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武漢 抗疫情,這支後勤保障部隊真的是拼了

快進的雷神山,蘇寧幫客楊傑一天裝了12臺空調

2月2日,作為蘇寧幫客的工程師,楊傑與他的6名同事接到了去火神山醫院安裝空調的通知。

2月3日下午兩點,楊傑團隊抵達雷神山建設現場,與6名同事執行免費為醫院病房安裝空調設備的任務。

由於項目特殊且緊急,雷神山醫院的空調安裝需要與施工進展同步。在病房搭建的過程中,蘇寧幫客的工程師們必須在現場隨時待命,一旦病房具備空調安裝條件,他們就要第一時間進入房間進行安裝。

在“人擠人”的施工現場,楊傑碰到了不少“麻煩”。

因為場地特殊,銅管需要進行加長處理,楊傑他們只能根據實際情況在現場做焊接工作,這是一個耗費時間的步驟。

樣板房還沒單獨供電,楊傑裝完空調做調試時,只能從距離五六十米外的總控處接電,一個接線板接著一個接線板,碰上不夠的時候還需要問別的團隊“借電”。

“一個下午緊趕慢趕累計安裝了12臺空調。”

援武漢 抗疫情,這支後勤保障部隊真的是拼了

在楊傑眼裡,這並不是一個多顯赫的數字,但是它的背後卻是代表著數千名工人團隊協作,戰勝疫情的決心和努力。

中午就餐時,楊傑提醒大家,“吃飯要保持距離。我們快點吃完,就能快點回去繼續幹。”

結束雷神山兩天的安裝工作之後,楊傑與同事們又於2月5日奔赴被臨時徵用為臨時醫院的江漢區黨校支援安裝。

“與時間賽跑,與生命賽跑,我們要最大限度地保障武漢雷神山醫院儘早交付投用,為抗擊疫情出力。”

一天800公里四個城市,蘇寧“火箭哥”成“最美物流逆行者”

在大年三十當天,武漢蘇寧物流乾線運輸車隊長張治得知蘇寧為支援武漢疫情捐贈的大批物資,需要在第一時間配送到武漢各大醫院。於是,張治自願取消春節休假,馬上返崗申請參與援助物資的運輸工作。

大年三十晚,張治第一次將物資送到醫院,同時看到那麼多奮戰一線的醫務人員奮不顧身的救治感染者、看到那麼多病人等待著這些物資,“我不能讓他們寒心,我得第一時間送到他們手中,你們守著武漢,我們守著你們!”

與此同時,蘇寧的物流小哥令狐師傅,2月1日連夜從南京出發,滿載李宇春的玉米捐贈的消毒劑、防護服、口罩、醫用手套、醫療垃圾桶等重達12噸前線急缺物資,途徑武漢、荊州、襄陽、十堰,將武漢中醫院、江陵縣人民醫院、襄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三家醫院的救助物資送到後,已是2月2日晚上22點,一天時間從南京到襄陽,800公里四個城市,跑了整整一天,一路連飯都來不及吃。襄陽醫院想安排師傅令狐師傅住一晚,可令狐師傅說,十堰醫院還等著車上的手套呢。

援武漢 抗疫情,這支後勤保障部隊真的是拼了

疫情當下,蘇寧超過12000名物流倉儲和快遞人員、5800多輛運輸車輛堅持工作,同時全國超過10000名服務工程師在崗保障家庭家電使用,總計超過30000名一線物流和服務人員,或駐守在各個城市,或往返於兩地將物資送往疫區。

別樣“逆行”:我給被隔離小區送包裹

2月3日,南京。

愛達花園14戶居民被隔離。進入愛達花園必須先測體溫,快遞和外賣也要放在小區門口,由居民自取。

吳永東是距愛達花園1公里開外的蘇寧小店香緹麗舍店店長。吳永東所在的蘇寧小店,不僅有線下消費,還可以手機下單1小時送達。

援武漢 抗疫情,這支後勤保障部隊真的是拼了

下午兩點半,吳永東接到了一個來自愛達花園的“可樂+薯片”訂單。20分鐘之後,吳永東就來到小區門口,把商品擺在專門收快遞和外賣的簡易桌上。吳永東說,“如果我們不營業不送貨的話,周邊居民吃喝問題肯定會遇到困難。”

蘇寧菜場業務,也是吳永東和同事忙碌的焦點。每天,他們都要在微信群裡提醒大家到店裡拿菜,並推薦性價比高的商品。訂單越來越多,也就意味著越來越忙。

吳永東說,目前他所在的蘇寧小店香緹麗舍店, 2月9日之後營業時間將改為早上7點到晚上10點,“我們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幫忙保障周邊居民的生活,平安度過疫情。”

在抗疫這個戰場中,有一線的勇士,有無數平凡如你的人在默默奉獻著。

我們相信,跨越這個冬天,春天就會到來。

陰霾散去,春光正好!

援武漢 抗疫情,這支後勤保障部隊真的是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