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在陰霾中抉擇逆行的美麗身影

靜。庚子鼠年春節的氣息,彷彿因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戛然而止。小區、街道、公園,本來應該是歡聲笑語、人山人海的地方,如今卻變得如此靜謐,百姓們因為新型冠狀病毒這個不速之客而只能閉門不得外出。然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驅散這片疫情籠罩的陰霾,捨棄了與家人的團聚,主動請纓,毅然抉擇逆行到最危險的地方,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與病毒作殊死搏戰,守護著感染患者的生命健康,以仁心和醫學操守築起阻斷病毒傳播的城牆。他們,就是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守護人民健康的白衣戰士!

1月25日(正月初一)、1月28日(正月初四)、2月2日(正月初九),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15名醫護人員分三批在奔赴湖北,支援湖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症患者醫療救治。同時,作為疫情防控定點醫院,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肩負著新冠肺炎預檢、篩查、接診、消毒隔離防護等重要工作,守護著當地人民的健康之門。從全國防疫阻擊戰號角吹響到如今這半個月的時間裡,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白衣戰士堅守一線,奮勇向前,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衝鋒畫面和親情場景,他們在特殊時期展現了最美的逆行身影……

堅定果斷的抉擇:“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有責任有義務支援前線!”

2月2日10時,急診重症醫學科的夏娟娟、魏肖星,重症醫學科的常文勝、苑東欣、段前濤5名護士,在北辦公樓大門前集結。夏娟娟,兩個孩子的母親,大的10歲,小的2歲3個月,“家人十分支持。我現在巴不得火速上‘戰場’”; 魏肖星,90後中共黨員:“要為五個月大的寶寶,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一定不辱使命,堅決完成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常文勝,已連續三次請纓,孩子才剛剛出生:“沒有困難,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有責任有義務支援前線,不論生死,無怨無悔”;苑東欣,出征日恰逢她的生日,“這個生日對我來說真的太不一樣了,我會努力克服困難,待我們戰勝病毒,平安歸來”;段前濤,一週前就在為出征做準備,“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願為抗擊疫情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三批送行的隊伍中,都有 “抗疫老兵”、學校副院長呂長俊的身影。2003年,時任醫院副院長的呂長俊主動請纓到SARS疫區一線,帶領山東省支援河北防治非典醫療隊進駐張家口,取得了抗擊非典的勝利,被授予“全國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優秀共產黨員”,榮立山東省一等功。這一次,他一再叮嚀隊員們好好加強防護,並細細指點救援實戰操作要領。

10時30分,載著醫護隊員的中巴車駛出校門。身後,是醫院全體醫護教職員工的深情祝福,前方,是一線戰友與湖北災區人民的翹首期盼!

戰“疫”中的“親人”:“把他們當作親人,你就不怕了!”

“我們山東醫療隊進駐大別山醫院後的第一個夜班, 11點左右,病人陸續入住。凌晨3點,我著裝、消毒完畢後,進入了隔離區。這時候,必須要快速抑制住自己的恐懼,儘快調整情緒,投入工作。隔離病房內沒有陪人,對於正在和病魔鬥爭的患者們,我們既是他們的醫生、護士,也是他們唯一能夠依靠的親人……”李洪波,呼吸內科副主任,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大年初一抵達湖北黃岡。

1月28日,經過山東省醫療隊全體人員與黃岡市醫務工作者的努力,有黃岡“小湯山”之稱的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緊急啟用。山東勇士們激戰一夜,持續收治轉院患者,截至次日早晨6點已收治50多名患者。李洪波記錄了當晚的情景:“除了不斷地問病史、查體、下醫囑,我們還要儘量與患者多溝通,減輕他們的恐懼,給他們帶來希望。不能自理的病人,我們會給他們打水,送飯,攙扶著他們去洗手間……厚厚的防護服,沉重的雨靴,滿是霧水的眼罩,嚴重的影響了我們的‘發揮’。越忙,霧水越多,最後完全無法正視前方的事物,只能從眼罩的側縫裡來觀察。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半盲人的狀態下,我在隔離區內忙碌了7個半小時,交完班,我才發現自己全身已溼透,腿都抬不起來了……”

張家棟,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巡視病房時,他遇到一家三口確診患者。父母四五十歲的樣子,兒子只有二十歲,但病情較重。媽媽為了讓兒子更暖和一些,把自己的被子給兒子蓋上,和丈夫擠在一張床上。“我對他們說再拿一床被子吧。那位媽媽說別了,還是把被子留給你們和其他的病人吧。當得知我們是山東醫療隊的救治隊員時,她情緒很激動,用顫抖的聲音表達了對我們的感謝。當時我眼睛也溼潤了,感覺著親人般的信任,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護士王炎義最難忘的是,一位病患阿姨看到他忙碌到渾身溼透的樣子,竟深深地給他鞠了一躬。

2月1日夜,呼吸內科潘磊副主任醫師、任雲霞、王晶護士,內科陳貞敏、欒甜護士,重症醫學陳凱、吳偉護士等第二批援鄂醫隊隊員,在經過前期培訓和考核,正式進駐當地醫院。因為排班靠後,陳貞敏和吳偉焦慮地等待著,聽到戰友們下班後的分享與鼓勵,兩人面對鏡子加油鼓勁:“我能行!揹包早已整理好,期待明天到來……”

心與心的距離:“隔離區,隔不斷我們的愛”

隨著疫情升級蔓延,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被定為疫情防控定點醫院,這意味著我們將擔當起為當地人民健康守門的大任,又一場阻擊戰役打響了!

