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用·誠信建設萬里行】中央一號文件:優先保障“三農”投入 強化信貸政策正向激勵

【中國信用·誠信建設萬里行】中央一號文件:優先保障“三農”投入 強化信貸政策正向激勵

2月5日,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 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佈。在強化農村補短板保障措施部分,《意見》指出,優先保障“三農”投入。加大中央和地方財政“三農”投入力度,中央預算內投資繼續向農業農村傾斜,確保財政投入與補上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相適應。強化對“三農”信貸的貨幣、財稅、監管政策正向激勵,給予低成本資金支持,提高風險容忍度,優化精準獎補措施。

《意見》指出,對機構法人在縣域、業務在縣域的金融機構,適度擴大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堅持縣域法人地位。加強考核引導,合理提升資金外流嚴重縣的存貸比。鼓勵商業銀行發行“三農”、小微企業等專項金融債券。落實農戶小額貸款稅收優惠政策。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按規定享受現行小微企業相關貸款稅收減免政策。合理設置農業貸款期限,使其與農業生產週期相匹配。發揮全國農業信貸擔保體系作用,做大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擔保業務。推動溫室大棚、養殖圈舍、大型農機、土地經營權依法合規抵押融資。

《意見》強調,穩妥擴大農村普惠金融改革試點,鼓勵地方政府開展縣域農戶、中小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加快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銀保擔”風險共擔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擔保、低利率、可持續的普惠金融產品。抓好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落實,督促保險機構及時足額理賠。優化“保險+期貨”試點模式,繼續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品種上市。

在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方面,《意見》明確,開展農村假冒偽劣食品治理行動。打擊製售假劣農資違法違規行為。

在做好考核驗收和宣傳工作方面,《意見》強調,嚴把貧困退出關,嚴格執行貧困退出標準和程序,堅決杜絕數字脫貧、虛假脫貧,確保脫貧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

(《中國信用》雜誌記者 劉夢雨)

《中國信用》

感謝您關注《中國信用》,和我們一起見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新動態新進展新態勢。公眾號運營以來收到了很多用戶的支持和建議,給了我們很多幫助,在這裡《中國信用》編輯部對大家表示真摯的感謝,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為了更好地向大家提供資訊服務,我們針對這段時間大家提出的疑問和建議,對一些事項做統一的答覆和說明,主要有以下幾條: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發送給朋友或朋友圈。

歡迎大家提供報道和稿源線索,或對雜誌提出寶貴建議,可在微信後臺與小編們即時互動,也可通過編輯部郵箱聯繫我們:[email protected]

如何訂閱雜誌

請諮詢010-56805037或010-5680519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