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影響著中國移民融入美國主流社會?

耕介


首先要說的是,這是一個偽命題。

因為,提問的網友顯然將一些媒體所渲染的所謂美國主流社會當真了。在一些媒體的的宣傳中,“主流社會”就相當於有錢有勢,開豪車、住別墅、動不動就穿著晚禮服開高端酒會,家裡不是上市公司CEO,就是州議會議員,學歷不是斯坦福就是MIT,跟總統合影如家常便飯……

事實上,這根本就不是美國的“主流社會”,最多隻能算“上流社會”。只是整個社會中極少的一部分人,這部分人可能是好幾代人的積累,才有瞭如今的地位和財富,可能是金融或互聯網的新貴,短短几年就能上榜福布斯,但他們絕對不能代表“主流社會”。

別說中國移民無法融入美國“上流社會”,不管哪個種族的移民,想要進入美國“上層社會”都是很難的,一個平民想要變成貴族,非得經歷幾代人的積累不成。

在美國,社會形狀是呈橄欖型的,與金字塔型社會大部分由底層構成不同,橄欖型社會的兩個尖代表社會的上層和底層,數量都是非常少的,而中間那一大部分才是普通民眾,才是這個美國的“主流社會”。

也就是說,美國的主流社會,其實就是廣大的中產階級,而美國華人移民的收入高出整個美國家庭收入的中位數,從收入來說恰恰已經完全融入主流社會。

有些媒體會說收入不能說明問題,融入是文化上的。然而,其實,美國的文化就是移民文化,美國對於新移民的包容要比非移民國家強得多。

不管什麼種族的移民,只要你願意融入新的環境,你身邊的人都會很樂意接受你。美國幾百年的歷史充滿了種族鬥爭和平權運動,他們付出過慘痛代價的,知道反省,才有了今天包容平等的移民文化。

正好在今日頭條開有獨家專欄《帶你領略你未曾經歷過的北美世界(https://m.toutiao.com/column/v2/index/column/landing/?column_id=1611859359536131)》和《我在美國的頭15年(1990-2005)(https://m.toutiao.com/column/v2/index/column/landing/?column_id=1609169955296260)》,詳談到了北美的方方面面,請參閱。

點到為止吧。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更好的意見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陳思進


我覺得影響中國移民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原因有幾種,但不能簡單的說主要是因為歐美白人排斥歧視黃種人或黑人(美國政府和軍隊的一些重要職位都有中國人和黑人任職),雖然在美國種族歧視現象存在,但那不是美國主流社會的普遍意識,我覺得主要的客觀原因可能是:

1.東方人和西方人信仰不同,中國人是無神論和多神論信仰,而歐美人信仰一神論,主要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是中東的)。

2.東西方文化差異,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是講忠孝和報恩為主,父母老了子女要負責,子女成年後父母仍要負責。而歐美人的家庭觀卻講獨立、平等、自由,家庭責任感沒有中國人那麼重,在美國父母老了子女不用管,子女成年後的上大學、工作、結婚、帶小孩、買房買車,這些歐美父母都不用管,全部是子女靠自己獨立承擔,美國父母有錢要捐給社會,子女也無權干涉(個人權力受法律保護),這個在中國年輕人看來是不可想象的。

3.中國人和歐美人的飲食生活習慣不同。

4.美國人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工作時間不談私事,休假期間不談工作,工作和私事是絕不能混在一起,是不能模糊不清,不能搞混亂了的。

總之,我覺得中國人和歐美人的社會成長環境閱歷不同,教育模式不同,法治環境不同,而造成人生觀和世界觀不同,此外中國人個性偏嚴肅內斂,歐美人個性較外向和自由散漫。中國人和歐美人很難說到一塊,缺少共同語言。


空靈谷隨想雜談


什麼是美國的主流社會?

