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老了願意去敬老院養老嗎?

紋含

為什麼不願意去養老院養老?我們可以以杭州為例子,告訴大家,養老院到底有多好。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美麗的西子湖畔,因她美麗的風景,吸引了許多外地以及本地的老年人在此安度晚年。

由於種種原因,有些老人只能在養老機構中度過晚年,但是你可知道,不僅僅有星級酒店,杭州還根據包括基建設施等在內的硬件條件和包括服務質量等在內的軟件條件評選出了一批星級養老院。

在這些星級養老院中你將見到:數千平米的草坪花園、現代化的福祉產品、管家式的服務。。。。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探尋星級養老院究竟是一副怎樣的景象吧。

四星級養老院

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

杭州拱墅區和睦路451號

杭州市第二社會福利院

杭州江乾區工農路99號

三星級養老院

金色年華金家嶺退休生活中心

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金家嶺188號

拱墅區老人公寓

拱墅區文嵐街99號

和睦老人公寓

拱墅區文嵐街89號

西湖區社會福利中心

杭州市西湖區小和山支路

每一家養老機構都有它自身特點,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除以上列舉的四星和三星的機構以外,還有19家遍佈各區的養老機構也列名單之中。

根據杭州市出臺的《養老機構等級評定與劃分》地方標準,將養老機構一共分為一星到五星5個等級。對老年人來說,想要選擇養老機構,只要看這家養老院有幾顆星,就可以知道能享受到什麼水平的服務。

逐步實現星級管理

獲得星級的社會辦養老機構將按相關規定得到運營補助。但是星級評定並不是終身制的,自頒證之日起有效期三年,到期前須重新申請、評定。

獲得星級評定的養老機構,在滿兩年後可根據情況申請高一等級的評定;如果發生重大責任事故的養老機構將根據評定標準降級或取消相應等級資質,等級取消滿二年後,才可重新申請評級。

28年前杭州已是老齡化社會

杭州從1987年起進入老齡化社會,比全國平均水平提前11年。老齡化社會,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10%。

截至2014年底,杭州市老年人數量已達143萬人,佔戶籍人口20%,也就是說,每5個人裡面就有1個老年人。更嚴峻的是,部分主城區老年人口數佔比已達到27%。

微型養老院將增多

“離家不離親、離家不離社(社區)”,多數老人希望能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安享晚年。

為了能滿足老人的這個養老願望,未來杭州養老服務的發展方向就是:

一是機構社區化,社區微型養老機構會越來越多。現有的街道敬老院會逐步通過公建民營方式提升。

二是社區機構化,現有的照料中心將再提升和完善,推廣“養老機構+居家”融合服務模式,有條件的照料中心將設立日託和全託床位,滿足老年人“原宅養老”的需求。


可靠福祉


429方寸世界

人老了,我是不願意去養老院的,但是,我會利用我的這三個“老寶貝”,來進行“倚老養老”。。。


首先,大家要看清題目中的四個字“倚老養老”,這裡的“倚老養老”不是指“倚老賣老”,是指一個人老的時候,依著自己的老“本錢”,來頤養天年的意思。而“倚老賣老”是指仗著歲數大,擺老資格,有輕視別人和貶義味道。人都是會老的,這是毋容置疑的事實,一個人老的時候,我想,養兒防老等方式,還不是最佳的,而依仗著“倚老養老”的這三樣“老寶貝”,才是最貼心,最踏實的養老方式呢。

第一樣老寶貝:老宅。人老了,最想住的,不是什麼高樓大廈,豪宅別墅,人老了,其實,最想呆的,只是陪伴著自己慢慢長大的老宅。也許,這個老宅,在鄉下的老家,也許,這個老宅,只是某個庭院深深的小巷子裡的一個不起眼的小房子。但是,這就夠了,人老了,也不想過多奢求的了,有一處屬於自己的房子,有一個能夠讓自己頤養天年的空間,即使房子簡陋,即使空間不大,但這又有什麼關係呢?

只要這個老宅,可以養花,可以種草,可以聽一曲老掉牙的歌曲,還能隨意地煮上一壺濃得化不開的普洱茶,這就夠了,這就是濃濃的閒情的了,這就是我們老去的幸福的了。在這樣的一處老宅裡,我們放下所有的過往,我們忘記所有的愛恨情仇,我們只想靜靜地,靜靜地度過屬於我們晚年的時光。你們說,我們能不倚老宅養老嗎?

