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情報機構會獨立於軍隊之外不歸軍隊管?

濱江大道東


這是一個很簡單很正常的現象,情報部門的工作涉及的範圍非常太廣,許多工作內容實際上不涉及到軍事作戰內容,這類單位也就沒有必要列入軍隊的範圍之內,即便它們都屬於軍事組織。

一些情報機構工作範圍往往有一些特殊性,比如:軍工技術情報機構,往往被歸類為工業技術方面,技術情報雖涉及軍事,但又不是直接涉作戰。

各國都不同類型的情報機構,不可能都統一成一個部門,往往都有各自的特點,都是依特點分到不民的領域,其中多數確實不在軍隊之內,也不歸軍隊直接管理。


幽谷雪蘭


情報,間諜,特工。無不充滿了神秘而詭異的色彩。軍隊是國家的利劍。警察是國家的盾牌。而間諜無疑就是國家的暗影與暗器。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垂不朽。是對間諜最高的評價 。


至於說情報機構的隸屬問題。每個國家基本上都一樣。(我這裡直的是大國)每個國家在軍隊總參謀部都設有情報局。而且基本上都是二局或三局。(一局永遠都是作戰部)。軍隊情報部自然是軍隊管理。但基本上備而不用。進入戰時啟用。而任何一個國家基本上還有獨立於軍隊的情報系統。他屬於中央政府的一個直屬機構。如東方大國的國家安全部。美國的中央情報局。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委員會。英國的秘密情報局(007隸屬於軍方)。法國的憲法保衛局等等。


上述機構都不歸軍隊管,這些機構既是諜報機關,也是反間諜機構。由於情報機構的特殊性和隱蔽性。所以各國情報機構都歸最高領導人直接掌控。其領導人也由最高領導人任命。如國民黨時期,有兩大情報機構,一個是中統,一個是軍統。中統全稱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後來叫黨通社。是國民黨的情報機構。軍統全稱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隸屬於政府和軍隊)。《潛伏》裡的吳敬中就是軍統。後改稱保密局。

各國不僅有間諜機構,也有反間諜機構。互不干涉,互不隸屬。如英國的MI6(秘密情報局)、俄羅斯的SVR(對外情報局)、德國的BND(聯邦情報局),美國的FBI(聯邦調查局),還有美國的NSA(國家安全局)、英國的GCHQ(政府通信總部)。

總之,一個國家情報機構總是最隱秘的機構。誰也不知道他在哪,而他又無處不在。但特工絕對不是007,餘則成,鬼子六。也許就在你我身邊。他也面臨生與死的煉獄。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在世界各大國中,獨立於軍隊之外的情報機構都是存在,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本來,軍隊作為一個特殊的組織,擁有最強大的力量,如果再完全掌握情報機構,那就很難駕馭的了了。

以明朝為例子,軍隊歸屬大都督府管理(後來給兵部),情報機構錦衣衛名義上也是軍隊的一部分,但是無論大都督府還是兵部,有明一朝都沒能管到錦衣衛頭上,都是直接對皇帝負責。就這,皇帝還是感覺不順手,又組建了東廠,我們在後世的作品裡已經瞭解了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組織。足以可見情報機構在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而真正屬於明軍的情報機構,是兵部下轄的巡檢司或者各個邊軍中的斥候——夜不收。

說說近代,我黨起家的時候,情報工作是十分到位了,負責情報的單位就有中央調查部,中央敵工部,中央城工部,中央情報部等等,這些情報機構僅有少部分是屬於軍隊的,其他都是各自獨立運作,互不隸屬。在國民黨內部,經常出現隸屬於兩個部門的地下黨互相提防攻擊的狀況。這些情報部門,他們有一個共同的上級——周恩來。從紅軍時期到文化大革命,我國情報機構的終極BOSS就是周總理(主席只負責指定大方向,日常類的事項都是總理負責),直到90年代,還有總理安插的人在發揮作用。

建國後,軍隊的有總參二部,三部,現在獨立出來成立了戰略支援部隊。外交部,前身就是中調部,那些駐外的外交官們可不都是隻會陪人吃西餐的,外交學院的教材很多是和解放軍外國語學院通用。統戰部,工作重點是在港澳臺以及海外華人,這是老本行了。公安部,隨著犯罪的全球化,公安部門也成立了自己的情報部門,在對內反恐對外交流都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國家安全部,這個就不用解釋了,大家都清楚。除此之外,很多敏感地區的地方政府,也有自己的某個“特別辦公室”,比如雲南,廣東,新疆。

