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編和編制教師待遇有什麼不同?

Justdoit3033


編制教師:工資福利由市財政撥款,有保障;非編教師:工資福利由學校自籌發放,待遇低。

我們學校的編制老師,平均每月工資在6500元左右;年底有2萬的精神文明獎;有1萬多的事業單位考核獎;每年發兩次過節福利。而非編制老師,平均每月工資在2500元左右,除此之外沒有其餘的獎勵,有沒有過節福利。

編制教師工作比較穩定、工資福利待遇高;非編教師工作不穩定、工資待遇較低,這兩者的差別還是很大的。


當然,要成為編制教師,是非常不容易的。首先學歷符合要求,並且具有教師資格證,然後參加省市統一組織的事業單位招聘考試,次考試競爭是非常激烈的,有很多人考了四五年還沒考上,仍在努力!

為編制教師之後,幾乎就端上了鐵飯碗,學校是很難開除一個編制教師的,因為編制教師的檔案、工資福利都是由上級政府統一管理,由財政撥款。


而想成為非編制教師,比較容易。不需要參加省市統一組織的事業編招聘考試。只需要看到學校招聘信息的時候,報名參加學校的面試就可以了。

很多非編制教師的人事關係,都是第三方勞務公司派遣到學校工作,說白了不是學校的人。工作不穩定,合同到期之後很多學校就不再繼續聘用。工資福利是由學校自籌來發放的,學校的資金很少,所以會變教師的工資固定在2000多元/月。

那為什麼學校還要招聘很多非編教師呢?

這是因為學校在發展的過程中,學生數量增多,或者是地方政府要求採取小班教學,導致教師數量不夠。

而學校每年在招聘編制教師的時候,招聘的名額是受上級主管部門審核的,每年只被撥給兩三個編制教師名額,短時間內補充不了教師數量。


所以,學校每年除了招聘編制教師,也招聘一定數量的非編制教師,以此來解決短時間內教師數量不夠的問題。

隨著每年都有編制教師的名額,慢慢的編制教師人數就會更多,進而不會再繼續僱傭非編制老師了。非編制教師在工作期間也要努力的靠去編制,畢竟非編制教師只是個臨時工作。


牽牛花牽牛郎


有編制和沒有編制,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等各個方面,一般情況下,影響還是很大的。

一、公立學校內部的有編和沒編的待遇情況

1.基本工資:有編制的教師工資是地方財政撥款,按時足額髮放,並且會隨著教齡職稱上漲。沒有編制的老師是學校自己出錢發工資,一般試用期3個月內是多少錢,過了試用期又是多少錢,但一般不漲錢。

2.額外勞動的收入收入:學校內部期中期末考試改卷錢或者別的額外勞動加班發的錢都是一樣的。基本同工同酬。

3.績效工資:這個只有在編老師有,沒有編制的老師沒有。而事實上,有編老師上的課少,扣掉績效工資,非編老師上的課非常多,卻沒有績效工資,多上的也沒有多掙錢。確實同工不同酬。

4.福利:逢年過節發放福利,一般情況下沒有差別。因為無論有沒有編制都要向工會交會費。另外。

5.三險一金:在編老師,國家已經替他交了。不在編老師沒有這個待遇。

6.其他收入:比如精神文明獎等,一般公立學校是不會給非在編老師發的。

總之,如果在公立學校當老師,卻沒有編制,一定要抓緊時間考取編制,否則和有編制老師的待遇差距太大,同工不同酬的待遇會讓你心裡非常難受,每天都會想:憑什麼我乾的最多,拿的卻最少呢?