第二樣老寶貝:老妻。人老了,最需要陪伴的,也許,就是親情。但是,我們老了,我們的子女,卻正當壯年,也許,他們還在為了生活而奔波,還在為理想在打拼。所以,我們老了,我們還是儘量不給子女添麻煩吧。過年過節的時候,子女能夠回家,和我們說一些話,聊一些家常,也許,這就夠了。但是,我們的老妻(夫)我們卻不能丟下。

我們要好好陪著自己的老妻(夫),看著和我們一輩子吵嘴過來的,或者一輩子相敬如賓過來的枕邊人,繼續過著我們晚年的相依相伴的日子,繼續著婆婆媽媽嘮嘮叨叨地老夫老妻的生活。也許,當我們中的一方得了病,也只有自己的枕邊人,最能陪伴在身邊;也許,當我們中的一個人,要提早去了另一個世界,最後緊握著,就是自己的老夫(老妻)的手了。你們說,我們能不倚老妻(夫)而老嗎?

第三樣老寶貝:養老錢。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錢作為一種物質生活保障的載體,我們還是離不了它。人老了,自己有點養老錢,也是必須的。如果我們有工作,那麼,養老金就是我們的保障,我們不能丟。

如果我們沒有工作,那麼,做好養老保險,同時,在年輕的時候,多努力,多奮鬥,適當地給自己留一點養老錢,也是必須的。“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即使子女孝順,即使親人會相幫。但是,自己有養老的錢,最起碼,可以儘量不給家人添加更多的麻煩,所以,人老了,養老錢,我們還是需要的吧!

每一個人,都會老的。當一個人老的時候,我們更需要一些物質保障,來提供給我們老有所養的供給,而一處老宅,一個老妻(夫),一點養老錢,就是讓我們更加心安的物質保障和精神寄託,就是我們“倚老養老”的保障。所以,當我們老的時候,這三個老寶貝我們可千萬不能丟下啊,而且,還要像對待自己的 ♫ “小寶貝” ♫ 一樣,好好保護,好好珍惜,好好陪伴著我們的這三個“老寶貝”呢。

朋友們,你們覺得,我說得有理嗎?歡迎各位讀者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等我們老了,我們要怎樣養老呢。


南山大叔

敬老院條件再好,我也不願意去敬老院養老。

當我老了,身為一個當時是國策的只生一個好的六零後,不管我願意還是不願意去,敬老院終將是我不二的選擇。

我羨慕兒女成群的父輩,他們的晚年一直都在享受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我們兄弟姐妹六人,父母都八十上下,平時都是老倆口單獨生活,每當逢年過節家人團聚之時,父母總給我們兄弟姐妹們講我們在成長路上的各種趣聞、囧事,有著說不完的話題,有著止不住的歡樂;父母年老多病,當他們生病住院時,床邊圍繞的也是我們在本地四家兒女的身影,根據每家的不同情況,送飯的送飯,陪床的陪床,閒假之時儘量來到老人的身邊陪他們聊天解悶,用親情來緩解他們的病痛之軀。中間雖也有矛盾,也有摩擦,畢竟身上流淌著同樣的血,時間可以慢慢化解種種不快。



誰都將有老去的一天,父母養我們的小,我們養父母的老。當我老了,只有一子的我在病榻之時,誰能在我床前?當我最需要親情的呵護,最需要親人的陪伴之時,我的兒女卻在幹裡之外,那裡有他的家,有他的家人。他和他的妻子每天都在含辛茹苦地工作著,不敢請假,不敢生病,不敢失業,只因他們不僅要養活自己的孩子,而且身上更是揹負著高房價時代下的房貨,他們的生活壓力可想而知,誰在我床前,除了敬老院我還有選擇嗎?


我不願意去敬老院,我姑姥的親身經歷已經告訴我(也許是個例),當我需要離不開人照顧迫不得己來到敬老院時,我會因為長時間、不仃地要麻煩一個沒有任何親情關係的人,而遭受到她們的白眼、內心詛咒甚至打罵……敬老院硬件措施再好,此時此刻,山不是那山,水也不是那水,再蔚藍的天空,也支撐不住老人脆弱、絕望的心。


我不願意去敬老院,那裡沒有我熟悉的生活環境,沒有我知心的三朋四友。退休之時便是我更為關注自身健康新生活的開始,為了不拖累遠方的兒孫,為了以後有自尊的活著,我祈禱我能自食其力地活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默唸LL

老了願意去敬老院養老嗎?我想明確的說我不願意!