再說說美帝,當然離不開大名鼎鼎的中央情報局(CIA),只是名義上歸屬於美國軍方,但實際上是直接對總統負責,情報局長都是由總統直接任命,都是最親近最可靠的人擔任。排名第二的就是聯邦調查局(FBI),出鏡率僅次於CIA,隸屬於美國司法部,主要是對內犯罪調查,反間諜。國防部管的就比較多了,負責對外軍事情報的國防情報局,負責電子通信偵察的國家安全局,負責偷拍的國家偵查局等等,除此之外,陸海空軍,陸戰隊,國民警衛隊,緝毒局等等都有情報機構。

還有俄羅斯,英國,法國都大同小異,有軍隊的,也有獨立的,都不止一家。

所以,一個國家的情報系統,有很多部門去做,並不是軍方一家包圓,但是軍隊又是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


百勝刀王胡逸之


《風箏》裡的鄭耀先被中統秘密綁架的橋段應該都有印象,“鬼子六”是軍統上校處長級別的大特務,軍統局在當時又直接隸屬於軍事委員會,是蔣介石監控軍隊的重要工具,可謂是權勢熏天,但是如果軍統內部出現嫌疑分子,而它自身又不能覺察那該怎麼辦呢?這就是中統局存在的理由之一。


中統是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的下屬單位,既非現役單位也不歸軍隊管理,但是卻有監視軍統的責任,所以有權調查“鬼子六”這樣的人物,哪怕僅僅是隻憑懷疑。道理很簡單,無論是各級政府官吏還是黃埔系軍隊的軍官都是國民黨員,包括很多地方雜牌軍比如閻錫山的部隊也集體加入了國民黨,那麼從理論上說,“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有權調查他們當中的任何人。

這也是軍統和中統的重要區別所在,即前者是軍隊的情報機構,而中統是國民黨中央的情報部門。蔣介石1938年將原來的軍統局拆分,不光是因為兩個系統的特務們內鬥不止,也是為了讓兩個情報機構互相監視和牽制。於是戴笠的二處繼承了軍統的招牌,繼續隸屬於軍事委員會,而徐恩曾的一處獨立出去,升格為中統局。



不要被現如今的諜戰神劇給欺騙了,事實上在四十年代以前中統的勢力是非常龐大的,因為國民黨各級基層組織,實際上都是中統情報和特務網的延伸,許多基層黨部的負責人,也同時是中統的各級骨幹頭目。抗日戰爭爆發以後,軍事情報和對日諜戰的重要性大大提高,因此軍統的地位不斷上升,也由於大片國土淪陷,許多國民黨基層組織被摧毀,造成中統的實力大減,此消彼長,軍統漸有壓垮中統之勢。

然而蔣介石深諳權力之道,絕不會“把雞蛋全部放進一個籃子裡”,隨著軍統勢力的不斷膨脹,他對戴笠也有了一定的警惕,很早就成立了秘密監控戴笠的“五人小組”,成員之一就是侍從室三處處長、中統創始人和局長陳立夫(徐恩曾跟戴笠一樣,都是副局長主持工作)。抗戰勝利後負責裁撤軍統的“八人小組”裡,陳立夫和陳焯也是主要負責人。



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蓋世太保”其實也不歸軍隊管轄,反而是希特勒監視和鎮壓國防軍反對派的主要爪牙,到後期直接吞併了卡納里斯的國防軍諜保局。蓋世太保的前身是德國兩個邦的“特別政治警察”,在戈林的手裡成型,在希姆萊和海德里希的手中壯大,後來轉隸給黨衛隊,其正式稱謂是“國家秘密警察”,獨立於國防軍情報部門之外而存在。

到1944年的“720爆炸事件”發生後,蓋世太保抓捕了大批反對希特勒的軍官,並把他們送上了法庭和絞刑架,總數接近7000人。



冷戰時期著名的“世界四大情報機構”其實均非軍方管理,英國軍情五處向首相彙報工作、曾經令人談虎色變的克格勃對蘇共政治局負責、以色列的“摩薩德”直接歸總理領導,而美國的中央情報局更是獨立的情報和調查機構。儘管軍情五處和中央情報局的前身是二戰時期的軍事情報部門,但現在都改制成為政府掌握的單位(軍情五處現在叫國家安全局,習慣性沿用舊稱而已)。

因此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所有情報機構不可能全部由軍方管理,絕大多數國家都有兩套平行的情報系統,一方面是軍隊自身固有的軍事情報和諜報系統,足以應付軍事層面的挑戰;一方面是也要防止軍隊“一家獨大”的情況出現。


