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做了什麼讓你難忘的菜,分享一下怎麼樣?

寶媽私房七七八八


小的時候家裡窮,很多時候爸媽顧不上我們的時候,我們就吃媽媽醃製在缸裡的鹹菜疙瘩,現在想起來真是回味無窮,現在爸媽老了,生活條件也好了很多,已經有好些年沒有吃過媽媽涼拌的鹹菜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這個,發出來給大家看看,見笑了。

1 把鹹菜疙瘩切成絲,涼水泡兩個小時,切點蔥絲、青紅辣椒絲,還有香菜備用。

2 把鹹菜絲撈出放到盆裡,加入切好的青紅辣椒絲、蔥絲、香菜。

3 放入醋,味極鮮醬油,少量老抽上色,再放點醋,最後放入香油,喜歡吃辣的可以再放點辣椒油。







一發就火的美食


我的媽媽不是廚師,但是我姥爺是村裡的大廚。經常聽我媽說以前在村裡誰家喜事喪事制席面都少不了我姥爺,那時候家裡窮,我姥爺總會帶上我媽去蹭飯,長時間跟在姥爺身邊,我媽耳濡目染的也學會了一些基本的燒菜技巧。從我記事以來,我就很喜歡吃媽媽做的飯,最喜歡吃麵條特別是湯麵。我媽做的湯麵是我最喜歡的菜。

剛畢業那會,我滿懷歡喜到外地想要闖一番天地,曾在大學裡呼風喚雨的我,到了社會處處碰壁,總感覺什麼工作都不適合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然後就不停地找工作找工作找工作,找到最後耗盡了僅剩餘的幾十塊錢,雖然在外租的房子有廚房,之前卻從沒有想到可以通過做飯來減少開支。

後來沒辦法才開始做飯,那時我沒做過飯,也不知道怎麼做,但是我卻突然想到湯麵,我媽做的那種湯麵,我不知道怎麼做,憑藉少有的和媽媽在廚房裡的記憶,我搜羅出幾個做麵條必備的調料,我又買了西紅柿,麵條,小蔥,五花肉,這些材料我見我媽做飯的時候常用的。

第一步我知道起鍋燒油,但是到了第二步我卻不知道是先放肉還是先放小蔥,最後我先放了蔥,之後下的肉,翻炒之後下了切好的番茄,然後加水,我清晰的記得,我媽說水開之後才能下面,下完面之後,我卻又不知道怎麼判斷面條什麼時候煮好?憑感覺我就待水開了之後又等了大概5分鐘,然後加了鹽,以前聽我媽說一個人吃飯小勺鹽,兩勺半就可以了,又加了一勺半雞粉。攪勻之後盛出,連面帶湯放在小盆裡,看到自己做的湯麵,眼淚就止不住了,幸好屋裡沒人,哭就哭吧。吃到第一口,感覺並沒有媽媽做的好吃,還是吃完了面喝完了湯。我依然記得我媽跟我說過,一個人在外面的時候,要學會做湯麵,最簡單而且材料還便宜,至少餓不住自己。

我媽做了我最喜歡的湯麵,並在潛移默化之中教會了我做自己最喜歡的湯麵。我愛你我偉大的媽媽。


崔振


說起媽媽做的菜,那一定是人生中最溫馨美好的記憶之一。媽媽的味道代表著家的味道,愛的味道。今天有幸,能和大家分享幾道自己記憶中的“媽媽菜”。

第一道:番茄炒蛋

這道菜實在是普通平常,但是確實是我兒時的寶貴記憶。小時候家裡條件不是很好,家裡養的雞下了蛋,媽媽都是收著給我吃。媽媽研究來研究去,發現番茄炒蛋從口味到營養都很適合,我還特別喜歡吃,就經常給我做。

每天一放學,媽媽看到我進門了,就把準備好的雞蛋往鍋裡一倒。隨著滋滋聲響起,雞蛋香氣四溢。然後再倒入剁好的番茄,翻炒幾下再加上各種調料。我喜歡吃甜的,媽媽還會多放一勺糖。用這道菜拌飯,我可以吃一大碗。

第二道:小鹹菜

有人會說,這也算是一道菜啊。我想說,確實算。在物質不算豐富的童年,這道菜不僅是我家餐桌上的菜,還承包了我的小零食。

起先是最簡單的青菜酸菜。大青菜買回來曬一曬,洗乾淨切碎,加鹽巴辣子花椒,往罈子裡一層層的裝好壓緊。過幾天就可以吃了。如過想吃得酸一點,就多放幾天。

後來發現我也愛吃,家裡就開始增加鹹菜罈子,品種也不斷增加。洋姜、疙瘩菜、泡椒、豇豆、大頭菜.....只要能做的媽媽都試著去做一做。

那時候沒有這麼多好吃的零食。媽媽就特意做了不切斷的豇豆和大酸菜。準備出發上學前,從罈子裡撈一根出來,我可以一邊撕一邊吃,那種酸爽的味道伴隨了我整個小學的路程。而且,我從不覺得比其他同學的糖果什麼的零食遜色。而是充滿了驕傲感和幸福感。

