……

生下皇子的慈禧,母以子貴,1857年,慈禧晉級貴妃

1861年,登基第二天的同治帝(時年五歲),晉麗妃為麗皇貴妃。也不知道是不是慈禧感激麗妃當年的懷孕之恩……

以上


靈石蘊珠寶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大家提起慈禧,她作為權傾朝野48年的老佛爺,而又被後人詬病,被人說為老妖婆,將中國託向萬丈深淵,不過慈禧可不是一般人物,他能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女性地位極低的情況下,能掌握朝政48年可見有她的過人之處,在中國歷史中,呂后、武則天、慈禧太后他們是最為出名的了。

而慈禧太后為什麼能在五年之內升為貴妃自然有他的過人之處,對於他個人而言無疑已經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首先慈禧太后致勝的法寶就是她的容顏,在清史中記載,年輕時候的慈禧太后風華絕代被咸豐皇帝一見傾心,多數人眼裡,慈禧太后是老態龍鍾的樣子,而17歲的慈禧太后風華絕代。

其次就是慈禧太后有高超的手段,並且慈禧曾經數次拉攏咸豐皇帝的貼身太監,會讓咸豐在不經意間想起慈禧,就是因為有這種錯覺,常常慈禧和咸豐長時間的接觸,為她自己穩固地位得到了有效保障,並且在咸豐的後宮佳麗中唯獨慈禧生下了兒子,正所謂是“母憑子貴”讓慈禧離成功更近一步,其次就是,慈禧本身有著很強的政治才幹,還有很多時候,咸豐會合慈禧一起處理政務,更加提升了才幹。
(以上配圖均來源於網絡)


鵬正


慈禧太后是晚清的統治者,也是歷史上最有權勢的女人之一。

她在出身低微的情況下,僅用了五年,就從一個地位低微的貴人,晉升為了貴妃,僅次於皇后、皇貴妃,權傾朝野。

這升遷速度,放到現代,都可以拍一部《慈禧升職記》了。那麼,慈禧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且聽我為大家一一分解。


(慈禧照片)

升遷第一招——美貌。

聽到這裡有人可能會懷疑了。就我們今天看到的慈禧照片,怎麼看都不像是個美女。

小眼睛,大方臉,萬年不變的表情,簡直要讓人質疑起咸豐帝的審美了。

其實慈禧年輕的時候確實算是個美人,只是年老色衰,而且當時攝影技術太落後,才拍成了這個衰樣。

據當年慈禧身邊當差的德齡公主說,“慈禧太后身體各部分極為相稱,美麗的面容,與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條的身材和烏黑光亮的頭髮,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這話雖然有刻意美化慈禧之嫌,但也並非空穴來風。當年出身低微的慈禧,正是憑藉美貌才讓咸豐帝一眼看中,被選為了蘭貴人,開始了自己的晉級打怪之路。

升遷第二招——文采。

慈禧很擅長書法,也能識字,這在當時的妃子裡是比較少見的。

大家都聽過一句詩,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詩實際上正是出自於慈禧之手,是她為祝其母親七十大壽所作。

由此可以看出,慈禧的文化水平還是不錯的。而咸豐身體虛弱,便常常口述內容,讓慈禧代為批閱奏章。可以說,慈禧的文采在她的晉升之路上幫了不少忙。


(慈禧書法)

升遷第三招——母憑子貴。

在皇宮裡,生下皇子皇女就意味著一輩子衣食無憂了。

而慈禧運氣也比較好,入宮沒兩年,就生下了咸豐唯一的兒子,也就是日後的同治帝。這下子真是母憑子貴,生下皇子當天,慈禧就被晉升為懿妃,可謂是風光無限。

(慈禧與同治)

升遷第四招——曲藝。

眾所周知,咸豐最好聲色犬馬,美女那是不必多說了,這位皇帝沒事還喜歡聽聽小曲,喝喝美酒解悶。

為了聽曲方便,還把戲班子都叫到了圓明園,成日聽曲,悠哉悠哉。

而慈禧恰好會唱崑曲,沒事在咸豐面前唱幾句,咸豐一高興,那升位分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崑曲)

總而言之,能夠在後宮立足的女人,哪個沒有一點城府和手段呢?慈禧能在晚清中一步步升遷,最終憑一己之力登上政治舞臺,說明她確實有著過人之處。

只可惜,這點手段和能力在治理國家方面就完全不夠用了。

晚清不說毀在慈禧手裡,也是她一手“作”沒的。畢竟,當時的清朝已經是大廈之將傾,而這位老太太還能挪用軍費來給自己過生日,揮霍無度,實在是愚蠢至極。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1851年咸豐皇帝海選秀女,對中國歷史產生重大影響的葉赫那拉氏, 也就是後來的慈禧被選入宮,封為蘭貴人,1854 年又懿嬪,兩年後她為咸豐而晉封為懿妃。1857 年,她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被中的地位僅次於咸豐帝的皇后鈕鈷祿氏。由於得到咸豐允許開始干預朝廷政事。咸豐皇帝死後,她奪得太后的權位。