度度狼gg


每一個國家的的情報系統都有幾大業務機構,分屬不同的部門,軍隊歸軍隊,地方歸地方。從國家層面來講,以日本為例,它有三套獨立的情報單位,分屬不同,但它們都直接上報首相府。第一是外交部的情報系統,覆蓋國際上所有認為有情報價值的行業,第二是公安(警視廳)情報系統,主要負責本行業有關的情報蒐集和反諜處置。第三是軍隊(自衛隊)情報系統,對敏感國家和地區的全方位監聽和全方位情報收集。

再看曾經*同志加兄弟*的鄰國越南,以國家層面來說,越南的主要情報機構也是3個。第一是越南內務部,該單位是越南的情報和反間諜機關,聽命于越南政府,設有8個局8個廳。第二是公安情報總局,直屬公安部,簡稱第五總局,下設部分機關局和業務局。第三是國防部情報總局,在蘇聯老大哥年代,社會主義軍隊情報系統都設在第二總局或二部,一般的駐外武官均由此單位派出。越南國防部第二總局的職能和權限最大,其監聽和偵察範圍涵蓋所有方面,承擔對外及對內的情報工作,三大情報系統設有很多下屬機構,其中有專門對付我國的二房部,因下設部門眾多,就不細說了,從兩個國家的情報系統來看,軍隊歸軍隊管,地方歸地方管,但它們有一個共同點,每日情報信息彙總之後,最有用的情報信息會立即送到最高領導人手中,以供參考和決策。


珠江的過客


間諜和特工,隸屬於國家情報部門。《51兵站》這部黑白老電影很多人都看過,講述了上海地下黨給蘇中解放區傳遞情報的故事,而“特工”這個職業,更是那個年代司空見慣的產物。

李克農是我黨地下戰線的卓越領導人之一,他深知地下工作的不易,在上海灘,權衡各方力量,為我方提供情報

在和平時期,也有很多特工,大家看電視劇可能都清楚,比如上海、南京、重慶等地,都是特工最喜歡待的地方。

而李克農,就是打入敵人內部的上海特工組成員,潛伏、滲透,這些可以說是司空見慣,電視劇中的暗號、暗語,都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是必修課,在那個年代,稍微一點的疏忽就可能葬送了整條特工組織,直接威脅到前線的戰場,情報工作非常的重要。

據記載,李克農在上海工作期間,打進國民黨高層內部,而同伴叛變,面臨這種情況,李克農並沒有慌張,而是毅然把情報送出了諜影重重的上海。

當然了,國民黨的特工也是非常狡猾的,就比如上海站,也很多的特工,國民黨的,共產黨的,還有日本人的,可以說魚龍混雜,各個力量犬牙交錯。

在這裡說一下雙料間諜,在影視劇中,這類人可以說非常的厲害,他們盤桓於國民黨、日本人、共產黨之間,以獲取情報來給雙方獲利,在這裡說一下袁殊,袁殊在20餘年的特務生涯中,先後為軍統、中統、青幫、日本人等辦過事,然而他最真實的身份卻是中共特務。

耳熟能詳的特工頭子,就是蔣介石政府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軍統)局長,他就是軍統特務頭子戴笠,直接服務於蔣介石,在建國以後,重慶、四川等地,還隱藏著很多軍統特務,他們各自為戰,聽命於逃亡臺灣的國民政府

據統計,解放以後僅重慶地區,就有多達數萬名國民黨特務,他們深藏於地下,伺機搞破壞,企圖反攻倒算,但陰謀總是被攻破。

大家可能都看過《神探狄仁傑》,而中主演張子健在《孤島飛鷹》《飛虎神鷹》中均扮演打入敵人內部的燕雙鷹一角,個人覺得還是比較符合當時歷史的情況,客觀反映瞭解放以後的重慶等地,反特工作的難度。

在現代社會,間諜是永遠見不得光的職業,他可能在A國,也可能在B國,非常的多,而被抓到,只有死路一條,特工隸屬於每個國家的情報部門,不屬於軍隊,非常的神秘,為國家的戰略安全,作用顯著。

文/小小雪說歷史,本文原創,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小雪歷史微鑑


有些情報機構獨立於軍隊之外,不歸軍隊管,這是因為:第一,情報機構的職能,本就是不僅僅針對國家的敵人,還要監控國內,尤其是軍隊。第二:情報來源的多樣化要求,不能渠道單一,否則無法相互印證,也就無法確定情報的真實性。