現在媽媽年紀已大,我已經不用她做飯給我吃,也不用她再做小鹹菜了。但是這些味道,依舊在我的記憶深處,並且會伴隨我一生。

如果您也有這種記憶一生的味道,留言分享給更多人吧。


食言素語


母親出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的一個貧困家庭,我姥爺是個佃農,為了減輕家庭的負擔和兩個舅舅上私塾,母親從小就到地主家當幫工和陪地主小姐。在那個年代,很多地主也是省吃儉用,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才發的家,不是教科書上說的那樣誇張:地主心都黑、都是惡霸,其實不然,我母親幫的這家地主很是善良,母親吃和住都是和地主小姐在一起的。每當節假日或地主家來客人,我母親都會被派到廚房去幫廚,母親賢惠又聰明,而而久之,廚藝己達上層。解放後,母親也加入了建設新中國的洪流中,在國營大飯店用自己的廚藝為祖國和家庭奮鬥了一生!母親是舊社會走過來的老牌廚師,得到了中華民族廚藝的精髓,她所做的每一道萊,無論是親朋好友,無論是從前的食客都無不稱讚。母親己離開了我們十多年,每到長輩、晚輩、親朋好友們聚會時,對她老人家的離去無不惋惜,大家都是異口同聲的說道:可惜了、可惜了,這一輩再也沒那口福、再也吃不上她老人家炒的那一手好菜了……


今夜你會不會來9288


本人已三十多了,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到處漂泊,也嘗過很多地方的美食,但是每次坐下餐桌點菜,第一反應就是如果有媽媽做的羅飛魚煲酸菜就好了。 本人來至粵西的一個沿海城市湛江,由於羅飛魚的繁殖能力特強,家鄉的田裡,河裡,池塘裡甚至可以誇的說有水的地方就有羅飛魚。家鄉盛產海鮮,羅飛魚一般人是不會吃的,價格也是很便宜的,不過我們都是自己去抓的比較多。小時候家裡經濟不好,吃羅飛魚就是我家的特色菜了。很清楚的記得,每次拿魚回家,媽媽就很熟練的把魚殺好,用鹽醃半個小時。用柴火把鍋燒熱,放點花生油,慢慢火的把魚煎到金黃色,想像一下燒柴火用慢火煎魚的過程是要多大的耐心?特別是夏天,煎一次魚全身都會溼透的。煎好魚就到酸菜了。酸菜都是自家醃泡的,切碎,再炒香,然後放瓦煲裡墊底,上面再整齊的把煎好的羅飛魚放煲裡,加水,剛泡過魚就好,放點鹽,醬油和幾顆蒜米,煮開五分鐘美味的羅飛魚煲酸菜就好了。每次有這個菜我都能吃上滿滿的三碗粥。真的很懷念媽媽做的羅飛魚煲酸菜,濃濃的母愛!!!


花就手濺


高三那年,我常做噩夢。高考前一天的晚上我又做噩夢了,夢見有人勒住我的脖子,死死地,我掙不開,想跑動不了,想喊不出聲,那種感覺十分清晰真實恐怖。驚醒時已是滿身大汗。我輕輕走進母親房間,小心翼翼地推醒她,告訴她這件事,我以為會捱罵,但是沒有,她讓我躺在她身邊,抱住我,說了句這些年我太忽略你了。

那是記憶中我和母親唯一的一次擁抱。


西陸麥香


媽媽做的事情很多都讓我難以忘記。

我記得最清楚的應該是我上高中的時候,因為是在別的鎮上。

一個月回一趟家。我媽就會在我臨走的時候,準備糖糕之類的東西給我帶去學校。

那時候家裡比較窮,生活費很少,每個月我基本都是依靠從家裡帶的饅頭鹹菜度過。

即使如此,我媽媽仍然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我提供吃的東西,擔心我吃不飽,營養不良。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告訴自己,必須好好學習,爭取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報答我的父母。

即使後來因為家裡出現了變故,我沒有如願以償的上大學。

但是我很感謝父母在如此貧窮的情況下,讓我讀完了高中。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她們對子女的愛都是無私的。

希望我們能夠常回家看看,耐心的聽她嘮叨幾句,別不耐煩。

祝願天下的媽媽都能夠開心度過每一天。


Simplelife1314


也許是生活的壓力,也許是因為與爸爸常年的矛盾造成的,我的媽媽愛嘮叨愛罵人,脾氣很壞,經常逮住一點小事把我罵得抬不起頭來。上初中時,有次又被媽媽罵,我實在受不了了,失控了,衝著她大聲尖叫大聲嘶喊,捶胸頓足,她冷冷的看著我“表演”,說 : “怎麼不氣死你!”