原來想象敬老院裡有許多年紀相仿的人在一起,每天可以說會話,講講自己的故事,談談家人,或者打會兒牌,下幾局象棋,日子應該過得挺好的。

可是改變這種想法卻是我親眼看到了敬老院的生活之後。記得姑父去世,沒人再照顧姑姑,因為表哥表姐都有工作,總不能一直請假照看姑姑吧,開始請了保姆來家裡照顧,可姑姑總是不滿意,一連換了好幾個都不能盡如她意,不是嫌這個不會做飯,就是嫌那個不講衛生,可能是原來姑父照顧她太周到了,相比之下她總覺得不滿意。無奈,表哥他們只能把姑姑送到敬老院。


一個週日,我們兄妹幾個去敬老院看望姑姑,買了她最愛吃的雞腿,餅乾蛋糕,牛奶等,那時正好趕上午飯時間,看盤子裡的白菜粉條豆腐菜,油水不多,小米飯,一個饅頭,姑姑平時在家吃的都好,可能是咽不下,也可能看見我們帶了好吃的,所以她基本沒吃幾口飯菜,我趕緊遞給她雞腿,她狼吞虎嚥的,大口大口吃著,一邊吃一邊還不忘囑咐我們,回去了給你哥他們說把我接回家吧,我想回家!我不想在這待著!邊吃邊說邊掉淚,我的心很疼,眼淚止不住流下來,回家,這兩個字真的觸痛了我!



(上圖是老母親過生日時,我們全家齊聚一堂慶祝,每句祝福都是真心,每道菜都飽含深情!)

常言道:窮家難捨!老了更是捨不得離開自己的家。尤其是病了,身心脆弱,更需要親人在身邊的關愛和照顧!敬老院卻只能給你提供吃住的場所,但絕對沒有家的味道,更沒有親人的溫暖!父母一生辛辛苦苦把我們拉扯大,你把我養大成人,我陪你慢慢變老!這才是子女對待父母的正確態度!

女兒一再強調:媽媽,你養我長大,我一定陪你到老,永遠陪在你身邊!無論我去哪都要帶著你!很幸運我有個懂事的女兒,有個懂事的女兒真的很幸福!!!(這是女兒放假時我去接她,她買給我的康乃馨)


才下心頭839

這個話題很沉重,我只想說很羨慕那些多子女的家庭,到老了有個依靠,要說不孝順的子女,終歸是少數。

話又說回來了,現在擺在面前的我們這代人幾乎就一個孩子,到老了很難指上他她們,特別是他她們成家以後,要照顧雙方老人,還要幹好事業,還要管好自己的小家和孩子。但是我到老了也不願意去敬老院。

去一個條件比較好點的敬老院,每天安排老人娛樂活動,打球下棋,還有電腦房,老人在這樣的敬老院裡,每天感到很充實,但是費用很高,所以按照我們極少的退休金去不起。還有比較差的敬老院,在那裡只不過就是生存,每天吃完飯看看電視,曬曬太陽,生活的很單調,感到沒有在家那種自由,沒有在兒女身邊那種快樂。



所以我不願意去敬老院,只能說走一步算一步,不能動彈再說吧。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儘量不給孩子增加負擔,在有生之年多呼吸呼吸大自然的空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出去旅旅遊,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做到不白活一回。也許在家終老。


風吹不倒的秋草

我沒有兒子,我不想去養老院,那是不可能的。我只有一個女兒,等我老的走不動了,我願意去養老院裡養老去。之所以願意去養老院,有以下幾點原因,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心甘情願。

第一點,女兒成家立業了,她有她的生活和事業要忙,還有她的公公婆婆需要她照顧,還要管孩子,這些都是女兒一個人的活,作為父母的咱們,能不為孩子考慮嗎。

第二點,去養老院生活,並不代表女兒不孝順啊,閒暇時分,來看看就是了。

第三點,去養老院養老,可以把住房租出去,以房養老,再加上退休金,足夠老兩口去一個條件好點的養老院生活了。

第四點,養老院裡不寂寞,有作伴下棋的,打牌的,唱戲的,還有一幫老太太,沒準還能來段黃昏戀呢。

第五點,如果身體健康,到了養老院,還能幫助別人,老了老了再當義工做點好事。

第六點,知道自己只有一個女兒,平時沒有太省吃儉用,不像養兒子那樣買房買車娶媳婦,所以,就當欠女兒的,老了就不給女兒添麻煩了。

第七點,老了,就等一死,死在哪都一樣,我不挑地方,有張舊床板就行。

第八點,人生就是這樣的,想開一點就是了,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

第九點,歸根結底還是怕女兒為兩個家庭操勞過度,如果愛女兒,就必須選擇養老院裡生活。

這是我的宿命。我欣然接受。

我老了以後,願意去養老院裡養老。

不為別的,為了愛。


戶外浪漫

願意。除了養老院,也考慮過會有其他方式解決養老問題。

雖然離老還有一段時間,但早就與幾位閨蜜商議過這事,等我老了,我們大約有這樣幾個養老方案:



去養老院養老

生老病死,生命常態,同齡人大部分都一個孩子,老了去養老院,可以解決子女的後顧之憂。

估計到那時,養老院的各項設施及配置會越來越完善,老有所養老有所依,不能做子女的負擔。

想想看,我們老了時,正是孩子事業家庭各項壓力正大的時期,不需要我們幫忙,也不能指望孩子啥事不幹,就在家伺候老人吧!

養老院裡,醫養結合,現在的養老院裡小毛病都可以解決,況且若干年以後呢!



抱團養老

找幾位關係好,談得來的同事同學朋友,抱團養老,我認為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曾經看過國外幾對夫妻抱團養老的例子,當然經濟基礎也要好,且大家都相當。

選一個風景秀美的地方,也可能靠近老家,或建造或租賃幾套靠近的房子,幾家人住一起。一起聊天,運動,讀書,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

想想都很美。



和孩子一起,度過老年生活

如果孩子要求跟老人住一起,家裡有條件照顧老人,兒孫繞膝,共享天倫之樂,也是件不錯的事。

如果有可能給孩子的家庭生活帶來不便,或矛盾的話,就不要選擇和孩子住一起。

我們這一代人,很能想得開,養兒防老的觀念不會在腦海裡根深蒂固。

這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討論交流。

這裡是梅老師自留地,歡迎關注,閱讀評論,我們一起探討交流!

梅老師自留地

看到這個問題,正是我家遇到的問題。姥姥在五天前剛剛離世,留下姥爺93歲的老人一人,怎麼對待姥爺成為現在家裡的大問題,包括去不去養老院。


姥爺現在有些老年痴呆,家裡如果沒人陪他下棋,他總想往外跑,出去後就找不到回家的路。有好心的人有時能送回來,我也曾晚上十點到派出所去接他回家。 老媽兄弟姐妹6人,最小的已經63,三個在外地,本地的三個人原來也是輪流照顧老人們,但畢竟他們年齡也大了,身體也開始出問題,無論是精力還是體力都有下降。現在就姥爺一個人了,送姥爺去養老院,大家不同意。主要是怕姥爺神智不清,照顧不了自己,外人不可能像自己兒女照顧那麼好。可是一個人照顧他也不行,他會亂跑,一個不留神就出去了。子女們來回跑照顧他,時間長了身體也受不了…… 姥姥去世讓我也看清了,以後自己老了,沒有那麼多孩子可以依靠,就一個孩子得是多麼大的負擔,養老院可能必須去了。如果有個條件好的,即使費用高些也好,象姥爺這種生活可以自理的,就是孤單,如果養老院裡大家可以一起聊天,下棋,打牌也未必比一個人在家差。 不管最後怎樣,在老人在世的時候多抽時間陪陪老人,在送走老人時,心裡沒那麼內疚。子欲養而親不在,別留下遺憾。願所有老人長壽安康!


曉食說

我們的養老問題確實備受大家關心。

說實話,有幾個人願意老了,去陌生的地方?反正我是不願意的。

不過由於未來的孩子越來越少,家庭養老基本上都已成為過去式了。

而且我們的未來失能老人將越來越多。預計到2050年,失能老人將超過6000萬社會化養老將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

目前我們的養老金就是社會化養老的初步。

但是社會化養老並不僅僅是敬老院的一種模式。

常說的還有居家養老,互助養老,社區養老等多種模式,國家正在推進醫養結合的養老新概念,努力為老年人打造一個幸福的生活環境。

目前我們的敬老院工作還是有些欠缺的,服務水平不高,老年護理員缺乏等等。

目前我們國家養老護理員的需求規模至少需要600萬,但真正有相應證書的不到30萬,而且文化水平低,年齡偏大等等,基本上沒有人願意去從事這個行業。

目前來看,老了之後住養老院,也不是每個人都住得起的,一般全面看護的價格都在五六千元以上,這還僅僅是二線城市,又有幾個人的退休金能滿足呢?

所以說,老了之後住敬老院並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夠的情況。也許我們通過居家養老、互助養老,能夠生活得更幸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