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背靠背打得不赖,但马刺就是没有了跟湖人快船掰手腕的能力

  不知不觉间,2020年已经过去了十二分之一,我们还没反应过来这一点,就被催促着戴上口罩共克时艰。而在大洋另一头,NBA各队的常规赛也打过了50场。

  随着早春2月的到来,得州的动物们又到了进馆展览的季节,于是马刺一年一度的牛仔客场之旅也正式拉开大幕——他们先在洛杉矶不出意外地迎来两连败,然后还要到访开拓者、国王(上赛季马刺被国王剃了个0-4的光头)、雷霆、掘金、爵士和独行侠的主场。

  这种感觉就像刚考完高数和线代,发现后面还有大物电路力学信号处理工程制图的考试一样。

洛杉矶背靠背打得不赖,但马刺就是没有了跟湖人快船掰手腕的能力

  平心而论,马刺这两场洛城之战打得不算太差,德罗赞顶着秃发中年人的常见发型,场均稳定输出28分左右。马刺先是在快船主场一度领先到17分,直到最后时刻才被保罗·乔治一个撤步跳投杀死比赛。第二天面对尺寸大自己一号的湖人,第四节前半段马刺还能将分差咬在10分左右:一个不失体面和追分希望的诱人差距。

  然后勒布朗·詹姆斯化身斯蒂芬·库里,5个三分球把防突不防投的朗尼·沃克射得怀疑人生,珀尔特尔最后甚至不惜用犯规动作来封堵詹姆斯的干拔三分,但此刻分差已经来到了20分:一个让落后一方撤下主力换上打发时间的尴尬差距。

  当然要考虑马刺背靠背的体能因素。米尔斯前一天还是三分球13中6、差点射出奇迹的米爸爸,这一天就成了三分球8中1、打铁声响彻斯台普斯的米粑粑。阿尔德里奇前一天还砍下全队最高的27分9篮板,这一天就被湖人内线们欺负得不成人形——10投3中7分3板,只出手了1次三分球。

  以阿德为鉴,可以知湖人快船两队的内线差距:面对祖巴茨和哈雷尔,阿德能轻松单打跳投,哈雷尔在防守端虽然热情高涨、横移速度快,但他很难干扰阿德的跳投,也无法防住阿德向中路的转身。于是在前一天的比赛中,当快船在下半场逐渐提升防守强度,保罗·乔治和卡哇伊·莱纳德的换防组合把3号位的德罗赞掐得10投只有1中,阿德的背身进攻就成了马刺吸引快船夹击、给其他人创造机会的唯一武器。

洛杉矶背靠背打得不赖,但马刺就是没有了跟湖人快船掰手腕的能力

  相比之下,快船虽然内线空虚(这也是他们有意贝恩斯的原因),但他们的防守轮转足够凶残,贝弗利、乔治、莱纳德和哈克利斯组成的外线,让马刺下半场一共只得了42分——在马刺首节狂砍39分的情况下。

  而在进攻端,快船用一节半的时间适应了马刺的夹击策略,然后哈雷尔的春天就来了。在经历了前半个赛季对快船的1胜1负之后,马刺可能还想继续考验莱纳德和乔治的分球能力。马刺还是原来那个马刺,快船却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快船了——这场比赛乔治莱纳德合计15次助攻,大部分得益于马刺这种上线夹击、其他位置轮转的防守策略。

  马刺经验主义的防守策略其实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当珀尔特尔和阿德拉到三分线外参与夹击,当哈雷尔和祖巴茨切到禁区,凭借马刺这些外线球员的轮转补位,能防住快船的内外连线吗?

  这样的问题在马刺湖人的比赛中展现得更加彻底:面对湖人的马刺队没再夹击外线持球人,他们采取了更传统保守的防守策略——收缩禁区,保护篮下。但就算如此,浓眉安东尼·戴维斯和麦基的4-5号位连线依然打穿了马刺的防守。

  这场球,浓眉12中8,麦基7中5,霍华德5投全中。

  内线的高度并不是威胁,威胁是移动中的内线、正在往篮下移动的内线、会持球的内线、正在持球往篮下移动的内线。

  以及防守方的终极威胁——会给以上所有内线传球的外线。

  这样的外线,湖人有两个:詹姆斯、隆多。

  于是这场比赛我们见证了詹姆斯和隆多合计18助攻,就连丹尼·格林都能给戴维斯来一发空接传球。如果说快船把外线威胁发挥到了极致、拥有三个能吸引夹击的战略杀器,那湖人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拥有三个内线吃饼王和两个外线喂饼怪(其中还有浓眉这样的吃饼王中王和詹姆斯这样的喂饼怪中怪),他们的外线不需要太多的突破能力,只需要浓眉们做好挡拆顺下,湖人的进攻就自然有了威胁。

  这还没算浓眉场均5.2次的背身进攻,以及他一防二的DPOY级别防守。


洛杉矶背靠背打得不赖,但马刺就是没有了跟湖人快船掰手腕的能力


  湖人的防守效率在得到浓眉的加成后,赫然高居联盟第四,而缺少内线护筐的快船,防守效率是联盟第六。

  所以马刺的问题(第五十次)暴露出来了:他们的防守策略没啥问题,执行得也不错,各种轮转都算到位,就连战略性放掉的一些弱侧三分,能补也会去拼命补救一下。但你总不能让德琼泰·默里去补防哈雷尔的内切,莱尔斯也没法防住麦基的飞身暴扣。

  在一大四小的主旋律下,马刺的防守比进攻更能体现阵容上的“硬差距”。他们的进攻效率是联盟第12,防守效率只有联盟第23。

  更不用说德罗赞常年倒数的同位置防守正负值、福布斯永永远远差两年的反应速度了。德里克·怀特和德琼泰·默里同时上场固然能减少马刺的失分,但两人的场均三分命中数加一起才1.4个(作为参考,米福大漏勺组合的场均三分命中数合计4.7个)。

  投得少,就不足以威胁到对手。正如詹姆斯最后时刻的5记三分,直到最后一发,马刺才改变策略,把詹姆斯的三分球当作真正意义上的威胁来看待。

洛杉矶背靠背打得不赖,但马刺就是没有了跟湖人快船掰手腕的能力

  距离中期交易截止日只有一天左右的时间,根据各路流言判断,马刺很难在交易截止日之前有什么大动作,这次艰难的牛仔之旅可能会迫使管理层下定决心。不过很多问题也不是只靠“决心”和“大方向”就能解决的——靠谱的方案,恰当的时机,以及一点点运气。

  当然,就像某位知名作家所说,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正如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如果这次中期交易马刺没有动作,那我们还能继续磕32场的速效救心丸。

  所以在囤积口罩之余,也别忘了买药。


  (撰文 / 潘志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