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會不會根據手下人的名字來忌憚手下?

歷史的風痕


首先,古人起名不同於現在,有很多忌諱。

《左轉》中就記載了一個相關故事。魯桓公六年九月二十四日,太子出生,桓公很高興,不僅為其舉行了出生禮,還向申儒請教了取名的忌諱。申儒回覆,取名字一般是需要遵循“信,義,像,假,類”這五個規則。基於出生時的特定情況取名叫“信”,用吉祥字眼叫“義”,用類似字眼叫“像”,以物名為人名叫“假”,而借用與父親相關的字眼則叫“類”。另外,取名最好不要用國名,官職名,山川名,疾病名和牲畜,物品禮品等的名字。最終,由於太子與桓公正好同屬同一天干,所以桓公就給他起名為“姬同”。

《左傳•桓公》記載【公問名於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 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於物為假,取於父為類。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

其次,在古代,作為下級和後輩也會有意的去避諱長輩,尊長或者上級的名諱。

據說宋代大觀年間,朝廷曾要求民間避孔子諱,所以一個叫瑕丘縣的地方就被改成了瑕縣,而姓“丘”的人也從那時候開始,被要求增加一個耳朵,改姓為“邱”。

《紅樓夢》裡也有類似的例子。林之孝的女兒原來叫紅玉,因為“玉”字犯了寶玉的諱,就被改成了小紅。薜蟠的老婆夏金桂就更誇張了,在家做姑娘的時候是絕對不許別人帶出“金桂”二字的,如有下人不小心說了哪怕一個字,都會被嚴懲不貸。

之前還聽說過一個笑話,很有意思,也應屬此例。說南宋的錢良臣的小兒子從小就非常聰明,小小年紀就知道避其父的名諱,讀書時只要有“良臣”二字,就以“爸爸”代替。有一天讀《孟子》,就把“今之所謂良臣,古之謂民賊”讀成了“今之所謂爸爸,古之謂民賊”。被人引為笑談。

【孟子曰:“今之事君者皆曰:‘我能為君闢土地,充府庫。’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君不鄉道,不志於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我能為君約與國,戰必克。’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

但是,雖然古人起名儘量避諱,有時候還是會莫名其妙的撞在槍口上,遭受無妄之災。

據說永樂二十二年時,有一個叫孫日恭的考生,在順利通過鄉試和會試後,卻在殿試時折戟沉沙。究其原因是因為“日恭”二字連起來是個“暴”字,而朱棣很忌諱別人說他他殘暴寡情,看到他的名字後直接讓他有多遠滾多遠。而庚子年的王國軍就更可憐了,本來一個好好狀元郎,卻因為趕上慈禧心氣不順,看到他的名字竟然取諧音,認為是罵她是亡國之君,直接把王國軍殺了。

唐太宗晚年的時候,民間突然有了“唐三代而亡,女主武氏代之”的說法。雖然李淳風告訴唐太宗最終政權還是會回到他子孫手中,這只是他後代的一個劫數,並勸說他不要動殺機,否則違背天意,後果會更嚴重。但是一名叫李君羨的將軍還是因為名字犯了忌諱而被殺害。只因為宮宴時,話趕話,李君羨隨口說出他的小名叫“五娘子”。怕是李君羨到死都沒有意識到是他的這個小名字犯了太宗的忌諱吧。

說起名字,自覺良好即可,如果想面面俱到,實在是不現實。而且,誰又知道你此生會不會碰到“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那麼矯情的人呢。就算存心避諱,哪個又能知道這輩子會跟誰有交集呢?


梓元小維


古人很講究避忌尊長者的名諱。有權有勢者是不肯讓下人隨便觸犯自己的避諱的。如果在下者的名字與在上者出現重複,那麼在下者就要改名以示避諱。

十六國的後趙在石虎當皇帝時,把虎稱作“王猛”;五代後梁朱全忠在位時,把鍾稱作“大聖銅”;武則天的父親名叫武士彠,所以把華州改名秦州;唐朝章憲太后之父名字叫通,就改通州為同州;五代吳國的楊行密,其父名叫楊怤,與夫同音,所以凡是御史大夫、光祿大夫,都把這個“夫”字去掉。有人會問了,這都不是改人名啊?是的,都是改的地名和物名。但是,哪個人膽敢用這些避諱字取名字,輕則要坐牢,重則是會殺頭的。

明朝的袁師德,是給事中袁高的兒子。客人來拜訪他,他擺出糕點招待客人,可他自己堅決不肯吃,就為“糕”和“高”同音,怕犯了父親的名諱;《後漢書》作者范曄的父親叫範泰,所以范曄不當太子詹事之職;宋朝呂希純的父親叫呂公著,所以他就辭去了著作郎的官職;劉溫叟的父親叫劉嶽,所以劉溫叟一輩子不聽音樂、不遊覽五嶽名山;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父親叫王正,所以他寫字時總把正月寫成初月。

南宋的大詩人楊萬里任監察御史的時候,出外巡視來到某郡,該郡的郡守設宴款待。郡守召來一名官妓唱《賀新郎》詞以祝酒興。詞中有一句“萬里雲帆何時到。” 楊萬里見犯了自己的名諱,就不高興了,說:“萬里昨天剛到。” 郡守看到觸怒了御史,萬分惶恐,連忙道歉,最後就把這名官妓監禁了起來。


棒槌襖襖


名字是一個時代審美觀的象徵,有些字雖然好聽也好看,可是使用的人多了,也就俗氣了起來。相比之下,古人雖然也有名字相同的,但是卻沒有今天這樣嚴重。

古人起名字很講究。古代有一種對知識的崇拜,知識分子家庭讓長者給孩子起名字,沒文化的人會請自己能接觸到的最有文化的人給孩子起名字(比如村裡的教書先生)。而且他們的名與字之間通常都有聯繫,讀起來很有意思。況且古人迷信色彩較重,更講究風水禁忌,所以應該是會的。僅代表本人觀點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