按照清史稿記載:慈禧出生於滿洲鑲藍旗 宦官世家(後被抬入鑲黃旗),父親惠徵,清咸豐二年(1852年),皇太后為咸豐皇帝挑選秀女,經過層層的海選 17歲的葉赫那拉氏 幸運的被選中,於是她走進了日思夜想的北京紫禁城,進宮後 那拉氏被選為貴人,史稱“蘭貴人”。

當時慈禧只被封為貴人 ,是第五級的嬪妃,可以說他在後宮的嬪妃中品級低下 身份卑微,慈禧對她這個地位自然是很不滿意,然而僅僅過了兩年之後她就被封為懿妃,又過了一年,她被封為懿貴妃,也就是說僅僅5年的時間 慈禧便由第5級的蘭貴人,一躍升為懿貴妃,此時年僅22歲的慈禧已經成為僅次於皇后的後宮女主人了,那麼年輕的慈禧 為何能在美女如雲的後宮中脫穎而出 她究竟靠什麼功夫獲得了咸豐皇帝的寵幸而獨霸龍床呢?

咸豐皇帝好色成性 後宮不僅佳麗無數, 而且等級森嚴,當時在咸豐的後宮中 皇后之下還有一個皇貴妃 兩個貴妃 4個妃子 6個嬪妃,貴人,常在,答應無數。

年輕的慈禧雖然美麗動人,但是受封為蘭貴人之後的慈禧並沒有成為獨寵專房的後宮嬪妃,當時受到咸豐皇帝寵幸的有三個人,第一個是天生麗質的雲嬪,二是溫柔柔媚的麗貴人,第三個是風雲卓越的玫常在,此時的慈禧雖然每天把自己打扮得俏麗可人 等待咸豐皇帝的寵幸 那是左等右等 就是等不來皇帝的到來 重新審視自己 環視後宮自己並不是最美的 也不是最嬌媚的 如果要集三千寵愛於一身 必須有吸引皇帝的策略 於是他聽從了宮女的建議每天飲用“駐香露”她也聽從了御醫的建議 用雞蛋清敷面,經過自己艱苦卓絕的努力 自己所做的一切終於有所成效 比剛入宮那會少了一份青澀 多了一份嫵媚。



為了獨霸龍床 只許專門學習了繪畫和書法 天分極高的慈禧太后 在圓明園居住時“因日習書畫自娛”故慈禧 能草書 又能畫蘭竹,有史料記載說她書法端盈 咸豐皇帝迷戀美色,懶於國事,有些奏章就讓慈禧代閱甚至代批 實時批奏各省的奏章 通曉大事,因此咸豐皇帝十分迷戀慈禧 時常招幸,皇天不負有心人 終於在入宮四年時 為咸豐皇帝誕下皇子, 這也是咸豐皇帝唯一的兒子取名載淳,母平子貴 葉赫那拉氏 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由於備受寵幸 又誕下皇子 她實際上的地位已經在皇后之上,就這樣此時的慈禧不想獨霸龍床也不可能了。


佳寧說歷史


慈禧沒有顯赫的家世卻能夠在短短五年內連升三級,靠的是她的先天優勢和後天努力。


我認為主要有四個原因:

一、天生麗質性格喜人

慈禧雖然出身官宦世家,但是地位低微。可以肯定地說,慈禧十七歲被選入宮,絕對沒有在背後暗箱操作。

慈禧:“少而慧黠,嬛豔無匹儕。”

根據史料記載可以看出慈禧天生麗質,聰慧狡黠。同時,根據現有的晚清後宮妃嬪的舊照片,即使慈禧沒有絕世容顏,也必定豔壓群芳,這樣子的慈禧怎會不得咸豐的喜愛呢?

二、野心勃勃手段過人

一入宮門深似海,想要在後宮漂亮地活下去就必須努力地往上爬。後宮爭鬥從來都不遜色於諜戰劇,慈禧也是靠著一步一步深思熟慮,打敗玫貴人、雲嬪妃等競爭對手,成為咸豐後宮最後的勝利者。

三、咸豐帝的得力助手

古人云:“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慈禧深諳此道,除了美色,她更是用自己的才華鎖住了咸豐帝的專寵。

慈禧懂得斷文識字,書法繪畫也得到咸豐帝的認可。最重要的是,慈禧同時懂得漢語和滿語。清朝是個以少數民族統治漢人的政權,朝堂臣子也多為漢人。咸豐時期,內憂外患,慈禧時常代筆咸豐批閱奏章,還被允許發表自己對政事的看法,成為了咸豐帝的得力助手。

四、母憑子貴

咸豐帝的身體不好,多年來未有嬪妃誕下皇嗣。慈禧在咸豐帝的專寵下,進宮四年誕下咸豐帝唯一的子嗣——載淳(同治帝)。特別是在皇家,母憑子貴,慈禧在後宮的地位不言而喻。

如此看來,慈禧能夠通過五年的時間從地位極低的貴人晉升為貴妃是正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