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調解,洪雅法院為省內外35名農民工討工錢

“我們這裡疫情比較嚴重,近期不敢出去打工,只能在家坐吃山空。”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住在重慶市江津區的李俊華感到非常憂慮。“我還有4萬多塊錢的工資一直沒有拿到手,本來打算春節後去四川洪雅打官司,但動車、汽車班次都取消了。我原本想拿到這筆錢不知道要等好久,沒想到才兩三天,就聽到了好消息。感謝洪雅縣法院!”

網絡調解,洪雅法院為省內外35名農民工討工錢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嚴重,為防止潛在的風險,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法院在多措並舉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時,充分發揮“互聯網+審判”模式,積極引導當事人通過網絡平臺開展訴訟,於2月6日,通過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在線調解了35起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案件,案件涉及工資金額40萬餘元。

網絡調解,洪雅法院為省內外35名農民工討工錢


網絡調解,洪雅法院為省內外35名農民工討工錢


網絡調解,洪雅法院為省內外35名農民工討工錢


2月3日,春節後上的第一天,洪雅縣法院立案庭就接到一批當事人電話諮詢如何才能儘快討回工資的問題。“總共有35名農民工,大部分都是外地的,分佈在重慶和四川的廣元、巴中、樂山等地。”立案庭庭長王雪梅剛在前幾天參加了全縣的疫情防控排查,回到辦公室後就遇到了這個難題。這些農民工起訴的企業是洪雅縣某傢俱廠,因傢俱廠經營不善,資不抵債,長期拖欠了工人工資,春節前就有部分工人多次到縣裡相關單位反映情況。“為了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方便當事人訴訟,我們引導當事人通過信息化方式進行維權。”

通過引導,當事人將案件通過“四川微法院”進行線上立案。同時,因為當事人大部分分佈在省內外異地,既要及時保障合法權益,又要面對當前疫情嚴重的現實情況,為確保當事人的健康和訴訟權利,在徵得雙方當事人的同意下,王雪梅決定採用“人民法院調解平臺”對該35起案件進行在線調解。

在調解前,法官助理在線向當事人發放了操作手冊,對操作流程進行了詳細的解釋。

調解時,該案件的訴訟代理人、幾名訴訟代表及被告企業負責人在家通過視頻連線參加了案件調解,王雪梅對案件的基本情況、拖欠金額等進行了逐一瞭解核實,雙方當事人對案件事實和拖欠的金額均予以認可。

調解中,被告企業提出因公司現已停產,雖然認可拖欠的金額,但一時也拿不出錢來發給農民工們。雙方對付款期限和付款方式產生了分歧。

王雪梅又耐心向雙方解釋法律規定。並勸說企業考慮到當前疫情嚴重,很多農民工只能在家等待工作時機,急需用錢,希望企業在最大限度內籌措資金已解他們的燃眉之急。

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由被告企業在2月20日前支付農民工工資。王雪梅又在線指導雙方當事人將自動生成的調解協議在線簽字確認,35名農民工討薪難題得到圓滿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