二、私立學校老師的待遇

私立學校的老師自然是沒有編制的。待遇跟公立學校相比的話,因情況因地方因私立學校的實力而定。但一般情況下,私立學校的待遇都比公立學校高。因為私立學校壓力大工作保障性不強,必須用高工資和優厚的福利待遇作為條件吸引優秀教師來從教。比如,石家莊某私立學校給老師發房子等。公立學校因為資金限制,老師幹活多發錢少,而私立學校幹多少活給多少錢。只要幹活就給錢。所以,現在有的優秀的公立學校教師辭職到私立學校。

到底是考上公立學校當老師還是到私立學校教書,我覺得都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要看個人的興趣愛好和能力等各個方面。如果想要多掙錢的話,不妨趁年輕考慮到私立學校教書,積累財富。



生活小品1


對於非編制和有編制老師之間的區別,我應該比較有發言權。因為我所在的學校2007年開始實行人事代理制度,也就是,碩士(含碩士)以下的人員進入學校,實行人事代理制度,沒有編制,博士或者副高以上職稱進入學校,可直接獲得編制。到現在已經過去了13年了,在這13年當中我們人事代理總共現招聘人員達到了700多人,其中部分人通過讀博士或者拿到副高以上職稱可以獲得編制,目前還有500多人沒有獲得編制。目前從他們的發展來看,跟有編制的人相比主要有如下一些特點。

第一,薪酬結構不一樣

目前我們學校做的還算是比較好的,目前在編和非在編的老師總體收入上基本持平,也就是說相當職級的基本收入是持平的,同工同酬。但是他們的薪金結構是不太一樣的,比如說公積金,人事代理公積金每個月就比在職有編制的公積金每個月少很多。雖然那些拿到手裡面的錢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人事代理的人員國家補貼這一塊相對是比較少的;再次就是子女統籌,因為我們學校是市屬高校,所以子女醫療是按照武漢市公務員的標準,按照80%直接報銷,但是人事代理制度就不能享受這樣一個標準,只能能通過自己購買醫療保險實施保障。


第二,個人發展不一樣

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也是目前困擾我們學校最大的一個問題。因為根據武漢市的人事組織管理規定,人事代理制度是不能進行到初級崗位聘競聘的。也就是說雖然這些人事代理制度的人進來的時候有碩士學位,他們可以在學校從事輔導員和行政管理工,但是由於他們沒有獲得編制,所以即使他們獲得了科級,學校任命他們為科級幹部,但是武漢市組織部是不認可他們的這種科級的。所以這一些人是不可以競聘學校的副處級領導崗位,這也是目前最大的一個問題。現在有編制的人越來越少,剩下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沒有編制的,特別是行政人員,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是學校最頭疼的一個問題。因為他們沒有資格競聘副處級領導崗位,那麼他們的將來的發展就受到很大的限制,而目前學校行政管理人員又不能夠憑職稱,所以他們是職稱職務兩條腿都廢了,所以這是大大的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


目前我所瞭解的最大的不同,就這是兩個方面了。但是這兩個方面已經是致命的了,第1個方面薪酬結構使得他們在實際的收益方面是降低了,各種待遇也是與在編制的人之間是不一樣的。第2個則是個人的職業發展,這是對他們巨大的打擊,如果他們,特別是在行政崗位的既不能評職稱,又不能上領導崗位,對於他們來講,這人生幾乎就是無望的。要知道2007年進來的人碩士畢業最少25歲,那麼現在過去13年,已經38歲將近40歲了,那麼這些人仍然還是一般工作人員(最多是科級),這是很難受的!


義哥說教育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所謂教師編制就是你教育局幫你辦好了一切手續,只要你不辭職,享受一切福利終老,就是所說的鐵飯碗。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在編教師,有很多特殊的權利,比如福利待遇、穩定性等。而如果是非教師編制的,教師名字不在教育局,工資是學校發的,也是學校籤合同的,不續約就只能走人,工資福利都比編制教師的人少。

編制和非編制的教師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差別:

1、福利待遇差別。

編制教師屬於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享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工資組成由基本工資、津補貼、職稱工資等組成。職稱工資可以隨著職稱升高而升高,工齡增加工齡工資也增加。