我哭著跑出家門,跑出村子,跑到村西的大水坑旁邊,趴在坡上哭。又一步步走到水裡,那一刻,真的想死。

然而,我又清楚的知道,不能死,我死了給她的傷害會更大。她只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我就這樣站在水裡對著清凌凌的水面,對著西邊天空中絢爛的晚霞哭。

被她罵的次數太多了,每次腦袋裡都轟鳴著一個聲音“死了算了,死了算了”。

後來就麻木了,再後來,我結婚走了,她年齡大了,不再罵了。


守望者的麥田


說到媽媽做的菜,又讓我回想到以往和媽媽在一起的那些平淡又快樂的時光。時光荏苒15年過去了,此刻那些曾經溫情的畫面又浮現到我的面前,和媽媽在一起的點點滴滴都成為了我生命中美好的回憶,星星點點匯聚成一部電影鐫刻在我的心裡。很少回憶,不去回憶,因為每次想到曾經那些在一起的畫面,都會淚流滿面,久久不能釋懷,因為再也回不去了。時間過得真快,15年了,媽媽你在那邊還好嗎?現在每每想到你我都還會淚流滿面。

13歲之前我和弟弟都是和媽媽生活在一起的,爸爸每年和親戚外出打工,日子就這樣簡單、順遂、悠然日復一日的過著。媽媽每天除了給我們準備早飯就是忙地裡的農活,放假了我和弟弟也力所能及的幫一些忙。
農村生活質樸而簡單,飲食上也是,菜是根據季節而定,地裡出啥菜就吃啥,一年到頭難得買菜,肉頂多一個月吃2次。農村吃飯一日三餐都很有規律,每天三頓都是固定了的:早上一般稀飯加泡菜,中午乾飯炒個菜,晚上一般吃麵條。

要說媽媽什麼菜最讓我難忘,很多,都是一些很普通的食材,但媽媽的手彷彿能化腐朽為神奇,出來的東西都很好吃,對於我們來說是美味了。自從媽媽走後,好多做法都失傳了,至今再也沒有吃到過那些味道,不過好多我都是記得的。
下面來說一下我比較喜歡吃媽媽做的一個小吃—紅薯圓子。我相信好多小夥伴都沒吃過吧!紅薯在農村算是最普通的食物了,農村一般拿來餵豬,小孩喜歡烤著吃,早上煮稀飯加點在裡面也特別好吃。

一到紅薯收穫的季節,媽媽都會給我們做紅薯圓子,這個時候的紅薯是最好吃的,新鮮又甜又糯。紅薯圓子相對來說做起來有點麻煩,首先要把紅薯切成很薄很薄的片,薄得能捲起來的最好,這是菜刀不能做到的,所以需要藉助其它的輔助工具才能完成。一般需要用到推木頭用的刨子,這種工具只有木匠戶的人家有,所以每次都要到別人家去借,吃一頓紅薯圓子真的不容易啊!

切好的紅薯薄片撒上糯米粉,加點白糖,加點水,然後和勻,用手捏成一個一個雞蛋大小的圓子,上鍋蒸熟,20分鐘後香噴噴的紅薯圓子就做好了,糯糯的甜甜的,這是我們小時候的最愛啊!到現在都很懷戀這個味道。



母親節快到了,在這裡提前祝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包括我自己。


靜靜編織生活


必須是紅燒肉、紅燒雞翅、紅燒雞爪

我媽媽能把這幾道紅燒的菜做到出神入化,完成外面任何一家飯店。

小時候沒什麼菜吃,覺得紅燒肉特別好吃,現在長大了,吃過的菜不計其數,也見識過更多好吃的,但是,沒有比媽媽的紅燒肉更讓我懷念。

每次回家,媽媽那一鍋紅燒肉從上午就開始處理,五花肉塊焯水去腥,加入媽媽牌秘製香料包砂鍋燉上,煮開之後關火靜置兩三小時,下午繼續小火燜煮,到晚餐時間一鍋香噴噴軟糯的紅燒肉就好了,甜而不膩,百吃不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