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筍這個時候怎麼樣才容易找到?

壯鄉小隆


竹筍是我們比較常見的時令蔬菜,竹筍以冬筍為為好吃,但是也是冬筍最為難找,因為冬筍是在土裡面,還沒有“冒尖”,所以很難找到。



冬筍一般個頭不是很大,沒有春筍大,但是冬筍肉質鮮嫩,質地柔軟,是冬季最好的農家野貨。冬筍與臘肉一起炒,那是自然與時間的碰撞,擦出美味的冬筍炒臘肉來。

前幾天,因為跟著老闆去鄉村跑業務,其中在我們當地的一個山區,看到遍地都是大大的竹子,房前屋後都是大的竹子,但是沒有看到竹筍的身影。但是我看到有的地方懸掛一個木牌子,上面赫然寫著“私挖竹筍,一個罰款一百元”,我還納悶呢,連一個竹筍都沒有看到,還挖竹筍?還是我老闆有生活經驗,給我說冬天沒有出土的竹筍是上等竹筍,最美味的,然後給我講了怎麼挖竹筍的方法,今天借花獻佛給大家分享一下。


冬筍在這個時候怎麼容易找到呢?

首先、要選擇比較茂密的竹林,這樣尋找的機會要大些,最好是有些坡度的竹林,土壤很溼潤的地方,這樣的環境有利於竹子發芽出筍。順著溼潤的土壤挖,大概20釐米深,如果有就有,沒有的話也不用繼續深挖了。

第二種、在竹子根部找裂縫,這些裂縫就是裡面的竹筍在膨大的時候把土壤撐破的。所以說,裂縫越大,裡面竹筍就越大,相反裂縫小,竹筍也就小。找到裂縫之後,用手扒開周圍的竹葉、樹枝之類的垃圾,可能就可以看到裂縫裡面的竹筍了。

第三種、看大竹子樹尖彎的方向。一般來說,竹子彎尖方向就是竹筍的方向。只要找準方向了,下挖就好找了。


最後在挖竹筍的時候,要用窄口長挖鋤,因為在挖竹筍的最後是要用挖鋤把竹筍根部一次性挖斷的,先把挖斷竹筍的撿起來,然後挖鋤起來,最後要把土填回去,不要破壞其他的筍根。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冬筍這個時間怎麼樣才容易找到?還別說,我剛挖了點冬筍回來,頭條就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冒似真裝了千里眼一樣,下面說下我的經驗,由於我左手做了手木,費不了大力,只能尋找一些比較簡單容易的筍了,下面說下常見的方法。

一、挑竹林,去年我們這冬筍比較多,今年被稱之為小年,加之今年上半年雨水多,下半年乾旱,所以筍不大,那麼要想挖到筍,必須找一塊土質鬆軟較溼潤的竹林,往往只有這種竹林才可能出大貨。

二、找裂縫,冬筍的裂縫偽裝的非常好,比如樹葉下面、死筍坑,反正只要發現一點裂縫,最好是有點新泥在旁邊的機率會更大,就動手去挖,基本上會有收穫。

三、尋竹鞭,我們這叫找“浮頭竹根",就是竹鞭長岀土那個附近,一般有筍的在靠竹子那一邊,竹鞭較大那一段,在浮頭竹根入土20~30釐米左右的地方。另外在竹鞭的斷裂處有新竹鞭生長的地方,也會有筍。

四、用機器,現在網上有一種叫"冬筍定位儀"的機器在售買,據說可以定位到20釐米深,個頭在150克以上的冬筍,如果真有這麼個機器,那麼可以大大降低尋找冬筍的時間。

五、訓狗找,有的人會專家訓練一條尋找冬筍的土狗,在挖冬筍季節帶其上山,對於那些冒出個小筍尖或有點裂縫的冬筍,狗的敏感度還是挺高的,也可以降低人工尋找時間。

總之,挖冬筍是個技術活,且非常辛苦,這個只有自己多去山裡挖挖,才能積累到一些經驗,時間長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成為挖筍高手。


壞男人說小龍蝦


大家好挖冬筍確實是個技術活,我是湖南人農村裡的過年前幾天我都會去老家挖冬筍,我一般找冬筍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看竹尾,一棵好竹子看它竹子的尾巴倒向那邊就挖那邊這個方法很好挖到的都是大冬筍。第二個方法像現在這個天氣是最好挖的了,早晚都冷白天出太陽,太陽比較大溫度比較高,冬筍長的特快有冬筍的地方那個泥土會奔開、奔開的地方一定有冬筍把泥土挖開就看到冬筍了。方法簡單好用,以下是我家竹林春筍的圖片,謝謝