而無編制教師工資固定,在職稱晉升和工齡方面,一般無法保證。主要是依靠講課費等。並且,我認為,無編制的教師具有一定的“銷售”性質,所講授的課程常常需要學生們進行評估,因而壓力會比較大。無編制教師常常存在於私營企業中,因此,在整體的企業追逐經濟效益的過程中,你也會有很大的任務和工作量,有嚴格的業績考核指標。近幾年雖然在改革,但實際操作中仍然與在編老師存在很大差異。

簡單來說,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資,也就是工資由國家發放,不怕拖欠工資,享受“五險一金”、帶薪假期。非編制教師工資由學校發放,工資是否有保障與學校發展息息相關。

2、穩定性差別。

有了編制,就相當於擁有了一個“鐵飯碗”,工作更有保障,更穩定。可以調動,退休後享有相應的社保和職業年金。

無編制教師會隨時面對炒魷魚和被淘汰,因為沒有穩定的工作環境,就會面臨更大的挑戰和競爭性,壓力也比較大。

我是專注於職場成長與發展的阿龍叔,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謝謝~


阿龍叔看職場


非編和編制教師待遇有什麼不同?從表面上來看,非編教師就是學校裡的代課老師,也叫臨聘老師,和學校簽訂的是暫時性聘用合同,依據需要,學校有權隨時終止臨聘合同;編制教師是正式的國家公職人員,人事關係屬於省教育廳直管(目前有縣管校聘說法),學校是無權解聘教師的,只能調整崗位、另作安排!但是,兩者實質上的差別更大,筆者從三個方面來談:

首先、在經濟收入上,非編教師和編制教師不能相提並論,兩者差距巨大。一般來說,編制教師入編既享受正式教師工資待遇,完全國家財政性撥款,尤其基本工資那一塊,屬於省級財政直管,一般人都動不了你的工資,即便是初級教師,每個月的基本工資加上績效工資也有接近4000元,如果再算上年終績效獎勵,月均工資可以達到小5000元;而非編教師呢?月薪來自於所在學校的自籌自支,學校又不是盈利單位,哪來的自籌自支?還不是一方面向政府伸手化緣,一方面“坑蒙拐騙”編制教師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筆者現在所在學校,目前就是這麼幹的,把編制教師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拿出一部分來,作為臨聘教師的工資;臨聘非編教師工資也就非常有限了,當地政府補貼多點的學校差不多能給個月薪3000露頭,當地政府補貼少的,也就2000多點!



其次、在社會地位上,非編教師和編制教師也不可同日而語。在傳統意義上,人們心目中的教師就是指的正式編制教師,教師的諸多榮光和風采也是集於編制教師一身,例如公共事業單位“鐵飯碗”,再如“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還有教師節為教師“亮燈”等等,事實上都是針對編制教師來說的;而非編教師呢?不但得不到社會大眾的認可,而且這一系列社會福利也基本與他們無緣,並且還要飽受人們的質疑與詬病,甚至沒有正式身份的教師,就連找個對象都變得非常困難!非編教師在學校裡,做的工作一點兒也不比編制教師少,而且還要謹小慎微,稍微一點點差錯,學校都有權利直接將之無情解聘,可以說毫無保障可言,就連法律上也沒有非編教師的一席之地,我國任何一步法律上都找不到對於非編教師的保護,因為沒有入編,所以你的教師身份沒有得到國家認可!