自有人類以來,情報人員就存在了。就是在原始社會、氏族部落時期,部落之間爭地盤、獵物,都會有人探聽對手情況,這是最原始的情報人員。而古時候的中國,把這些最早的情報人員,稱作“細作”。

不同於軍隊打仗前,前出偵察敵軍情況的軍人,偵察敵情的叫作“探子”,現代叫做偵察兵,或者特種兵。“細作”是對對手進行全方位的情報收集,不僅僅限於軍隊情報。兩者是不同的。

而情報機構的職能,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監控國外的,當然也包括敵軍;一類是監控國內情勢的。

監控國外的情報機構,其工作範圍相當廣泛,大到所監控國家的政治形勢、經濟情況、社會環境變化,小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物價漲跌、輿論風向,情報機構把這些數據收集起來,進行分析,能得出所在國家的現實情況和未來走向,從而為國家決策提供依據。

而監控國內情況的情報機構,具體就不多說了。歸屬軍隊管的情報機構也不細說,那是軍事情報機構,服務於國與國在國防領域的競爭。重點說說為什麼有些情報機構不歸軍隊管而是獨立於軍隊之外。

軍隊是國之重器,在任何國家,軍隊的動向都會影響到政局穩定和社會穩定。任何團體,不管是軍隊,還是民間社會,都會形成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這些利益集團的利益取向,不一定與國家機器的上層或者國家、社會的利益一致,這是其一。其二,軍隊也是由人組成的,而人都有私慾,因此軍隊裡的軍人,會有敵對勢力滲透,引誘變節成為間諜,洩漏情報,策動軍人譁變等等的危險;或者對某個上司不滿,或對社會不滿,總之各利各樣的原因,為一己私利而主動投敵,成為敵國軍隊的間諜。因此,軍隊內部是有必要進行一定的監控的。

而監控軍隊的情報機構,自然不能歸屬軍隊管理,因為不知道軍隊裡誰不忠誠,最安全的情況,就是軍隊管理屬於軍事的情報,而其它情報則歸屬另外的機構管理。否則就成了左手監控右手,不但情報極不可靠,徒有其表,還極有可能得到錯誤的情報,從而危及國家安全。

此外,情報來源的多樣化要求,也決定了有些情報機構不能歸軍隊管。任何情報,都需要從多個渠道得來的消息進行交叉分析,從而驗證其真假。如果所有情報都屬軍隊管,其來源無疑太單一了,不利於國家安全。這在任何國家都是如此。


偶書


第一,術業有專攻。軍隊情報系統主要側重於軍事情報工作,例如敵人的部隊配置、防禦重點、進攻方向、武器配置等,並在需要時採取暗殺等手段。政府情報系統則主要側重於對他國重大政治決策、方針、計劃規劃、先進技術等方面情報的收集工作。因為側重點不同,所以分開設置,保證其專業性。例如,美國的情報機構中,半數左右屬於總統直管和政府各部門管理,半數歸國防部,也就是軍方管理。前蘇聯的克格勃雖然也穿制服,底下還有阿爾法信號旗這樣精銳的特種部隊和規模龐大的邊防軍,但從體制上來說直屬蘇共中央,並不屬於軍隊系統,軍隊有自己的單位——格魯烏(軍事情報總局),而且在蘇聯解體時也沒有像克格勃一樣受到大的衝擊,保留的比較完整。

第二,防止一家獨大。誰都知道,權力不能太集中,而情報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情報機構會擁有一定特權,而過於集中的特權會導致情報機構勢力過於膨脹,不利於統治者。例如軍統,抗戰前不過只是個小小的復興社,戴笠的勢力遠不如徐恩曾,可藉著抗戰,軍統的勢力不斷膨脹,不但控制了郵電、警察,還掌握了幾十萬人的武裝力量,戴笠還想借著美國人的幫助當上海軍司令。所以,戴笠的死一直有陰謀論之說。而在美國,各情報機關也是相互制約,防止一家獨大,CIA雖然勢力大,但其在國內卻沒有行動的權力。


胖胖的小豌豆


情報機構在中國古代以來就不歸於軍隊所管轄,這麼做是有原因的。

一、軍隊只負責打仗,士兵只需要操練,至於戰爭時候則是會成立臨時的情報部,或者由皇帝派過去的監軍統領戰時情報機構,也可以說是斥候。


二、設立情報機構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打仗嗎?顯然不是,戰時有戰時的情報機構,根本不需要軍隊之外的人參與,所以設立情報機構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防止有人造反,這也是為什麼情報機構會獨立於軍隊之外不歸軍隊管轄的原因了,在古代,戰時軍隊是寶貝,太平時是禍害,怎麼會有皇帝願意手握大權的大將軍、大元帥知道那麼多的情報呢?