鄉朗老三


還真問對人了,我從小在竹林里長大。冬筍與春筍不一樣,春筍都會破土而出,而冬筍基本不會破土,冬天一過就在土層爛掉了。冬筍雖不會破土而出,但生長也是有規律可循的,楠竹的冬筍不會長在竹蔸腦邊,而是離竹蔸腦有一定距離,一般尾竹彎到哪,冬筍就結到哪,不會超出這個距離。從尾竹彎到的地方開始往竹蔸腦方向挖,準能挖到冬筍。不信,自己扛鋤頭到竹林挖一個試試。


無水蒲文章


我是南方人,湖南永州的,自家也有幾畝竹林,今年湖南大旱,影響了竹子的長勢,往年的話,冬筍己上市多日了,但今年普遍沒有冒芽擠土,我今天還去竹林找了,沒發現有土層裂縫,也就是說冬筍還小,沒發育。至於怎麼找冬筍,我的經驗是看竹子笫一節枝,如果是兩根枝杈,說明長勢旺,竹筍大且自嫩,在樹周圍找裂縫開挖,一般收穫頗豐


用戶25913132964


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家是江西吉安遂川的山裡人家,那裡就有大片大片的竹林,所以每年的冬天和春天都是有竹筍的,不一樣的是冬天的冬筍埋在山上的地下,不容易挖到。春天的春筍是冒尖了的,很容易就能挖到。

今年的冬筍現在的時候還是不容易找到,所以要找到它得先看土,如果土質帶點被破土而出的那種樣子,很大可能說明地下有個冬筍在慢慢生長,你慢慢挖開就可以看到了。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找到一棵長得茂盛的竹子,找到他的根,他的根也是一節一節的,找到比較大的竹根,沿著竹根一直挖下去,很大可能竹根上就有冬筍了。

希望回答可以幫到你。


新新的活


這個容易找到的,去年我回老家去挖過,只要找開裂縫的地方十有八九就有,還有土高的地方有可能也有,我去年挖了好多來吃,炒肉很好吃的,要用開水煮半小時,在拿起來洗乾淨,就可以了,不煮的話吃起來會麻口的,很好吃的。


工地濤哥


這個時候要挖到冬筍,如果不掌握技巧,是有點困難的。現在我根據多年實踐,向大家分享幾點挖冬筍的實用經驗:

1、首先要看竹子生長的地方,如果土地比較平整並且鬆軟,加上比較肥沃的山邊或山窩更有利於冬筍的生長,特別是竹林邊沿的竹子,俗稱"走邊竹"最容易長冬筍。

2,看竹子長不長冬筍的技巧:最先看竹葉是不是青翠茂盛,這樣的竹子才會長冬筍。

其次分竹子公或母,母竹比公竹更容易長冬筍。區分公竹和母竹的方法:從最先長出的竹枝來分辯,第一個枝丫是一根竹枝的為公竹,兩根竹枝呈丫狀的為母竹。

3,看竹子竹根走向的方法:公竹一般竹根和第一個竹枝平行,母竹一般竹根和第一個竹枝垂直,按這個方向可以挖到竹根,這有個前提條件就是要竹子生長在比較平整的地方很準確。還有一個方法就是看竹兜的旁曲方向,一般竹兜旁曲方向和竹根垂直。

4,挖到竹根看筍芽是否前方會長冬筍?方法是:筍芽頭尖並且頭嘴張開和竹根呈60度以上往外長的前方長冬筍的概率很高,反之不會長冬筍。

5,一顆竹子長冬筍一般都不會離竹子很遠,如果是二年竹子或四年竹子,一般在竹子旁邊二尺之內會長冬筍,四年以上竹子長冬筍的距離更遠並且更小一點,個數會多一點。

6,冬筍一般長在竹子竹根前方,既竹根走向。

7,一般竹根生長出一根嫩竹根的附近會長冬筍。

掌握這些技巧,挖到冬筍也就容易很多!







春相如文化傳播


冬筍是一種比較有營養的農作物,由於冬筍生長在地下,比較難以採挖,因此市場上冬筍售價也比較貴。冬筍就是在立冬前後由毛竹的地下莖,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竹鞭的側芽發育而來,冬筍比較鮮嫩,清脆爽口,營養豐富,因此特別是受到人們的喜愛。

那麼冬筍生長在地下,我們如何快速的挖出冬筍呢?

