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樓鎮邢莊村臨時廣播站成為疫情防控“好幫手”

張樓鎮邢莊村臨時廣播站成為疫情防控“好幫手”

冠狀病毒肺炎突然來襲,危害數以萬計群眾生命安全,為把防控各項政策和各項防護措施及時傳遞到千家萬戶,達到人人知曉。張樓鎮邢莊村“兩委”班子高度重視,把宣傳工作列為各項工作措施的重要一環,製作了宣傳欄、宣傳標語、安裝宣傳車巡迴宣傳,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為了使宣傳效果更加更加生動、更深入人心,讓群眾樂於接受。在縣委政法委駐該村第一書記廖運生的積極籌辦下,利用村中宣傳大喇叭,建立了張樓鎮邢莊村臨時防控疫情廣播站,成為宣傳防控疫情的重要平臺。

邢莊村防控疫情廣播站的建立,得到了張樓鎮黨委政府、該村責任組長陳娜、村“兩委”的大力支持。在張樓鎮鎮長陶磊親自安排籌劃下,在縣委宣傳部柏二偉積極指導下,在邢莊村小學校長王亮積極參與下,使廣播站得以順利建立,廣播站還組織村中有志於宣傳工作的幹部、群眾及在家大學生,積極參與到臨時防疫廣播電站各項工作中去。

邢莊村廣播站籌劃、寫稿、編輯、播音、錄音都由第一書記廖運生親自親力親為。該廣播站從2月1日,開始試播以來,從剛開始的單純播報防控知識外,目前已經擴展了多個欄目,有疫情通報、工作動態、案例分析、群眾心聲、工作快報、精彩節目選播、播放文藝節目等多個小欄目,讓防控疫情工作不再單調,使各項宣傳工作腦入心,提高了群眾參與防控疫情的積極性和自覺性。

疫情通報欄目及時通報全國、省、市、縣疫情發展最新情況,讓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及時傳達到群眾當中。

工作動態欄目主要是及時傳達上級有關疫情防治文件和精神。讓群眾及時瞭解官方政策和措施,杜絕謠言和不實言論,造成群眾誤解誤判,有利於把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案例分析欄目及時瞭解全國各地關於疫情發展的典型事例進行分析,用事實教育、警戒群眾如何做好自我保護,增強防護意識,要求群眾做到,不聚集、不亂走動、不與武漢迴歸人員接觸,武漢迴歸人員做好自我隔離。

群眾心聲欄目是對村在防控工作中出現得好的做法和意見建議進行挖掘,及時向群眾通報,使防疫情工作更加貼近群眾,有利於工作向縱深發展。邢莊六組群眾送來感謝信,感謝本組黨員喬松、邢進才積極主動義務為本組消毒,不留死角。宋莊組感謝保潔員劉得志在做好保潔工作的時候,還到卡點值班,在防疫情工作中起到積極帶頭作用。

發佈捐贈情況欄目。為更好的做好捐贈工作,及時發佈捐贈信息,宣傳鼓勵愛心人士,積極捐贈消毒等物品,助力防控疫情工作。目前我村愛心人士張紅偉捐贈20套防護服,張戰奎捐贈10套醫用防護服,焦群生為鎮衛生院捐贈1500斤新鮮蔬菜和部分消毒用品,支部書記姚金領為張樓鎮各個卡點捐贈1600枚烤鴨蛋,入黨積極分子捐贈800元抗災物資,村委委員邢玖捐贈40斤消毒酒精,邢德全捐贈1000元物質,老黨員張運山和退休教師劉春仙夫婦捐款600元,喬新啟一家捐贈價值近3000元物資,邢莊村還有不知名人士捐贈6000元,還有很多同志捐贈物資正在籌備中。廣播站號召更多的群眾為防控疫情工作捐款捐物、獻策獻智參與到防控工作當中,大力宣傳愛心人士的義舉,為村中戰勝冠狀病毒肺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廣播站還積極號召廣大群眾趁在家清閒時候,打掃衛生,清潔家園,為建設美麗鄉村打基礎。還號召回鄉大學生在完成作業的同時,積極做好家鄉的疫情防治宣傳工作,做一次有意義的社會實踐,鍛鍊自己早日融入社會,為更好的就業服務社會打下基礎!

小小廣播站,成為溝通幹群的連心橋,成為宣傳抗冠狀病毒的主戰場。村民姜玉紅說:“每天聽不到廣播站的消息就急得慌,希望天天播報疫情消息,讓年齡大的人也及時知道疫情情況”。村民張新義說:“對於群眾聚集的情況、人員出出進進,不守規矩,敢怒不敢言的情況,是村委廣播站,解決了愛面子不敢管的難題,希望村委廣播站越辦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