那麼,我國古代哪些朝代有著這樣的諜報人員呢?


1、 春秋戰國時期是沒有單獨的情報機構的,這一任務的角色大都是由縱橫家和軍中的細作以及各諸侯的食客擔任,但是沒有一個單獨的機構


2、唐朝時,武則天設立內衛,算是比較完整的情報機構。

3、宋朝的樞密院



4、明朝的鎮撫司(錦衣衛)、東廠、西廠、內廠、驛站。

5、 雍正的私人機構粘杆處,清朝一般不設立單獨的情報部門,而是由一些皇帝的心腹擔任相關的情報蒐集任務


到了現代社會,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讓全世界對現代戰爭的反思也多了起來,信息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大,另外還有恐怖主義的陰霾一直籠罩著世界,現今早已不是封建社會了,所以對於軍隊的情報收集已經顯得沒有必要了,沒人會擔心誰要造反了,不過國家安全還是需要龐大的情報機構來防患於未然,獨立於軍隊之外是保證更大的靈活性以及效率,同時也可以更加明確地去對付其他國家的間諜。


本人是做資訊的哦,覺得我回答的不錯的話,歡迎關注下,麼麼噠!


史學使我快樂


方圓論壇觀點

不是有些情報機構會獨立於軍隊之外,而是古今中外所有國家朝代的情報機構基本上都是一個獨立的機構,雖然在現代情報機構名義上歸屬於軍隊體系。但實際上情報機構還是一個獨立的存在。原因很簡單,權利需要平衡,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其武裝力量而情報機構又是一種隱藏在暗處殺人不見血的力量。本來單獨的軍隊系統和情報系統都會令人望而生畏。如果軍隊和情報系統全部被一個人掌握那麼力量的天平就會嚴重傾斜。這是統治者或者當權者所不允許的。


比如現在的美國總統名義上是美國的三軍總司令而且直接掌管情報體系。但實際上不論是軍隊還是情報體系的實際工作都有實際的人員負責。所以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會融合的一起,只能是各行其事,要不然這股力量連美國總統都會害怕。再比如明朝時期的錦衣衛這是一個赤裸裸的情報機構。在明朝錦衣衛只有一個效忠目標那就是皇帝。它的只能就是監察天下收集情報。甚至於軍隊都在錦衣衛的監視範圍內。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皇帝內心的不安全感。他需要錦衣衛替他監察天下有任何的風吹草動他都可以第一時間知道。你想想這股力量皇帝能歸屬於軍隊嗎?如果真的歸屬於軍隊那麼估計離改朝換代就不遠了。所以情報機構必須獨立存在被當權者所掌控。


近代世界上第一個超級強國就是蘇聯,而蘇聯有著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情報機構克格勃。克格勃是一個凌駕於蘇聯黨政軍之上的超級部門,也就是說克格勃的職能就是監視一切政府部門,軍隊也在克格勃的監視範圍之內。既然如此情報機構又怎麼可能歸屬於軍隊管轄呢?而且克格勃只對蘇聯中央政治局負責,其他任何機構任何人沒有權利去管理命令克格勃。同理美國的中央情報局,以色列的摩薩德,英國的軍情六處也均是如此,他們只聽命於國家最高權利機關也就是真正掌握國家的少數人手中。軍隊是不可能領導國家情報機構的。一切都是為了權利的平衡。


最後再說一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例子。民國時期國民政府的兩大情報機構中統和軍統。中統是國民黨時期陳立夫和陳果夫兄弟所掌控的情報機構,該情報機構表面上由國民黨黨務部控制,但實際上中統的實際控制人只有陳家兄弟,而陳家兄弟直接效忠於蔣介石。而軍統的成立則是在復興社的基礎上建立的情報系統。而復興社的成員構成又是以軍人為主。雖然軍統和軍隊的淵源很深,但是軍隊對於軍統的影響幾乎為零。國民政府成立後軍統也隨著更加細緻化分工,軍統的實際負責人就是戴笠,而戴笠的上司只有蔣介石。也就是說軍統這個情報機構還是在當權者手中掌握。由此可知任何一個國家的情報機構都是由最高掌權者或者最高掌權群體所負責。軍隊只是情報機構監控的對象之一。他們並沒有權利去控制情報機構。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