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勞務派遣工乾的不是輔助崗位,而是核心崗位,能轉正嗎?

上善若水171461860


請問,有多少派遣工乾的是輔助崗位呢?都是幹著幹著,就幹到了主營業務崗位,甚至你說的,做到了核心崗位。(接觸了核心業務。)

有人說,取消了勞務派遣,會造成大鍋飯。說這樣的話的人,其實我們不需要猜測,就可以知道他的目的。所以,為了避免被某些人混淆視聽,我不得不說,朋友,你現在不就是大鍋飯嗎?你做的是核心崗位,但是,他們給你的待遇卻跟普通崗位的一模一樣,這不正是勞務派遣之罪惡的地方嗎?

很多派遣工,並不是因為能力差才成為派遣工的。他們之所以成為派遣工,有很多的原因,說出來盡是辛酸。

做得好的人跟做得一般的人都領一樣的工資,工齡長的人與工齡短的人都領一樣的工資,這難道不是罪惡嗎?

勞務派遣工轉正的事,其實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從2018年開始,有的單位已經把勞務派遣工全部轉正了,行政單位往往需要內考,企業的不用。

勞務派遣的泛濫已經是當今社會比較嚴重的問題了。慢慢的很多行業都會取消勞務派遣。只不過大體上來講,全社會還沒有形成一種對勞務派遣[人人喊打]的環境。

企業來講,他們可以通過一紙政策給派遣工轉正,實行同工同酬。對於行政部門的派遣工來說呢,即使通過[內考],也不可能完全的轉正。因為你想啊,行政單位一旦轉正,那不就成了公務員嗎?

據我所瞭解,有的行政單位在給派遣工內考以後,也只是在原有工資基礎上,提高1000元,派遣工的身份雖然不在了,但他們依然是臨時工。

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企業派遣工的轉正,轉了待遇,也轉了身份。而行政部門的派遣工轉正,只轉部分待遇,絕對不轉身份。

但同時我也說過邊防改制的事。邊防那邊不就是內考轉成公務員嗎?只不過他們付出了代價,他們不能回原籍罷了。

有人可能會說,邊防改制跟派遣工轉正不能混為一談。但是我想說的是,如果邊防那些人不轉正,他們到了內地,很有可能會成為派遣工,你還真別不信。

行政單位的派遣工,如果要完完全全轉正,相比其他行業來說,肯定是要更難的。但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出現了歷史性政策,那就沒問題。比如邊防改制,那就是歷史性政策呀。


夢裡瀾濤


本題主要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核心崗位”,一個是“轉正”,以下分別給於剖析。

該用工單位把一個勞務派遣工安排在核心崗位,有悖於《勞務派遣暫行條例》。勞動法規明確,勞務派遣工只能從事用工單位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崗位,而核心崗位必須由建立勞動關係的合同制員工擔任。用工單位這樣做從嚴重的說,是違法了勞動法規;說輕了是打擦邊球。我們從被動因素和主動因素分析“轉正”的可能性:

“轉正”的被動性要分析其行為的目的:

其一可能是刻意降低用人成本,以為勞務工可以少支付薪酬,這是完全錯誤的。隨著勞動監察部門查處力度的加強以及企業自身對遵守勞動法規的覺悟,存在糾正的機會。

其二可能是為了用人保險起見,先以勞務工形式使用起來,如果表現達到預期,就能放心的建立正式勞動關係,即簽訂勞動合同。

其三可能該“核心崗位”在企業中並非處於核心地位,本質上還是替代性或輔助性崗位。

接著分析“轉正”的主動因素:

每一個企業的核心員工都是企業的寶貝疙瘩,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支柱。核心崗位也是企業的要害部位,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些核心員工或者在核心崗位的員工都是企業的人才。21世紀什麼最寶貴,人才!你只要是人才,出頭只是時間問題,隨時有“轉正”可能。每個成功的經營者都不是傻子,他不趕快用優厚的待遇把你拽住,難道等著別人來把你挖走嗎?最近浙江企業老闆呼籲政府制止員工頻繁跳槽的消息成了網紅,有能力的人到哪都搶手。


chmgf


兄弟,只能說轉正的概率很渺茫。

我談談個人看法吧。從以下三個方面講一講:

第一,關係的區別。勞務派遣之所以叫勞務派遣,是因為它是與勞務公司籤的勞動合同,我們勞務工作的地方是用工單位。用工單位與我們之間只是勞務關係。我們賣勞動力,用工單位通過勞務公司買勞動力而已。所以我們工作的崗位,並不等於我們能夠升遷的職位。不管這個崗位核心不核心,“轉”不“轉正”與核心無關。

