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還要死皮賴臉待在深圳,不願回去呢?

對於大多來說人來說,一線城市真的算不上是可以長期發展的城市


其實也是,換做是北上廣依舊如此,為什麼不適合,其實有個非常簡單的評估標準

1. 想象一下三年後你的是什麼樣子

2. 是否還是在某家公司做著重複的工作,薪資每年大概也就漲個10~30%上限這樣子,

最多升個主管帶帶兩個人就算是天花板了,也沒什麼動力去創業或者嘗試。

那麼很簡單了,攢錢!瘋狂攢錢,然後留意一下老家那邊情況,再談個老家的對象,找準機會回老家發展。

這不丟人,剛畢業來一線城市開開眼,找找機會,一發現會合適就溜很正常,再有就是可能某行業經驗、格局、工作能力都會比待在老家的朋友要有更好的提升。

但回老家也不全是有點,回來家就意味著,一切都在相對可控的範圍內,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有想過嗎?

為什麼老家同齡人草草就結婚生子了?

很簡單,在老家,工作節奏就是一份工作至少幹三五年起,職業和生活預期趨向穩定,現在唯一能做的規劃就是,完成人生當中的重大階段“娶妻生子”

畢業那會兒剛來深圳,工資比老家還要低,雖然後面一直有漲幅,但薪資一直不超過10K,

混得其實不怎麼樣。


為什麼還要死皮賴臉待在深圳,不願回去呢?


曾一度懷疑過自己,同學很多都結婚了,他們普遍工資三四千,但住著150平的房子,晚飯後還能跟配偶兩人一起出去散散步,在生個白胖娃娃,當父母。

假設自己待在深圳,即使做最樂觀的估計,少說也要奮鬥個5~10年才能過上這種生活,但骨子裡卻並非浪跡天涯的人,沒多大的野心,只想擁有一個安慰的家庭作為港灣。

那麼為什麼還要死皮賴臉待在深圳,不願回去呢?

因為不安定,因為希望,因為還能充滿幻想

從事互聯網行業,識得很多人,目光所及盡皆優秀之人,跟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看過很多年輕的boss做得一個一個項目,有想法人的早早出去單幹了,拉到外資自己直接上手做,說實話互聯網行業很多都是未知,也許你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節點就能遇到貴人,也許碌碌無為一生,還有一方面大多年輕的boss都極具人文關懷,公司團隊氛圍也不錯,好好珍惜眼前人吧。

朋誠所能理解來深圳的原因,不是一味工資高,也並非圖一線城市,不因為吃喝玩樂,是因為它能給到你去“試錯”的機會,多得體驗,豐富的經驗,可以開拓視野,遇見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


為什麼還要死皮賴臉待在深圳,不願回去呢?
為什麼還要死皮賴臉待在深圳,不願回去呢?


當然!這是比較完美的理想主義,不可作為參考,理性分析,如果你收到以下幾個因為,可以考慮來深圳試試:

1、準備從事硬件、電子等行業
如果你是電子相關的工程師,或者準備做硬件相關的產品,那麼不用朋誠安利,深圳和珠三角的電子產品供應鏈資源、技術資源,這個是全國甚至全球都無法比擬的,你最終肯定也會選擇來深圳搭建供應鏈網絡。


另外在深圳的一個氛圍就是,聊事情都很落地。大家基本上都是拿著產品、拿著項目,有一說一的聊事情。沒有什麼"顛覆行業,重新定義"。一個硬件零部件拆分一下,這個1毛,那個2角,毛利率10%就差不多了,你吹牛逼吹過了,大家都會用"關愛ZZ"的眼神看著你。
2、不喜歡太強勢的本土文化,喜歡年輕人居多的氛圍
深圳是很年輕的城市,別說 北上廣,包括杭州、成都,甚至長沙等城市,他們在文化方面的積累都遠超深圳。但是一分為二地看,沒有文化積累的另一面,就是它不會擁有太強勢的本土文化,非常包容。

來深圳五年,至今不會一句粵語,認識的人來自五湖四海,都是外地人,不懂啥叫排外,在深圳聚餐頻率確實低,但不必喝酒,喝可樂也沒問題。去政府部門辦事,提前網上預約,帶齊資料去辦就完事了,對於朋誠這種理性派,甚至有點社交恐懼症來說,實在太適合了

3、怕冷,能習慣溼度高的氣候
朋誠是一個極為怕冷的人,湖南沒有暖氣、溼冷的冬天簡直就是朋誠的噩夢。習慣了深圳的冬天,朋誠現在過年回家,都是抱著火爐不敢動的那種。


另外在湖南的時候,春、秋兩季那種陰陰的天,以及冬天經歷過那種伸手不見五指的霧天,朋誠以為是常態,來到深圳才知道,原來那叫霧霾,原來一年可以有300多天都是大大的晴天。
很多人北方朋友吐槽的溼度高,對朋誠來說完全沒影響,反而朋誠在北京,7、8月夏天,溼度還算高的時候,朋誠天天干燥到流鼻血,秋冬季節能夠幹到皮膚髮裂…

4、入戶政策實在寬鬆

事實上,朋誠很長時間都會跟各樣的朋友安利深圳入戶的好處

入戶門檻低,大專就能入戶,2019年甚至可以做到半個月秒批入戶,本科以上就有政府補貼了,差不多抵掉一大半上大學學費,學歷補貼如下:

本科最高3萬(市政府1.5萬+寶安/龍華/龍崗區政府1.5萬),

碩士5萬(2.5萬+2.5萬),

博士6萬(3萬+3萬)。

為什麼還要死皮賴臉待在深圳,不願回去呢?


朋誠曾想,如果換成北京或上海,可能連戶口都拿不到,更別提補貼了

而且,深圳房價雖然和北上廣一般,貴! 但只要你入了深戶,並拿了補貼,一年後你就能申請政府提供的公租房,朋誠上家公司,有三位同事就住在政府提供的公租房裡(地點是一號線的鯉魚門,位置並不偏僻哦)。5年後可以申請購買安居房。

深圳還有大把的小產權房,位置都不差,有1.1萬/平的小產權房,50平也就55萬左右,而且這樣的房子出租,一個月能租接近4000多,一年就能夠那4.8萬,十一年房子差不多就回本了。

如若你厭惡高房價,那就響應政府那句口號“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但凡是都有政府兩面,換個角度看,也許是缺點,比如

1. 做事太務實,顯得沒格局,或人情味沒那麼濃

2. 年輕的城市意味著沒有文化沉澱,需要一些時間積累,教育、醫療資源相對北上廣也是有差距

3. 冬天不冷意味著夏天會很長很熱,且溼度大,對於北方的朋友來說很不友好

除此之外,一線城市也意味著殘酷!勝者出失敗者退,所以還是個人選擇吧

還有,入深戶的體驗是真的香!!我是朋誠小編我喂自己一袋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