再者、非編教師和編制教師差距懸殊,這也是很多非編教師無論如何也要想方設法弄到編制的根本原因。非編教師成為編制教師的主要渠道有四個:①最主要的途徑,當然是招教考試了。每年各地差不多都有兩次招教考試,通過筆試和麵試的非編教師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編制教師;不同地區,入編難度不同,東部較發達地區考編很難,絲毫不亞於考公務員,中西部地區相對要輕鬆很多。②人才引進計劃。不少地方政府為了發展本地教育事業、補充師資不足,每逢大學畢業季,都會進行校招,對於有真才實學的畢業生通過人才引進計劃,直接給教師資格和編制,當然學歷要求一般也比較高,起碼是碩士研究生起點。③西部基層服務項目,具體包括“三支一扶”計劃、農村教師特崗計劃、和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參與進來的非編教師服務一定年限以後,也是很容易得到編制教師身份的。④公費師範生政策。這是國家中央財政專門為中小學培養的教師,他們享受特殊的“兩免一補”優惠,並且順利畢業後,包分配,教師資格和編制都是現成的,根本無需個人操心!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非編教師和編制教師差距巨大。因為編制教師有著編制教師的權利與義務,而非編教師也有著非編教師的自由和任性;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天上不會掉餡餅”,世上也沒有“免費的午餐”,付出總是和收益成正比,編制其實也如“圍城”,就看你如何抉擇了!


自在人生wub


他們待遇有這八大不同之處!

直接的乾貨分享:

一、高低不同。九十年代初期,公辦學校非在編的代課教師多了去了,工作了一二十年的他們,一個月工資就是30元~60元不等,而我一個在編剛剛入職教師的工資有98.5元。這個時候,我們這裡沒有私立學校的。——此時,在編高於非編教師。

現在公辦中小學已經沒有了代課的非編教師,這些教師大部分都在私立學校任教。這時候,他們的工資有的已經超過在編教師。一個私校年輕教師講他的月工資有9000多元,遠遠超過其曾經的同事、現在的剛剛入職的我校在編教師某某某2600元的打卡工資。——這是我們這裡的大致情況。此時,非編工資高於在編工資。

二、基本工資的結構不同。私校非編教師有基本工資,但是,其基本工資不分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就是基本工資,沒有幾塊之分的說法。這一點和在編教師完全不同。

三、基本工資調整不同。

非編教師的基本工資基本上不調整,或者說很長時間才有可能調整調整。而在編教師的基本工資基本上是年年調整,一年小長,一年大長。

四、績效工資不同。非編教師的績效工資完全按照工作量的大小和業績的高低來確定,是標準的同工同酬、多勞多得,他們不分基礎性績效工資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全部是獎勵性績效工資。

五、薪級工資不同。非編教師不講薪級工資,不按照薪級工資調整工資。而在編教師年年都有提高薪級工資的。

六、年終獎不同。非編教師基本上就沒有年終獎,最多就是發一些米麵油肉蛋奶啥的。而公辦中小學教師,有的時候可以發好幾萬的年終獎。

七、“五險一金”不同。一般的非編教師最多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意外保險,沒有職業年金、住房公積金等其他保險。而在編教師的“五險一金”是全部都有。

八、工資保障。目前,在編教師的工資基本上不會超過每個月的10號就會發放到位,而且是足額髮放。非編教師的工資發放就沒有這麼準時。而一旦私校老闆“跑路”了,工資可能就會“泡湯”了。

九、確定工資標準不同。在編教師的工資待遇基本上是以職稱和教齡確定工資級別和高低的,而非編教師雖然也有職稱,但是,其工資不以職稱和教齡來確定。

通過分析比較之後,大家對非編和在編教師的工資待遇,是不是還有什麼要說的呢?


中小學教育者


1、工資待遇差別,有編制工資高,無編制工資低;\r

2、福利待遇差別;\r

3、穩定性差別,無編制的教師隨時面臨被炒魷魚;

4、有編制教師可以做任課老師、班主任、行政人員.無編制教師最多可以當任課老師,其他沒有機會.\r

5、退休後有無正常的工資以及醫療、住房等保障,這也是最關鍵的。

7、許多無編制的學校教師是合同制,不享受各種待遇,例如職稱評選以及獎金等等。\r

8、有編制基本屬於事業單位,財政發工資,無編制的主要是學校發工資。

9、在編教師可以在被允許的範圍及情況下,調崗到不同的學校。當然,是必須的在該學校不超編的情況下,而且調崗還有一個缺陷,該學校一旦超編,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調崗人員,所以,還請慎重!\r

