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上一期水木快快刀講了黑龍江省富裕縣三家子滿族村,集中了全國大半能使用滿語的滿族人。

今天,再來講一講富裕五家子村和七家子村柯爾克孜族的情況。

在遼闊的嫩江草原烏裕爾河畔,生活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著淡青色的眼睛,高高的鼻樑,瓜子的臉型,眼窩深陷。他們不是黑土地上的原住民,但又是黑龍江十個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就是柯爾克孜人。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柯爾克孜人居於此地不過三百年的時間,因為長期和蒙古族、達斡爾族共居在一起,外界也叫他們“厄魯特蒙古”。“柯爾克孜”的叫法,由來於一個蘇聯紅軍的故事。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1946年,蘇聯紅軍解放東北的時候,連打日本,過來一批,當時為了戰況路過五家子,當時有幾個兵就住在老吳太太家。

由於東北地區長期被日本佔領,燒殺搶掠的生活,讓老百姓惶惶終日。這突然間又來了一撥身材高大,黃髮碧眼的蘇聯人,老吳太太不知是福是禍,於是夜晚在自家屋裡,就跟老頭用柯語罵蘇聯紅軍,然而這些話卻被門外的紅軍戰士聽到了。


兵裡頭有一個兵,就用柯語說了,說你們剛才罵得好啊。哎呀我的天哪,這一說好,老兩口嚇壞了,你罵兵能行嗎,都有槍炮。說你罵得好啊,我們的人還有在這的呢。

老兩口既害怕又納悶,他們知道在當時得罪了當兵的是什麼下場,可為什麼他們能聽得懂自己說的話呢?正在這時,紅軍戰士接著問道:“你們是什麼民族?”,老太太用柯語回答:“我是吉里吉斯人”。這一回答讓紅軍戰士很是意外。

他說發現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民族怎麼上這來了呢?很驚奇,很驚訝,他說千萬別害怕,就給老太太作揖,表示有禮貌,“捫達”,說“扎克西”,好,說“申扎克西”,您好。

通過拉家常,紅軍戰士這才知道,原來老吳太太跟自己是同一民族的,只是不清楚為什麼自己的族人會出現在中國的東北。紅軍戰士便跟老太太商量,能否跟他一起回國,回到家鄉,老吳太太卻拒絕了。紅軍戰士便把此事上報給了蘇聯紅軍司令,蘇聯紅軍司令又報告給了當地政府。這樣一來,才有了建國後,對黑龍江柯爾克孜的識別和認定。

黑龍江柯爾克孜族研究會會長 吳佔柱(柯爾克孜族)說: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柯爾克孜族最早生活在葉尼塞河流域,也就是現在的俄羅斯聯邦的哈卡斯共和國區域之內,後來歷經幾百年的時間,分別西遷到現在的天山北麓、帕米爾高原,還有一部分東遷到黑龍江省的富裕縣地區,所以現在柯爾克孜的分佈是,三國四方,就是中亞地區的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俄羅斯聯邦的哈卡斯共和國,以及中國的兩方,一方是新疆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一方是黑龍江富裕縣的柯爾克孜族。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柯爾克孜族,一個遊牧在帕米爾高原,天山腳下;一個定居在黑龍江的嫩江草原,黑土地上。他們相隔萬里,又有著怎麼樣的聯繫呢?時空變換三百年,是什麼樣的變故,讓他們到萬里之外的地方生活,宗教、戰爭、當時的國家政策,還是不堪忍受的迫害?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柯爾克孜族在隋朝時稱堅昆、鬲昆、契昌,唐代稱詰嘎斯,清代稱布魯特。住在天山北的稱東布魯特,天山南的稱西布魯特。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雍正十一年(1733年)4月28日,原居住在葉尼塞河流域的柯爾克孜部落,從現在蒙古國的西北部東遷到黑龍江省嫩江平原烏裕爾河流域,後來逐步定居於富裕縣五家子村和七家子村。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乾隆26(1761)年,平定準葛爾叛亂後,清政府於阿爾山和抗愛山一帶,把一部分受轄於[厄魯特]蒙古的柯爾克孜族人強行制遷到黑龍江,分別安置在璦輝、卜奎[齊齊哈爾]、海拉爾、呼蘭、巴彥等五處。來到富裕縣的共28人,六姓。即:那達本、額奇克、葛善韓、散得爾、博勒特爾、格爾額斯,富裕縣當時屬滿州正藍旗管轄,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柯爾克孜族東遷說法很多,一般說法是他們參與反抗清朝的叛亂,失敗後被遷往萬里之遙的黑龍江。這個說法應該比較準確,位於嫩江邊的七家子和五家子村,周圍全是達斡爾、蒙古族和滿族居民點,這樣佈局顯然是利用各民族相互制肘;一百里外是清朝黑龍江將軍衙門齊齊哈爾,把東遷的柯爾克孜族放在黑龍江政治、軍事中心附近地區,有利監督和管理。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黑龍江柯爾克孜一直信仰薩滿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建國初期的時候,有一部分學者提出,他們東遷的柯爾克孜剛開始來的時候,也信仰伊斯蘭教,和現在新疆的柯爾克孜,同源同種的信仰是一樣的。在黑龍柯爾克孜人的生活習俗中,薩滿教的影響隨處可見,並一直保留到建國初期。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黑龍江柯爾克孜族研究會會長 吳佔柱(柯爾克孜族)說:他們所信奉的神,有馬神、蛇神,也有祖先神,不僅是在東遷之前就信仰,尤其是在東遷過程中,也有馬神蛇神和祖神的保佑,他們到了嫩江草原烏裕爾河邊以後,由於受蒙族、滿族、達族的影響,不僅保留了原來的信仰內容,同時他們也開始信仰狐黃二仙啊,樹神啊以及其他一些神。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1960年七家子村劃歸國營農場,即現在的富裕牧場九隊。2007年,在社會廣義新農村建設中,柯爾克孜聚居地之一的富裕牧場七家子村(富裕牧場第九生產隊)建設了現代化居民新村,實現了具有百年曆史泥草房居民區的整體搬遷,百年老村變新貌!

