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我们身体的是脚,支撑我们成功的是什么?

当下,每一个细小的选择,都决定着我们的人生走向。而,每一个细小的选择,都是基于我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形成的固化认知。比如:

勤学苦练能成才,吃苦耐劳能成功;

女人心,海底针;

人生至苦,所见虚幻;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

万有引力;

人类进化就是适者生存;

……

所有的神学、哲学、科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支撑着我们面对选择时,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或者不得已的选择。这些选择又支撑我们去选择人生出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分叉。正确的认知,能帮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就能选择人生的正确分叉。那么,你基于大脑里储蓄的认知和下意识的经验,做出的种种人生选择判断,让你走向成功了么?如果成功,那就反推你的判断正确,再反推你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经验正确;如果不成功,则推论相反。


支撑我们身体的是脚,支撑我们成功的是什么?

01

多少成功的人或事,后来被总结经验的时候,大多都说得益于勤劳、善良、节俭、热情、助人、细致、认真、勇敢、责任心、同情心、宽宏大度、爱憎分明、坦诚、直爽、乐天、坚强不屈、懂得感恩……这些美好的品质真得能塑成一个人的成功么?这可是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在遵循着这样的伦理道德呀。为什么成功的是少数人呢?

为什么同样的认知,同样的人生经历,会有不同的人生结果?甚至认知和经验明显不如自己的人的人生高度高出自己那么多?是不是那些成功人士的知识构成与经验总结,跟我有什么不同泥?是不是他们对客观世界有另外的认知?他们的知识获取和人生经验的取得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支撑我们身体的是脚,支撑我们成功的是什么?

02

我不是在质疑美德!我是在疑惧如果美德不能支撑起成功,那么人们还会坚守美德么?如果我们的人生认知不能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认知才能帮我们精准地把握人生方向?难道,那些成功的人们早就不相信或者不完全相信所学的知识,形成了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三观,所以他们在面对人生分叉时,才做出了与我们不同的判断,从而选择了与我们不一样的那个分叉?

我是在思考:支撑我们在人生分叉做出判断选择的知识体系和人生经验认知是不是存在问题!

比如:诚信,是一个商人必须遵守的真理。成功的人在总结经验的时候,总会强调诚信塑成了自己的成功;可是也有不少人在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时,却认为恰恰是诚信导致了自己的失败。为什么?成功人心中的诚信与失败人心中的诚信是同一个诚信么?


支撑我们身体的是脚,支撑我们成功的是什么?

03

我常给大家说一个段子:我儿子如何才能娶到比尔·盖茨的女儿?我先找到比尔说我儿子是世界银行副总裁;再找到世界银行总裁说我儿子是比尔的女婿;然后我儿子娶到比尔·盖茨的女儿就有了最大的可能。

每每说完这个段子,我都问:故事中的“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学员大多说“我”是个骗子!我又会追问:故事中哪个人因为“我”不诚信而受到伤害?学员则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答。没错,这个段子关乎诚信。它让我们对诚信有重新的思考:关于诚信,每个人对它的遵守都有程度上的差异!

那么勤劳呢?白岩松说做事的人可以分成四类:聪明且勤劳的人;愚蠢且懒惰的人;愚蠢但勤劳的人;懒惰但聪明的人。他说,最可堪大用的是懒惰但聪明的人;最容易造成混乱的人是愚蠢但勤劳的人.他的目的是告诉我们:多少人盲目地相信勤奋,在漫无目的地奋斗。白岩松说得有道理!那么,我们对勤奋在成功中的认识是不是又得重新更正一番呢?

那么勇敢呢?

那么感恩呢?

……


支撑我们身体的是脚,支撑我们成功的是什么?

04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在不断地被颠覆和重新认知,成功的人或者先我们一步意识到了更正确的价值。

“勤学苦练能成才,吃苦耐劳能成功。”为什么绝大数勤劳的人,都停留在苦难的层面?

“女人心,海底针。”女人那么难搞,为什么受骗上当的,还大多是女人?

“人生至苦,所见虚幻。”为什么我们能享受到那么多可感可追的乐趣?

“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人类发达的大脑难道就是为了破坏自然的么?

“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太可怕了,为什么我还那么相信朋友?

“万有引力。”可是光没有质量,为什么也会被黑洞吸引?

“人类进化就是适者生存。”可是有科学家说人类的诞生更像是病毒感染?

……

唉,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知识、经验支撑我们准确选择一个个人生分叉,然后做事、奋斗,走向成功呢?

或者,成功与知识、经验无关。那么是什么让成功人成功,让失败人失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