第二,編制的區別。現在很多單位都在用勞務派遣,上至國家機關,下至私營企業,尤其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他們的編制都是有額的,有數的。一個蘿蔔一個坑。而且都是要求參加國家統一考試的。以前,我記得好像2008年以前找找人還是可以轉正的,以後的就都要參加考試。如果是企業,你乾的是核心崗位,那麼你就去應聘,他們肯定會優先錄取,但工齡肯定按新入職時間起算。如果就地轉正,企業吃虧,而且也不符合程序。

第三,用工單位的角度去想。我用勞務派遣,本來就是降低用工風險。有情況,我們勞務派遣可能就是擋子彈的第一道關口。怎麼可能還會讓你轉正。所以核心崗位,有多核心呢?缺了你單位就不轉了?如果真這麼重要,那麼他肯定用的是招聘或者應聘的人。在他們眼裡,勞務派遣基本都是拿最低工資的,與高素質、有才能的人沾不上邊,用了心裡慌。

所以,如果真掌握了核心技術,那麼就去應聘,去考試競崗。想就地轉正,希望真不大。

我是勞動護航者,堅持做有良知、有良心的法者。謝謝。


用戶111592918555


能不能轉正,看你處於什麼樣的企業和什麼樣的領導,勞務派遣有沒有轉正的機會?明確的告訴你:有,但是你需要等!等機會!

勞務派遣員工是公司不在編員工,公司與勞務派遣單位簽訂合同,派遣公司指派人員在公司從事勞務活動。但許多勞務派遣公司都是大公司的附屬連帶單位,公司需要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崗只有被派遣的大公司清楚,所以就出現了,人員由大公司招人,面試也為大公司的HR,但是被安排在派遣公司,原因就是沒有多餘的崗位。


我們都知道公司主體形成後,一個蘿蔔一個坑,比如說:設計部,由一個部長,一個主管和六個職員組成,那設計部的崗位就是八個崗,因為總公司批准下來的編制就是八個崗位,下面公司基本無法改變,但是隨著業務的拓展,和企業發展,設計部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發展設計負荷的要求了那就需要增加員工了,下面公司領導會考慮招聘問題,像設計部這種企業核心部門,肯定不能招聘勞務派遣員工,因為涉及公司機密和企業核心競爭力,但上面又沒有多餘的崗位,怎麼辦?只能先發函至總公司HR,要求變更崗位數量,然後總公司HR會向上級報備人事問題,大家都知道,很大的公司基本上所有的決策都在董事會和股東手裡,增加崗位會影響企業收入和分紅,而且培養一個人公司是需要花很多錢的,那就要開會決定了,而且審批流程很久才能下來,但是下面設計部等不了啊,連夜加班都幹不出來的活,經過下級單位一般HR同意,只能先以勞務派遣的方式招聘員工來幹這些工作,這時候機會來了,來了十個人在設計部工作,領導也會觀察這十個人的平時表現,和上級的關係,或者特殊能力,幹著幹著,也許一年也許好多年,總公司名額下來了,下來六個名額,這時領導就會做出取捨,安排十個人中六個上崗,其他四個還是可以繼續在設計部工作,但是還是勞務派遣,也可以辭職。也可以再等下一次增設崗位。這就不好說了,基本上一次定成功了,下次再增設崗位可能好多年後。



因為核心崗位不同於其他的崗位,勞務派遣大多數為體力勞動者,不需要什麼技術水平,所以公司對他們的要求也不是很多,完成本職工作就可以,節約成本,無糾紛關係,這樣的勞務派遣普遍化,誰都可以幹,所以轉正不易,所以大家普遍認為勞務派遣無法轉正。這是一個誤區!核心崗位不同,你有你的競爭力,就是你的技術水平和認知水平,你會用CAD畫圖,solideorks模擬仿真,或any sis力學分析,這就是你的優勢,在加上公司這個平臺。

我所說的是是一種方式,不是唯一轉正的方式,所以工作中還需要你去觀察,以前有沒有相同轉正的案例,或者多與上級領導交談,溝通才是解決問題時渠道。就說道這吧,打字不容易。給個贊。


津鋼鑽


可以,有重大突出貢獻的,缺一不可的可以破例轉正!

類似於立三等功。

比如全省老母全國勞模等等!


鐵骨漢子男


我覺得不能。用勞務派遣工是因為便宜。xx企業裡有些部門屬於養老性質的,他們就玩玩手機喝喝水,想來來就走走,幹些輕鬆的活。一線的活全指著派遣工幹那。


用戶7132141167317


給領導送錢應該可以,和什麼崗位無關!


一杯大高粱


其實派遣工不存在在工作單位的‘’轉正‘’問題,就是說沒有這個程序。如果所幹的工作是用工單位的核心部分,而且熟練掌握各種技術,那麼在該單位招聘時肯定是優先錄取的,但本企業工齡只能在錄用上崗後重新計算。我知道的就是這些,僅供參考。


長金老者


這個就要看你簽訂的合同是外包,還是入職公司。一般無法轉正,除非大BOSS賞識你。或者有內部推薦招聘


大熙的日常生活


沒可能,比如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