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第一線的物流人:救命的東西,你不送,還有什麼值得送

他們是一群最普通的人,貨場司機、快遞員、安裝師傅……他們卻完成了一次次不普通的工作。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牽動著全國所有人的心,疫情面前,全民凝聚,眾多企業、個人紛紛做出物資捐贈、穩物價、保供應等舉措,其中物流更是被稱為保障物資的"大動脈",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平凡又普通,卻願意儘自己的的一份微薄之力,保護社會安全,走上抗疫前線。


救命的東西,你不送,還有什麼值得送

2月1日,作為蘇寧物流為武漢地區開通救助物資"綠色通道"行動中的一名貨車司機,令狐雲驍從南京出發,途徑武漢、荊州、襄陽、十堰,連夜將消毒劑、防護服、口罩、醫用手套、醫療垃圾桶等重達12噸的前線急缺物資,分別送到了武漢中心醫院、江陵縣人民醫院、襄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和十堰市民政局以及西苑醫院。

抗疫第一線的物流人:救命的東西,你不送,還有什麼值得送

(圖:蘇寧物流給襄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醫生們配送物資)

從南京到十堰,1400多公里的路程,對他來說,"屬於正常範圍"。 長途運輸這一行,他已經幹了十年。最遠的距離是從上海到烏魯木齊,4000多公里。但是當下,這些地方都是疫情的重災區,醫院更是危險。2月2日晚上9點,他將消毒液送到襄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時候,已經跑了跑了整整一天。

來不及停歇,又前往下一站十堰市。這個對他來說不過再普通不過的事,卻收到了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感謝信、李宇春的粉絲在微博上公開感謝和眾多網友的點贊。

抗疫第一線的物流人:救命的東西,你不送,還有什麼值得送

抗疫第一線的物流人:救命的東西,你不送,還有什麼值得送

(圖:醫院和網友等各方人士對蘇寧物流表示感謝)


提起這些感謝,令狐雲驍卻有些不好意思了,因為這些在他眼裡都是他身為一個貨車司機該做的:"救命的東西,你不送,還有什麼值得送"。


暫停的武漢城,快進的雷神山

作為武漢版"小湯山",雷神山同火神山一樣,是為解決新型肺炎患者缺床位問題而特別建設,備受全國關注。

相比春節期間按下了"暫停鍵"的武漢城,這裡更像是按下了"快進鍵"。工人們操作小型挖掘機、推土機等設備發出隆隆的轟鳴聲,挖掘"鐵手"在現場一角上下翻飛,建設者們夜以繼日地編織希望。作為蘇寧幫客武漢大區的工程師,楊傑與6名同事一起投入到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

抗疫第一線的物流人:救命的東西,你不送,還有什麼值得送

(圖:蘇寧幫客工程師支持雷神山醫院建設)

由於項目特殊且緊急,雷神山醫院的空調安裝需要與施工進展同步。在病房搭建的過程中,蘇寧幫客的工程師們必須在現場隨時待命,一旦病房具備空調安裝條件,他們就要第一時間進入房間進行安裝。

因為場地特殊,銅管需要進行加長處理,楊傑他們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在現場做焊接工作,這是一個耗費時間的步驟。樣板房還沒單獨供電,楊傑裝完空調做調試時,只能從距離五六十米外的總控處接電,一個接線板接著一個接線板,碰上不夠的時候還需要問別的團隊"借電"。

抗疫第一線的物流人:救命的東西,你不送,還有什麼值得送

(圖:雷神山現場,工人們中午就餐)

"一個下午緊趕慢趕累計安裝了12臺空調。"

在楊傑眼裡,這並不是一個多顯赫的數字,但是它的背後卻是代表著數千名工人團隊協作,戰勝疫情的決心和努力。"與時間賽跑,與生命賽跑,我們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儘早交付投用,為抗擊疫情出力。"楊傑堅信,跨越這個冬天,春天就會到來。


1月23日,武漢全市公交、地鐵、輪渡、長途客運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全面關閉,也正是從這天起,作為蘇寧物流運送防疫物資的調度員,韓松的電話和微信消息就一直沒斷過。眾多企業和基金會在第一時間籌集物資馳援武漢,而這中間必不可少的一環就是物流。

抗疫第一線的物流人:救命的東西,你不送,還有什麼值得送

(圖:蘇寧物流馳援武漢,截止2月6日已運輸400噸貨物)

第一個需求來自愛德基金會與蘇寧公益,兩家聯合捐贈的第一批物資——10噸消毒液需要緊急調往武漢。

當天正是除夕團聚的日子,加之運送途中存在感染的風險,韓松需要面對很多繁雜瑣碎的工作:第一步聯繫願意奔赴前線的司機和車聯;需要與捐贈單位和受贈醫院分頭聯繫,拿到提貨和收貨地址;與有關單位溝通,拿到進入武漢所需要的通行證。此外,他要為司機們安排口罩、車輛消毒、路上伙食等各項事宜,工作量比日常調度增加了很多倍。"司機們把身家性命都壓在我身上了,我必須為他們考慮得更多。"

抗疫第一線的物流人:救命的東西,你不送,還有什麼值得送

(圖:志願前去武漢運輸物資的蘇寧貨車師傅嚴立春開啟自己的"逆行")

往年的除夕夜,韓松都會與父母、妻子一起嗑著瓜子看春晚。而今年的除夕,他是伴著電話鈴聲、微信消息度過的。作為蘇寧物流運送防疫物資的調度員,至今他已調度39趟貨車、輸送360噸抗疫物資到達湖北地區。

疫情當下,蘇寧物流中像令狐雲驍、楊傑、韓松這樣的人還有很多:超過12000名物流倉儲和快遞人員、5800多輛運輸車輛堅持工作,同時全國超過10000名服務工程師在崗保障家庭家電使用,總計超過30000名一線物流和服務人員,或駐守在各個城市,或往返於兩地將物資送往疫區。

他們沒有做驚天動地的偉業,只是默默地堅守著自己的工作,他們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成為抗擊疫情的強大後援力量。

"疫情不除,物流不退。"這是這些物流人打贏疫情阻擊戰的信念與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