沒有教師編制的編外人員,只能被稱為代課教師,待遇跟在編教師的差別不是普通的大。



高中物理嬌嬌老師


非編制和編制不一定待遇就有差別。主要看自己的教學能力!編制的唯一優勢就是國家給繳納各種保險金。但是能力突出的話一些私立學校也會給高薪簽訂勞務合同繳納各種保險費用。打鐵還需自身硬!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aaed78c4189543e2b8e4d44a9f94b32b\

王磚家


中小學教師使用的是事業編制中,專門為基礎教育人員設置的“教育專項編制”。這類編制只能使用於基礎教育,包括小學、初中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教師使用,小學學前班教師也可以使用,除此而外,不僅其他事業人員不能使用,就連幼兒園、職中教師也不能使用。基礎教育改革,正在摸底幼兒園教師編制使用情況,近期內幼兒園教師也會被納入教育專項編制內。

教育專項編制的好處,也是和其他事業編制不同的地方,是教育專項編制更有保障。其他事業編制保持2012年底編制基數,只減不增。而教育專項編制會隨學生生源數量的變化,3年一大調整,每年進行小調整,按照“師生比”,結合“班師比”,充分滿足基礎教育需要。教育專項編制也由機構編制部門統一管理,下放到教育主管部門管理,由教育局按照轄區內中小學學生數的變化,以及教師實際需要,進行調劑使用,管理更靈活,使用更切近實際需要。

在中小學教師中,使用教育專項編制的被稱為“在編人員”,其他人統一被稱為“非在編人員”。非在編人員中,有正式職工,也有合同工、臨時工等。正式職工因為編制核減、超編調動等原因,暫時性“非在編”,這類人員會通過調劑編制使用,或者在原單位論資排輩,等待單位編制因退休、調動等自然減員,空缺出來後使用。這類人員的工資待遇什麼的和在編人員一致,雖然社保要求按非在編人員按企業標準執行,但目前也沒有真正執行這項政策。因而暫時性非在編的正式人員,其工資待遇什麼的,和正式在編人員是一樣的。

編外人員中,非正式公辦教師,比如人事代理、合同工、臨時代課教師、勞務派遣工中,只有人事代理教師和正式教師在最初的時候,工資標準、福利補貼等待遇也是一樣的,只不過正式公辦教師會因為職稱變化,工資逐步大幅提升,待遇就和人事代理教師就逐步拉大了,人事代理是沒有提升空間,也沒有發展前途的。至於其他的合同工、臨時代課教師,都會按合同約定,發放工資福利補貼,其待遇和正式職工差別很大,工資增長也是不定期的,增長幅度很小,和正式職工相差非常大。勞務派遣工還和用人單位沒有直接的勞動關係,工資社保由派遣公司發放,待遇更差。關鍵是這部分編外人員不光是待遇差的問題,還沒有發展前途,不能轉正,因而和正式編制教師差別還是很大的。


職言管語


大家好,我是平凡的胖胖。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的進步,對於老師的聘任,為了增加其中的保有量,開始聘任非在編教師,以彌補現今教育資源稀缺的短板,同時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現今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那麼在編教師和非在編教師有什麼區別呢?一,稱謂不同。他們的合同是不同的,在編教師的合同是事業單位聘任合同,而非在編教師是勞動合同,二者根本區別。二,工資不同。在編教師工資分為基本工資,職稱工資和績效工資,補貼等。而非在編教師是參照的。三,福利不同,在編教師有績效工資獎金年底,還有精神文明獎等,而且還有暖補等補助,而非在編教師可能沒有,有可能也是一半的標準。這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到你。喜歡視頻的朋友可以點贊+關注哦,好謝謝大家!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b60004413f47e52e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