拿最富裕的加州為例子,官方數據顯示加州有1/3的人口領白卡(免費醫療卡)。那什麼樣的人才能領取白卡?低於聯邦低收入線的人才能領取。

那是不是2/3的人就是中產階級是有錢人了呢?並不是。超過低收入線後還有很長的路才能到達中產階級,大體估計能達到中產階級家庭收入水平或以上的不會超過1/3。

那低收入群體、中產階級、富豪階層,哪一個才是美國的主流社會呢?都不是,也都是。說都不是,因為美國本來就沒有哪個是主流社會,哪個是支流社會一說。說都是,是因為哪怕你是同性戀、非主流等等也都是主流社會一員,美國本來就是多種族、多元化社會。

美國是一個窮人、中產階級、富豪都可以盡情享受生活的國家。富人可以花8萬買皮卡,10萬買房車,10萬買遊艇去國家公園露營、度假。普通人呢?幾千塊錢的二手皮卡、房車、遊艇多的是,花個兩三萬買全套,照樣可以去國家公園露營、度假。


我愛奶茶375


美國主流社會一直以來指的是,白膚色盎格魯撒克遜背景的新教徒,也就是WASP。因此,以前甚至德國,意大利,愛爾蘭人等等都排擠在外。但是平權法案出爐以後的五十年裡,這個概念模糊了,而且美國人口流動大,越來越多的三混血人種誕生,就是私底下,也很難進行種族優劣劃分了。於是,所謂主流社會就是基本上出生在美國,融入並採用了美國生活的人們就算構成了主流社會。當然,不管來自歐洲哪裡,姓氏如何,膚色較白人種普遍還是對包括東亞裔,印度裔,拉美裔,非裔,甚至太平洋島民等懷有排斥感,他們認為自己才是美國主流。

中國移民進入美國主流社會存在幾大致命障礙。

1.外觀,東亞裔是溫順,體格差的代名字,白人社會害怕黑人,卻不怕東亞裔黃種人。所以他們心中黃種人普遍較弱。而且,中國人普遍不喜歡鍛鍊身體,男人四肢細小,大腹便便的很多,不太招人喜歡。

2.語言。中國人從小學英語,學了半輩子,到了美國連超市結賬都很困難,聽合說都成問題,試想,日常交流就是聽說,這兩項不過關,如何接近他人?很多我接觸的留學生,考試也用中國的死記硬背,押題,混個畢業,在華人區工作,英語始終半吊子。

3. 社交。中國人心腸很好,熱情互助,但卻不喜歡社交。美國社區搬來新人家,鄰居們會拿著糖果點心手工蛋糕去拜訪寒暄,正好結交新朋友,中國人沒這習慣,關起門來自顧自,對社區活動也不感興趣。每當有政治,體育,文藝等大事件,美國人以社區為單位,非常來勁,中國人則十分冷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對孩子也要求少參與,寧可好好讀書,長大不要當清潔工。

4. 文化。中國作為千年文明古國,與美國有著很大差別,傳統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都很多。這導致了人們的價值取向,興趣點都會有巨大差異,這也影響到社交。比如,美國人是不會透露自己家房價,車價或者月收入的。而中國人專愛打聽這個。

5.習慣。中國人生活中有很多習慣美國人可能無法接受,而中國人早已習慣成自然。比如,亂穿馬路,隨地吐痰,大聲喧譁,說話指人,抖腿,等等。這都是讓人看在眼裡鄙視在心裡的

6.遊客。國人這些年荷包鼓了自信心也有了,卻少了很多素質。境外遊客的行為給了外國人鄙視中國的鐵證。

綜上所述,由於這些致命弱點,導致中國人進入美國主流社會較為困難


王牌時評


一↑X、☆‘


用戶7332280240687


美國是個移民社會,主流定義也許可以說是1)有著社會主要認同的價值觀,2)經濟地位在中產階級3)有相應成比例的聲音。1)和2)十年以上的中國新移民與主要人群的差別已經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3),川普當選,華人的聲音和力量,都有超比例的體現。

所以,我認為,華人移民已經是主流社會的一部分。至於文化上的差異,當初70年代前意大利人也有類似處境,誰家女兒交意大利裔的男朋友還是大問題,如今這早已不是問題。

進步,自信自強,華人繼續加油。


捂嘴萬歲


因為強大的中國就在那裡,所以中國移民永遠無法融入美國,如果美國不提防早晚被同化。


用戶93882191449


為什麼要融入,美國黑人白人和亞裔都應建立自己的國家,美的歧視文化導致美國各種族是不可能融合的,美國人自己都說美國是個種族拼盤,分開是最好的選擇


88不甘


自身的劣根性使然,一不關心政事,二隻顧埋頭吃食,三受中國權謀術文化的影響,思維相對狹隘,四是信仰茫然……!


老餘133687259


最大的應該是文化的差異吧,文化不同即意味著你不被接受和不能接受,沒有歸屬感,在那樣的環境裡,沒有安全感。還有就是長期的對中國的歧視性宣傳,造成的排斥。當然也有國民素質低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