冬筍現在這個時間段已經有很多了,而這種冬筍在我們南方地區農村比較普遍。一般冬筍採挖時間是霜降到第二年的立春前這段時間,也就是10月下旬到第二年的2月份之間,到了2月份以後冬筍逐漸出土,冬筍也就變成了春筍,口感沒有冬筍那麼好吃了。

一般我們挖冬筍有幾種方法:

尋根式挖冬筍

我們在毛竹林裡面會發現一些露出來的竹鞭,而一些長比較大而且稍微泛青的竹鞭大多會有冬筍,因此可以沿著這個竹鞭往下挖一段距離,這樣也可以找到冬筍。而且挖冬筍要有耐心,一般發現一個小冬筍以後可以再次往附近尋找,很多時候冬筍都是一大堆生長在一個竹鞭上,有可能因此會有意外的收穫。

朝著陽光照射的方向尋找。我們種植的很多竹子都是在一些斜著的山坡上,而一般向陽一側的山坡上的地下的冬筍是比較多的,而相反一些比較陰溼、陽光不充足的地方有冬筍的概率會比較少。其次,我們還可以通過觀察土壤表面變化來判斷,比如一些土壤表面有輕微起伏,而且有稍微的裂紋的地方,很有可能下面就有冬筍的存在。

從竹子長勢判斷

一般生長比較老的竹子冬筍不會太多,而且個頭比較小的竹子也不會有冬筍。而我們首先要找一些生長在3~6年左右的竹子來挖,同時這些竹子枝葉比較茂密,而且竹子顏色比較青的,在竹節上環會帶有一點黃色的竹子。這種竹子下面的竹鞭上出現的冬筍就會很多,這樣尋找更加精準。

最後我們也可以從竹筍平時生長的方向去尋找。比如挖的時候要從母枝和母根的前方挖屈,同時尋找土壤比較肥沃的地方,向陽的地方挖。

冬筍每年都會有,而且大多數冬筍如果今年沒有挖掉,那麼它會吸收竹子大量養分,反而會影響竹子的生長,同時到了來年春天冬筍大部分就會死去,因此挖冬筍除了用於食用以外,對於竹子生長反而比較有利。


鄉村波比


冬筍,這個季節不可錯過的農村美食。不僅非常的好吃,而且營養價值還是很高的。冬筍中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等等。常吃冬筍不僅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有助於消化,而且還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呢,那麼這個時候我們該怎樣才能又快又準的找到它呢?



首先:冬筍和春筍不一樣,冬筍是長在地下的,我們想看也看不見,想摸也摸不著。想要挖冬筍我們不僅要有一雙孫悟空的火眼金睛還要懂得采挖的方法才行。挖冬筍的最佳時間應該是在10月下旬到2月份的上旬。過早了,地下的冬筍比較小挖來沒貨,而過晚了則已經成春筍了。這已經是12月了其實這個時候才是挖春筍的最佳時機,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找到,前兩天到竹林去看了看,有的已經拱土冒頭了,這種就是最好找最好挖的,如果是要找那種還沒冒頭的其實也很簡單。

①地皮有凸起的地方:冬筍生長過程中會把地皮給往上頂,一般我們看到那種凸起像長了一個包,高低不平的用腳踩一踩中間有頂腳而兩邊有空心的感覺,從那裡開挖絕對有貨。

②看裂縫:有裂縫說明也有冬筍,因為它生長過程中營養需求大,大量吸收了土地的營養已經有出土的準備了。

③尋找新竹:一般粗大的竹子下都沒有筍子就算有那也是老的,要找就要找剛長出來的新竹,不但有冬筍,而且還很嫩。

④尋根:如果你找到一根挖到竹筍後不要太高興,一般竹筍都不是一個一個的,如果一個地方有一個那麼那個地方肯定有一堆,有時甚至七八個,我們只要尋著其竹鞭的生長方向繼續努力就必然有大大的收穫。

當我們找到冬筍後其實採挖才最關鍵

當我們找到冬筍後,採挖要注意,首先不要太用力,先撥開其周圍的泥土,把筍先刨出來,再沿兩邊挖,不過這可要特別當心,不然“腰斬”可是經常有發生的,得斬得到位(竹根和筍的交接處)這樣才有助於保嫩保鮮,也更美觀。還可先在基部附近淺挖一下,找出黃色或棕黃色的壯鞭,再沿鞭翻土找到冬筍。

同時挖完筍後回填土也很重要,這樣有利於以後再長竹筍,同時還避免下次挖筍踩坑摔傷。


挖好的冬筍拿回家炒炒臘肉,涼拌冬筍、或是做泡菜都是非常美味的,同時還能拿上街去賣又有一筆不錯的收益。

綜上所述就是找冬筍和採挖方法了,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