七家子村也成為黑龍江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典範。七家子村還被改稱為“黑龍江墾區柯爾克孜民族村”。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柯爾克孜民族村隸屬於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齊齊哈爾管理局富裕牧場。位於富裕牧場部西南6.5公里處,西靠嫩江,南面烏裕爾河,是一個具有百年曆史的老村。

民族村還建立了柯爾克孜民俗館、柯爾克孜東遷紀念碑,恢復了柯爾克孜敖包。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目前正在建造400米長的文化長廊,系統描繪、宣傳已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柯爾克孜英雄史詩《瑪納斯》。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民族村還被選為黑龍江省100個可去旅遊的地方之一,被世人稱為新農村建設中一顆耀眼的明珠。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全村面積43530畝,耕地8295畝,草原和牧地22000,林地4272畝。現有住戶128戶,自然資源人口424人。除漢族外,有柯爾克孜、蒙、達、鄂輪春、鄂溫克、滿等6個少數民族共68戶。柯爾克孜族50戶共151人,佔黑龍江省柯爾克孜族人口的十分之一。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烏裕爾河流域盛產天然蘆葦和小葉樟,低窪地產三稜草,草原中有龍膽草、防風、柴胡、桔梗等上百種草藥。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以種植業,畜牧業,旅遊業為主。近年來重點打造“中國北方柯爾克孜民族民俗文化旅遊第一村”。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深入挖掘柯爾克孜東遷歷史、宗教信仰、民族語言,同時要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原則,並通過媒體宣傳,進一步提高民族村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入選黑龍江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並由郵政企業專門設計、製作並向社會發放了《黑龍江10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明信片,使其成為宣傳黑龍江的“旅遊名片”。並在2010上海世博會現場免費發放。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富裕牧場建設了民族風情園,民族風情園佔地45公頃,園內的柯爾克孜族東遷紀念碑和300餘件少數民族傳統生活用具和文化用品的柯爾克孜民俗館。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民族風情園由博物館、東遷紀念碑、瑪納斯史詩長廊和瑪納斯廣場共四部分組成。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瑪納斯》史詩長廊蔚為壯觀,全長348米,用建築、繪畫、雕塑、書法等藝術形式,全景式地展示了柯爾克孜族300多個民族英雄,成為歌頌民族團結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富裕牧場進行深入挖掘,建設了泥草房舊址、英雄壁、散欄式奶牛養殖小區、人工湖、清水平臺、瑪納斯廣場與雕塑、柯族院、氈房、月牙湖、敖包、草原溼地等一系列標誌性建築,形成了具有濃郁柯爾克孜族文史氣息的文化區域。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2009年經富裕縣政府同意,縣人大批准設立了柯爾克孜族東遷節——將每年的8月21日定為東遷紀念活動日。2010年8月在柯爾克孜族聚居地之一的富裕縣五家子村建立了黑龍江省。
每年的東遷節是富裕縣柯族最歡樂的節日,每到這一天,人們載歌載舞,與各族民眾一起歡渡佳節。


黑龍江富裕柯爾克孜怎麼從帕米爾高原來的,定居黑龍江幾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