1月23日,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緊急組建隔離病房,第十四黨支部組織委員、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劉同剛第一個報名參加,並24小時待命。1月24日農曆除夕,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接診的第一例疑似患者入住隔離病房,劉同剛連同另外4名醫護人員與患者一起入住隔離病房。這5名醫護人員為救治患者和避免傳染,自患者入住從未離開過病房。其間院領導多次想安排調班,他們的回覆很堅決:“出去一次就要換防護服,出去一人就要隔離觀察,現在醫院人力物資都緊張,我們5個輪流在這裡面調配,沒有問題!”

隔離病房、隔離病區、隔離人員一一到位,意味著更多的分別,更長的思念,但卻阻隔不了更深的愛。

急診科護士叢薇,讀到了年幼兒子的信:每天晚上媽媽都不回來,我都哭了,想媽媽。媽媽中午回來,我想抱抱媽媽,可是媽媽不同意,說:“這種時候不能靠近你!”

“媽媽不能靠近你,我們來愛你”,醫院領導反覆強調:醫護人員在前方衝鋒陷陣,一定不能讓他們有後顧之憂!同時責成工會第一時間掌握援鄂、隔離病房以及值班醫護人員的情況,把前方、後方的需求和困難摸透,新鮮蔬果送到家,實事辦到心坎,慰問金全部發到位。

逆行的紅手印:“靠組織,靠黨員,集中力量辦大事”

“我是黨員,我專業對口,我上!”

“若能上一線,必將不論生死,無怨無悔,為奪取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全國性戰役的勝利貢獻自己的一切!”

“我們自願逆風而行,向前衝鋒,義無反顧,為捍衛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若能馳援武漢,必將不論生死,無怨無悔,不辱使命,不負韶華!”

“逆行而上,不計報酬,不論生死!”

……

這是一封封來自一線醫護人員的請戰書,每一封落款上都蓋著火紅的手印,他們中大部分是黨員、預備黨員和業務骨幹。來自重症醫學科、呼吸內科、感染性疾病科、檢驗科等多個與疫情相關科室,幾乎都是全員請戰,請戰書上的紅手印密密地挨著,燦若盞盞星火。

“我們組織的三批報名,沒有一次需要發動,半個小時人員確定名單就返回來了,請戰大家都搶,榮譽大家都讓”,回憶幾天來的情景,醫院黨委書記趙景剛聲音裡難掩激動,“從年三十到現在,我們靠的是組織力、責任感,靠的是黨員本色打響了這場防疫戰!”

2020年1月,當武漢新型肺炎病例報出40幾例時,憑著職業敏感,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領導就在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密切關注相關進展,並開始部署加強醫院防感工作。隨著全國、全省防疫部署會陸續召開,院黨委高度重視,將“疫情”視為“役情”,第一時間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與救治工作領導小組,由黨委書記趙景剛,黨委副書記、院長李建民擔任組長,對疫情防控與救治工作進行統一領導與指揮。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組、感染防控和培訓組、醫療救治組、應急保障組、信息上報與發佈組5個工作組,對防控救治工作進行具體落實。下發《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的通知》,要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提高政治站位,嚴格落實責任,主動擔當作為,紮實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農曆除夕,疫情號令一出,首批“先鋒”幾乎從值班室直接進入隔離室;1月25日,5名“戰士”直奔湖北;26日,從共產黨員到科室幹部職工緊急停止休假,從四面八方的家中準時返崗。

各黨總支於26日當天就迅速組建起由560餘名黨員組成的疫情防控應急救援和後勤保障黨員預備隊伍;28日,醫務處再次組建發熱門診值班人員預備隊伍,不到一天時間就有310名醫生主動請纓,黨員佔了一大半,最終選定47名專家進行了專業的培訓,從1月30日晚上開始輪值發熱門診。護理部也成了各個“重要關口”的增援隊, 5名護理骨幹增援應急病區、14名護理骨幹增援發熱門診、15名護理骨幹預檢分診工作,並組建疫情防控應急隊伍600餘人。

2019年歲末,新型冠狀病毒的陰霾籠罩著中華大地。這是繼2003年SARS之後,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臨殘酷的戰場,黨員衝鋒在前,率先垂範,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奮不顧身,挺身而出,奔赴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一批批目光堅定的白衣志願者,高舉著鮮紅手印的請戰書向祖國請戰。白衣戰士,他們是疫情來襲時最美的逆行者,揹負的是守護人民健康的無私大愛。願我們的國家早日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願我們的白衣戰士平安凱旋歸來!(舒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